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外国人名的演变和翻译 -- 假日归客
我看了孟词宗网友有关外国人名和地名的翻译,想补充一些,结果发现内容还不少,就单开一贴。
东方和西方命名的方法不同,我就拿我稍微了解一点的中国汉族和欧洲进行一点比较。中国和欧洲的名字都由姓和名组成,中国姓在前。名在后,欧洲大体上是名在前,姓在后,比较大的例外是匈牙利传统上也是姓在前,名在后。
先比较姓。中国的姓比较古老,绝大部分已经存在千年以上,很多姓是古代的国家,官职,封号等,绝大部分是单字姓,有数量不多的复姓,和中国巨大的人口数量相比,中国姓氏的总数量很少。欧洲人历史上只有贵族才普遍拥有姓氏,命名原理和中国以国为姓类似,都是来自某地的某某这个格式,由于语言不同,翻译的时候就出现了德国贵族姓带冯(von),荷兰,比利时贵族姓带范(van),法国贵族姓带德(de),意大利贵族姓带达(da)等等。欧洲平民普遍拥有姓氏才几百年,一大来源是职业,铁匠,裁缝,木匠,泥瓦匠,渔民,农民等等,另一大来源是某某人的儿子,最泛滥的是北欧的某某松,同样比较泛滥的是爱尔兰姓氏,Mac某某是某人的儿子,O'某某是某人的孙子。由于欧洲姓氏出现得比较晚,而且其语言是拼音文字,同样的姓在不同的地方发音不同,书写也不同。比如德国比较普遍的姓如迈耶有Meyer, Maier,Meier,Mayer,Mayr,Mair等不同拼法。
中国和欧洲在名上的区别更大。中国名都是现取的,一般一个字或两个字,理论上可以用任何字。当然实际应用中有一些限制,其一中国有辈分一说,所以同辈人双名的话可能第一个字相同如果单字名的话偏旁相同,最典型的例子是孔家。其二不同辈分不用相同的字,不能乱了辈分,例外是之,如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其三取名一般用好听或意思好的字,但是有的时候迷信的人特意取贱的名字,希望孩子健康成长。我的家乡山区有一特例,不少人家为了儿子健康成长,让他们拜当地的神祗丐亲娘为干妈,所以他们名字的第一个字是丐。如果你遇到某人名字叫X丐X,他大概率是浙江温州永嘉人。
由于中国名可以是任何中文字的组合,所以数量是没有限制的。欧洲取名只用已经存在的名字,原来的名字不外乎两个来源,欧洲土著原来的名和基督教带过来的名。前者往往在局部地区比较流行,后者则在整个欧洲普遍分布。基督教的名字在各国的发音或写法非常不同,有的时候让人感觉都不是一个名字了。我下面举几个例子。
变化最多端的应该是玛丽亚的丈夫约瑟夫。最普通的是Josef,尽管英语发音接近乔瑟夫,德语接近约泽夫,英语里还把它缩短成Joe乔或Joey乔伊等。意大利语是Guiseppe朱塞佩,简称是Sepp塞皮。西班牙是Jose何塞,也就是三毛的丈夫荷西,而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语是Josep,简称Pep,瓜迪奥拉就这名。约瑟夫在俄语里倒没变,但是南斯拉夫语里就是Josip约西普了。当然约瑟夫在伊斯兰教里也是名人,不过他叫Yusuf优素福,当然如果他是新疆维族的话翻成玉素甫。想想三毛的丈夫可以在不同国家分别叫荷西,乔,玉素甫,朱塞佩也很好玩。
孟词宗网友提到的查尔斯的变化算很乏味了。英语是Charles查尔斯,法语Charles夏尔,德语Karl卡尔,西班牙语Carlos卡洛斯,意大利语Carlo卡洛。
例外欧洲的女名很多是男名变化而来的,经常在男名后加个a或ie就行了。男名分别是Michael,Martin和Stefan,女名分别是Michaela,Martina和Stefanie。
表征辈分的谱名是从明朝开始流行的。
偏题一下,明朝对于今天中国来说,是个非常重要的时代。宋亡之后,中国文明遭受巨大危机,汉人崇胡媚外非常严重,名字都变成了刘哈剌不花,魏赛因不花这种。朱元璋光复中华之后,一个重要任务是再造中华,对中国,尤其是北方进行汉化教育,比如推广春联。当时很多人都不会起正经的汉人名字了,所以朱元璋发明这种用设计辈分用字起名的办法,可以说,朱元璋本人本来是文盲出身,但是他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居功至伟,他本人在孝陵卫香火不断是当得起的。
不过,有意思的是,朱家子孙起名是按照五行相生理论来的。
我认识好几位同名的王建国,马建国。
几十年前出生的有一大堆王刚,李强,刘军,张兵。
我亲戚,一对亲姐妹,一个去了台湾,两个孩子叫X维伦,X维理。留在大陆的,两个孩子叫X雷,X锋。
现在,马亲王有妙文---
