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皖西乡村亲历记 -- lmylqh

共:💬222 🌺2219 🌵28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家园 就我看来,90年代各种负担飙升的直接原因就是80年代

拆了人民公社一刀切包产到户以后的后遗症。

80年代初的欣欣向荣是透支国家财政,寅吃卯粮的做法。没几年财政就维持不下去了。

那时候几十上百条彩电洗衣机生产线进口,阿里斯顿九兄弟生产线进口、每年上千万吨粮食进口、提高粮食收购价,减少征购、几百万吨化肥进口、几万十几万辆轿车进口……,同时装备下马、军工停摆、几乎没有新的长大干线铁路通车、长江没有一座新建大桥、多年财政贸易双赤字……,两者是一致的。

凡事都有代价。

至于合作医疗,改开也是一把辛酸泪。80-90年代,国家在农村医疗上投的钱还不如70年代。。。

家园 集体制的效率确实不如包干单干吗?

这个问题要看哪里是切入点。如果光看亩产的话,我觉得难说。刚分田的时候,有些上心的老农确实把种田当成绣花一样,如果化肥和农药投入类似的话,他们田里的亩产应该比大规模农业的亩产高,但是也有些有副业的农民只是考虑自家的口粮,并不指望从种田里获取金钱,那么他们的亩产就比较低。所以平均起来亩产还是差不多。

但是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人均产量。分田之前所有农民都在生产队劳动,分田之后农忙时全家下田,平时一到两个劳力下田就够了,所以至少一半以上的劳力可以从事副业,鉴于粮食总产没有大幅度变动的前提,分田后的效率提高了。

以我自己家在80年代的情况为例。大伯父家,大伯父主业务农,大伯母持家,三个堂姐在家从事手工业,三个堂哥分别学了砖瓦匠,裁缝和石匠,二伯父家长辈类似,堂姐在家从事手工业,大堂哥砖瓦匠,二堂哥还在读书,我家父亲务农兼个体医生,我母亲民办教师再加点手工业,我们姐弟读书。所以大伯父和二伯父家亩产是村里的上等水平,我们家比较低,但是收入情况我们比较好。这里的手工业包括绣花,织毛衣,用咸草(席草)编织工艺品等。

家园 陈王兄你忘了磷酸氢二铵!

华北乡下的农民俗称“二铵”!

家园 最后一段太真实了

时空变化,很多坏事会变好。当年分田的时候,我父亲在这个村是小姓,幸亏我的一个舅舅是生产队长还是大姓,所以田的数量上没法照顾,但是分的地段是靠河并远离路边,这在当时是最好的地了。但是后来时光变化,大家都觉得这样的田太偏,光挑担就累死人了。

你父亲也真不容易。我们家也一贯不富裕,我爷爷是孤儿,他叔叔养大的,我奶奶算半孤儿,他们生了9个子女,活了8个,他们就没享过福,大伯二伯在2000年左右70岁出头的时候去世,只享过有限几天的福。他们孙辈外孙辈29,曾孙辈50以上,目前日子都还不错。

家园 想起来了,这个算氮磷复合肥

应该是80年代中后期才出来的, 我关心化肥是70年代末期和80年代早期,看民兵手册什么的,可以用硝酸铵做炸药,小孩子兴奋得不得了,觉得掌握了很大的力量。

家园 国家收购有三种价格

统购价,超购价,议购价,一般是1978、79年就有了。

国家减少统购指标,就可以增加农民以超购价、议购价卖给国家的粮食。

除了农民收入显著增加,农民对国家的议价能力提升,估计也是农民感觉良好的原因之一。

家园 中国人民令人发指的勤奋吃苦,勤奋到白皮警戒排斥

你说吃苦耐劳几十年,养出了这么多贪腐巨富满世界炫耀,中国人凭什么要吃不饱饭?凭什么要因为能吃饱要去感恩谁?

出国党,难道不是认为,同样的吃苦耐劳出国该有更多的收获吗?

比加拿大还高的基尼系数不是二代的杰作吗?

先富带动后富原来就是吃饱饭过得还行吗?

家园 其他变量需一致

谢谢假日河友实况分析。

对比两种模式,当然其他变量需一致,否则结果和有关变量就没有什么相关性了。

要绣花,就都绣花。

同样绣花,大规模集约生产和个体生产效益对比,结果应该不难预料。

家园 又清晰一层

谢谢资深河友解惑。

也许当年的集体制效果并没有传说中那么不给力,倒是推广包产到户有一刀切之嫌。

但是公社集体制一直背黑锅,可能和宣传有一定关联。

不过本人从朋友处听到过的确实和主贴楼主观点一样,都是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得出结论:单干后不饿肚子了。

所以还是怀疑,当时集体制运作有些地方还是有问题的,至于代表性,就不得而知了。

带领一群人共同富裕,不是容易的事,如果很多高层都没有信心,就很难有完善政策出台,也不能怪下面的带头人不给力了。

没有后续的完善,集体制系统的运行自然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弊端。

感觉好可惜。

家园 稻派绝招:一刀切

包产到户:一刀切;

