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乌克兰、科索沃及台湾 - 主权的相对性,军事力量的绝对性 -- 笑看风雨
数学只要求逻辑上正确即可,并无可证伪性的要求,所以,一般不会认为是科学,更不会认为是实证科学。
但是,需要强调的是,由于逻辑上的严密性,数学经常被当成科学研究的工具。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秦元勋,这么多院士对数学的理解还不如你深刻吗?
我这里说的是实证科学,院士说的空间形式和数量不算是实证科学。
之前我不跟月之回忆老兄争形式科学,所以我才加多了一个实证的限定语。
苏联的房地产不是资金池,没办法扩大货币总量。苏联也不能像美国那样玩证券化资货产(1988年之前只有公债)和期货。操纵外汇就更别说了,这些都是资本主义特色的东西。
另外,住房价格和生活消费也算平衡了。美国的60年代以来的住房支出直线上升、居高不下,占收入的一半以上。而苏联消费虽高,但租金很低(不算合作社住房)。所以评价苏联住房的一般先攻击住房质量,比如下水道。其次是分房需要长时间排队。
质点这个东西在客观世界是不存在的,是牛顿抽象出来的一个只有质量没有大小的东西,如果以质点不存在为理由,质疑牛顿力学不算科学,其实这个结论有些草率了。
85年中国城市人均住房面积10.0,农村14.7。更别提美国80年代是55左右,中位数也有50,虽然美国住房支出大,但住得的确也大。中国住房改革是88年开始的,所以85年的数就是计划经济建设出来的。
苏联老大哥建设了这么多年还自称是世界老二,总跟老百姓说几十年后就建成共产主义,结果住房面积竟然没比中国这个穷国强多少,说得过去吗?跟美国更是天地之差。
中国城市人均住房面积超过苏联是93年(农村85年就超了),人均轿车产量超过苏联是07年,买香肠排大队一堆留苏学生都见识过绝对不是编的,衣食住行里只有衣还不错因为苏联棉花和化纤产量都很可观(80年代时总产量跟中国差不多,人均自然比中国高多了)。
说90年代俄罗斯的惨状那都是马后炮,放在80年代就这可怜的食住行水平人心不思变就怪了。。。
苏联的住房平均差距太大。有地方发展差距和早期合作社的影响。典型就是加盟共和国首府可能连人均10平米都没有,如下图。
关键在于口径。比如中国现在的人均住房面积很大,实际(使用面积)则不然。还要考虑到生活空间的定义,比如是否计算厨房面积。
美国的确要大得多,但算法是很鸡贼的。你不知道户均人口不会有答案。另外可以参考美国近年的人均住房面积(60+)。
最后,苏联比较强调交付数/每千人的增长率。这也要考虑原始状态、资源分布和宜居面积(城市发展水平)。
补:最主要的,这反应的是两种不同的生活状态。折现未来的水平和危机后的重构(谁来填补)都是小事情了。
补:看了下,原来上贴最后少了一句。即最后则是人均住房面积。
住房质量不是单单一个面积就能说明的。要考虑到公共服务建设,比如公共空间和交通支持。在老筒子楼和乡下生活过应该就明白,面积什么都不算。这也是为什么攻击先说下水道。
本地到现在都没有自来水,下水道还是因为建设新区才普及的(村镇有发展差异,有些之前就有了)。想想这个就知道80年代什么样。
只不过这种民意没有被尊重罢了,认为苏联有毛病,和希望苏联倒掉是两回事,不能因为头疼,把脑袋砍了吧,人心思变和解体是两回事,比如拿破仑帝国倒掉之后,法国并没有崩溃,整体上还是波旁王朝接盘,苏联可是直接十五个加盟共和国崩盘了
必然要忽略一部分现实才能建立起来。如果不能忽略,那么本质上是要求实在的完全反映,也即指向一个绝对实在(物自体),这是上帝才能做到的事情。这只能说明他们以为某种科学定义就等于…或者说必须等于对象自身。
这也就是一直在批判的形而上自然主义。他们意识不到科学定义只是谓词(有名),只是对象的一种称谓(谓之/being),不能等于对象本身。就像「你是什么」,你肯定有无数种解答(I AM 乃至 I AM WHO I AM),但是绝对没有一劳永逸的答案可以涵盖所有。而且这些解答已经被价值观念限定了(I Can't)。
