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新能源汽车我总觉得是给中国工业界下的一个套 -- 起于青萍之末
最早的行星齿轮构型的动力分配混动车专利在1960年,根本没有丰田的什么事情。
详情可以浏览知乎强贴: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410554/answer/121657493
想法谁都会,问题是搞出经得起市场检验的产品。当年柯达也好,朗讯也好,摩托罗拉也好,无数专利,结果不还是墙外开花吗。
凡是吹寿命的,你就问问能量密度。
两方面都有突破性提高的技术,应该跟被雷劈到的概率差不多,而且这公司的股票会被劈上天。。。
每平方米的太阳能就1千瓦,一辆车需要几十千瓦的功率,车的那点面积,哪怕100%把太阳能转化成电也就够带动空调。
俺还以为什么了不得的高科技,原来是车道上空架了几根电线,不就是无轨电车嘛。
俺还可以给西门子出个招,不用架电线,地上放根带电导轨也行,别谢俺,这招可是你们公司的创始人,维尔纳·冯·西门子于1879年发明的。。。
真做出来,节能减排。
电驱矿卡车子上千万一辆的
唐去年有实车(至少两辆)到过德国,大众集团里开过这车做试驾分析的没有1000也有几百。
而且因为之前拆了老款秦和EV6,觉得BYD技术不好,(车本身)没什么技术含量。所以唐就没做拆解分析,一直让人试开
公司高层跑中国路面上试车, 愚蠢至极。
当然如果穆勒下一份工作签了BYD就另说了。
国内做三元锂电池的骨干,大都是这个公司出来的
原来是东电投资的公司。现在自己搞了CATL专门做车用的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高,危险性也高。技术在市场算是领先(量产件),从433,532,622到现在据说搞811,前景很不错。CATL的锂电池出货量,目前全球第一,还打算在德国开厂,满足欧洲的需求。
BYD走的是磷酸锂铁电池,能量密度低一些,安全性高些。所以BYD大巴这块市场份额高。公司战略不错,可惜做出来的车是真的不行。
实际操作过程中,确实是这个思路。
电池包的大小和位置的确定,是整车开发流程的最前面的几步
大功率工程机械很多都是电驱的,实在不是什么新东西啊。
震动发电机现在已经很成熟了,而每个汽车都有减震,那么能不能在汽车减震系统内整合震动发电机呢?说不定可以回收一部分电。
我记得很多电动大巴都可以回收乘客上下车的震动电能。那么能不能回收汽车本身颠簸的震动电能呢?
你在算电动车的时候,加了从煤炭开始到充电前的成本。相应的汽油车也该加上从石油开采出来之后到加入油箱之前的成本。这样的比较才准确。汽油车加上这一块成本之后,和电动车的差距会进一步拉大。
正常的主力燃煤机组,单纯成本是远低于四毛的,上网电价都没这么高。
首先,绝大多数的600MW以上主力燃煤电厂,燃机,都是近几年才建的。按目前的营利水平,十年内建设成本不可能全部摊销掉。
其次,火电的成本,主要部分就是燃料。而煤炭也好,天然气也好,都不可能降到0。
第三,要让电价极低,必须有大量成本基本摊光了的风水太阳电出,而且他们的总发电量要占电量的几乎全部才行。但他们极不稳定的性质,就必须有大量的调峰火力电厂,蓄能电厂,蓄能站做配套。这些配套占全部发电量的比例肯定不会低。
第四,因为新能源是在全国的分布很不均衡,往往需要超远距离输电。那输配电的成本就不可能忽略了。更不要提为了应对新能源的低品质电,电网的重大挑战了,这种挑战有天量的投资成本,运行成本,调度难度以及客观的物理限制了。
我们的纯电汽车的车轮布局,可不可以像全地形车一样,直接安排在车头和车尾,车轮外面只留保险杠的空间?
传统的燃油车,之所以把车轮布置在靠近中间的位置,大概是要迁就发动机,散热水箱,传动装置的位置和效率,但是电动车不需要这些东西啊?电动车的优势不就是电动机的小巧和位置灵活吗?为什么要模仿燃油车的布局呢,为什么不把车轮向前向后移动,空出更大空间给电池包呢?
全地形车
保时捷纯电,几乎和燃油版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