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del -- 夜如何其
但它们是知识产业。
在教育前,英国已经60%的识字率了。
英文完全就是英语的纸面重现,只需要掌握26个字母和他们的拼写规律就够,这就是英国首先进入工业革命的先天条件。这是爱迪生能够自觉成才的基础,其他所有现代语言,都需要老师的言传身教,唯独英语不需要。我们嘲笑的印度扫盲标准,其实是直接移植了当年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标准。
正是由于其他语言都需要从老师学习大量的音、字转换知识,所以德、俄、日、中等国家老师地位从来都高,唯独英国,老师地位低下,原因就是英语的基础音字对接,完全可以自学,比如爱迪生。
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用拉丁文写的。也就是说,牛顿根本没准备让当时的平民百姓看懂他的书,他的书就是写给知识阶层看的。
欧洲当年那些科技圈大佬,写作都用的拉丁文,比如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压根没准备让普通老百姓看懂的(虽然牛顿定律现在是中学物理的教学内容)
牛顿定理是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准备的,是对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总结。只是可惜,英语利于普及的优势,在经典力学的信息爆炸冲击下,变成了劣势。
正如明朝中叶,皇族世子朱载堉发明以珠算开方的办法,求得律制上的等比数列,解决了十二律自由旋宫转调的千古难题,很牛。
但中国乐师看不懂这么高深的学问,十二音律的发现,对中国音乐没有多大影响,仍然是宫商等传统音律。
而欧洲以巴赫为代表的音乐家,看懂了十二音律,运用到音乐中去,从而引发欧洲音乐的繁荣,奠定了现代音乐的基础
什么是判断革命的标准?
公元前八千年到六千年左右人类只能利用自己的体力,农业就是为了存储自己的体力。材料就是自己身体能够承受的物资,比如石头。
后就是生物能,介质就是各种家畜。
再后来,人们学会冶金,化学能就成了人们的主要能源,钢铁是承载的媒介
现在,人们已经掌握了核能,但没有找到能象钢铁承受火一样,能承受核能的材料。所以人类陷入了瓶颈。
应该是生产力的巨大进步促进生产关系的改变而不是反之。
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会让底层人民收益更多而不是更少。人类文明史充分展示了这一点。
所有的数学问题,都可以量化。只是相关的测度,是否符合大众的习惯。
其实,线性的问题,最本质的原因,人,是用眼睛观察事物的。因此,线性的局限性就无法避免。
化到最后就是线性
你把文字作为人类思想的一种延伸看待了,但其实这是一种后发视角,也就是从追赶者的角度去看。即是在明确知道方向之后的依样画葫芦,而不是一种领跑者或者当事者视角。举例来说,从纽约到伦敦飞行距离差不多是8000公里,你在知道8000公里的情况下,最多会设计一架有1万公里航程的飞机,这就是后发视角。但在先驱的当事者角度,他为了去探索8000公里外的目标,至少得设计一架2万公里航程的飞机,因为他不知道4000公里外有没有陆地。现实里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哥伦布瞎猫碰到死耗子发现新大陆了。哥伦布本人并无过人的航海履历也没扎实的知识功底,他直接抄阿拉伯人算的赤道长度,把赤道长度少算了1万公里,然后又把葡萄牙里斯本距向东到中国杭州的直线距离算成282度,这样从走反向去中国就只要走78度即6500公里,也就是里斯本到西非的几内亚湾的航行距离。但我们知道里斯本向西到杭州的直线距离有3万公里。哥伦布之所以接连碰壁,说白了就是当时的行家都知道他这么做是找死。也就西班牙的伊莎贝拉不懂行,如果她知道向西到中国的真实距离,谁会批准这种自杀式探险方案。
所以不论是文字乃至复杂的语言,本身也是一种技术,是人类遇到特定问题绕不过去,由问题产生出的需求而催生的。就像关于文字如何诞生的过程里推测的,从最初的结绳记事,到成体系的语言文字体系产生,是由于有了持续的财产积累和社群扩大,社会事务的复杂,导致管理需求,这个管理需求刺激出了文字这种记录工具。比如生活在热带雨林的原住民人类普遍没有文字乃至口述历史都很少有,不就因为没有四季冬夏之分,不需要储蓄食物和财产,也难以储蓄导致他们不需要文字吗,可他们的智商水平又都算是在智人的范围内的。
比如我第一次去台湾的时候是国庆长假,下机后在桃园的711买火机,收银台前排了长队,等待的时间里我发现两个女店员能熟练的用日语、英语、粤语、国语、闽南话做交流,而收银台的右上角贴了一张长期招募的海报,临工时薪120新台币、全职200新台币。即便是全职,按1:5汇率,5天8小时工作制算,一个月才多少?即便把国语闽南话视为母语环境,粤语视为半个母语,这个711店员也至少能熟练运用2门外语,我想她大概率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但这放在台湾的经济环境下,她受的教育根本产生不出应有价值,她在教育上的投资很可能是失败的。这里顺带吐槽一下现在7080后中产对教育的痴迷,在可见的未来如果没有类似可控核聚变这类突破性技术,在化石能源结构下全球工业化的上限已经看的到了,这个时间点上在子女教育上乱砸钱,与其说是投资不如说是另一种攀比式消费,比他们的父母炒房也好不了多少。况且超出正常范围的突出才能是最难遗传的东西,财产的稳定性会比投资教育强的多。
教育的目的,是让孩纸学会批判式的思维,这个是一直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