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中国共产党历史》读后感 -- 给我打钱87405
"二十万字说的是白话文",那这有什么好吹的?
不跟你较真的时候你勇气十足,
"文言文二十万字……一星期,需要高中语文及格。对于毕业多年的,有点难度。"
跟你一较真你立马泄气,
"能二十万字,说的是白话文。"
最近河里来的这批人水平不行啊,一个星期才看二十万白话文,呵呵。
"而且要注意,只是“知道”。深入是之后的事情。"
我很想知道你的"知道"是什么水平?
刚才我贴出来的那段史记,里面我有差不多十五个词我不知道什么意思,你一定"知道"的,呵呵。
至于你自己贴出来的这三张图片,我感兴趣的是那些词是你"不知道"的,呵呵,这可是你自己贴出来的,你能告诉大家伙吗?你"不知道"的词是多少个?十五个?五十个?还是一百五十个?
如果你这三张图片你"不知道"的词有一百五十个,平均一张图片里有五十个词你"不知道",那么按你的标准,你对这三段文字是算"知道"还是算"不知道"呢?
没有旧学基础的人,是不可能"知道"文言文的。
高中学的那点文言文那叫蜻蜓点水,选择的标准之一就是生怕吓着你们,呵呵。
一、
原帖因为顺序错乱,可能直接看看不懂。摘选重写一下你就明白了。
1
欧阳泰的《丹药与枪炮》,二十七万字,当初囫囵吞枣,几个钟头就读完了。现在都还能引用说法。但要说真的读透了,很难。所以判断,不深入研究,一星期不是问题。
2
至于小说,中学时候大家都会看小说。二十万字的,可能一个中午就看完了。除非古文引用的多。
对应你帖子中的白话文和小说。
二、
二十万字一星期,说的的确是文言文。没说我文言文看需要看一星期,因为最多看两天就去看别的了。我说明的是,一星期并不难。并且举证具体的文言文来说明。要知道,这还没贴地方志,尤其是人物志呢,那完全就是看故事。宋史的列传也行,但枯燥的多。
类书选编或者分散着看,二十万字很容易达到。但前提是有个索引。
对应你帖子中的文言文。
三、补充一下,其他的没必要再说了。
第一帖是顺序颠倒,但后面的帖子不至于看不出来。除非不太了解志书、类书是什么,但类书好歹贴出来了吧?
至于不认识的字,且不谈书里的注释、译文,必备的词典就不考虑了?你可能不太清楚熟悉之后的查证效率。无非是Mdict多词典加汉文博士本地构型,就算有150个不认识,很快也就查完了。需要说说常用词典和工具组吗?
文言文还算好的。中古宗教史类白话文读起来比这些文言文还费劲,因为往往有大量引证梳理,繁体、引用,还带小语种。又要求对整体背景的了解,政治史、文化史、地区史,乃至各类经书。以至于这类著作都是神仙打架,读起来加倍艰难。但熟悉了不还是照样读?
邓小平的思想也是比较 解放的,我也认为,只需要举一条:斗而不破。他不轻易急眼。
但是,邓小平的思想解放程度,那是赶不上毛爷爷的。
所以,这事还没有结束。
啥意思?毛爷爷是新中国的大“县官”,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只有可能出现“现管”,而不可能再次出现跟毛爷爷同一个级别的“县官”。所以,我们只能“等”,看看后面能不能出一个能够充分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现管”。这个“等”的意思就是希望在年轻人身上,一代一代的年轻人,学习毛泽东思想,一代一代的积累,学到一定程度了,就自然而然的出现了那个我们在“等”的“现管”。
实际上一般用第一张图的就够了。网上的最多用教育部异体字和国学大师的字形查字(极难的字,需要遍历)。后者关停之后,偶尔用字海。
懒得转APNG了。以𧱓这个字为例,只需要鼠标挪到右下角,弹出Lily启动器(个人习惯),点击汉文博士,选择构型,找到之后复制到GoldenDict检索,如果没有就百度或者去字典网站。连看完,十几秒而已。再仔细看看也就半分钟。
难道文言文就全是这样的字?上个帖子第三张图来自宋史,有几个不认识的?