闲着无聊,我把马小烦在小学同班的学生名字做了个统计,人均笔画数是24.1,其中翔、皓、睿、宸、萱、梓、懿、熙、嘉、涵、轩是主要输出。这让马小烦在做考卷写名字时拥有微弱的先发优势。
看了一眼马小烦小学的一年级名单,绝大多数是三字名,个别四字名,两字名极少,近乎绝迹。男名多见翔、皓、睿、宸;女名多见萱、梓、君、熙,公共用字则有子、嘉、涵、轩等,时代特征明显。在这么多雅名中,如果反其道行之起个俗名,其实也不错。
德国常用名Adolf,有希特勒之后,绝迹。
Otto,Franz这些前帝王的名字,一度很不常用,现在又有复苏的迹象。
他们自己(包括在中国人帮助下)取的中文名,一般非常符合中国习惯,先姓后名,姓名结合,用字参照本来发音,或取语义,或二者兼有,总之像模像样,非常雅致。但这样造成的麻烦是容易误把他们当成中国人,或者仅仅凭他们的中文姓名难以判断他们原来的姓名。
但是如果来自于中国人指称,来华欧美人的姓名就往往比较粗鄙,没来华的欧美名人的中文译名会稍好些,但姓名常有分离,也容易造成混淆。
比较著名的人,已经被研究比较多的人,一般还好。但是不那么有名的,或者虽是外国名人但彼时不大为中国人所知。总之被研究不多的,在史料中出现了,很难知道谁是谁,需要长期积累多方史料,能有所对照,才有可能解开谜底。
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过去设有一个翻译室,他们以多年累积的资料,出过一本《近代来华外国人名辞典》,是我当年学习和研究时常参考的。可是我写过的论文,涉及的外国人名,很多是这本书中没有或不确切的,要靠考证才能确定是谁。
国际化大都市号称魔都的上海地铁站名都有中英对照,大部分是音译可是还是有意译的,搞不清楚根据什么规则。比如静安寺就是意译,陆家嘴就是音译。其他地方也有很多类似现象,个人觉得还是统一成音译比较好。
上海的路名大部分是全国各地的路名,各条路都好比较长,所以往往还加上东西南北中,上海好像统一翻成英语的东西南北中,比如Beijing East Road。
与此相反的是全国各地的高铁站的东西南北中,好像都是拼音。
其实意医和音译对外国朋友各有优劣。意译的好处是他们自己看地图找地方更容易,Jing'an Temple一看就是寺庙,但是用这个找一个不懂英语的人问路就难了,这时候Jing'an Si就直接多了。
新华社好像有一个专门的翻译标准,前两年好像还出过一个说明,美国前总统应该翻成特朗普,而不是川普。例外各传统的外语字典也都列有该语种姓名标准译法,我在90年代初买的德汉大字典就有这么一个附录。
二战前后德国还有不少人取得传统名字,和战争有关的如Siegfried,和信仰有关的Gottfried,Gottlieb,普通的如Otto,Friedrich (Fritz)等等。我们90年代看球那时代,叫Juergen尤尔根的特别多。90后的取名就很国际话了,这几年一些老的名字又有点流行起来了,如Anton,Otto,Konrad等。
我们从大到小看地名。各大洲都是音译,亚细亚,欧罗巴等等,大洋是意译,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国家比较复杂,大部分是音译,我在后面解释。第一类是有些国家本来就有中文名字,不用翻译,如日本,韩国,朝鲜,越南。第二类是是意译,如中非共和国,冰岛,阿联酋。有些音译和意译都通用,比如科特迪瓦和象牙海岸,黑山和门德内哥罗。第三类音译和意译结合,白俄罗斯,佛得角,赤道几内亚,新西兰,北马其顿,巴布亚新几内亚,南非,南苏丹,东帝汶。
第四类当然就是音译。其中很多是从该国的官方语言里翻译过来的。德国由德语Deutschland翻译,墨西哥Mexico的xi也确实发西音而不是克西音,希腊自己的发音也英语的Greece格里斯没什么关系。
国家下面的一级就更加复杂了。第一,历史上的和现代的译法有区别。历史上译者努力把地名往中文地名上靠,两个音节的翻成两个字最好,比如纽约,伦敦,巴黎,柏林,罗马,音节比较多的采取音译和意译结合,如牛津,剑桥,麻州,华府,葡京。现代一般比较忠实地按原发音音译。
第二,很多地名在本国语言和英语发音的差距较大。我认为意大利城市的名字这种情况最突出。意大利城市的意语和英语拼法不一样,而且由于神圣罗马帝国和奥匈帝国的关系,好多城市的德语名字也很不一样。看看例子,米兰,英语Milan,意大利语Milano,德语Mailand,都灵Turin,Torino,Turin,威尼斯Venice,Venecia,德语就是Venedig威尼德西。孟词宗网友说的弗洛伦萨,Florence,意大利语Firenze,德语Florenz,所以大诗人翻成翡冷翠是真正履行了信达雅。另一个英语和意语差距很大的城市是Leghorn和Livorno,著名的来亨鸡就来自这里。
