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父辈眼里的前三十年 -- bshu

共:💬677 🌺8594 🌵41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6
下页 末页
家园 老三届碰上大学三年没招生,少了几十万大学生

真是可怜啊,真令人痛心疾首永志不忘伤痕记一辈子啊。改开了,恢复高考了,正如我上面数字,农村每年少了几百万中学生。。。

哦,老三届总共少了几十万大学生你直哼哼,改开后每年少的几百万农村中学生谁为他们鸣不平?一年几百万农村中学生不如你三年几十万大学生值钱吗?

通宝推:高中三年,武工队,
家园 我就说事实胜于雄辩嘛,这上下2贴就完胜了
家园 你的问题很好。你要他们理性的分析数据,难为他们了

为什么改开后入学率下跌,已经有河友给了一个解释

改开后,农村学生入学率断崖式下跌是有原因的。

其中很大一个原因是农村学生宁愿出外打工挣快钱。

并非他们不理性,继续深造的学位有限,不如打工挣快钱,我父母老家村里,很多这样的亲戚同乡。。。。。。

合理,可以理解。不过,某些人看不到“这些变化的社会学原因”,他们脑子里很可能有个固定的框框,想当然认为改开前的农村孩子小升初了虽然也只有回家种田,没钱挣,穷的叮当响,却也不是读书无用,乃是光荣的共产主义接班人,共产主义接班人为革命种田当然初中生总比小学生强。

家园 不是什么零件都要上数控机床的

国企里使用了几十年甚至近百年的机床很常见,照样在继续发挥作用。

家园 东北第二产业崩盘是因为政府来讹钱?

这就扯淡了

家园 教育普及后知识分子的标准自然相应提高了
家园 这个现象应该存在

华北有类似情况,不至于一个没有,但是这种和人接触的“低贱”工作确实很少下岗工人干。我觉得很大程度是面子问题。给自己孩子同学家长抗装修材料,北方男人接受不了。这当然算是一个劣根性,劳动么,不该有高低贵贱之分。

但是这和下岗本身应该是正交的不同维度的文化问题。我们市很多下岗工人都去干清洁工,扫马路挣钱少,非常累,而且要早起,天亮前干完。即使会冬天把棉军大衣能湿透,但是都也去干。因为不会被看见。当然更多的是去外地打工。所以这个宁可挨饿也不扛包现象如果用懒来解释是不确切的。

家园 我自己的定义

那些从学校走到学校、理想在庙堂的“知识分子”,仅仅掌握了自然科学知识的算不上知识分子

家园 妄想分子或没到位的官迷,更合适吧

想当官你就走仕途,想夺权就自个去玩命,假情假义的,骗学生去,完后还多不认账,恶心.一堆学校,就只学会骗小孩.

家园 一个大学老师肯定是不够的,还存着害学生心的,更不能算.
家园 更准确

没到位的官迷,更精确,比我的“理想(梦想)在庙堂”精辟

家园 我想说的是:数据本身可靠,不代表你的结论可靠呀

这年头,网络资讯发达了,各种消息满天飞,手里有个电脑连上网都能查一些数据。即便数据是真实的,对于数据的解读,以及如何通过对数据的客观分析来建立相对可靠的结论---这就不是电脑能做到的了。

数据的解读和结论的建立----这需要相对严格的训练。我认为,解读数据和推导结论的能力,才是衡量一个人是否经过了相对严格的学术训练并建立了理性,独立的批判性思维方法的重要标准。

以您给出的数据为例:

1975和1985小学生人数基本上相当,但是升入初中的比例却大大下降----这一点我姑且认为是事实。

您的结论是“改革开放造成了孩子们无书可读”----您觉得,数据和结论之间的步子,是不是跨得太大了一点儿?网络上的俗语:步子跨大了容易如何如何。

初中生人数下降的原因是什么?我只提供以下想法供您思考:

1)初中的数量少了---少了的原因是什么?

2)初中的数量没少,但是孩子/家长不选择上初中,而是选择了其他出路---什么原因促使他们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3)初中的数量没少,孩子们也想上,但是很多孩子考不上了---考不上的原因是因为初中的入学标准制定高了,还是小学毕业生的水平下降了。

等等等等。

所有这些原因,都可能导致小学生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初中生数量下降。而这些情况的出现,有多少是改革开放中的某个政策造成的,有多少是改革开放之前的政策造成的长期/后遗效应....

以上这些可能性(还不仅仅以上这些),以及造成这些可能性原因,这些原因和改革开放的关系---所有这一切,您还都没有论述清楚,就下了结论:改革开放让孩子们无书可读。

您不觉得有点儿太仓促了吗?

我和阁下交流的不多,在我们有限的几次交流里面,您所留下的文字,显得激情有余,理性不足,口号震天,实证薄弱。

网络上交流可以无所谓,但是我希望您在现实生活中,无论学习,做事还是思考,都能够更加理性,更加脚踏实地一些。

家园 您所谓的“他们”,是“谁们”

我个性散淡,多年前来河里只是为了戏水,垂钓,曲水流觞。

多年来这条河让我每有所得,不胜欣喜。

知识这几年感觉河水味道变了,说同样话的人多了,很多我所赞赏,同时曾经用文字给予我教益的老ID也都不见了。

只听洒落说“大分裂”,详情不知。

我只能说,我喜欢过去那条河。

家园 想法很好,但估计操作不容易

改开初期,信息已经没有那么闭塞了。

如果要竞争的话,公社农民如果看到包产到户的农民收入更高,公社领导很难做的。

当时还有一个潜在的选择,就是外出打工了,当农民发现外出打工收入更高的时候,他们往往就会用脚投票了,公社恐怕是竞争不过的。

家园 孔家店的科举制害了许多知识分子

一千多年的科举制,给了中国知识分子一个幻想,总以为自己会考试就能做官,多少人在这个幻想里不能自拔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