这还没提整句看不懂直接百度呢。真的是不了解数字时代的查证效率。
有些字词或者故事,有了基础知识打底,猜也能猜出来。
何况之前也说了
---
图片总是被缩放……
那就是过去2000多年改朝换代,本质是“喜新厌旧”的产物,这个东西在一定程度上受成本制约的。这个成本问题呢,又涉及到生产力和人口,生产力往上走,人口也会上来,这里面估计有一个比例问题。另外,过去2000多年总的来说是农业社会,所以每一朝的时间长短是比较接近的,目测是200年左右,然后有一个上下浮动,还有别的因素在影响。每一朝“内部”的变化,是“小改”,新皇帝上来换一波人马,但也只能换一部分,成本难以支撑“大改”。
这就好比一个人,她这个礼拜跟张三热恋,然后就腻了,下个礼拜又去跟李四热恋,一个礼拜之后又腻了,这个我认为不能叫错。啥叫错呢?就是其实你办不到,各种条件制约你。这个各种条件就可以称之为“总成本”。
我现在的问题是,即便提出这样一个猜想,但几乎没有办法证实。或许是我没有找对路子。
我这个猜想,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有颠覆性的,意思就是说,看起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对的,但实际上,你永远也不可能有那么多本钱,不论是个人,还是民族,还是全人类。
喜新厌旧,在我看来,是趋利避害的一部分。比方说,张三有个老婆,貌美如花。没结婚时,在张三看来,他这个后来的老婆的貌美如花就是利;结婚之后,过了五六年,出现了审美疲劳,这就成了害。我认识的朋友当中有一个的老婆那是公认的美人,这两年不也闹得要离婚么?
是不是男人才如此呢?并不是。我有认识几个“富婆”,经常换“小鲜肉”,问她们为什么换,她们说出来的话,跟男人是一模一样的:“没啥感觉了。”
但是,喜新厌旧在我们传统文化当中那是绝对的坏东西。为什么会这样呢?其中一条,你总是换来换去,那就意味着你无法达成足够多的积累,在每一样事上面,你的积累都不够多。就拿二胡来讲,长短弓练习是基本功,之所以 要不断的练习,是因为 人的状态每分每秒都不同,而要求却是每一弓拉出来的声音是在同一个水平上,不断的练习长短弓,说到底,就是跟各种状态的“我”认识、相处、搞好关系。同理,学生想拿高分,就得不断的刷题。但是,机械重复似的刷题是没有多少价值的。我认为这是喜新厌旧被打倒的原因。
简单说,如果一个人喜新厌旧,那么他就不能持之以恒,持之以恒在我们的文化中,其地位那是相当高大上的。
然而,问题在于,不管你怎么黑化喜新厌旧,怎么赞美持之以恒,人还是喜新厌旧啊!
