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不撤姜食(一) -- 燕人
姜在中国烹饪传统和日常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甚至有人把“柴米油盐酱醋茶”中的“酱”用“姜”来代替。有趣的是,孔夫子在《论语乡党》的一句名言“不得其酱不食”,奠定了“酱”对于中国饮食文化传统的根本地位。在同篇著作中还有另外一句名言“不撤姜食,不多食”,是关于姜作为中国食品的最早记录之一。
姜的起源目前没有定论。我看到两个起源说,一是印尼,另一是印度。从理论上讲,姜应该起源于热带潮湿而日光不足的地方,如热带森林地表浅层。我国南方很多地方都能满足这个要求。我怀疑印尼起源说的理由,是古代海上交通方式严重不足以支持姜从印尼传播到中国的路径。印度是世界上姜产量最大的国家。姜从印度传到中国多少还有可能性。
在孔夫子的时代,姜的食用已经到达黄河文化区。大约在《论语》被记录的前后,同样据说是被孔夫子整理的古代典籍《礼记》中,也记载了姜的使用。
《礼记内则篇》中记录了社会各阶层所能够食用的各种食品,是上古时代饮食大全。其中有一句话
【菱,椇,枣,栗,榛,柿,瓜,桃,李,梅,杏,楂,梨,姜,桂。】
这里包括了当时所能得到全部水果和干果。晋朝杜预对此的注解是,
【此皆人君燕食所加庶羞也】-这些都是君主宴会额外的美食。
《礼记》中这句话最后两个食品“姜”和“桂”,在黄河文化区算是外来品。到了战国后期秦人吕不韦主持的《吕氏春秋》中,明确指出姜和桂的产区:“和之美者:阳朴之姜,招摇之桂。。。”据后人考证阳朴位于四川地区,招摇位于广西地区。广西地区的桂花和桂树(桂皮)至今仍是重要农产品。
“和之美者"即是美味的调味品。《礼记内则篇》也有一例记载如何制作肉干:
【为熬:捶之,去其皽,编萑布牛肉焉,屑桂与姜以洒诸上而盐之,干而食之。】
这个记载可以佐证那时在黄河文化区食用的姜都是干货,这样才能成”屑“。另外一个关键原因是鲜姜不易保存。从蜀地往河南贩运姜,一定要把姜先晒干了。
蜀姜的美名直到三国时期还通行华夏,尽管此时华夏文化已经扩张到长江中下游流域。《后汉书左慈传》中记录了身具特异功能的安徽人左慈为曹操凭空取得松江鲈鱼和蜀姜的故事。地点是黄河以北。东晋时期的《神仙传》也写了类似故事,不过主要人物是孙权和湖北异人介象。故事发生的地点是武昌。这两个故事真实性当然存疑,但是可以佐证蜀地产好姜,甚至只有蜀地才产姜。所以《史记货殖传》中记载蜀地的地主”千畦薑韭。其人與千戶侯等“。那时姜的种植和贩运是一个赚大钱的生意。
姜的生长需要一定气候要求。姜种植的扩散必然是根据气候条件缓慢发生。北魏时期賈思勰《齐民要术》中记载了姜种植法。然而在文中他提到
【中国土不宜姜,仅可存活,势不滋息,种者聊拟药物小小耳】
賈思勰据说官高平太守,那是山西地区。平均温度比河南和山东地区要低些。尽管北魏时期在华北地区姜的种植已经开始,但是气候决定姜的品质和产量。
唐朝《四时纂要》和元朝王祯的《农书》都记载了姜种植技术。《农书》所记更为详细,最后一句话特别提到姜种植的商业优势
【养羊种姜子利相当。】-当代人说“姜够本”
