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乌克兰、科索沃及台湾 - 主权的相对性,军事力量的绝对性 -- 笑看风雨
你是真看不懂还是假看不懂?因为不符合现实这七个大字你无视到现在,揪着一个毫无意义的细枝末节不放。
这里说的是交易成本不存在吗?这里说的是交易成本存在,问题是你说的是哪一种,你要削的是哪一种。交易成本存在是最最基本的前提,否则没有任何讨论的必要。你以为别人都和你一样,连讨论的基本前提都可以忽略?
你一边说你用的科斯定义,而且直到这个讨论之前还是如此,现在又说扩展定义,说扩展的交易成本是默认所指。这难道不是明摆着偷换概念?试图强词夺理?要知道,讨论是不可能这样宽泛的,人家用的时候都有具体所指。
我之前说过,交易费用一般分为三种类型。最常用的并不是广义上的制度成本。从微观经济学看,主要是市场型和管理型成本,典型就是业务外包和兼并的理论基础。从宏观经济学看,主要是产权理论和国家合约(契约理论),典型就是产权界定和交易、国际协议。完全不同于广义上的制度成本。
之前也说过,政治型交易成本是不考虑经济体系、维持国家基本存在之外的政治目标的。两者不能等同。只有在某香港经济学家(张五常)和国内的改开派那里才是广义的制度成本。这群人是为了给改开和私有化改革保驾护航。还有一些人不广义但也偏改开派(周其仁、产权理论)。实际上交易成本反过来可以支持当初的合作化(温铁军),同时可以解释再集体化(经济目标)和重回基层(政治目标),还有美国的高总量和金融霸权(转嫁成本)。
我们从头到尾说的就是你的定义有问题,除了基本预设之外,更重要的是qq兄说的,只要改变交易费用的定义,就可以改变左右正确性的判定。这不只是因为你经常改变定义,更是因为,交易成本这个概念本身就无法体现出左右。准确地说,这依然是一个抽象的、漂浮的、有限的、经济状态的衡量标准,不适合作为衡量经济效率、政府干预的核心指标。因为有些成本无法估量,也难以统计,需要按需定制(按目标定义)。
比如不能轻易削交易成本总量。而总量越高,意味着越专业化和规模化,占比越高,则意味着有更多的社会资源不用于生产任何东西。比如测量单笔交易成本,一般是测量交换成本或者权利所需的成本。是不包含维持国家本身的成本的。只能体现出经济体制,比如税费、附加费、摩擦成本之类的成本。
更关键的是,就算是你指广义的制度成本好了,就会变成我最开始说过的,你必须引入政治目标和效用评价,否则不可能有结果。也会闹出后面所说的笑话,比如私人承包基层政权、卖国降低交易成本。而且就像我和qq兄所说的,你基本上已经钦定了制度,判断之后,和没说一样。因为这是所有政府的基本目标。交易成本的差异,只能体现出政治需求的差异。
也就是可以降低交易费用的干预就是有限度的干预,如果不加详细,等同废话。
至于新古典经济学的定义,比如年代、考不考虑交易费用,之前也都说过了、贴过了,结果到现在还在自己下定义,还是算了吧。不考虑和他们不知道,他们不提及是两回事。别说70年代,人家三四十年代就说过这类成本了,只是在模型中不考虑而已。
说真的,你说的越多,越暴露出你缺乏基本常识。你现在所说的这些,都是我们从一开始就考虑的。你真的应该找本新制度经济学来看看,或者仔细看看之前的网站引用。你想要的,基本都有。
我们都知道,你的说法无非是新自由主义。自由市场等同于经济自由,提倡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主张市场化实现分配效率,反对国家对经济过多干预。即便干预,也是为了经济运行效率,实现资源配置最优。
问题是,这样的说法已经预设了相应的政治思想,相应的目标和效用,相应的政治制度设计。也就是,钦定了这种政治制度和相应的市场经济是实现经济发展,乃至个人自由的基本前提。
这样又怎么能评价其他的制度设计呢?已经钦定了,别的都看不上眼,还讨论什么。如果不是这样,那应该说清楚追求什么样的政治目标,否则无法讨论。至少之前的文本所表现出来的明显属于新自由主义。
也就是完全不讨论合不合适。削足适履,好受吗?打肿脸充胖子,好玩吗?之前说过私人承包基层政权,卖国降低交易成本了。我们还可以谈谈各地想建的金融中心,像什么东北金融中心、离岸金融中心……成事了吗?
