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卫青的名声 -- 林风清逸
史实不会全记录,记录的是史实,这是《史记》。
历史小说允许合理虚构,七实三虚写在一处成就小说。其他小说更加可以完全虚构。
李广那点破事被他写的绘声绘色,还大言不惭的说是桃李不言,李广不吹谁会知道?李陵的那一场全军覆没更是写的惊天地泣鬼神,相反时人对卫青的评价还得到淮南列传才能看到,霍去病封狼居胥这么激动人心的事情仅仅就几个字,弄得后人为了搞清楚这山在哪里还要大费周折,这像话么?霍去病在河西受降时轻骑慑服匈奴数万人的场面比李广射石头不知道精彩到哪里去了。就算前几次重要性不够,卫霍最后那次出征是汉匈的决战,光主力部队就有十多万,难道重要性不比张骞出使大多了,把作战报告全文列进去后人都不会觉得啰嗦,司马相如贾谊那些冗长的文赋为啥司马迁就全文摘录了?
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赴利一词根本就是贬义。
然后你又分析其心理,“强烈的个人功绩心理”,抛开实事改务虚。问题在于带八百人的时候,霍去病还只是前线将士,基层一线人员,做的是就是落实务实的事。对于做实事的基层员工,抛开实事那就没什么谈的了。
而且他们本来就应该有强烈的个人功绩心理,想隐居别去前线。要的就是务实落实出实绩。要是都去养心,养气,养体,那就完了。
确实,汉军当时还没有配发电台。
抗美援朝,五次战役,志愿军一个团,兵力比霍去病八百人还多,突到美军背后,转战数百里,重新击穿战线杀回了后方。我没在前线打过仗,但是我觉得他既然把事情做成了,就一定是有依据的。至于说有没有游击战百姓做依靠,有没有可靠的敌情资料,这个事儿吧,虽然我没打过仗,不过我觉得打仗这个事,仅仅停留在抄成功经验上,在成功者留下的圈子里不越雷池一步,这个认识问题思考问题的方式,肯定是不行的。
这句“各路大军出塞多次,都无功而返”和前面那句“极可能是没有上级许可”放在一起,充分说明了霍去病行动的必要性。在错误的圈子里来回兜圈子,显然是不行的,这个时候就是需要有人突破。
直白地说,就是两点,一是无功而返当如何处理,二是若徒劳无功,霍去病会不会继续深入作战。至于你在字面上考虑的粮尽问题反而是小事,因为小部队筹粮容易。
先说一。我军小队突入敌后,纵横数百里无敌军,说明敌军畏我,避战远遁,该部深入了解敌情,有效扩大了我军对敌认识,为进一步改革战法提供了新的认识,嘉奖。
再说二。霍去病一定会拿到有价值的情报。因为,如果继续深入而仍然没有敌人,可以证明情报有误,可以解决提供假情报的人;如果继续深入、明知有敌人却无法找到,说明我军战法需要继续改进,可以解决战法不佳的问题。这是指粮尽退兵的情况。反过来说,如果遭遇敌军,这一情况,霍去病已经用历史证明了他的成绩。
你所说的孤注一掷,目光聚焦于霍去病这支小部队上。我在前一帖中已经明确说了:
“孤注一掷是指将全部本钱加起来去冒险。对于汉军主力来说,区区八百人的小部队,这谈不上孤注一掷。平时撒出去的斥候都不知道有多少,混战时各自为战的小部队也不知道有多少。霍去病所部八百人只不过是被史书的聚光灯照了一下,不能就因此混淆了大军和小部队的分别,连小部队自由出击都当成孤注一掷。”
如果将目光聚焦于这样的小部队上,我可以说,就连一个人离开家门去上班,都可以说是孤注一掷,因为这一路上他要穿越车流,冒着被车撞死的风险,却要抛下家里的老幼,寄希望于门锁的坚固性。出战的是整个汉军,这支八百人的部队只是汉军中的一部。手里的部队撒出去,目的不是让他们“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而是接敌、打仗。部队撒出去,谁都没看见敌人,都回来了,这仗就等于输了。一个投资商,投资了几十个项目,每个项目都没见着利润,算上花掉的人工费、水电费、房租,一分钱没涨,去掉人工费、水电费、房租还赔钱了,这个投资商显然是失败的。汉军出战,主力虽然没有任何损失,也没见着敌人,出去到草原上搞了一次武装游行,花了很多钱,吃了很多饭,这就是赔了。在当时来说,霍去病的出击是汉军当时回本的唯一一个项目。
而这个项目被你视为“孤注一掷”。如果这样也是孤注一掷的话,那么对于投资人来说,每一笔投资都可以视为孤注一掷。孤注一掷的标准太低,也就不成为孤注一掷了。
你没有将当时的战况放在整体上考虑,以偏概全了。
大部队不能轻率是对的,但是这个说法太宽泛,针对打击的目标是谁呢?在现在的语境下,这枚漫无目的发射出去的导弹所能寻找到的最大目标就是霍去病这种迅猛猛烈的作战方式。可是霍去病用实际行动证明,他指挥大部队这样行动,并不是轻率,因为他有能力将大部队调动起来。所以这个导弹完全是没有目标的。
我没有打算用霍去病来否定卫青。
可见那时民风强悍,并不是一味温良恭俭让,而是快意恩仇,很推荐人情血性的。所以李广身上有很强的侠气。就连公认比史迁要软弱的班固,也有一个游侠儿弟弟班超。所以,史迁未必是黑李广。要知道,直到唐代,朝廷还在争论是否鼓励报私仇。
我不敢说太史公所述是不是全是史实
但是如果吧他讲的当做故事,他的故事讲的可是很有水平的。
就是两点,
敌在哪,粮在哪。
敌后之说,大漠之中不适用。
筹粮之说,大漠之中不可能。
司马迁原话"(霍去病)少而侍中,贵,不省士⑧。其从军,天子为遣太官赍数十乘⑨,既还,重车余弃粱肉⑩,而士有饥者。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11),而骠骑尚穿或塌鞠(12)。事多此类。"
我还得手把手地教你语文么?司马迁说"霍去病因为贵而不省士(不关心士卒)",论据是"1,他特供粮食有剩的没给士兵吃,2,士兵缺粮他还在踢球".