因此在我来看,人大抵是可以分为两类的,一类的基本型是“不用老是换项目,总能在同一个项目里找到新鲜感,或者有新收获”,毛爷爷就是典型,革命,不断的革命,革命好啊;另一类的基本型是“三天两天就得换一个项目”。后面这种,成本很高。
最后讲讲家庭。一个三口之家,从理论上看,这个“配置”是足够了,比如对妻子而言,她有两个“项目”,一个是孩子,一个是丈夫。考虑到孩子在较长一段时间里成长得比较快,变化比较快,所以孩子是能给这个妻子带来新鲜感的。如果丈夫也是一个不断学习进步的人,那么这个妻子的日子就过得相当舒服了。我的意思是说,如果丈夫、妻子、孩子都在不断的学习进步,日新月异,那么这个三口之家,在不考虑其它因素的情况下,我敢说,必然幸福美满。然而,现实中,很多人出了校门后,那是从来不摸书的。倒不是说一定要读书,我指的是“固化”了。一个固化的男人,跟一个固化的女人,也就能保持三分钟热度。
再一种情况,也是最近几年出现得比较多的。比如有的女子,谈恋爱经验极其丰富,去年男朋友是张三,今年就换成李四了。最后这女子得出一结论:“我看这世界上的男人都差不多”,是不是就类似于“天上的云朵有啥好看的?不都一个样么?”得了这样的结论的男人和女人,不会去结婚的。
对于我个人而言,我也说不清是有意还是无意,反正我练就了一种“本事”,那就是不轻易下定论,我最喜欢说的话就是“这是我当前的观点,以后那说不好的”。这就好比下围棋,如果你所有的棋子都连了起来,连成了一片,那就说明这棋已经下完了,结束了,人生也就over了。
我认为,如果每个字都有重量,那么总的来看,随着时代的发展,字是越来越轻。换言之,如果把前期当成“两仪”,到了今天就成了“六十四卦”,32倍。为什么这么讲呢?比如文言文,作为一个现代人,读晚清的书,跟读先秦时期的书,难度完全不同。晚清的书我们 不需要词典。难度的不同在于,越是往后,量越是大,相对的易消化,越是往前,量越是小,然而越是需要反复的琢磨。
所以,对于一名现代人而言,阅读量不能破亿,确实不要跟人吹嘘你读过书,那很容易被人打脸的。这就好比说,在70年代你有存款1000元,相当有钱了,搁今天,你也跟人吹嘘我有1000元存款我家底厚?
体裁的问题,就不在这里说了,诗歌跟小说能一个样吗?流行歌曲跟交响曲能一个样吗?我在这里只讲一个总的变化,跟字量有关。
另外,如果一个人觉得读书比较困难,大概有两种原因。
一个就是我之前贴子里讲的,原始积累太少了。正如月之回忆河友所说,读到一定程度,一本书一百万字,其实你也就读了几万字。我经常一本书,从头到尾,只有一、两处我是划了圈的。这个划了圈的地方就是新鲜的,我有所收获的所在。可能会有人说,这么读那不是亏了吗?理论上讲是亏了,但是这个原始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边进行原始积累,一边得到新收获。这是就纯粹的语言而言。还有一个积累,关乎“学科”、“领域”,比如你之前对军事一点都没有积累,人家给你剖析淮海战役,你是不是觉着费劲呢?所以这里面有两个积累。
再一个,就是“如果读书你不能从中不断的得到新鲜感,反而是你越读越觉得没什么区别”,那只能说“知识越多越反动”,你自己选择了“固化”,选择了“死亡”,自然是读不下去的。
还有一个也说一下。如果说2000年前的人读古书,是要“展开”,那2000年后的今人读今书,主要是“收拢”,这俩方向正好是相反的。换言之,2000年前你读一本书,你要写N厚一摞读书心得,2000年后你读十本书,你写一页心得。就拿这个《中国共产党历史》来说罢,它是180万字,然后我又查了很多资料,“连骨带肉”怎么也得有300万字了,三个月。我再写读书心得,其实要精炼的写,不会超过5000字,在西西河贴出的东西,比较随意,没那么讲究。另外就是我从10.1开始发贴,也有一个逐步“浓缩”的过程。最后搁我自己脑子 里的,不会超过500字。为啥?可以带着走啊!所以我写的读书心得,全部都是写完即焚的。我有个朋友把我写的读书心得收集了起来,这事我后来才知道,我说你收集这个干嘛呢?没用。最终是你要浓缩,搁自己脑袋里。所以,阅读跟写作是不分家的,光读不写,那也是不行的。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习惯之后,效率无比,这是最简单不过的道理。
