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今天陪老妻看《山海情》,看到得福得宝兄弟俩谈心那一段儿 -- 钛坪樽逾

共:💬24 🌺193 🌵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今天陪老妻看《山海情》,看到得福得宝兄弟俩谈心那一段儿

得福说了一段对白,让我很有共鸣。没法完全记下来,就说个大概吧。如果你在追这个剧,下面有点剧透了。

如果你没看过这剧,先简介一下。整个剧集的背景是九十年代初宁夏西海固地区扶贫搬迁事迹。

主角儿马得福是哥哥,有个弟弟马得宝。哥哥农校毕业做村干部,带领原村的部分乡亲先行搬迁,做新村的代理村支书,目前代理移民新镇的镇长。弟弟辍学,靠着去新疆扛包挖煤攒下的钱,从种蘑菇开始,到现在搞起了工程队。开始哥哥为了带领新村的村民致富,动员自己的弟弟带头吃螃蟹,在村里第一个投资种蘑菇。后来哥哥为了推进镇政府规划的基建项目,让弟弟承接了别人不愿意干的工程,还让弟弟用准备买婚房的钱垫付了工程款。

这一集的重头戏就从清理欠款开始。得福再次让弟弟做牺牲,在镇政府偿付欠款的第一批名单里,没包括自己的弟弟得宝。得宝想不通,和哥哥吵了一架。晚饭时,得宝在自己家里喝闷酒,得福上门来给他赔罪、做思想工作。得福喝了杯酒后,说了一段对白

(注:下面是得福对白内容的大意)。

当年家里穷,没法供哥俩同时读书,只能让弟弟辍学,保哥哥继续升学进农校。他们的父亲事后悄悄叮嘱得福,一定要珍惜、要上进。

父亲说家里这点儿钱,只够让一个孩子出息,就没法公平。如果硬要公平,匀着撒面粉,两个孩子都不能出息,那这个家也就没出息了。保了一个孩子的前途,以后出息了,还可以帮着另一个出息,这个家就还有希望。所以父亲要得福以后一定记得报答弟弟作出的牺牲。

得福回忆完了,对得宝道歉,说自己不仅没能给弟弟帮助,为了自己的工作和仕途,还总是需要弟弟再做牺牲。

看到这里,让我感慨颇多。普天下,谁不想两全其美呢?但是生活往往就是这么混蛋,逼着人做二选一的抉择。

通宝推:尚儒,caoban,陈王奋起,宝特勤,夜如何其,醉寺,普鲁托,胡一刀,
家园 我还纳闷,这里有人谈郑爽,怎么没人聊《山海情》

很少追剧的我,破例一天连看十集。少有的贴近生活,充满乡土气息的时代大剧,就是只有23集,塞入二十多年的叙事,造成后期情节跳跃太大,幸福来得有点措手不及。从道具、化妆、到演员,都很用心,很到位。有点像《平凡的世界》,但是感觉这部戏更好。剧中的李水花(热依扎扮演)令人印象深刻,好像是《平凡的世界》里三个农村女性的合体:田润叶,郝红梅,和秀莲(孙少安的能干媳妇)。

家园 二共修正党文宣慢慢上道了

一尊的之江新军,宣传口的工作正不断向设定轨道上靠拢。

从“战狼”,到“厉害了我的国”,,到“沉默的真相”到“大江大河”,到“山海情”,一路过来,舆论的围堵嘲笑、集体自嘲、民声顶破地表。

通宝推:七天,
家园 剧是真的好剧,扶贫干部也真是有焦裕禄式的 -- 有补充

好干部。

但是我在感动的同时,免不了总在想,

定西这样的地区,在国内也不是个例,地理因素,土地贫瘠导致的穷苦。

这不是跟大寨一个样吗?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大寨依靠毛主席思想,依靠集体主义,全体村民艰苦奋斗 -- 补充帖

改造了恶劣的自然环境,把一个特级贫困地区,建设成了旱涝保收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定西呢?苦是真苦,改开后一直苦到九十年代,但是……

他跟大寨、林县相比,就像一个缺少了魂魄的人。

家园 其实左宗棠是故意把投降的回回安排在西海固的

现在去宁夏平原了。没办法,人口增长太多,投降时候十几万,现在几百万。 如果当初左宗棠安排在宁夏平原的,那就人口更多了。

见前补充 4585431
家园 改开更混蛋,把兄弟二者选一改成二者全弃并挑拨兄弟关系

父亲说家里这点儿钱,只够让一个孩子出息,就没法公平。如果硬要公平,匀着撒面粉,两个孩子都不能出息,那这个家也就没出息了。保了一个孩子的前途,以后出息了,还可以帮着另一个出息,这个家就还有希望。所以父亲要得福以后一定记得报答弟弟作出的牺牲。