我分析"以彭总为例,这样的行为不能作为不省士(不关心士卒)的证据".你不明白吗?你纠缠什么纠缠啊?
司马迁原话"(霍去病)少而侍中,贵,不省士⑧。其从军,天子为遣太官赍数十乘⑨,既还,重车余弃粱肉⑩,而士有饥者。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11),而骠骑尚穿或塌鞠(12)。事多此类。",这是什么意思?装,你再给我接着装.
什么叫"不是秘密"?什么叫"不是问题"?什么叫"刻舟求剑"?我还要跟你说读史不能迷信权威哪.
我的看法很简单,司马迁说霍去病"不爱惜士卒",只举出两个例子当证据.而这两个例子都适用于彭总,但谁也不能说彭总不爱惜士卒.所以司马迁在这方面的论证不成立.
至于你脑补什么"司马迁一定严谨咧,司马迁一定比我们知道得多咧",对不起,别的事我不评论,在霍去病"不爱惜士卒"这点上,不成立.
纵横漠北,封狼居胥,提秦汉时的名次必提韩白卫霍,霍去病的功绩是能和韩信,白起相提并论的.周亚夫?较霍去病还得低一两个档次.
至于射杀李敢就是胆大包天,李敢打伤国家柱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将军卫青岂不是天包大胆了?打伤皇帝肯定是要诛九族的,那打伤大将军该诛几族呢?霍去病为舅舅报仇,就算犯了私刑,和他"省不省士"有什么关联么?还拿彭总作例子,他老人家性情刚烈,甚至粗暴,年轻时杀高官恶霸算是美谈,老年时又整刘伯承元帅又整粟裕大将,这不是什么好事.
但是,彭总整刘帅,整粟裕和他爱不爱惜士卒是毫无关系的两码事是吧?
我也没真觉得他在黑李广。
要黑,也是李家自黑。谁叫他父子孙都打人了呢。
只是总有人认为太史公在拔高李广才这么一说。再怎么侠义热血,毕竟是朝廷命官要知法度,不可能这种行为会受最高褒扬。
李广为私怨(并非血亲复仇)杀人与霍去病自己划个圈玩足球,不把肉给下属吃,要说黑的话,单纯从事件来说到底那个黑?汉朝人不至于认为划个圈自己玩足球,不把肉给下属吃更罪大恶极吧?怎么就变成太史公是黑霍少,李广就不是黑了呢?
至于内容真实与否在于是否有其他史料推翻记录。
无,就应当视为真实。暂且无,也应当视为真实。
是啊,司马相如贾谊张骞都记录冗长,怎么就拔高了李广呢?霍少河西光芒,怎么战报就不写精彩些,让太史公可以读之澎湃,原文录之呢。
至于十万御敌是否比张骞出使重要,咱不是汉武帝侍从不知道当时朝廷的心思。只能按太史公给的篇幅,推测确实张骞更重要些。
这样说吧:
如果你问我汉武一朝对匈奴的战争重不重要,我认为太重要了,是汉武一朝最最最重要的事情。就如朝鲜战争是新中国立国一战,最最重要。
但是如果你问我汉武一朝对匈奴战争中的最后一战与张骞出使那个重要,你自然是选最后一战,我会选张骞出使。
是有很多时间接触这些第一手资料的,问题是他自己在写书的时候做了基于个人好恶的取舍,因此导致了这些材料的永久散失,一百多年后的班固的汉书里头陈汤追杀匈奴的奏章怎么就原文保留下来了?班固收集材料的难度只有比司马迁更大吧。而且这些战报非要用汉武帝的口吻来说,有这个必要么?霍去病又不是文盲。司马迁是自命史家而不是传奇小说家的。一面秉笔直书汉武帝的各种缺点,一面却过度溢美李广这样的庸才,这算得上公正?同样是受到牵连的修昔底德在写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时候比他要中立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