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养生漫谈:从分子层面、复杂系统理论到反脆弱哲学 -- 钓者任公子

共:💬285 🌺1545 🌵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家园 四圣心源里面的原文我摘出来

书里面治疗鼻炎要分四种情况:

一是鼻塞、鼻涕多的那种鼻炎,用桔梗元参汤。

即方子是:桔梗9克、元参9克、杏仁9克、橘皮9克、半夏9克、茯苓9克、甘草6克、生姜9克。

二是 治肺热鼻塞,浊涕粘黄者。用五味石膏汤。

即方子是:五味(3克) 石膏(9克) 杏仁(9克) 半夏(9克) 元参(9克) 茯苓(9克) 桔梗(9克) 生姜(9克) 煎半杯,热服。

三是 治鼻孔发热生疮者。用黄芩贝母汤。

即方子是: 黄芩(9克) 柴胡(9克) 芍药(9克)元参(9克) 桔梗(9克) 杏仁(9克) 五味(3克) 贝母(9克,去心) 煎半杯,热服。

四是 治鼻塞声重,语言不清者。用苓泽姜苏汤。

即方子是: 茯苓(9克) 泽泻(9克) 生姜(9克) 杏仁(9克) 甘草(6克) 橘皮(9克) 柴苏叶(9克). 煎半杯,热服。

我是用的第一个方子,鼻涕清的。一般三付药没啥效就说明药不对证,得换思路了。

通宝推:尚儒,明心灵竹,
家园 这里有个疑问请教一下

回到饮食,在反脆弱一书中,Taleb说只吃千年流传下来的食物。因为,时间是一个很好的压力器,或者说过滤器,就象大自然母亲一样,在进化过程中,留下反脆弱的东西。

我没看过这本书,想请教一下,按照我的理解,古人没有现代人这么长寿,那么,Taleb是如何判断这个短寿,是否跟食物相关呢?

家园 Taleb只是凭了对反脆弱哲学的信仰

个人认为哲学介于神学与科学之间。

当然他跟很多人交流与合作,包括医源性损伤方面。

在他认为,吃的不是古人的食物,是从古流传到今天,饱受时间考验过的食物。

但他也低碳,做力量(硬拉)。

古人短寿,是指平均寿命,这个只有统计意义,与食物的关联不一定对。(疾病,争斗,婴儿成活率......)

目前只能从旧石器时代人的骨骼化石看当时营养水平不差,但那怕这个,本楼下面有人说化石量少,不足信。

所以,最近分子层面的研究发现,对饮食的理解有了新的进展,对采集狩猎时代的饮食(所谓旧石器饮食,原始人饮食)给出更多的“科学”依据。

家园 有可能

有可能,只是现在分子生物学在营养方面的研究对这类饮食有支撑。

家园 多谢多谢~

没说打喷嚏和眼睛发红发痒是不是也适用吧?

家园 感谢抽空答复

是从古流传到今天,饱受时间考验过的食物

这样的话,选择少很多,人生会少了很多乐趣。。。。

家园 没说,这几个方子药性都不重,自己试试应该不会出啥事

我鼻炎好了后,打喷嚏也少多了。

眼睛发红发痒这个得去医院看看吧。我以前查文献时候有看到眼睛发红发痒、眼屎多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的。不过这个病我没得过,也没遇到过,也没法给啥建议。

最好是找个口碑好的中医看看,自己试药总有点乱枪打鸟的感觉。希望这几个方子能有用,你能早点好起来。

家园 这家伙欣赏斯多噶学派,少即是多,不奇怪

RT

家园 当我们谈论饮食时我们在谈什么

借用一下村上春树的书名《当我们谈论跑步时我们在谈什么》。

有一句流传很广的养生名句,“管住嘴,迈开腿”。只是执行太难。

学术界已经基本公认CR(卡路里限制)可以延长寿命,只是真正有多少人能执行呢?

不管怎样,现在的养生潮流中(至少健身房中)现代人,对卡路里这名词,应该非常熟悉,有N多APP在计算着你每天吃了多少卡路里,基础代谢是多少卡路里,走一万步消耗了多少卡路里。

阿弥陀佛,今天总终将吃下去的卡路里消耗掉了,我今天不会胖了。每天晚上都这样看一下的人不少。

卡路里进,卡路里出从热力学来看,感觉很科学啊。

只是光一个卡路里的指标,简单化地评估我们的饮食是远远不够的。

进一步看我们吃进去的宏营养成份,应该是碳水、蛋白质和脂肪。从有氧代谢的柠檬酸循环来看,倒也是不错的,因为这三种物质都是用这个循环来产生能量的。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看那些胖子,可能会带着有点歧视的眼光:

谁让你贪吃,谁让你不运动!长这么胖。

其实,我们是错怪了他们,他们往往是吃错了,或者没钱吃好的,只能吃垃圾食品,米国穷人都胖,有一次排队中看到前面一个姑娘,胖得有些胖得有点超出我的想象了,不禁有点同情。

其实,从卡路里来看,1Kg 脂肪含7700卡路里,每天少吃500卡,也得饿上两周才能减掉。问题是我们的基础代谢也不过1000多卡,少吃三分之一,对于常人来说,可能会饿的发狂(我曾经有这经历),而且要持继半个月!

如果锻炼呢?跑步来看,可能要跑1小时。

跑完我就饿了,来瓶可乐,可能300卡热量又吃进去了,怎么办啊。

如何不饿地少吃,才是减肥的关键,其核心就是具体吃什么,一句话,低碳!

