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中国历史教授/老师的问题 -- erha

共:💬129 🌺59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家园 其实内地如今的国安执法力度远远不如香港

大批的NGO、高校教授拿着美国人的钱在国内的舆论场上搞风搞雨,破坏社会安定团结,依然没有得到处理。

家园 历史还能有新旧呀,历史都是旧的嘛,新的就是假的

谁发明的什么新历史主义呀,鬼扯呀。还主义,搞笑呀。

家园 如桥兄有资料,可以给大家看看,比如古埃及的战车、

两河流域的牛车马车。

兼回审度兄:我的语句表达的,并不是车轴必须要一整根金属(青铜、铁)棍构成。有的车是轴与轮一体,一起转动;有的车是轴固定在车身上,轮子转轴不转。转动摩擦的部分,因为有很大的载重(有几百斤的载重才能实用),所以即使转动速度不快(不像好莱坞拍的宾虚电影那种四马赛车),也会很快发热,再硬的木头也经不起成千上万圈的摩擦,所以用金属圈、金属套环,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木头能有多耐磨?在北美的同学可以在河边海边栈桥,看看钓鱼线和木头摩擦的结果。

马蹄尚需钉掌,车轴岂可无金

家园 期待桥上兄的”考古证据“

不过,”考古证据“大多并不能直接说明什么。

比如,商代的青铜礼器发现了很多,但是青铜的工具被发现的很少。再比如甲骨文发现几十万片,其他器物上的文字却几乎没有。这也不能说明:商代青铜只是用来做礼器的;也不能说明商代文字的用途只是用来占卜。

用社会生活经验,会得出相反的结论:商代青铜工具已经非常发达,比如制造一辆车,相关的青铜斧、据、凿、刨、锉,钉、锤等等,一个都不会少,而且这些都不可能用石器、骨器能替代。但是为什么发现得少甚至于几乎没有呢?那是因为礼器被用于厚葬、深埋于地下。而工具则在劳作中磨损、消耗、锈蚀、重铸,因此能被考古发现的很少很少。

文字也是一样,商代的文字已经相当成熟,不是有语言学家从后来的文字演化,可以推断出甲骨文之前应该有数千年的文字起源、演化,才能达到刻在甲骨上那种程度。

因此,简单依靠考古证据研究历史,不加入现实社会生活的体验,就会得出可笑的结论。

家园 最近看熊向晖的回忆录,关于中国重回联合国的部分

似乎也对理解朝鲜战争的爆发有帮助。黄仁宇的回忆录也有战前(好像是4-5月)他到汉城与前国军同袍会面的记忆。

不知到这些是否都可以加到“编年”中去。

以我们经历的现实经历,伊拉克战争、卡扎菲战争、南斯拉夫炸中国大使馆,还有刚刚撤军的20年的阿富汗战争,这些都有米国精英策划的线索、证据。那么反过来,1950年朝鲜战争的爆发就没有美国精英的策划?米国精英就一点都不想为他们在中国失去的巨大殖民利益做点什么?

脱离了现实社会生活的经历、感悟,抗美援朝战争就成了“历史学界”说的这个样子。

家园 问题是木轴

一直用到现在,前几个月看到的驴车还是木轴呢……取代不好说,但是用于加强是肯定的。看古代,总是会寻求更好的木材。

明清时期,制车技术仍有一定发展。遍及城乡的运载车辆以畜力挽车,多用一或二骡挽行,因此统称“骡车”、因有乘人、载物之别,又有“大、小”之分。乘人的小车,装有棚子、围子,形如轿子,因此习惯上又称之为“轿车”载物的骡车则称“大车”或“敞车”,其车身上不立棚,无车围和其他装饰。

轿车都是木制,制作材料有柳木、榆木、槐木、桦木等,主要由辕、身、梢、篷、轴、轮几大部件组成车辕为两根圆头方身的长木,后连车身、车梢,构成整车的“龙骨”。在车辕前架有一辣脚长凳,名“车蹬子”,平时架在辕前,乘者上下车时,便取下做垫脚用。车辕前横置一根方形木棍,停车时,用以支撑车辕,以减轻牲畜的负重。车厢上的棚架,上有卷篷,呈竖长方体,上有穹窿顶篷。车篷均用竹蔑编制,外面裱糊一层布,布上再涂一层桐油,可防雨淋。车梢尾部较宽,可放置行李箱笼。木车轴位于车厢中部的重心上。车辋是用硬质木破成扇形木板、开榫拼接而成,中心以硬木为毂,一般用16根木辐连接毂与辋而制成车轮。轮的拼接处用大铁钩钉牢。轮框和辋的触地滚动部分都密钉大型蘑菇头铁钉。讲究的车还配有许多金属饰件,如后梢横木上的“填瓦”,车厢套围子的“暗钉”“帘钩”,车辕头的“包件”等。车棚一般由木格组成,包一层称为“车围子”的布围,才能遮风挡雨。——《中国机械史通史卷上》P211

家园 又:似乎陈映客十年前的那篇文章,也受了沈的一些影响?
家园 呵呵,月兄查到“木车轴”就心满意足了,这是不是可以算是文科

思维?

