主题:【原创】我经历的改开前后的农村生活 -- 老实农民
基于“早打大打打核大战”理念下弄的这些初级军工产业,是有产能过剩。
出口这些产品而且大规模地,两伊战争我们还真没少干。
但指望这个产业带动全国GDP,好像就连卖飞机的美帝都不行,他要穿越过去下一步估计要建议中央在世界各地挑起战争好卖军火了
这些是违反了要文斗不要武斗的指示的。
你要是用过程中出现的超出政策的极端行为甚至是故意破坏行为来抹黑历史,那么抗战都是错误的,因为鬼子就有明确指责的,说,叫你反抗,叫你反抗……然后越杀越狠
你的逻辑,就是躲在离鬼子屠杀场面几米远的墙角床底下,惊恐地对着同伴耳语:我说大家不要反抗,你们就是不听,看看,都被杀了吧……
是我们家经历的。 我爸爸妈妈都是大学生,工资不但养孩子还有给老家寄点儿。 最关键的是,有房子住,公家分的,虽然简陋点儿, 但是大家都这样,也没觉得苦。 而且左邻右舍知根知底, 我们邻居生了5个孩子,也不是大学生,孩子们长得也很好(那时候提倡生两个,但是不强制)。 不怕生病, 治病基本花不了什么钱。 孩子上子弟幼儿园或者子弟小学, 义务教育也不用操心。治安也好,孩子可以挂着个钥匙自己排着路队回家。 现在的年轻父母有几个能有这种安心生产的条件?
是谁踩在麦穗上的?
还多一台拖拉机,27式,公社还有超过10台50式(动力更大),用于支援各大队的。
大队还有自己的碾米厂,老式柴油机带动的。
公社有农机站(50拖拉机,有车床,刨床,铣床,有机修员);
有木器社,铁器社:
江西中部农村。
改开40年来,物质水平是极大地丰富了。但是相对于物资水平的发展,教育水平的提升,农村的发展相对来说退步了许多。最主要的就是基层管理组织的衰弱。基层党组,行政组织的退化导致基层管理近乎没有。我老家,基本上超过70%的人家有新盖房子,但是没有最基本的规划。平均几乎每户有汽车,但是进村的水泥路根本不能会小汽车。这些说到底,是因为基层没有敢于,愿意以身作则,不怕得罪人的管理干部。其实,基层的投入还是很高的。象我们老家的贫困户的标准,是在县城没有商品房,家里没有小汽车。贫困户基本上小孩可以免费完成高中的学业,医疗报销几乎100%。每月每户还有几百元补助。
这家大业大啊!
药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