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del -- 夜如何其
信息数字化了以后,把人类的信息交流能力扩大升级了。在此之前, 是模拟(analog)的信息处理和交流。
前两次的工业革命是动力(power)革命,第三次是传递和控制(communication & control)革命,第四次电脑的深度学习,即A.I.,应该算是思考和决策方式(thinking & decision-making)的革命。
还有没有第五次工业革命?不知道,...。如果有,可能是AI发动的了?!
数量,数量,如果有非线性系统的描述方法,就不能叫数学了。
大概是玄学,神学了。
马尔萨斯说的,人口指数增长,生产力线性增长,结果导致战乱、饥荒。
可是现在计划生育,人口也是线性增长,甚至不增长,没事。
发达国家(欧美日)和中国,人口增长缓慢,没什么大问题。
中东北非人口增长快速,可哪里也在打仗啊,有地中海、高加索山和伊朗高原隔离,人口再怎么爆炸,也是围在里面。打得尸横遍野、血流漂杵,讲真,谁在意啊?
摩尔定理把技术需要处理的速度加快了,数据量的增多需要硬件处理速度的进步,真正全新的或者说革命性的新的技术进步与创新应该算AI、Machine Learning、神经网络,比如AlphaGo是真的新技术,只是由于成本或者技术的限制不能大规模应用,说白了就是普通人接触不到,也用不到。
技术还是不要进步那么快,
1 社会生产关系没有改变。过快的技术进步会导致整个社会被统治者从属于社会的底层。
而统治者因为获得更先进的技术支持,可以持续的维持自己的统治。
2 因为底层人士的持续生存状态不能被改变。其智力发挥受到约束,所以技术也没有持续进步的更强动力。
结论是。
生产关系一定要有一个质的改变,才会有下一轮的技术革命。
这里讲的结论是一般性的,不针对哪个国家。
老马也是这个观点吧。
战争是技术大爆发的主要推力。
这是因为。
1战争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生存压力。出于生存的目的,参战各方试图找到一个技术捷径,来牺牲更少的人,获得更高的战争收益。
2战争过程中的生命更为重要。金钱是第二位的。所以所有的技术投入都不用再考虑更多的经济效益,而考虑和人民的置换价值。因此技术,特别是那些基础性的技术,有了发展的可能性。
是在17世纪中后期了,工业革命的各种条件已经具备,离工业革命正式开始也就半个世纪。这么近的时间,应该解释为航海贸易以及工商业发展对劳动力素质的需求反而促进了识字率上升。
事实上,识字率和阅读困难,在西方,不是小群体,小范围的问题。
就像看中国,不能仅看北上广一样。
看西方,也要走出都市,扩大样本的范围。
识字率和文盲是两件事。
同时,纯粹被洗脑的文盲和有深厚文化土壤滋润的不识字群体,也是有区别的。
就是表音文字和造纸,印刷
表音文字将说话和识字结合起来,实现所说即所写,是英文崛起的关键
信息并不直接创造物质,提升能量利用。
超算机,从材料、半导体元件、系统,从单机到联网,...;这要是不叫产业,很多米国产业都不能算产业了。
法国和英国也差不多。18、19世纪中期西欧整体识字率不会超过20%。
虽然理论上最早的义务教育法案是魏玛公国在17世纪初提出的,但作为德意志的一个小公国,这个义务教育制度的影响力可以说基本可以忽视。
所谓洗脑和深厚文化,其实没区别。人家读圣经在他看是深厚文化,同时认为我们的深厚文化四书五经是洗脑,反之亦然。
是工业革命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推升了识字率,而不是识字率上升导致了工业革命。
技术更新提高效率,效率提高出现劳动力剩余,劳动力剩余表现为圈地运动和羊吃人。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技术手段支撑社会发展方向。语言和文字是人类只所以是人的,最重要的技术手段。
先有技术,才有新的生活方式,没有技术支撑只能是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