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介绍余永定先生的一篇文章: -- 桥上
目前银行的实际利率已经下降,相应的贷款利率也下调了。
再降基准利率,影响只能体现在政策层面,而不是实际层面。
这篇文章谈到的解决办法已经试过了。
在自主增长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刺激经济增长,主要还是要靠通过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支持基础设施投资。这听起来像是陈词滥调。但我们能够找到其他更好的方法吗?当然,基础设施并不简单意味着“铁公机”,基础设施意味着“新基建”、公共服务设施、医药卫生、研发等等。在这些领域,中国依然有非常大的投资空间。政府支持甚者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可以通过创造“挤入”,带动私人投资和其他领域的投资,并进而恢复经济增长的势头。
这条路我在河中提过两次,就是小强搞得“两新一重”。政策出台的时候,我们都非常看好,落实情况也可以,但是仅就目前来看,还很难取代原有的经济增长机制。
余的这段话,和我在河中说过的话,算是所见略同。更神奇的是,他提到了“挤入”。我在去年6月这篇帖子里,提到是“排异”
事实上,今年上半年的形势真的挺不错,余提到的政府投资带动民间投资,效果已经初步显现,但是新基建还是不能挑大梁。
但是下半年突然一泻千里,完全措手不及。下边独立寒秋河友提到施政急躁粗暴的问题,我个人感觉,施政急躁粗暴的问题,这些年一直存在,对于今年下半年的局面应该是加速器和放大器,但应该不是根本问题。
目前的降准,我个人不是完全看好,这甚至不能说是一项经济举措,更像是一次应急手段,政治意味很浓。
因为,再不降准放钱,就要出事,甚至可能出大事了。
现在上上下下都在穷于应付,只想把年底对付过去,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来年,但是谁也不知道来年会怎么样,只希望一切都能好起来吧。
我感觉好像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在强调要稳,要各种环保,不注重GDP,好像有点积重难返了。
我和余的看法一致:
在自主增长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刺激经济增长,主要还是要靠通过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支持基础设施投资。这听起来像是陈词滥调。但我们能够找到其他更好的方法吗?
也就是说,旧的经济增长模式虽然很多弊病,但是新的经济增长模式还无法替代。
这些年的政策反复,只是不断验证这一点。一压旧的,就百业凋零,一松手,就生机蓬勃。我个人以为,新陈代谢是历史的必然,但是也是个长期的,存在反复的,和不断试错的过程,是不是需要这么操切,值得讨论。
至于说疫情的影响,确实存在,但是放在全局来看,似乎没这么大。对小的经济实体,影响很大,甚至是毁灭性的,但是上了一定规模的来说,在政府和国际环境下,是能扛过去。而且大河有了水,小河也不会干。以我的观察,影响就那么回事吧。
而政策是经济的放大器和加速器,无所谓好坏,比如说开车,踩油门踩刹车都是正常的驾驶动作,但是前边明明是红灯,你非要加油门,后边堵了一长溜车,你非踩着刹车,5码的速度前行。造成政策如此执行的原因,在于地方的自主权相较于上届,几乎是可有可无。全国上下地不分南北一刀切就在所难免。一抓就死,一放就乱,中国这个大国,在死和乱之间,就是考验执政者的水平。
既不利于发放,数量不足。
也不利于底层获取,上网能力不足。
而且便宜了中间资本平台和黄牛。
例如家电下乡/换新升级,双十一补贴等,很多人只是听说而已。
队伍不在,不愿发动群众,真是干啥啥不行。
有些年轻人愿意帮中老年掌握网络便利,人力时间场地权威性等方面困难多多。各级zf被渗透,监管闭眼,各种平台和商品陷阱连连,普通人的互助不会被鼓励扶助,甚至有个人风险。
现在又有政治要求,自然要突出这一头保身。
全国一盘棋或者一刀切,也可以,一律向发达地区看齐嘛,但不彻底,造成了邯郸学步。
江浙大举发债,购买内地劳动力,小算盘极精。