得福回忆完了,对得宝道歉,说自己不仅没能给弟弟帮助,为了自己的工作和仕途,还总是需要弟弟再做牺牲。

看到这里,让我感慨颇多。普天下,谁不想两全其美呢?但是生活往往就是这么混蛋,逼着人做二选一的抉择

这不就是新中国工农关系的写照么。

毛主席时代为了国家的全局发展,资源重点倾注在工人阶级,而牺牲了农民的利益(所谓工人九天,农民九地,其实也就是相对说法,工人的绝对生活水平仍然清苦)。目标就是工人出息了,回头帮助农民出息,而且这不是说说而已,七十年代开始,工业已经开始反哺农业,以县城为据点,五小工业开始兴盛,工业化成果开始向农村辐射。

然后到八十年代改开了,东一头,西一头扑腾十几年,到九十年代后期农村集体主义经济已经不见踪影,国企几千万工人大下岗,农民陷入真穷真苦真危险的深渊,工农阶级两兄弟携手坠入深渊,一帮别有用心的贪官污吏狗腿子还在挑拨“你们工人享了那么多年的福,怎么就不能和农民一样过过苦日子”。

说白了,不是生活混蛋,少把责任往虚无缥缈的“生活”上推,真正混蛋的东西实实在在地存在着。

通宝推:海中山,
家园 现在没法这么干了

时代不允许假设了。

对付异教徒,慢慢同化,拉回来。用现代化生活腐化他们,融入现代吃喝娱乐中去。

家园 这就是网剧里必须得有个大款的原因啊。
家园 定西有个很难克服的短板,缺水
家园 定西是南部不缺水,北部缺水。
家园 无语的事

当年支边是整产业链往那儿迁,艰苦奋斗几十年好歹总算有个城市的模样了,接着政策转向开发东南沿海,现在看象个踢球的假动作,把一部分人晃到西北后这球直奔东南而去.......

这种剧都是上帝般的救苦救难伟光正,有这钱还不如给支边的移民们每年免一次回故乡探亲的车票呢。

家园 西北贫困地区生态移民和省对省的对口支援两大政策是哪位提的

山海情无意中看到画面就追进去了。演员一个个能黑红着脸,穿着灰扑扑的衣服,就觉得应该是现实主义的作品。

不是没见过土得掉渣的装束,都有伤痕文学的影子,精气神不对。

这部剧里到处都是政府主动性的行为:吊庄,开会大喇叭,一锤定音的老支书谁不去吊庄扣谁救济粮,好了散了;县上来的同志评理,让两个(村)支书商量逼婚打人。

最后是整村搬迁,老先人和后人地喇叭宣言。

这个视角既不是俯视施恩的,也不能是苦情讨同情的。政府一级级的组织,小到村大也就到县里干部了,都好好干着活。

这个政府,非要替西海固百姓做着主,背着脱贫挣钱的责任,迁村迁地用强也要完成,推着拉着拖着拽着也要顺着政府划下的道儿走,前所未有地展现了中国政府执行能力,的的确确是真正做到责任和权利集于一身的最优化结果。

生态移民的政策来源不知有哪位解释得清

通宝推:南寒,
家园 大概可以从“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开始溯源

百度: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九四年提出的计划,内容里有对口支援,对口扶贫。不仅是发达地区对口扶持落后地区,也要求各个行业、机关、团体、院校、部队,等等做对口支援。

还提到了要搞“开发式移民”:

对极少数生存和发展条件特别困难的村庄和农户,实行开发式移民

我没有看到关于生态移民的说法,只有“改善生态环境”这样的字眼。

剧情里的第一批吊庄户是九一年还是九二年就已经去新址拓荒了。这个剧我是在晚饭后边洗碗边看的,并没有一集不落地看下去,对很多剧情并不是很清楚。

所以搞这种搬迁式脱贫应该还要早于这个《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家园 对宁夏穷地方的“扶贫”,比90年代要早;

那里很早就搞过搬迁,把那些山里、荒滩上的穷的只有一条裤子的农民搬到好一点的地方,因为宁夏有这个条件,黄河河套是“塞上江南”,但是缺人耕种。然而,政府花钱花力气,动用车马把这些人搬迁了,不过一年半载,这些人又都骑着毛驴回老家去了,故土难离嘛!

直到90年代、本世纪初,时代不同了,国家强大了,扶贫的力度大了,而且人也见识多广了,才会“乐意”搬迁,才能脱贫。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