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请教]老电影<<闻香识女人>>中的三观 -- AleaJactaEst
<<闻香识女人>>很早以前就看过,盲人和美女跳探戈那一段是难忘的经典。
不过,片子里面关于告密问题的三观,当时没有看懂。今天在网上又重温了一下----说实在话,还是不太理解。
情节很简单:
贵族学校的校长是个马屁精,在学生中人缘口碑极差。学校奖励他一辆新车,更加引起不满。
三个学生在晚上设下一个机关。第二天,校长在大庭广众之下陷入机关,人和车被污水泼个正着,众目睽睽下大丢面子。
三人设机关的时候,被同学帅哥男主角和富二代(扮演者是后来好莱坞影帝Philip Seymour Hoffman)看见,正巧校长的秘书路过,看到了帅哥和富二代(并没有看见三个作案者)。
于是,校长要求两人说出谁是作案者,并且威胁:不作证则被开除。由于帅哥家境贫寒,校长还留下他单独谈话,另外给了一个赏格:坦白交代就能保送哈佛。
在电影结尾时,学校召开听证会。
富二代在父亲的陪同下,给了一个模棱两可的证词 :"我是近视眼,当时没戴隐形眼镜,没看清,可能是XXX等三人"。
帅哥则拒绝指认。
校长向学校"纪委"提议,由于证据不足,不处罚XXX等三人,而帅哥由于撒了谎,应该被开除。
然后是影片的高潮,Al Pacino一通慷慨激昂。
高潮之后,"纪委"决定 XXX三人留校察看,富二代不赏不罚,帅哥免除本案的举证责任。
我感到困惑的是,影片里的价值观设定到底是什么?
事件的性质,无疑是违反校规(甚至是违法的)的坏人坏事,这在中国美国都一样。
否则电影里也不用开听证会了,而且一旦坐实,XXX三人将被开除。
按照我多年受的教育,好人应该"坚决地和坏人坏事做斗争"。那么,帅哥和富二代为什么要守口如瓶呢?他们为什么受到这么大的压力?揭发坏人还有错吗?
校长的秘书检举揭发帅哥和富二代在作案现场,她为什么就没有压力呢?
校长其实也没有欺负穷帅哥,在听证会上,他先逼问的是富二代。穷帅哥完全可以依样画葫芦,也说:天黑了没看清。同样是撒谎,难道谎言还分个上下高低?
如果说,贵族学校的同学之间有个类似骑士精神的codex,不能互相出卖(秘书不受这个codex的约束)。
那么,当穷帅哥和富二代被逼问的时候,有压力的不应该是XXX三人吗?他们应该站出来坦白,来保护两个无辜的同伴(类似与村子里藏了八路,鬼子要屠村,八路要站出来啊!)
我完全没有理解的另外一点,是富二代父亲的到场。富一代来了,他儿子就从codex里豁免了,就可以揭发同学了吗(事实上他已经点了三个作案者的名字)?
河里的高人能指点一下,影片的隐藏的三观设定吗?
哈利波特组建凤凰社,违反了魔法部的命令和当时的校规。当时的校长也是个人渣。这时一个凤凰社的傻瓜老实女孩就向校方举报了凤凰社,然后她就被主角三人组之一的赫敏报复,脸上长满了恶疮,遭到了全校学生的唾弃,被视作叛徒。
闻香识女人的主角就站在哈利波特里面的告密女孩的那个位置上,而且形势更糟糕。校长知道他知道秘密,强迫他说出来。他说出来就是卖朋友,不说就违反校规。左右都会倒霉。
这两部电影的共同点就是讲英美贵族学校的封建传统。学生进入学校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学文化知识,而是和贵族同学们混小圈子。小圈子往往又以造学校的反为荣。所以没有背景或者主角光环的学生们就会在校规和学生里小混混头目间左右为难。
那个小姑娘开始是不情愿,但是确实斩头沥血,加入了组织。后来又背叛,受到惩罚,这个逻辑是没问题的。
帅哥对恶作剧,完全没有参与过。
那么,富一代的出场,又说明什么呢?富一代的立场是造反还是不造反呢?
