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投票【原创】主业在国内,但在外上市,为什么?好事还是坏事? -- 铁手

共:💬44 🌺181 🌵1
  • 投票信息

    单选,参与 11 / 0

    在外上市,好事暂时
    2/0
    在外上市,坏事反对
    9/0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请教一个问题

关于外资低于发行价就能够买到几大行的股票,那时候我也义愤。但是至今想不明白,05年这事发生之后,08年美国就发生次贷危机。请问胡辣汤网友,这之间有什么联系吗,或者根本就没有联系?求教了。

家园 你可以看一下人民币兑美元升值的事

2005年开始人民币兑美元从8.2开始升值,到2008年7月升破7,美国就开始暴雷了。很简单的道理,美国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强。只是美国利用美元地位,把本来在美国一美元买一根针的购买力,到了中国还是一美元买走了中国一头牛。中国让人民币从8.2升值到6.8,美国就顶不住了。然后人民币兑美元在6.8附近稳定了一阵子,美国喘喘气,这就是救美国就是救中国的那个事。

道理很简单,中国手中的美元越多,实力就越强,而来中国的美元换成了人民币,不管是升值还是贬值,只能是中国这口大锅里,不管怎么翻腾,对于中国央行来说都是逃不出如来佛的手心,要想兑换成美元出逃,估计是不咋现实,或者是央行控制得更厉害。

这样的操作,就造成了中国手里的美元在国际上可以买买买,或者是搞点别的,但是那些拿美元换了人民币的资本们,因为人民币国际化水平很低,在国外搞不了啥明堂,在国内更是玩不出花来。

如此的操作,就是美元来多少,中国就收多少,收了以后就到国际上买买买,只要不把收来的美元去买美国国债,或者是象征性地买一点,不被美国人骗了去,那就是中国的实力。

我认为是基于这样的目的,政府才那么渴望美元的。

如今,美国又开始生产了天量的特殊商品美元出来,不管美国是啥借口,这种便宜的美元,中国一样是靠着人民币升值有多少就买进多少,人民币也是特殊的商品,只不过没有美元硬,只要这个事实不改变,中国就会对便宜的美元放开了劲地买买买。因为美元也是信用货币,是美国政府背书的财富兑现条,中国买进来,花出去,总得有人去找美国兑换财富。美国人享受美元好处的同时,也得享受美元带来的责任。这不美元的购买力在美国只能是越来越小,不然的话,那美国之外的美元还不轻易把美国给兑现走了?这也很明显的事实,要不然特斯拉股票炒到700美元?比世界三大车厂的市值都高?就是一个道理,我有一个公司,实际价值100亿,但是我为了不让你买走,我只能把价格喊到10000亿,你肯定是感觉不划算,然后不买,正好,还是我自己的。如果你真要买,那我还真卖给你。

所以美国目前的问题除了核战重启,其他的都是烟幕弹,因为都没有作用,治不了美国的病。很多人说,美国得了病,为啥西方七国愿意团结在美国的周围?因为它们得的是同样的病,需要同样的药,况且英德法日还没有钱买药,也没有讹诈中国的能力,不跟着美国一呐喊讹诈中国,难道有更好的办法?没有!!!

如果这一波人民币兑美元从6.5升值到3.5,那整个西方全部完蛋,或者是升值1:5就核战了,很可能连1:5都升不到,美国顶不住就开打了。因为美国国内的所有值钱的所有都会炒到天上,自然美国人民的生活必须品的价格也会在人民币升值中上了天,今年这4.2%的通胀会是长期的,习惯性的,要么是跟民国一样,直接恶性大通胀。放了那么多水,最终都是要出来的,洪水滔天是肯定的,就看是啥时间了。