王祯是山东人,先后在安徽和江西作县级官员。他在推广记录农业技术方面是一个巨人。在《农书》传播的时代,我们可以想象姜种植至少在山东,安徽和江西某些地区得到推广。
现在我们可知姜的种植已经分布到全国各地大部省份,主要的北方产地是山东。
从上所述,我猜想从华夏早期到三国时期,姜是一种名贵食品。所以孔夫子说“不撤姜食”,正是他一贯宣传的“吾从大夫之后”的等级观念的反映。“不多食”,是因为姜太贵了。孔夫子那麽多学生,学费估计够用。但是不能奢侈。这是夫子的好处。
最直截了当的解释就是地理意义上的,历史上的齐国故地,今天的山东中北部。“齐民要术”即是“山东地的老百姓的好办法。”
另外一个解释是儒家的“修身齐家”的“齐”,是动词。“齐民要术”可解为“让老百姓富裕起来的好办法。”
关于《齐民要术》作者贾思勰的史料几乎阙如。在北方最大的蔬菜种植菜及交易地山东寿光政府网站上,他被当作山东人,寿光出生,在淄博地方做过北魏地方官员。
南宋史家李焘为《齐民要术》作序中称,
【思勰始末未詳,惟知其官爲高平太守而已】
此说贾思勰在山西为官,非山东,如此“齐”字以地理位置解未必圆通。
如果取“齐”字的地理意思,那末可知在北魏时期山东地方的温度还不能种植用于鲜食的姜。因其个头小只能药用。
如果不论齐晋,而仅以贾思勰原文“中国土”为意,则此书写作时北中国不适宜种姜仍可知也。
全文是
这里说的其实是卫生习惯。不吃腐烂变质的东西,不吃从集市上随便买来的东西。但“不多食”不是不多吃姜。这和如何断句有关。
这里的断句可以断成“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意思是集市上买来的酒肉不吃但放了生姜的可以例外,但不要多吃。为啥?生姜可以去味。结合上下文主要在说不能吃腐烂变质的东西,菜里放了生姜,保鲜时间会长一点,轻度腐败的菜放了生姜可以除掉一定的味道,这就可以接受了。但吃多了还是会出毛病的,所以不要多吃。
类似的情况,可以参照胡椒在西方的流行。
可以推测,束脩一般都是放姜的。
一般也是用来去腥的。
我说个轻慢的话你不要太在意。我现在理解老兵帅克不留你在他组里的意思了。合着你根本没有看明白我写什么,就急着发议论。
我尽管文字水平不如你,但是自认本篇文字的逻辑和证据都是清楚的额。
孔子时代的黄河地区不产姜的。他们吃的极大可能都是干姜。
而且姜很贵,是君主大夫才能吃的。孔子自认门第高贵,吃姜合乎“礼”,所以不撤姜食。也不多吃。就这麽简单的一个事实。不需要另辟蹊径加以解释吧。
我也说个轻慢的话你不要太在意。你也根本没有看明白我写什么,就急着发议论。俺并没有说你说的黄河地区不产姜不对。也没又说你说孔子自觉高贵不对。但你解释文字不管上下文,也不管句逗,硬解“不撤姜食”难道不觉得这句话放在“沽酒市脯不食。” 后面很突兀吗?前面说各种吃饭习惯,卫生习惯都很通顺,到了这里突然冒出来一句,“不撤姜食”。
这里用了“不撤”,而不是前面和后面的“不食”。说明其是用来解释前面的“沽酒市脯不食。”的。只有先列举才能抽出。
你当然可以继续坚持你的解释。俺回个帖也是提出俺的解释。你如果不同意,可以不回帖,也可以回帖说理。但没必要上来就说俺没读懂你的意思。大家有理说理,就事论事。
话尽于此。让俺学老兵帅客的一句话“咱们就此打住,不搞体力战”
