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新能源汽车我总觉得是给中国工业界下的一个套 -- 起于青萍之末

共:💬418 🌺3168 🌵1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8
下页 末页
家园 你说的这都是哪跟哪

我就不说你把问题从电力来源只有火电转进到内燃机车的效率了。你说的那个那个马自达的事情根本就是厂家的片面夸大。那个东西只是理论条件下的最大效率,算上为此增加的机械负担就没有什么收益。不然大家都去搞了。你看本田丰田哪个碰这个了?马自达搁在大厂里面就是个土老帽。

效率问题因为定义和衡量方式问题,不容易掰扯。就说成本吧。电车百公里6度电多少钱,汽油多少钱?

电池目前寿命不理想,不过内燃机车的制造成本和维护成本比电池马达不会低。而且改进余地已经很少很少了。

我就说,你要做杠精是你的事。市场方向已经是路人皆知了。大家都在为全电车做准备。

我现在的公司是为机械加工用的刀具的制造产业提供专业磨床的。整个行业的中长期前瞻和规划里面很清楚的预测由于汽车行业转向全电化,机械加工工序和需要的刀具会剧减,相应的我们这个产业的一大收入来源会大幅缩水。

以上是机械行业自己的判断,怎么也比三家村的学究靠谱吧。

通宝推:桥上,
家园 “中国手里有普通人看不到的情报和评估”

难得老兄也拍中国的马屁了!而且是用科幻语言。。。

家园 发电成本更低

而且用电量会大幅度增长,那时候中国也许户均10000度。

家园 其实,我们低估了技术进步的速度

当年内燃机汽车从诞生到成熟经历了几十年,但今天的纯电汽车借鉴了燃油车的经验,显然进步和优化的速度会极快。

举个例子,前不久,北汽新能源分布了其技术品牌“达尔文系统”,包含了多达11项技术,可以用于优化电动车技术,尽管是商业吹嘘,但我觉得其中有4项可以用于解决迫在眉睫的普遍问题:

1、全气候电池技术。使用电芯内部加热原理,可实现在极短时间内提升电池温度,其加热速率可达到10℃/min,是传统加热方式的20倍;并且加热温度一致性好,电池系统温差小于5℃,加热效率高达95%。与现有技术相比,在零下30℃的极寒环境中,电池加热时间将由80分钟缩短至6分钟以内。

2、大功率充电系统。通过提升电压与应用水冷系统,将充电电流提升至500A,充电功率超过300kW,比目前市场中预发布的超级快充系统能力提升125%,充电时间缩短一半以上。搭载该系统的车型,可在350kW输出功率充电桩上实现“充电15分钟,行驶450km”。

4、高效智能电控制动系统N-Booster。该系统实现了踏板动作与制动液压建立之间的解耦,在保证制动踏板感的基础上将实现电制动与液压制动之间的完美协调控制,正常刹车条件下能量回收率可达99.99%。它极快的制动响应和稳定性,可使车辆在0.2s内达到1g减速度,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小制动距离。高效电控助力源的采用,可满足驾驶员在任何驾驶条件下的制动需求,特殊工况下助力不足将不再存在,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搭载了N-Booster的国民纯电EC3可增航20km,百公里制动可有效缩短5m。

5、一体化动力总成。将高性能电机、高速减速器与高效电机控制元器件整合到一起,采用铝合金轻量化壳体材质,通过“机-电-磁-热”集成为高速、高效、低噪声的电驱动总成系统。最高转速超过15000rpm,系统最高效率93%,功率密度达到1.88kW/kg,噪声≤80dB,提供扭矩超过3500NM。相较传统动力总成,减重超过20%,性能提升25%以上。

其中前两项可以解决低温电池启动问题和快速充电问题,即主动加热克服极低温,和强制水冷下大电流充电;而后两项则可以用来解决航程问题,即优化制动系统耗能和减轻电机与机械重量。

当年燃油车刚刚上路时,毛病比纯电汽车多得多,都不是几十年如一日,一点一滴优化克服过来的?所以我觉得,即使电池技术没有大的突破,仅仅依靠技术优化,电池汽车的黎明也已经不远了。

比如说,在燃油车上装微型振动发电机是很麻烦的,但带有复杂电能管理系统的纯电汽车呢?以我们中国的道路现状,这个玩意还是可以考虑的吧?