预计一下他们怎么玩,中国很有可能是人民币升值一波到1:5,吸引美元到中国来,然后天量的美元到中国兑换成人民币以后,央行再装着忍无可忍的样子打击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快速跌破1:10,然后一发不可收拾到了1:60,最后经过努力稳定,消耗完了3万亿美元的外储,稳定在1:50。然后把自改革开放几十年来,进入国内的那些所有外资赚的人民币贬值50倍,让他们进来时的币值是买根针,回去的时间只能买半根针。通过这样的操作,让外国人的算盘都白打,我们辛辛苦苦的果实全部都拿回来。如果不是这样的操作,那结果就是希婆子说的,中国的房市泡沫破了以后,中国会很穷。

哈哈哈哈,这样的操作,俄罗斯其实已经搞过,只是俄罗斯没有要挟世界的本钱,我们中国有,因为整个世界现在都需要中国的产能,中国关着门消耗自己的美元储备搞最低限度的内循环,即使有对外出口,我们以美元计价,不与国内人民币挂钩,比如现在卖一个口罩1美元,汇率是1:6.5,在汇率是1:50的时间,我们卖一个口罩还是1美元,只要我们不进口,或者是不大进大出,那我们就不用相信人民币外汇占款那一套屁话。这样的搞法,比核弹互扔还有效,不过要做的坚决,国内群众要有过苦日子的准备。

就目前看,中美应该的配合的很好,这不90天出报告,屎盆子准备好了,军演横跨17个时区,全球封锁到时间同时开练。中国能怎么办?哈哈,只能是闭关锁国,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关起门,先打扫卫生,把屋子收拾干净,然后再谋发展。关上个三五年,啥事都好解决了。

家园 简单说有两个原因

一是上市条件不一样,国内上市条件不容易满足,难度更大。

二是上市价格不一样,如果国外上市价格高,吸引力自然更大。

家园 因为中国股市是屠戮杀场

人类的一切罪恶都在这里清晰可见。刚刚表演的是上海电气。

家园 如果你觉得四大银行是很久以前的事情,那么请观摩

嘉泽新能 601619

股东 (高盛亚洲)Goldman Sachs Investments Holdings(Asia)Limited

2021-03-31 601619 嘉泽新能 8985.64 A股 减持

2021-03-31 601619 嘉泽新能 8985.64 流通A股 减持

2020-12-31 601619 嘉泽新能 11059.74 A股 减持

2020-12-31 601619 嘉泽新能 11059.74 流通A股 减持

2020-09-30 601619 嘉泽新能 13133.84 A股 减持

2020-09-30 601619 嘉泽新能 13133.84 流通A股 减持

2020-06-30 601619 嘉泽新能 15207.94 A股 减持

2020-06-30 601619 嘉泽新能 15207.94 流通A股 减持

2020-03-31 601619 嘉泽新能 17282.04 A股 减持

2020-03-31 601619 嘉泽新能 17282.04 流通A股 减持

2019-12-31 601619 嘉泽新能 18785.03 A股 减持

2019-12-31 601619 嘉泽新能 18785.03 流通A股 减持

2019-12-17 601619 嘉泽新能 19264.37 流通A股 减持

2019-09-30 601619 嘉泽新能 19491.23 A股 减持

2019-09-30 601619 嘉泽新能 19491.23 流通A股 减持

2019-06-30 601619 嘉泽新能 20828.17 A股 减持

2019-06-30 601619 嘉泽新能 20828.17 流通A股 减持

2019-03-31 601619 嘉泽新能 22761.17 A股 减持

2019-03-31 601619 嘉泽新能 22761.17 流通A股 减持

2018-12-31 601619 嘉泽新能 24318.20 A股 减持

2018-12-31 601619 嘉泽新能 24318.20 流通A股 减持

2018-11-01 601619 嘉泽新能 25300.23 流通A股 未变

2018-09-30 601619 嘉泽新能 25300.23 A股 新进

2018-09-30 601619 嘉泽新能 25300.23 流通A股 减持

2018-06-30 601619 嘉泽新能 27223.23 限售流通股 未变

2018-03-31 601619 嘉泽新能 27223.23 限售流通股 未变

2017-12-31 601619 嘉泽新能 27223.23 限售流通股 未变

2017-10-30 601619 嘉泽新能 27223.23 限售流通股 未变

2017-09-30 601619 嘉泽新能 27223.23 限售流通股 新进

上市时间2017年7月20日

2015年9月20日,高盛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宁夏嘉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3.6亿人民币 成本1.32元每股,现在的股价3.42元每股。