第三,外文翻译成中文地名时候,会把一些典型部分意译,如新,方向,堡,但是贯彻得不彻底。新往往出现在新的定居点,如新西兰,新泽西,新西伯利亚等等,但是也有纽约,纽黑文等完全音译。方向也经常意译,北马其顿,南苏丹,东帝汶,西敏寺等等。我见到最自相矛盾的翻译就发生在我现在居住的德国北威州,该州全称北莱茵威斯特法伦,英语是North Rhine-Westphalia,如果方向全意译的话应该叫北莱茵西法伦,但是楞给翻成北莱茵威斯特法伦,简称北威州。堡也是很好的音译和意译结合体,英语里的borough爱丁堡,,德语里的burg汉堡,弗赖堡,和法语里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的bourg斯特拉斯堡都适用。但是德国有几个城市明明不是城堡而是山,也愣是给翻译成堡了,最出名的是纽伦堡Nuenberg (Nuremberg)其实应该叫纽伦贝格或纽伦山。
第四,有些地名原来是香港翻成粤语的,用粤语发音其实和原发音接近,用普通话读就完全变味了。最出名的是好莱坞,香港叫荷里活。
到了小地方或街道名这一层级,那翻译就更加五花八门,没法总结了。
新华社的《外国人名译名手册》,《外国地名译名手册》,《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等等,都曾被设定为出版标准。
但有跟历史不能衔接的问题。比如,美国有个还算有点名气的学院,以某欧洲宗教人士命名,旧译欧柏林,新译奥伯林,我写的一篇论文就按新规定写奥伯林,再注明一下旧译欧柏林。
论文发表了3年后,我有机会在斯特拉斯堡生活了一个多月,注意到城里有些与此人名有关的地名,骑自行车出城玩,也有。这才知道此宗教名人活动的地区原来是阿尔萨斯,而他生活的时代又难以分清属于德国还是法国,所以辞书就笼统说欧洲。倒是具体指明了是哪个山区,不过那时的互联网还不给力,一个都不注明国度的小地名很难在地图上找。
现在互联网给力,外国人名和地名什么的,已经不算问题了。但是在学术领域,还是有故事,也有事故。
这样的情况下,同名不同音自然就比较普遍了。如果中国没统一文字,情况也会是这样。
实际上欧洲的历史就一直类似中国的春秋战国史。早期的罗马帝国相对于商朝,就是重商主义,看似那时候统一强大,实际上各个地方还是各过各的,语言文化也是各自发展,没有真正的相互融合。后来发展农耕,进入春秋战国,所以到处都是大小王国、王侯将相。老百姓没啥姓,名字也简单。
真正开始发展是文艺复兴之后了,大航海时代,又开始重商主义。可能是比较讲求个性独立自由吧,所以姓氏一大堆。名字不多可能是大航海时代基督教传教影响,彼此都是教中人,平常方便称呼形成的?
总之,历史发展演变的线路和中国不一样。
放眼世界,其实中国更特别。不是有种说法是: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一个中国,一个外国。
中文“步高里”、法文“CITE BOURGOGNE”
李将军。我一直觉得是李陵后来在匈奴生活繁衍的后人。不过也没看到有这方面的研究,只能是存疑。
以前看俄罗斯文学中,里面主人公这个斯基,那个卡娅,到了描写60-79年代苏联的小说电影,几乎消失了。
反倒是波兰,还到处斯基。
斯拉夫的姓氏很多有后缀,在男人的姓氏后面,俄罗斯经常是夫结尾,金或者斯基也不少,其中很多斯基是波兰后裔,乌克兰是柯,南斯拉夫是奇,波兰是斯基或茨基,不少斯拉夫语言的女性姓氏的后缀还不一样,俄罗斯的夫后面加a就变成娃,金变成金娜,斯基就变成卡娅,乌克兰和南斯拉夫的男女姓氏倒一致。这是他们的语法决定的。
俄罗斯的名字一般由两部分组成,第一个是自己的真正的名字,中间名是父亲的名字男的加维奇,女的加维娜。比如列宁的全名是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表示他姓列宁,本身的名字是弗拉基米尔,他爸爸叫伊里尔。比如高尔基本名是阿历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本身的名字叫阿历克塞,他爸爸叫马克西姆,姓彼什科夫。
俄罗斯名字和欧洲大部分国家一样,有些是俄罗斯固有的名字如鲍里斯,弗拉基米尔,伊戈尔等,有些是基督教的名字,当然俄罗斯化了,如英语的乔治,德语的格奥尔格,在俄语里就是格奥尔基。如英语的迈克尔,德语的米夏埃尔,俄语的米哈伊尔。说实话英语的发音变态的比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