家园 有一点忘记说了

维护成本低,是指保养。

但是整个使用成本,不低于汽油车多少。例如:每年买车险,那是根据补贴前的高价计算车险的。

家园 据说,这种电价也就中国有戏

中国国家电网是真正高科技,能够强大到有效调控、输送太阳能、风能这种极不稳定的电力。其他国家电网无力消化。道听途说,希望内行评论下。

大概四五年前,一个国内做风电的同学,说风电发出来,大量入不了网,是浪费掉的。效益好不好很大程度上看跟当地电网喝酒喝得好不好。

家园 核电没大希望,未来30年最主要的市场应该是退役

太阳能发电风电是未来增量的主力,还有天然气发电调峰.

薄膜光伏是否能对电动车有所助力?

家园 小荷才露尖尖角

把私家车视为出行的终端就好了,到了干线同一方向即数辆车嵌合(大大减少风阻,减少牛尾效应,减少自由度),到了岔路口脱离(有赖于一系列技术的扩散和集成,人工智能,高速列车动力分散,深空对接,无线充电技术)。

将来的发展趋势可能是信息高速公路,干道上能够做到一边开车一边充电(在干道上嵌合后电量不减或稍增)。从干道分离后,作为终端,到达目的地和回到出发地这两段里程,消耗的电量很少,因此对续航里程的要求不必如此之高。

通宝推:八面来风,
家园 标称续航500公里的纯电汽车已经好几种了

比如今年出厂的腾势500,iEVA50,秦Pro EV500,荣威MARVEL X,北汽新能源EU5,还有云度π3 Pro。

不过按照中国人的尿性,这个标称续航500公里,除了实打实的技术进步,比如大电池,轻量化车身,先进的电池管理,轻量而高效的驱动动机,恐怕真正的诀窍就两个:1,开慢点,2,丧心病狂的制动能量回收。

郊野翻山越岭,市区走走停停,以我们现在的技术,续航500公里估计还够呛。但优化的余地应该还不小,比如云度π3 Pro号称匀速60公里时速续航500公里,而电池能量密度才215Wh/kg.

从今天的情况看来,如果想要实打实的实现纯电汽车续航500公里,即使以中国的科技水平,哪怕没有逆天的黑科技电池,大约也就是两三年的事。

家园 比亚迪和宁德时代

都是从手机电池起家的吧,不是突然冒出来的,手机电池为动力电池做了技术准备和现金流。可能你们当初没有手机这块的支持,做得比较难,可惜了。

比亚迪的问题是既做电池,又做汽车,以前电池只供给自己。现在想要电池独立,但是面临的问题是和别的汽车厂商存在竞争关系,别的厂商购买比亚迪电池的时候会有顾忌。

宁德时代(CATL)是由ATL(手机电池)的原班人马搞的,三星以前一部分手机采用ATL,一部分用自己的电池。三星自己的电池爆炸,用了ATL那部分的没有爆炸。

通宝推:八面来风,
家园 应景发个照片

前大众集团ceo穆勒浦东机场超速被罚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家园 华为刚刚申请了锂硅电池专利

据说可以比现有手机锂电池的能量密度高30%到40%,不知道这个锂硅电池的技术能不能用于汽车电池?

如果是能够,那么电池汽车立马就可以实用了。现有的锂电池升级为锂硅电池,续航提高30%,就差不多可以和燃油车一个性能了。

家园 你说的这是政策

会影响社会声评,老百姓会认为这是政府瞎指挥蛮干。用迂回战术要好一些

家园 粮价啥时候趋近于零,啥时候共产主义就实现了

我看粮价趋近于零比电价趋近于零容易多了.

至少粮食储备中心比电能储备中心容易一万倍.古代就可以储备够一个小国家全部人口吃一两年的食物,现代要储备够一个小城市用一两秒的电能还做不到.

家园 铅酸电池也是有进步的

现在都是胶体,免维护,比早先的好用

再加上钕铁硼电机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