家园 我脚的,中米股市有三点不同

一是投资机构的逻辑不同;二是上市公司的逻辑不同;三是监管逻辑不同,就是我说过很多次的:中国权最大、米国钱最大。米国股市监管,其逻辑支点是钱;而中国股市监管的逻辑支点是权。

国内的人喜欢用国内的思维方式,来指导自己在国外的行为、预判、乃至评判国外的事情。很多误解、包括西河现在的多数的战争,基本都是这样的鸡同鸭讲。

有空展开说。

通宝推:漂漂2号,
家园 也有和平的

比如农业银行

家园 呵呵,如果你从2017年拿到现在就是白忙乎

还不如买理财产品,因为作为普通人,你基本无法高点卖出,低点买进。

家园 理材产品不好练手

人有三衰六旺,用股票来试运气的,当然本人胆小,就买这啰。

家园 先说第一个不同:投资机构的逻辑不同。

首先声明下,我不炒股,我的股市知识完全来自于一个朋友。这个朋友是一神人,他是学自动化的,完全把自己的专业技能运用到炒股上。从05年开始,他就把自己炒股的经验和得失编成程序。程序先对股市的过往数据进行仿真,完成仿真后,再用同一套算法对未来进行预测,然后完全按照程序的计算结果进行操作,再然后根据实操结果反过来完善程序,如此坚持了16、7年(他是名副其实的“一直在改”),整个程序的算法非常成熟。过去n年,不要说去年的大牛市,就算一般年景也能达到100%以上的收益。我是了解他的算法框架的人之一(也可能是他太太之外唯一的一个)。

我曾问过他一个问题:米加股市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半死不活的小公司。我说的半死不活的小公司,市值一般百多万、甚至不到一百万;营收大部分时间是小亏,需要融资补血;每次融资能融到2、30万就是重大利好消息。我问朋友,不少这样的公司能在股市上活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这种公司为啥一直能融到资?

朋友的回答是:多数大公司都是从小公司长起来的。他的意思大概是:投资机构投的是概率。如果对前景看好,它就会投一大堆小公司,那怕贴钱也让这些小公司一直活着(反正也花不了多少钱),但是只要有一个成了气候,所有在其他小公司身上亏的钱都可以加倍赚回来。

因此,米国投资机构的基本逻辑是:只要市场前景看好,就开始放水养鱼。鱼死了不要紧,只要有少数长大了,就能赚回来,反正市场是跑不了的。

这种思路对于机构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对于个人就不成了,因为个人的网不够大,老铁吃亏就吃在这里(还有国内外公司上市的逻辑也是不同的)。

而中国股市的逻辑呢,是屠宰场逻辑。盈利才准上市这种门槛,就是要验看入场的猪有没有膘,没有膘根本就不让进。

========

去年最让我后悔的事就是没有跟着上面说的那位朋友炒股。

我对炒股一直是非常抵触的,除去风险、赚赔不谈,我一直脚的炒股投入的精力和产出的效益不成正比。我买道指指数,不用花精力研究,也能有些收益。如果炒股的话,投入大量的精力,能比买道指多赚多少?所以我一直拒绝炒股。

去年大牛市,我的那个哥们一直劝我炒股,并表示对我进行技术支持并开放所有的信息,我一直没有为之所动,到了年底,后悔了。后悔的原因有3个:

1、由于房市踏空,又不敢追高。想起来跟他炒股赚个菜钱的时候,已经回办公室上班了。他主要做短线,在办公室炒不太现实----对我来说,跟他学炒股最好的窗口就是在家上班的那段时间。