准确的说,交易成本在经济学中仍是一个抽象的,漂浮的,有限的,经济状态的衡量标准。自有其先天局限。不适合作为衡量经济效率、政府干预的核心指标。否则很容易变成钦定一个制度,或者指向一个常识,变成套套逻辑,和没说一样。
有些属于交易成本但很难衡量,比如社会状况和心理状态。显然,如果大家互相信任,监督和执行的费用就会非常低,搜寻和信息的成本也会非常少。如果社会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显然会非常高,甚至要建立机构解决这个问题。讨论这些也少不了文化传统,比如政治传统。
这也可以对应人民的需求。你什么都想要,成本能不高?(接受和使用的成本,比如学习滑雪。即创造和实现需求的成本)你每天都躺平,成本能不低?
比如前三十年,抗美又防苏,你根本不可以只考虑经济目标,几乎没有实施市场经济的基础。比如后三十年,美国对中国经济的放任,使得中国崛起,也是没有充分考虑政治目标的结果。因为美国看不起中国,中国崩溃论尘嚣甚上,经济上有利就行了。中国就此获得了放松政治目标,强调经济目标的基础。
这也说明了经济目标往往是短视的。企业上的也非常明显,典型就是GE Capital。
改开抛弃政府责任,也是只看经济目标的产物。说白了就是不管了就不花钱,但是可以继续收税。收了税、有了钱就能维持统治(政治主权/政府存在)。可是市场化干的好事,新的三座大山,你当不存在吗?
所以本质上讲,不讨论政治目标,就是用「拿企业行为来套国家行为,拿短期单一评价取代长期综合评价」。结果就是将未来快速折现,即寅吃卯粮。GE和美国的衰落,我们都看到了。对中国来说,就是把几十年的积累一把火烧干净。
这些都是废话,因为这是最最基本的常识,是最最基本的讨论前提(预设)。连这都不懂,不由得怀疑有没有政治智商。
还不如说干脆不要国家主权,只要自由市场得了。
——
这也是大多数民科的可悲之处。因为连门都没入,还在基础上绕圈圈,怎么可能有结果。这样和街边大爷、麻将大妈没什么本质上的区别。无非是表达看起来高大上而已。
政府计划,就把市场型交易成本削没了,也就是说你脱离了市场型或者科斯的定义,来到政治型交易成本。被制裁的成本就不说了。这不叫改变定义,叫什么?
怪不得当初有人说你眼瞎。但我觉得你一点也不瞎,你这叫有意识地无视。
——
如果你真的觉得你的说法没问题,那么我之前的判断,这是典型的形而上自然主义,就成立了。因为你以为你指向的是同一个客体,是现实中的绝对存在,所有说法都趋近这个存在。可你实际上指向的只是定义,是这个存在的某一方面,证明的也只是某一方面而已。即分析性问题。
简单说,你开始说的是作为市场型的交易成本。后面说的是作为政治型的交易成本。再后来说的是作为广义制度成本的交易成本。但是你却坚持你用的是科斯的定义,也就是作为市场型的交易成本。这不是偷换概念是什么?你当大家都傻?
