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人艰不拆讲笑话之三 -- 骨头龙
开春天暖的时候就用积存下来的鸭蛋孵小鸭子。小鸭子稍微长大些,老农就开始了为期半年放鸭子(复数,几十只以上)活计——把鸭子赶到南京去卖。一路上餐风露宿,堪比“背包客”或“野外生存”,几百里路用时半年。赶鸭子走的线路,据说和凤阳人讨饭的线路图一样,是祖传的。
(赶鸭子)去过南京几次,是这位老农一辈子最引以为豪的事情!
从抬杠的角度来看,你这叫“无限引申”,从买菜引申到吃饭,从产地引申到农民。
产品有差异的时候就是需要细分;现在菜市场买菜,你可以看到同样是猪肉,有打着“双汇”牌子的,有打着“农家土猪肉”牌子的,还有卖“黑毛猪”,这很奇怪吗?
辣椒能细分,葱姜蒜当然也能细分,盐还能分海盐、井盐、岩盐呢。
工业标准也意义不大。
进口的三文鱼中,以挪威的最有名。这些三文鱼没有海捞的,都是养殖。它们的深海养殖池是由中船重工制造从青岛拉过去的。从这条信息可以看出中国要养好三文鱼也不是什么难事。
当然我们可以叫太平洋三文鱼,如果到大西洋去开养殖场,也可以叫大西洋三文鱼。
=========
以上信息不一定准确,也不是关键。
这次三文鱼事件的关键是:1,对于企业行业来说,都是生意;2、对于消费者来说,是食品安全;3、对于两者来说,是缺乏信任。
我想,我们在这讨论这个问题的都是消费者,没有企业行业的托。所以,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是顺理成章的事。
挪威三文鱼大伙吃了好些年,没被吃爆出大量寄生虫病,这是信任的来源。现在要拿淡水养的来冒充给大家吃,有没有问题还没经过时间的考验,这是不信任的来源。
对于食品安全来说,CFDA应该出来说话,而没有。从信任度来说,消费者相信政府机构胜过企业。
然后日料里的三文鱼刺身是什么
国产的这些叫三文鱼一点问题也没有,何况这早已是日料里的习惯
我特别反感用不同名称来区分进口货彰显逼格的,进口个猕猴桃就叫奇异果,国产的大樱桃就不让叫车厘子
上海消保委在此事中做了调查,83%的消费者在意这是指鹿为马。
我反正不吃。不过,上海消保委出面,我觉得这是积极进展。
那年我上初三,有一天班里新来了一位英语老师,非常漂亮,我第一次见到她就喜欢上了她。
当天晚自习后我独自一人来到了老师住的宿舍门口,想表白。却又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思绪良久,我就在旁边的地上捡起了半截砖头,上面写着“爱你!万年。”扔了进去。撒腿就跑。
第二天早上开全校大会的时候,校长头上缠着绷带,当众宣布开除了门口保安李万年。
可以事先公布名单:民进党、台独联盟成员、台独金主、知名台独人士。是不是台独,杀得合不合法不是杀人者定的,是大陆定的。战乱时必有劫掠,这点给不给政策都防不住,关键是要划条红线,红线内的普通百姓,动了就枪毙,不受法律保护的只限台独日杂。
台独分子生命财产不受中国法律保护,不是让你乱杀人,而是合法杀人,杀的是不是台独不是要让死人举证,是让你举证。举证通过,拿钱花天酒地去,通不过领粒花生米。这个事先可以说清楚。不是台独分子,就不用担心。如果住隔壁怕受牵连,要么提前搬走,要么抢先下手赚一票。
本来攻台也会有死伤,如果能通过台军警起义或自行溃散来瓦解抵抗,就算有丝许平民牺牲也是值得的,问题是怎么把损害降到最低。何况,没这政策,台湾就没有抢掠了吗?溃兵们就会把枪一扔,老老实实回家了吗?黑社会就不会趁火打劫了吗?与其让他们滥杀无辜,让台湾处处断壁残垣,还不如明确指定祸害对象,反正他们也是罪有应得。
做汉奸就要有做汉奸的觉悟,没灭你九族十族,最多只灭你满门(没准人只抢东西不杀人呢?),已经够幸运的了。
就是一个东西,叫很多不同的名字,很误事。一个统一国家,比很多分散国家的一大好处就是同物同名。我们那么多国标,即使做不到质量的评级,起码应该给这些日常食物统一命名。
车厘子,蛇果,凤梨,士力架应该统统废除。
洄游的种类,包括大西洋鲑,大马哈鱼,孵化后顺流入海,长大后逆流而上,甚至遇到瀑布要奋力跳过去,长得身强力壮,英文叫salmon, 中文叫鲑鱼;不洄游的种类,只生活在淡水河流或鱼塘里的,瘦小枯干的样子,是鳟鱼,比如rainbow trout(虹鳟鱼)。
至于日料理的三文鱼刺身,没注意过。查了查资料,觉得可以定义为“用肉色发红的鱼制成的生鱼片,用料包括北大西洋鲑,虹鳟鱼”。
只要英语名称叫salmon,那就翻译过来叫三文鱼即可。
有谁管rainbow trout叫salmon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