无他,熟悉而已。
做事也一样,有些人走过的路,做过的事,左右的判断,参与的决策……可能不比一天二十万字差到哪去。说白了,就是考虑的多。许多人在意想不到的地方积累超乎想象。
但这里还有一个严重问题,是多数人做不到的原因。即没经过充分训练,受制于表达本身……不管语言还是行动。虽然这更多是神经类型的影响。
所以总是特别羡慕所谓“素质教育”或者“国外环境”,有条件满足各种形式的发展。这也是为什么以前国内文化工业不行,现在却有起色了。表达要像呼吸一样自然,才能够充分的再现那种生活和存在。
最后,自己其实是不学无术的代表。因为还没读多少字,反而是揪着几个点反复展开和重复。就这,都有几十万了。要算上忘记的,至少要翻几倍。
(所以才特别明白欧化中文,因为是自己的核心问题。源于小学语文没学好。)
现在有一种傲慢经济学,挺流行的。比如我闺女去剪头发,所谓的发型师上来就跟她讲“你不懂,你得听我的”,我闺女转身就走了。
这个东西,还是涉及到语言问题。张三相对李四有经验,那张三说话不也差不多吗?“这个事吧,你经验还不够,事情是这样这样的……”
大善即大奸,很多事表面看起来很相似,需要不断的辨析才行。我的经验还是那个:不急于下结论。也可以理解为“后发制人”,那就是“我先假设你善,如果发现假设错了,那就再改。”
如今有的人,反应过度,有走极端的风险。
有一句话说得挺好:不要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问题是这话不说也不行。说了容易被人当借口,不说容易出问题。有很长一段时间,不得不陷入事前事后,毫无意义的解释里。而且问题还不是解释能说完的,因为实在太复杂。全说的时间姑且不提,所有人的脸都没有了。
从这个角度讲,才真的感觉出人与人是无法理解的。不是不能,是不可以。
(这里单纯指生活对话,不是说文本交流。)
类似的,还见过双方以成功或傲慢为借口,掩盖傲慢或成功的。以至于让人觉得……这完全是成功学太过泛滥。有些人明知道无意义,还一再重复,一丢丢关键都不说。有些人明明说完了,不需要重复,却被人当作小气。站在中间都不知道说些什么,说什么都肯定会被两边打的。
而是一堆名词,人名,地名,官名,比如开府仪同三司,同平章事,刚开始看的时候,真不知道是干什么的,
公文、典籍有些名字长到不可思议……没缩写得累死。就像看俄国书,就没记住过人名😅。还好人家自己有缩写。比如经书敕文。
真正难的还是有些汉字虽然意思没什么变化,但背后的意识完全不同,而且还没注释。这也是为什么自己总说小学明义理。不过只要不是研究思想史宗教史的,倒也没什么影响。
研究中古的还有一个天坑,就是异文。近乎绝学。
另外一般认为主席和修养的分歧62年7000人大会就很分明了。
62~66段的不是太清楚,也许修养占优?
然后主席66年发动WG,这个时点很有意思,刚刚好是建国以后养育成年的时候。
的谈话纪要,不过可能看到的都是不全的。
将来或许和尼克松的谈话,会被年轻人搞成文艺作品。类似莎翁剧里的对白。
怎么理解这个事呢?你就想象成一乡下人打算到城里讨生活。嗯,想想骆驼祥子。
但毛爷爷不是一般人,毛爷爷的思想解放程度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拟的,他去哪都觉得跟在自己家里一样,心里装的是真正的天下。
你提的那个时间段,主要是斯大林去世之后苏共给予的评价,在中共看来是十分不公正的。这件事,对中共造成的影响无异于晴天霹雳:大哥“修正”了,咱们这个“刚进城”的小弟心里有点慌。
至于某些事,那都是打手们干的,某曾经的中共高级领导一度在公开场合要推翻对毛爷爷的“七分功、三分过”之评价,认为最多“对半开”。打手就是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