2、我家俩娃,我的计划是等老二适应大学生活后,就开始陪太太满世界转悠。喜欢哪就去哪,然后就地找工作挣个菜钱。去年夏天由于憋在家里,和他交流比较多、也更加深入(我以前和他的交流没有这么具体)。通过交流我发现,如果有他的技术支持的话,我投点钱,挣个菜钱是没有问题的。到时也不用就地找工作,每天在他的支持下可着美东时间炒1、2个小时股菜钱就有了。

3、初学,都要教学费,哪怕有高手指导也不能避免。去年的大牛市,不用交学费,而且可以建立信心。现在是过了这村没这店了。

家园 先说第一个不同:上市公司的逻辑不同。

米国因为人工贵,靠压榨廉价劳动力致富的可能性基本木有,要想玩大,大多数情况下要靠资本。米国资本为大,没有资本支持,基本没戏,这就是美国上市公司的逻辑原点。

中国上市公司的逻辑是什么呢,举两个例子:

一个例子是思妍茶馆里大师兄说的(大师兄是长三角某车企高管,管几百号人,水平很高)。他说他的一个熟人公司上市后,当天就拎了一大提包现金回乡送给老爹,告诉老爹:有钱了,可劲花,花完还有。

另一个例子是我班次富告诉我的,他一个熟人新三板上市,融了一个亿,然后去找他商量用这一个亿做什么。换句话说:他上市的时候并不完全清楚自己融资要做什么。

所以我脚得,中国股市,一方把对方当肥猪;另一方把对方当凯子。双方对立大于统一。我脚的老铁是被钓了。

家园 美国股市作为资金储水池的作用大于中国股市,

等到中国股市也具备同等地位后,会好一点。

目前来看,创造真正财富的部门能力已经被挖到极限,大量的热钱面临着无处可去的窘境。

什么稀奇事,都不奇怪。

家园 国内外都可以,只要自主,比啥都强。

在九十年代有个思路,国外进资,本来国企比例还高,然后通过资本运作,结果成了外方的公司了,国内腐败分子和老外皆大欢喜。

本来是国企占比高么?怎么这样了。

再有就是收购了公司,企业不升级换代,国内优质部分被玩死,生生放置死了,结果,国外品牌出现,我记得非常可乐好像是这样?还有美加净?等等,数不胜数,这还是改开后培养的牌子呢。

然后卖掉旧机器,遣散人员,招收新人,或外资,或私有。

现在很多企业都是这样来的吧,嘿!

后来是民企借破财的国企的壳子上市,等等等。

是啊,这种风气怎么来的呢?

不管怎么说啊,确实,一言难尽。

作为老百姓,上市后瞎花点钱也是可以理解的,作为管理层,没人管啊。

还有就看中某国企的土地了,什么技术,产品都不管,就那么放着,就这样,还能上市。

这就是当年啊。

现在呢确实好一些了。

我想说啥呢,很显然,我们中国错过了一个合理的升级改造时期,错过了中端工业发展的较好时机了,这个应该是有利于我国规避一部分中等收入陷阱的!!!

错过了,当然,也还是有机会,只是时间代价必须要付出。

而时间是公平的,不等人的,当年如何指责文革浪费时间,我们的后人同样会指责这个时期,实际上,今天已经受到了严厉的批判啦。

华为断芯就是典型,没法回避,丢脸也没法。

家园 投资到了国外,如果不危及国家利益

只是挣钱,不完全赔钱,投资也是可以的,就算支持了国外也可以认了,为国外添砖加瓦,也是可以了。

这算是一种屈服吧,毕竟国外的资金或者说资本要素确实可以,作为一种保值增值也是合理的,但是,资金或多是值得商榷的。

如果能够处理好对外投资购买资源的问题就更好了。

或者部分援外,这个确实有一些难度,在国际规则下,西方规则为主体,我们的空间确实严重不足。

或许可以偷偷购买一些技术和公司吧。

比如,这次收购半殖民地乌克兰的马达西奇,还有以前购买瓦良格,都说明了投资海外的难度和受到的太多的限制。

中国的第二,哎,加油吧。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