准确的说,这是把分析性问题的判断(分析判断)视作综合判断。简而言之,如果你某一方面不好,就是整个人不好。那么,大家对改开的指责原则上都是成立的。但你显然又不这么认为。也就是说,你用了不同的标准和定义,只是在双标而已。
我之所以还在回复,不是因为立场和你的问题,很显然去年我就指出这个问题了。而是因为这种问题其实在当下非常常见,经常伪装在某种科学、学术问题之下。即便某人是某一方面的文化权威,他也可能在玩这样的语言游戏。
原因有很多,比如终身教职、比如维护政策、比如出书赚钱、比如想当学阀,甚至是想把人忽悠瘸了(PUA)。文绉绉的说法就是:关键不是要改变政治世界而是要确保政治世界中自己的文化地位。
这个讨论链可以充分体现交易成本这个概念的问题,又是怎么忽悠人的。比如作为苏联和国内市场化改革的理论基础,后面发生了什么很清楚了。比如只能反映市场化程度和交易效率,无法反映经济效率、增长和生活。
讨论资源配置、市场化对生活的影响,需要引入政治目标和福利经济学。而经济增长,可能和交易成本无关。比如苏联在冷战中前期的增长,中国在91-13年TC占GDP的稳定。
用纯粹经济上的理由去反对政府干预就更可笑了。
注:当然相关政策施行不完全是理论的结果,更多是不得已用这个理论的方法。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已。当然还有纯粹利益目的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用这些理论来为政策张目的,也可以看到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的。
苏联建的不锈钢雕像纪念卫国战争,比自由女神像高十米,是基辅地标性建筑,右手持剑左手持盾,盾上有个巨大的苏联国徽,乌克兰早就看这个国徽不顺眼,却没钱拆,更关键的是也没技术 — 两只手是平衡结构,拆了左手的盾,右手就可能失去平衡塌下来。。。
祖国母亲正在看着两个败家子掐架,下图是上周乌克兰国防部长以祖国母亲雕像为背景的自拍:
但是这个数据本来就是为后面的私有化改革服务的,意义不大。问题贴这个没用,看一下接替前后的人民生活状况,尤其是消费就一目了然了。
考虑到苏联的资源和国际状况,问题在哪很明显了。
有人把这称之为「重新订立与苏联人民的社会契约」。说白了不就是国退民进,权力和生产资料从国家转移到资本吗?
经常抽取数字,挺不好的吧。
不管怎么说,俄罗斯私有后数据一塌糊涂这是常识,经济专家愣不看,就说苏联末期如何如何,其实都是叶利钦时期的垃圾结果啊。
不管医学、历史还是经济。这是常识了,各国统计局(长)都深谙此理。
其实看民生的不少,问题经常揪着几个统计指标不放,请看下图
完全不提生活用品的状况,而且忽略了地区差异。首都供应不能代表普遍供应,华盛顿因此可能有更低的价格,而莫斯科可能有更高的成本。(政治、经济地理学。)同时,也未考虑到质量和交易成本。更关键的是,未考虑到国际分工和苏联的地理资源。(当天选之国是说着玩的吗?)更好的办法是直接进入一个生活情境,比较不同,而不是搞统计。
又或者用奇怪的说法。
怎么不提所有国家都有税收呢?这样就等于偷换概念,因为苏联支付的医疗服务成本和其他国家税收支付的医疗服务费用是不同的。即便不考虑溢价,也会消除大量中间成本。而且又开始搞统计。丝毫不考虑医疗内容和服务质量的差距。
最后再说叶利钦,明摆着你说的是1991-1999,人家上来给你定义成1991,而且忽略掉上台之前的状况。你还能怎么说?按照他的定义当然是他赢啊。
情况变糟糕了一些,这就被懒厨抓着了辫子。
但是也比叶利钦强太多,这时候他们就不看了,横着脖子说是苏联的问题。
我说的是国内数据不够细致,在地方志上喜欢断年头。
这就基本回避了公社时期的数据增长。
不是科学,无需要求基于现实。
经济学是社会科学,既然是科学,当然是要基于事实,必须通过事实来验证的。
立论错了,整篇帖子满盘皆输啊。。。。。
你写了定义也改了定义
那qq老兄直接批评我定义前后不一致就是,为何又让我写下来呢?那不是分明认为我没写定义嘛!
现在你知道哪里出现矛盾了吗?
逻辑是不是很好玩?
是用来证明你缺乏基本常识的。就算NCE满盘皆输好了,之前你也是不知道的。
这里主要讨论交易成本经济学,或者说产权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你不讨论交易费用的具体情况,追着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不放,说自己没有转进,谁信?何况从一开始就说不现实的,你居然重复好几次问没提,真的服气。
你明目张胆的偷换概念才是根本问题,你怎么不对此回复哪怕一个字呢?
鉴于你经常自认为成功了,我觉得你又要重复上上个帖子的观点了。到底是谁满盘皆输,你说了不算,我说了也不算,留给河友看吧。
还要怪我偷换概念,麻烦你先确认一下,数学算不算科学?
如果你说算,这场辩论我提前认输。
有这个例子,苏联啊,苏联从实行计划经济(一五)开始,短短几年就发展成为世界第二的经济体。(具体可查苏联的经济发展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