西西河多次指出,是非标准的档次从高到低是情,理,法。
不管什么背景,鄙视出卖别人,是朴素的人性,是在情这个档次。举例来说,小时候班里总有个别小朋友动不动背后告状,不管告的对不对,被小朋友孤立,其实很多时候那个告状的小朋友是对的,也合法,但多数小朋友不认同,这就是朴素人性。
这个人性也符合(美国的)军人和男人的推崇,也是现代人缺乏或被严重践踏的品质,所以由一个老兵的角色来慷慨陈词比较精彩。(帖主提到的疑问),关于学校,那三个学生,那对富家父子,老上校在陈述中都按自己的标准定位了,也暗言了与“国家民族”的关系。如本人多次指出,老上校陈述的精神在美国是否存在不晓得,至少电影在宣传,或者只是供观众YY。
这个电影本人印象深的还有,结案后瞎老头获得女教师的示爱。
补充一句。老上校的定位是,帅哥主角是国家民族栋梁,富家父子是“儿躲在爹的口袋里”,那三个作案学生,不敢承认,也不被学校处理,老上校的定位是“FFFF,you”,相当于也F了学校,对学校的定位,你们应该为国家民族保护和培育帅哥主角的精神,而不是摧毁这种精神。
电影表达很清晰,是否认同在于观众。
再补充一句。如果三个学生没做坏事,出卖他们就不对,不出卖是对的,是非标准很简单。这电影高就高在,三个学生做了坏事,作弄属于反面人物的学校领导,说到底属于干了小坏事,帅哥是否应该告发他们,褒贬如何定位,电影给了答案,是否认同在观众。
很久以前看过,具体情节记不清了。说说我的大致理解。
第一。校长是混蛋。帅哥不喜欢他。不介意或者乐于看到他受捉弄。
第二。三个大胆小子捉弄了校长。除了帅哥和富家子,没有人知道谁下的手,但是学生们都很高兴。
第三。推论是不论谁做弄了校长,这(伙)人是被学生们看作是英雄(至少是正面的)。
第四。帅哥应持同样看法。所以他不能出卖这三人。就如老乡宁死不出卖抗日战士。
第五。富家子的人格是卑劣的。他不介意出卖这三人。但是他不能明目张胆地出卖。那会让他在学校受人鄙视无所藏身。所以既指证了三人,又用近视眼镜这个原因模糊了证词。他的富豪父亲应该是筹谋者。这样的人物会在社会中左右逢源。
第六。压力全积压到帅哥身上。他不可能照抄富家子的说法。他是一个诚实的人,不能撒谎。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牺牲自己,保全那三个肇事者。这是一个有坚强人格的年轻人。
第七。好莱坞的戏剧化结尾。上校的慷慨陈词改变了校委会的看法。这是观众都喜闻乐见的。在现实生活中,这个年轻人恐怕是会被整的很惨。具体事实可参见麦卡锡时期好莱坞十君子事件。我在电影《正午》的下文里还要谈到这个真君子的故事。
国王和贵族各有各的权力,并行不悖。小人物哪个都惹不起。
名模卷入杀夫案,请大律师替她辩护,但是无法提供自己不在场的证明。她私下告诉大律师的助理、法学院美女学生自己是去做整形手术去了,但是要求她保密。因为如果她做整形手术的秘密被披露,形象会受到非常大的损坏。
面对大律师的威逼利诱,美女学生坚持保守秘密,而用别的办法证明了名模的清白。
在保守秘密这个问题上,中国人和西方人的认识不太一样。有关千人计划的一些矛盾,既有双方关系恶化的因素,也有双方对知识产权认识不同的因素。
----------
在律政俏佳人2中,美女律师的斗争对象成了她的新老板、参议员。新老板的黑人女助理最初对她不友好,最后却成为她战胜恶龙的关键。
YY也好,其他什么也罢,有些美国电影倾向于宣传怀疑体制、对体制开战、并鼓吹与强权做斗争可以不择手段(黑人女助理用black mail/勒索的手段逼参议员就范),有点初级文革的思想。
如果是那样的小事,我高中时的codex也是不能告密的。
不算物质损失,大庭广众下侮辱校长,任何一个学校都不能不处理的。
而且,两个证人已经到了被开除的边缘----这种处罚也是可以理解的,否则富一代就会抗议学校小题大做了----被开除的后果即使是富二代也很难接受。
这种情况下,帅哥还不能揭发?
那么帅哥说看起来像任何一个人,也撒谎了。
比起---天黑了我看不清之类的话----区别在于顶撞校长的味道更浓,更让校长下不来台
我上面等于只是介绍电影情节,以及重提美国电影存在这种传统的宣传,例如歌颂兰博为一点小事痛击官军破坏公物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从你帖子,我没有细品你疑问,对电影情节不清楚,还是对其宣扬的精神有疑惑。
对电影宣扬的精神,我没有很认真的看法,放在美国社会,够报警让警察处理。但放在西西河这题目太大,视乎用什么标准,以五讲四美遵记守法为标准,还是以梁山好汉为标准,还是以阶级斗争反压迫为标准,好像毛主席当年也作弄过校领导,那可是要歌颂的。所以说不清。
孔夫子有个亲亲相隐。印象里河里有贴子论过亲亲相隐和大义灭亲的是非。
这个和直接侵害不是一回事。
学生 面对的,是一种道德两难,然而在法律上并不是两难
校长威逼,也许有他的权力,但是较真的话,例如能直接打官司,校长还是理亏的。不过打官司怕是富家子的行为了
法律是道德的底线,校长这种以自己权力利益第一,置人于道德两难、以及实际利益两难的处境的做法,是混蛋的,是很low的。
正如我可不是高人,也是low的
在影片中文版中,阿尔帕西诺扮演的角色是个中校而不是上校。
初一开学不久,有一次美术课,老师上课时,发现一个座位空了,就问是谁,没有请假,老师问了几次没人回复,就把我叫起来问,我推说不认识不知道,理由是开学不久同学间还不熟悉,其实我是知道的。但不能在全班面前说出来,其实如果课后私下问我,我大概会说出来。
美术老师盯准我连问了几次,我低着头,满心羞愧又纠结地说不知道。
这个美术老师是个知青,从小学就教我们美术,有时下午还叫我们一帮同学到他办公室,一个一个排队坐在板凳上,给我们素描。他后来创作了几个北大荒题材的版画,在省里还有全国都有获奖。后来返回江苏老家成为省美协会员。
然而他不是一个好老师,直到初中,我对美术都没有什么理解,连透视都没掌握,他在课堂上把我叫起来问,是因为他对我比较熟悉,然而我却没有按他想的一样给他一个答案,这是我愧疚之处,另外我的纠结也在于不想得罪同学,让她受到老师的处罚。
电影的基本价值观,不还是老一套吗?
自由高于一切。
有自由,才有选择;有选择,才有善恶。
善恶是在选择之后。
如果我想说,你不能不让我说;如果我不想说,你不能胁迫引诱我说。
说,或者,不说,这是我的自由意志。上帝赋予的,高于一切。
查理在校长压力面前,坚持不开口,不是说为了三个“朋友”,而是因为他不想说,不想因为别人的引诱和压迫而开口。
维护“自由选择”这条原则,就是弗兰克演讲中说的“正直”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