美资向世界发债,中资向国内发债,担子有大小,苦力也有多少。
市场是能把资源放到最大收益的地方的,但是权力会扭曲这个,把资源投在没用的地方。
中国是政府收了钱,养了一帮贪官狗腿子,人渣败类,最坏最坏的那一类人,(也包括来本坛子的很多吹鼓手。)。当政府没钱的时候,这些人渣败类会去想办法抢劫民众的,(最近霸州爆出来的)。
美国政府抢劫中产,收了钱发给又懒又馋,智商低下的那批人,在运动的时候,用BLM去迫害抢劫中产。(不是说BLM打砸有多少损失,而是之后保险公司向所有商家收高额的打砸保险),真的没钱的时候,中产灭BLM是分分钟的事情。中产有资产,就算钞票变废纸,一样有资产,而吃福利的,本来可以在地下室吃吃龙虾,红蓝铅笔指点江山,来西西河当监察过过官瘾,到时候,擦屁股纸都没钱买。
无法无天的时候,中国的屁民远远比美国的中产要惨的多。
专业性强是有的,政治性弱本来也算是的。结果新冠一来,成了一尊亲自指挥亲自部署的大事。
要是搬到雄安,说不定就成了美国疾控,数据都收不上来。
官本位这个词,定义不清。干脆说政治挂帅,那就简单明了。
在终点,肯定走歪。这是让人无奈的地方。
河友提起补贴是定向补贴某些资本,实际结果就是这样。次次如此,讨论补贴的原先目标,意义就不大了。路线,干部。。。
国内成熟产业,即使是大小家电也有极大空间。通过类似药品的集采,可以提高质量,服务,品牌,实力,积累。然后类似防疫物资认证出口平台,收付款国家出面担保,这样的水平,所有其它国家的同样产业/同样的消费用户,只有一条活路,就是抱中国大腿。真能达到不用我电,不用我船,不用我具,不穿我衣,如入史前。当然不能这么狠,但内功是现成的。为什么不适当打造武器,适度使用?路线,干部。。。
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实际上已经被证明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会把潜在经济成长率越带越低。
究其原因,中国讲量不讲质太久了。而现在经济成长下滑,讲量的声音又起来了。殊不知现在消费基本拉满,固定投资已经回报很低,出口又不能指望。现有模式下的量已经到顶了,再吹量就是吹泡泡。恒大就是前车之鉴。一个房地产炒到1000万一套,以后炒到一亿一套,GDP是好看了,但是实质上它还是一套房子,它也不会成为黄金做的房子。
所以中国面临的是结构性改革的问题。新能源,半导体,未来的6G,都是未来的增长点,但是这些增长点还没成熟,旧的增长动能已经消耗殆尽,新的增长动能还没有起来。在这个时间点,不是回头再去搞旧的产业,而是加码搞新的产业。这都不是单纯的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基础教育,创业环境,创新发明最后基础科学研究。所以需要时间,政府用不着扭曲经济,这样只会伤害新经济的成长。
总结,经济成长要看质,而不是只看量。经济成长放慢又如何?恒大2万亿的债务还没有清掉,本身下行期就是有痛苦的,不能承受痛苦就无法做到经济转型。
一尊要对资本和既得利益集团开刀,那资本和既得利益集团能伸脖子任你砍?
雄安那是一尊搞的样板工程,那就是要证明:靠政治也是能搞好经济的。
然后,资本和体制内的利益集团,就联手给他挖个大坑。
但停电可和质没啥关系,另外,这两年出口可不慢。再有,不赞成消费基本拉满,只不过是没有想方设法促进发展,只想着什么环保了。
这货大概太老了,可以直接退休了。
美帝原本就不是正常在搞贸易,也不搞制造业,就是循环着搞美元贬值再升值割世界韭菜的干活。如果美元不贬值,美元不超发,不打得虚拟货币比特币以太坊之类的价格高高在上,不搞什么元宇宙虚拟房产,那它制造不出来世界对美元的需求,同时它不能用航母核武器暴力保证世界上的国家使用美元进行结算,美元就会成废纸
也就是说,美帝的美元贬值,是它割韭菜的必要环节。未来美帝股市暴跌的时候,其实同时也就是向世界发动金融攻击,举起镰刀韭菜割起的时候。。。
本来后来还推演了一大段,算了,主战场的东西不去东写西写添乱了,跟党走
就是屁股决定脑袋,毕竟,为了所在的既得利益集团摇旗呐喊的鼓吹手,见得多了,所以,对于专家的言论,现在我都是悠着看。
特别声明,此处没有针对余永定的意思,仅仅是提出一种可能性,对于余永定本人,我完全不了解,也是第一次看到他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