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周语非汉语[修改版] -- 东学西读岛主
其实从现在留存的例子看,很可能不是多音节,而是复合辅音。
比如,“孔”上古读音大概是klong,结果后来“孔”演化为kong音,但是本来“孔”的读音也保留了转化为一个两字的词“窟窿”。
类似的还有“角”-“角落/旮旯”,“毂”-“轱辘”等等。
体的说法。近十多年DNA考古越来越证实中华民族是血缘共同体。
莎士比亚才不到400年,时间大概对应中国的红楼。不知道英国人看莎翁和中国人看雪芹哪个难度高。
古音的各地方言很多,有出现双元音,甚至多元音不奇怪,但是书写用字是统一的,而汉字这样的表意文字的骨架是字,更倾向于一字一元音,这样简洁的配合方式优势大,自然很容易就打败其他方案。
至于表音文字,元音既是发音的骨架,也是表意的骨架,一个不够就只能加。
百代都在行秦法,孔学名高实秕糠。秦皇的伟大体现在方方面面。
龙眼认为是从不同形式的文字的使用开始分化。各地的智人人类都是同出一源,这是有分子生物学研究支持的。那么人类各部落在没有文字以前,其语言应该都是既有单音,也有双音,还有多音,没有经过优化。后来要记载和还原这些语言信息,就是文字的出现,就面临一个问题,怎么记录?象形文字是跳过语音直接记录对象,但记忆非常困难,只能少数专职人员天天干才能掌握,属于纯粹符号性质。但越往后,就越面临一个大众化的问题,否则竞争不过其他民族。因此西方各国是把象形文字拆分出一些简单线条,形成字母,再用字母对应多数基本发音要素,形成拼音文字。好处是音形对应,词汇有多少音节就拼多长的词汇,坏处是失去了对原始对象的描述,人成为纯粹符号的抽象思考者,培养出一些科学家、哲学家,但多数西方普通人却是思维呆板教条,认死理儿,喜怒善恶只在一瞬间。康德和希特勒仿佛都很理性,但其实是失去了人类原始的判断能力,成为抽象逻辑的机械动物。
而中国人是继续发展象形文字,并按象形文字的特点优化了自己的语言,一个字对应一个字音和一个字意,信息不够分辨就增加一个字或多个字,形成多字词汇。音形对应有困难就增加表声音的偏旁,利用单音单字的特点发展节奏化和平仄化的语文形式,以有利记忆、传播和还原, 而象形文字直接面向对象的特点一直保留。过去其缺点据说是学习起来相对拼音文字困难,但好象中世纪的欧洲,当地人的识字率并不比中国高,而现在更完全不同了,有了电脑技术,只要能认字,会拼音,就能输入汉字。
象形文字相对符号文字可能不利于抽象逻辑思维,但利于形象思维和快速灵活思维,所以中国人爱打比喻,脑子快而灵活,是天生的工匠和多面手。而针对逻辑思维的可能不足,只要从小经过现代理工教育,经过各种理工符号和公式计算的训练,就都不是什么问题。
的确,罗马不要求同文同种的,甚至对神都是拿来主义的。但是,这个并不表示其帝国是没有指导思想的。罗马梦,讲究的就是多元化。虽有罗蛮之分,但是如果服了并且交税,蛮人是可以罗马化的。
比如公元时期的犹太起义,并不是因为经济压迫,反倒是罗马强调宗教多元化这个帝国的“政治正确”,一定要去一神教的庙立偶像,犹太才反了的。镇压以后,无数犹太放弃一神教,打不过么。
中国的同文同种文化特质,个人认为是个特例,因为中国的地缘相对封闭的缘故。同文同种并不代表就高级先进了,还是要看效果。
周朝到春秋战国时期各地的口头语言确实五花八门,但是书面语言却是以周朝的文字为标准,否则各国的外交文书怎么沟通?就是今天同样的汉字也可以表示不同的方言发音。诗三百是不同地区的民间诗歌,但我们看到的文字版却都是一个样子,而且周朝的语言在春秋时期称为雅言,类似于今天的普通话,绝不是什么外语。
罗马征服后犹太教的拉比们聚集起来撰写犹太教的各种经典,这是之后千年犹太民族能够自我教育的基本。相反罗马自己的多神教反而被基督教彻底吞食了。
在前科学社会,具有组织性上的优势。但是,为什么是基督教在后罗马的一千年里,压过了它源自的犹太教呢?