通宝推:铁手,mezhan,武工队,
家园 果糖:看上去很美

在糖尿病泛滥的今天,大家对糖越来越注意了。

大家都知道,我们吃的蔗糖中,一半是葡萄糖,一半是果糖。而淀粉类大都在体内分解为葡萄糖。但是由于近年血糖问题的关注越来越多,包括也有好多人了解食物的GI(升糖指数),有人根据GI指数来判断食物的好坏。

通过对糖的消化研究,发现果糖真是个好东西:

1)果糖不升血糖,竟然还不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太多的胰岛素会加速衰老,见前)

2)果糖比葡萄糖甜,吃更少就能得到满足感(甜是对的,但满足感 不好说。)

正由于此,果糖被认为是一种比葡萄糖更健康的糖。

然后,工业化介入了。基于伟大的科学和巨大的商业利益。这种自大和没有对大自然一点敬畏心,在历史上已出现了好多次,比如666?

有可能转基因也会是。虽然现在没有发现它有任何缺点,满满地解救人类的正能量,但是,天知道呢。这是题外话。

通过玉米,可以加工成果糖糖浆,所谓高果糖玉米糖浆,它的成本低,大概比蔗糖低20-30%。特别是转基因玉米的大量种植,其成本将更低。

因此,它慢慢扩展到饮料,糕点,直至几乎所有用蔗糖的地方。为了让大家体验一下目前超市中加工食品中使用的它的目录(网上载)

烘焙食品:包括全麦和白面包在内的许多烘焙食品都包含这种甜味剂。这种糖浆可以帮助食品获得酥脆的棕色外皮,并有保湿作用。

基于番茄的酱:比萨酱,番茄酱和烤肉酱都是包含高果糖玉米糖浆的典型食品,它主要起到平衡番茄酸味和调味作用。

软饮料:很多软饮料使用玉米糖浆增加甜度。此外,它还可以增加饮料保质期和保持口味稳定性。

谷物食品:大多数早餐谷物(特别是加糖类型)都包含高果糖玉米糖浆。

果汁饮料:这类饮料通常也包含大量玉米糖浆。它用于生产瓶装,袋装和冷冻浓缩型饮料。高果糖玉米糖浆的冰点比其他甜味剂低,因此更容易融化。

加工食品:午餐肉,香肠,通心粉,奶酪,盒装便当和其他加工食品包含高果糖玉米糖浆,因为这种甜味剂价格更便宜,并且可以延长保质期。

沙拉酱:为了减少来自油的热量,很多食品生产商在沙拉酱里添加玉米糖浆作为替代品。低脂肪和低热量沙拉酱的高果糖玉米糖浆通常比使用橄榄油和其他植物油的品种含量大。

酸奶:很多酸奶产品包含甜味剂。甚至一些叫做“有机”和“纯天然“的酸奶也含有高果糖玉米糖浆。

止咳糖浆:很多液体咳嗽抑制剂和祛痰剂包含高果糖玉米糖浆。

坑爹的是,哪怕你看营养表,一般也只标碳水化合物,要仔细去看成份表的小字。大家如果去超市买东西,可以验证。(我验证过,不过现在很少去超市了。

随便搜了一个消息,中国一年的需求量在400-500万吨左右。想想平均我们每人一年喝下去多少?有10斤吧。

[URL=链接]http://www.ynsugar.com/Article/hot/201703/50055.htm[/URL]

但是,从代谢来看,高果糖玉米糖浆不是好东西,可以说比葡萄糖更坏!

原因列一些,可能还有更多:

1)它很容易地转换为脂肪,它是通过肝消化,当肝中肝糖元存满后,就将其转化为脂肪,然后就胖了,然后就脂肪肝了。

2)更易得糖尿病,虽然不升糖,长期吃,肥胖是糖尿病的主因。

3)没有满足感,喝了还想喝(不降低胃饥饿素的影响),商家表示很喜欢。

4)一些新的因素发现,对心脏有害。(Nature文章,ref1)

5)加工过程中汞残留。。。。(还有一般是转基因玉米,或者库存的....)

Ref1:

.HIF-driven SF3B1 induces KHK-C to enforce fructolysis and heart disease. Nature, 2015; DOI: 10.1038/nature14508

通宝推:铁手,川普,北纬42度,
家园 美国现在流行喝墨西哥产的可口可乐

因为美国本土可乐早就该用玉米糖浆了,而墨西哥的可乐厂还保留着原始的蔗糖工艺,老美觉得喝起来口味更纯正。

前几年墨西哥厂也要改用玉米糖浆,一堆美国人跑去抗议,最后没改成。

家园 不同食物对于胰岛素等的刺激是不一样的

经过长期进化,人身体的内分泌应该能够根据食物的种类自动调节。五百卡的糖和五百卡的菜叶子肯定效果不一样

总吃白米白面,内分泌系统估计一下就兴奋了,这么纯粹高密度的碳水化合物!赶紧吸收储存!这算是百万年来自然选择出的本能

总吃肥肉和油,内分泌系统就会寻思这是什么鬼,然后就切换进keto状态专心分解脂肪

家园 果糖还容易引起痛风

天然果糖吃多了也是一样的害处

总结下来就是,啥糖吃多了都坑

家园 原教旨可乐教还说一定要玻璃瓶
家园 不吃糖的话,动物油总体健康一些

还有初榨的橄榄油花生油芝麻油,以及椰子油

酸奶的主要作用就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