家园 已经证明,司马迁作为文学家远胜于史学家

他的著作,很大程度上都是自己的喜好和想象。但是编的太好了,比真的还真。

家园 发一张木轴的图片:

下面是湖北枣阳九连墩2号车马坑出土单箍云纹軎与木轴,图片出自李敦学-宋秋-胡志华-符德明-李天智-余乐-黄文新-孙军-黄帆《湖北枣阳九连墩2号车马坑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18(06),p 073: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片不容易找,但据我看到的资料,车马器用到的青铜期都是小件,如这里的车軎,还没见到有金属车轴的,当然不能就肯定没有。

另外,上面已经有河友指出,过去一直有硬木车轴,以直到近代,可见不一定非金属不可。

家园 欢迎Z兄参与

这大概是一个关于历史学方法的讨论帖吧

在我看来,历史学主要是有两个问题要搞:1、历史是这样;2、历史为什么是这样。

搞第一个问题,必须要有一个客观的心态。因为发生的事件只有一个真相,真相不可能再改变。比如,著名牧野之战的年代考证有几十种说法,可以明确的是,一定只在某一年。不可能换个角度、换个价值观又在另一年。

搞第二个问题,历史为什么这样。这就有角度、立场、观念的问题了,相对第一个问题来说,偏于主观。

所以说,搞第一个问题,就要较真、就要钻牛角尖。

至于第二个问题,就完全不必。因为历史学有一个非常特殊的情况,历史为什么是这样,你无法做实验来验证、重复以此证明自己的正确性,只能靠考证来做间接证明,这种证明方式力度很有限。正因如此,有的人的作为只能算是历史的权谋甚至阴谋,与纯粹的学术无关。

===============

至于Z兄提到与现实社会生活脱节的问题,我觉得可以换个角度看。

有些人表现出与现实社会生活脱节问题,是因为他们的观念不同。

举个简单的例子:

用手机支付更便利还是用现金支付?

根据个人情况的不同,这个问题有三个观点:1、手机支付便利;2、用现金支付便利;3、二者差不多。

在现实中,持不同观点的人分别会更多地选择用手机支付、用现金支付、二者都用。

当社会大多数消费者、店铺都用/接受手机支付的时候,用现金支付的人就会显得与社会脱节,因为很多店铺根本就没备零钱(这是最近的电影《峰爆》里的情节)。

回到历史学的问题,那些显得与现实社会脱节的历史人,恐怕是因为价值观、立场等的不同才会显得与其他人脱节。这是历史学的第二个问题决定的。

家园 我到是觉得没有脱离价值的历史

历史注定不会脱离价值观、历史认知而孤立存在。孤立于价值观的历史,是一种抽象,狭义的记录概念。马未都那么说,我理解为没有什么具体的文本描述等于那种抽象,而不是否定所有的文本描述的记录意义。

看待历史,在进入“第三层”之前,对于整个社会,肯定首先在第一、第二层次上起到作用

家园 低估木头种类差异

低估木头的性能,也会归类为最后一句的

我也发散下,轴的润滑,假设用的动物油脂,有没有专门的字形容呢

考古发现殉葬的车马阵还是有些的,金属轴若是存在,考古的不会一无所知。对于车轮车轴的描述,金属的不是轴,也不是轮毂,而是叫做“軎wei”的东西,左右防止轮彀在轴向上移动。这个方向上虽然有摩擦,压力却是很少的。承受车重且摩擦的,发生在轴和轮毂之间,两者都是木质,似乎从未发现过金属的、金属衬层的。显然两者之间过盈配合。轮毂具有较大轴向长度,限制轮子在轴上的章动。毂相当于一个大木头圆柱,往往需要外面箍金属部件,防止沿着木纹解体,叫做輨。

軎套在轴上,通过一个“安全销”固定,叫做辖。汉朝故事里某个大人物招待宾朋,就把对方车上的辖取走丢到井里,表达好客……丢到井里太夸张,就找人专门拿着,鲁智深鲁提辖,就专门负责保管客人的辖,提着……

出土 的軎、辖、輨等等,都很多,我是没有听说过金属的轴或是毂或是衬层。这个情况下你不能把金属轴承作为unknown known

不过为什么没有金属部件直接承受摩擦,到是个好问题。我说一个:光洁度、自润滑性。

对了,这个轴是固定的,毂是转动的,和汽车不一样,和自行车一样。宾虚里面车轴上有转动的枪尖,在中国上面是不会有的。中国的軎上也延长出来了枪尖,但是不转。

通宝推:桥上,燕人,
家园 举个例子来说吧,不知你如何理解

编年史 以时间为经、事件为纬记录历史

·

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

……

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

……

这都是些抽象叙述,而编年史就是这些抽象叙述的文本描述。后继者可以增加、补充内容,但是,要篡改,恐怕不容易。就连日本都不会说,“1945年美国宣布投降”、“1946年日本宣布投降”……

还有,年谱,也类似于这个。

家园 我觉得你可能没注意过

上次我发过《中国古代车舆马具》,还有《载驰载驱》。那里说木头的更多。这里引用这篇,主要是说整车结构都是木头。车轴只不过是其中之一。而且是一直到明清。用来做证自己的所见罢了。

至于文科思维什么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再有,这里说的本来就是木车轴,不说车轴,说什么?

况且前文也说了,“但是用于加强是肯定的”这是说金属的运用。其实(在)桥上兄的帖子已经说得很清楚了。然后“取代不好说”,是说金属车轴取代木车轴。难道意思不是很清楚吗?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