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推测一下当年为啥选择了“分田单干” -- 钛坪樽逾
不如华北平原多矣。老家京东乡村,90年代初基本上都是砖瓦房了,改开初期农民爽了几年。
基本都机械化了,劳动强度不高。看劳改犯们吊儿郎当的劳动,和不错的气色,感觉比老家农民幸福多了。
老家还停留在使用人力畜力的阶段,唯一的机械是柴油机,井灌渠灌抽水用,还经常因为地下水位低,干旱缺水没法用。
九七年华北大旱,我那时候刚上班,回家时候看到老爹已经累的不成样子。接下来九八年大洪水,还好我们那地势高,降水量也不大,没太遭殃。
其实他指挥的是拼光二野,也无法歼灭黄淮兵团。指挥了淮海中最失败的一段,却将别人的胜利果实,揽到自己手里。
你既然有统计年鉴,自己统计每年的各作物的亩产,增减变化一目了然
斯大林一个靠大集体农业,发展重工业,苏联工业化的关键奠基者,和邓一个只知分田的小农经济,有什么共同语言?
后果就是96年台海危机的就剩一张面皮都差点戳穿。
温铁军的视频建议你看完,他不光说的这两年而是延申到整个80年代
我上面已经说清楚,斯大林时期是混合经济形态,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并行。和邓小平时代一样。
什么计划、市场,那只是手段,生产力的先进程度才是经济的本质,生产力先进与否的标志,是科技水平。
邓的改开已经成功,中国当代工业的成就,一大半的功劳都会记在他头上。你们是推不翻的。
你给个”正确的分段”?
但邓说,淮海是他指挥的
“邓小平同志为我们擘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蓝图正在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我们伟大的祖国正在一天天走向繁荣富强,中华民族正在一步步走向伟大复兴。对此,我们感到无比自豪。”
——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你看完了,那就给说说,我的观点和温铁军的观点不对付的地方。
关于军队经商的问题,跑题了。我的观点:钛坪樽逾:解释一下我为什么说“要与时俱进”
花钱不但花了积累还大量借钱,进而出现人为的大跃进不单是工业投资基础设施的大跃进而是收买式的消费大跃进这部分不但不能产生价值导致更严重的窟窿,导致经济危机爆发,转向农村承受经济危机的代价。接了大量的外债那自然导致外部性,所以后来很多所谓不得不进行的政策,用大量的劳动力资源去还美元。从以我为主,有求于我变成了纯外向型的拉动经济,你要说当时有没有好办法,我当然人为毛主席在会有更加平衡更加稳定的办法,但是当年大跃进也是不得不办也是被批到现在,不能说邓办错了就要强调客观条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