计划生育:一刀切;

工人下岗:一刀切;

蛮横无脑的一刀切。

家园 分田前后粮食产量是成倍增加了

看大家围绕粮食产量引经据典的讨论,我还是直接问问我父亲吧,也算是第一手资料,供大家参考。

今天晚饭后我专门和父亲聊了一下分田前后我们老家那儿的粮食产量,据他说我家分田是在79年,分田后我家得到的粮食多了十倍,是的,他说是十倍,担心他年纪大,我说你是不是记错了,应该没有那么多,他说没有十倍也有好几倍,还说你记得吗,以前没饭吃,分田到户有饭吃,我当然记得,就是因为这我才问的啊。我又问他,为什么一分田粮食多了那么多,他说单干粮食不就多么。我还问,分田后化肥多用了吗,他说多多了,那为什么前一年生产队不用呢?生产队没钱买化肥,那一分田就有钱了吗?一分田自己种不就赊啊欠啊买化肥么。所以我前面说的不对,分田后化肥是多用了。我问他,分田前亩产有多少?小麦有的一二百斤,有的二三百斤,水稻也就二三百斤。分田后呢?水稻能收到七八百斤,小麦四五百斤吧,那要卖上交粮吗?好像不要,但我记得家里去粮站卖过公粮啊?那是后来。所以陈王说上交粮减少确实是多得粮食的一个原因,但我想不是主要原因,因为我特意问了分田前后整个生产队的粮食产量增加多少,他还说是十倍左右,我感觉没这么多,也许他真的年纪大记错了,但这最起码说明分田前后粮食产量急剧增加,以至于给他留下强烈印象。

写完这段,发现按粮食亩产增加量,也不应该有十倍,要么是他真的记错了,要么是分田前后种植结构不同,我记得分田前生产队要种高粱、棉花、蓖麻,分田后好像大家都种粮食,一年水稻小麦两季,最多种些红薯。

还有,讨论问题固然要引用数据,但许多数据真的可靠性不高,比如有河友引我县县志粮食产量,那个产量虽然符合分田后增加趋势,但这个数据受政治影响太大,了解中国政治运行规则都知道,当时正在推行责任制,粮食统计产量必然增加。我对统计数据的警惕还来源于亲身经历,90年代,税费已多到民不聊生,然而你看统计局数据,农民上交只占收入的很小一部分,但我无意中看到我县民调队(就是这个名字,那以前我都不知道还有这样的机构)的一份报告,报告里对一些农户全年收支做了详细统计,细到买一斤盐卖一个蛋都记录在案,报告里清清楚楚写着农户种田已经是负收入,我才知道原来统计局之外还有其他系统用来掌握真实数据。

通宝推:北纬42度,普鲁托,
家园 温铁军以前一直说的隐晦,最近好像直接说出来了

包产到户,农民好像得了田,实质上农民的医疗,上学,养老等,都被作为包袱甩掉了。

家园 赵紫阳《改革历程》说1979-84农民生活改善的因素。。

包产到户

提高粮食收购价格

大量进口粮食

就是赵紫阳也不敢说农民生活的改善只是因为包产到户。

家园 县志的数据应该还是可靠的

比如有河友引我县县志粮食产量,那个产量虽然符合分田后增加趋势,但这个数据受政治影响太大,了解中国政治运行规则都知道,当时正在推行责任制,粮食统计产量必然增加。

我还没太理解楼主的逻辑,楼主的意思是改开后县志的数据隐瞒了责任制后的产量? 霍邱县志的编纂始于1982年,写成于1990年,正是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高光时期,县志编撰者隐瞒产量是基于什么考虑?而且还一口气从1980年隐瞒到1987年,因为1980-1987年的年产量都相差不多。

全国的县志很多,刚好前段时间看了另一位河友的家乡胶州的日志:

qq97:胶州人民是怎么吃饱饭的

胶州粮食产量的变化和霍邱很相似,也是从60年代中开始增长,70年代快速增长,胶州是1974-1979年粮食增长最快,年均粮食产量比上个五年增加了38.5%,6700万公斤,80-84年粮食增长也可以,但不如整个70年代。但从79年开始,人均口粮的增长快于产量增长,其原因与霍邱相同:

一,大幅减少统购任务,1979年,全县粮食征购基数(即包购任务)调减为2295万公斤,1981年又调减为2245.5万公斤;

二,加价,1979年粮油统购价格上调,全省粮食统购价格平均提高了20%,油料统购价平均提高了25%,超购加价再次上调,由30%调至50%。粮油购销牌价全部倒挂,原粮倒挂率为20~25%,加上加价则倒挂率达70~80%,油脂油料倒挂率,从10%提高到30%以上,加上加价则倒挂率达100%左右。

胶州日志同样编撰于1982-1991年,我觉得不大可能胶州和霍邱的县领导会不谋而合,同时隐瞒分田到户后的产量。

通宝推:老老狐狸,遥远天空,
家园 所以,还是工业和城市开始回馈农村了

这个过程始于1970年。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