这是因为,基督教是罗马帝国主动的,虽然可能是无奈的选择。它是皇帝用来整合帝国的工具和手段。到后来,连海盗都信了基督,也就算是罗马了。
犹太在帝国全盛期被镇压后,一千多年没有缓过来。虽然有精英的坚持,但是大多数平民,改宗的有很多。
反而是后来的伊斯兰,处于帝国的外部,后来居上。
他可以把周语称为汉语的变种或者前身,但他偏偏用“外语”这个词。
他这是想否定和割裂一些东西。
所谓仁者爱人, 汉语里的仁基本上作kindness/gentillesse解。大部分人认为这是从周时传下来的正宗理念,殊不知,这是一个自欺骗其人的的马后炮定义。市面上大部分的畅销书都按照汉语去想当然的翻译,这样的译文即使不误人子弟,至少也隔靴搔痒,最终导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经典一堆,却两千年糊涂账一笔。
在周语里,仁是个很简单很好理解的概念。《中庸》和《孟子》都说:仁者人也。
人=person
所谓人者,单人,己也。仁者二人, 用西语来类比,就是复数的人。
仁=人+二 仁= people
翻译成现代汉语仁就是他人,社会。引伸的远一点,即人际关系,伦理。
人二=人人
金文里二常常是个重文符号,所以仁也可以作及物动词+宾语人人解, 意思是理解他人和社会, 并进一步能从社会效果的角度出发来办事。(类似的动词在周语里很多,比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学以致用,下面看例句:
周易:君子体仁,足以长人
意思是贵族(如果能)感受他人和社会,(就)能够作领导。
论语:子曰,力行近乎仁
懂得去努力去作事,离懂得社会就不远了。
论语:为仁由己。
人际关系是双方的事,但是懂得学会怎样处理人际关系却是自己的事。
论语:力以近仁。
人际关系和社会学都需要勤, 需要坚持不懈和持之以恒。
孔子认为礼就是人际关系即伦理的最完美形式了,故颜渊问**为仁**,子曰非礼勿视勿听勿言。颜渊看到了彼岸,但未达,所以说我努力去作,所谓身体力行也。
道德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天和地又不是人,是不会从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天地既不好心,也不坏心。
孟子:仁者爱人
对人际关系感兴趣的人,最起码他是喜欢人群的。
周语的爱是like不是 love,所谓仁者爱人,不过是一个方向上的引伸。原始的仁并无善恶之分,喜欢搞人际关系可以是关心他人爱护他人,也可以是奸诈权变,玩弄人于股掌。正如儒家出圣人,也出权奸。至于怎样去理解社会和处理社会,各位大师都趋向于与人为善,后世人说慈悲为怀。犹如今人还在不断探讨什么是真正的爱和怎样去爱。
论语: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
整天宅在家里,还谈得上关心社会吗?
中庸: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社会就是人, 人际关系里第一重要的是处理好同父母的关系(善待父母)。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东学西读岛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伏處村塾,不盡覩遺文祕籍之傳,不盡聞老師宿儒之論。師心自悟,偶有所得,遽夜郎自大哉。
****************************************************************
不是突然出现的。朝语发音与汉语差别太大,为了正音,朝鲜读书人很早就发明的自己注音方法,多家私自流传,但非常近似。八思巴的三十六字母,确定无疑的,是八个字母被用于谚文。
朝语主要源头可能是个比较落后的后发民族语言。据说分析词源,数词是五进制,也经历过八进制,但尚未过度到十进制,就被汉语劫持了。
上古汉语据说发音,现在的羌塘藏语方言最类似。
不过古代没有留音,只能通过文献,和现在的相关人群,反向构拟。
就不能证伪,也不能证实。
语言问题不太好说好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