前面的两句“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和 “惟酒无量,不及乱。” 都是在说明某种食物或饮料不能过量。所以后面说“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是和上面两句呼应的。
否则,按照文中的语法,“不撤姜食。不多食。”可以很简单的说成“不多食姜”或“姜不多食”。
查阅资料,这句与前后两句都作单句理解,不发生关联。虽然理解不完全相同,但整体意思一致。
“不撤姜食”者,撤,去也。齐禁薰物,姜辛而不臭,故不去也。《论语注疏》
不撤姜食。姜,通神明,去秽恶,故不撤。《四书章句集注》
生姜……今人啖诸辛辣物,惟此最恒,故《论语》云∶“不撤姜食”。《新修本草》
生平爱食之物,即可养身,不必再查《本草》。春秋之时,并无《本草》,孔子性嗜姜,即不撤姜食……孔子于姜、酱二物,每食不离,未闻以多致疾。《闲情偶寄》
沽酒市脯不食。
《论语》云:“沽酒市脯不食。”言其不正也。
沽、市,皆买也。恐不精洁,或伤人也。与不尝康子之药同意。
沽酒市脯不食”者,沽,卖也。酒不自作,未必精絜;脯不自作,不知何物之肉,故不食也。
即孟词宗河友所释的含义,只是不与后一句连起来解释。
……
不多食。
这句非常简单,释义意思相同,不可吃得过饱。这条到现在还是常见养生内容。
和前句联系,解释为不要多吃姜。反而会把适用度变得十分狭窄。
任老师!
论语本是夫子日常所说的话的记录。弟子听到了,就记录下来,很多情况下没有上下文关系。
乡党此篇更是明显。夫子谈的是士大夫的饮食原则,一条一条的,是他们这个阶层的社会和经济地位的反映。
孔夫子时期商品经济还属早期。士大夫阶层有能力自给自足。不要说春秋时期,红楼梦时期的官宦人家,有多少食物成品是外购的呢?极少数特殊风味的自己府里做不出才外购吧。这是身份!
说什么“外购的肉食质量不佳可以用姜来调整”,这样的脑洞你都同意,把孔夫子当成什么人了嘛。人家正经做过政府部长的好不好。
英国学者赫德逊(G.F.Hudson,1903~1974年)早在1931年伦敦出版的《欧洲与中国》中已经提到了,他关注到了中国古代文献《穆天子传》中所描述的细节。其中有多处均提及,穆天子所到之处,好对当地人“赐之黄金……贝带……桂姜”等珍贵的礼物。此之“姜”是干姜或生姜,此之“桂”是肉桂——两种在历史上颇负盛名的香料。
《穆天子传》是出土于战国时期魏襄王墓的一部竹书。根据这一基本的客观事实,战国时期的魏国于公元前225年为秦国所灭,即使不把时间向前推延,也可以肯定的是,《穆天子传》上记载的生姜向中亚的输出至少是发生在公元前两个世纪之前的事情。https://www.hygx.org/thread-41069-1-1.html
“不撤姜食”本身直译就是“不撤去有姜的食物(包括直接吃姜本身)”。单看这四个字并没有说明为啥“不撤姜食”。同样,也不证明楼主的推论,例如姜很贵,孔子自视很高等等。
“不撤”对应的反面是“撤”。从语法上讲,这里讲“不撤”某种食物,那么前文必然有“撤”某种食物。有个成语叫做“减膳撤乐”,说的是削减膳食(份量和品种),不听音乐。如果本来就不听音乐,也就无所谓“撤”或者“不撤”。那么,这里对应“撤”的是什么食物?
如果对应“撤”的是前面说的一堆“不食”的食物,那么这句“不撤”应当紧接“不食”的列表,而不是跟在连续两句“可以吃但不要多吃”的排比句后面。所以,“不撤”所对应的,“不多食”所对应的,不是很明显吗?就是“沽酒市脯不食”。
你举的这些注疏都在说明“生姜可以去味”。例如这句
顺便说一句,《乡党》一章不是孔子自己的言论,而是他的弟子对孔子工作和生活习惯的记载。通篇都没说孔子如何“自视甚高”。所谓“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讲的其实是孔子不吃腐败的食物,来历不明的食物,调味不好的食物(“不得其酱”,这句又是很多人会望文生义的陷阱),喜欢吃肉喝酒但很有节制,等等。
孔子固然做过大官,《乡党》开篇也讲到他当官时的态度。但孔子本身出身并不算富贵。理论上来说,他只是私生子。母亲死掉的时候都不知道父亲是谁而无法合葬。到后来才认祖归宗。年轻的时候“贫且贱”,长大了给季氏当过看过仓库,管过牧场。《乡党》本身也没有讲孔子吃饭如何钟鸣鼎食,珍馐满桌,《礼记 内则》列的那些水果干果,除了姜,一个也没有出现。那么是孔子吃不到或者买不起其他的水果和干果?当然不是。
古代文言没有标点。现代看到的古文有了标点。但这个标点往往会误导读者。例如著名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该怎么断句和理解就成了千古之谜。不同时代的不同断句和解读,让这句的话的意思在两个极端内振荡。这主要是因为没有上下文,不知道孔子说这话的语境所致。但《乡党》这段,上下文非常清楚。如果把“不撤姜食”单独理解为孔子爱吃生姜也没多大问题,但由此引申到孔子“自视甚高”,“姜很贵,是君主大夫才能吃的。孔子自认门第高贵,吃姜合乎“礼”,所以不撤姜食。也不多吃。”,未免太看低孔子,把孔子当成现代买名牌包的虚荣女子了。
30年前我开始从事贸易的时候,中国和国外的参考书都把印尼作为姜的起源地。近几年在英国发现有把印度作为姜起源地的说法。首先我必须承认我不明白植物学家如何确认姜的起源。对专业人士应该表示足够的尊敬。我所作的只是基于科学中通用的说法,作为我逻辑推论的基础。
从直觉上我对印尼产地说表示不解。因为这很难解释姜在中国出现的时期。所以我更偏向印度起源说。
你所指的那个英国学者只是一个历史学家,没有资格确认姜的起源。他或许只是引用《穆天子传》的某条记载而并没有特意指出姜的中国起源。
另外,从写作时间来看,《穆天子传》的公认写作期间是战国时期,晚于《礼记》和《论语》。它的内容是神话和历史的混杂,做历史记录的参考性存疑。
再所说几句“姜”。对黄河流域的周朝人们来说,姜是外来事物,没有本地的名字。就像我们今天命名外来事物一样,对这个外来事物命名为“姜”,必然有其原因。
我们都知道“姜”是上古华夏文化的大姓。传说中神农氏就是姜姓。我们知道周朝有个强大的姜姓公国齐国,是姜子牙的后代。我们没有文字记载关于姜是何时进入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但是人们用历史上一个半人半神的姓,一个当今强大诸侯的姓来命名这个新事物,必然我们可以得出几条合理的猜测:第一这个事物在君主-祭司阶层极受欢迎。第二这个事物是包括士大夫在内的社会上层的用品。第三,这个事物很贵重。这条只是附加的。在等级社会里这点其实不很重要。越是等级森严的社会,金钱的作用越不受重视。因为权力可以创造金钱。
我本文中最后一段
【我们都知道“姜”是上古华夏文化的大姓。传说中神农氏就是姜姓。我们知道周朝有个强大的姜姓公国齐国,是姜子牙的后代。我们没有文字记载关于姜是何时进入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但是人们用历史上一个半人半神的姓,一个当今强大诸侯的姓来命名这个新事物】
是错误的,特此声明。好在看来没有同学上当。
食用的姜,原字是薑。包山楚墓即有实物和汉字出现。现在说国内起源的基本都是用记载和出土实物均早于其他地区作为证据,即便是黄河也有可能,因为当时的气候不同。当然比较保守的则认为在长江以南(《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就采用的这个说法)。
而姜就是字形的意思,羊和女的组合,甲骨文即可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