好了上面只是借机评判,下面才是正文。
科学革命时期的理论也是如此,他们的微粒和活力在现实中都是不存在的,只是假说。但这不影响他们发展出现实中的对应物,即原子和超距作用力。当然这种对应物仍是依附于现实中的客体才能存在的。
还有一些情况是,理论上存在,但是现实中不存在。我们可以制造出来,比如前文的人造元素。又或者尽力接近,比如前文的单质。然而这两个都被他华丽的忽略了。
前文还有熵的例子,是说许多系统都可以称之为负熵系统,但是显然不能称之为生命。进而所谓某个概念是某个对象的本质,在现实中并不存在。至少也意味着忽略一部分现实才能成立。也就是开头说的,理论都有边界。
这近乎废话,可有人就是不明白。
行文散乱,抱歉。
最后说个无关的。早期共产主义(马克思)有一个基本假设,那就是人性是可以改变的。这看起来没什么问题。但是在他们那里,人性的定义几近本能,而本能(的定义)是不变的。
这样的生活水平,难怪被美国搞垮。何况,苏联历史上,还有大清洗的欠账,苏联人民可没有忘记。
普京曾经回忆,他80年代从东德回国述职,在列宁格勒看到群众在街上排队买香肠,很是感慨。他是知道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比如西德的情况的,人家那里物质供应是极其丰富的。
人民享受多少物质生活,就有多高的心气。
所以啊,改革开放以后打开国门时,中国人民迅速的被西方发达国家人民的生活所震惊。因为以前的毛泽东时代,中国政府老是宣传中国人民生活如何幸福,但就是不告诉人们发达国家和世界人民的生活的真实情况。结果打开国门以后,人民群众的信念就破灭了。差距实在太大。
物质生活的差距,最能击倒一个人,一个民族。
另外:
除了IT企业,国内没有原罪的资本不多,没几个经得起查的。
这句话存疑
质点不过是个理想化的模型而已,这个模型,在真实的世界完全可以找到对应的物体。
例如,你研究地球围着太阳转的时候,完全可以把地球当作一个质点,而地球是真实存在的。
回到交易费用,当我们研究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时候,一样可以创建各种模型,模型是否合适,就要看,在真实的人类社会中,有没有对应的事实。
如果存在没有交易费用的市场,相关的理论当然有用,否则,跟研究针尖上的天使有啥区别?
科学是分科之学,只不过是一种系统化的知识。因此巫术也有科学性,尽管基础并不牢靠,但是客观、严谨、系统、具有实证标准方面是一致的。😄
所以我说他讨论科学肯定预设了一个标准,比如实证科学。可是实证科学没有数学作为基础也是不行的,那么数学是科学的一部分吗?答案显而易见了。
也可以用更精巧一些的定义,比如「数学的目标是探寻“存在结构”,或者说还原世界的本质」。那么,形式科学和实证科学都可以纳入这个范围。人文科学虽有不同,但也是以此为基础的。
至于他为什么要这么说,其实,说实话,我也不知道。
看上去似乎不容易理解,其实就是语言抽象。
因为空间形式或数量关系,都是关于事物本质,或者说先天形式的科学。而这种所谓的先天形式,一般来说说就是我们的意识或者说语言所给出的基本规定(有名)。我们靠着这种基本规定才能够理解事物(建立事物的本质)。
比如,我们首先要定义什么是白,才能够在这个基础上建立对白的本质理解。我们要定义个体和1、2、3、4,加减乘除……才能够进行统计。
也可以反过来从数学的发展上讲。
数学原本面向的是第一意向,比如这里有一块砖,数字和某些具体的事物绑定,也就是某种客观的数量关系。然后发展到了第二意向,比如这里有一个东西,这个东西已经某些具体的事物毫无关系,但可以应用到任何东西上。也就是「可以存在的」客观的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同理。
「实际存在」和「可以存在」都是客观,区别只是后者可能实际上并不存在,或者说先于实际被发现。由于数学只是一种我们给定的关系形式,所以本质上它是不存在的,只是我们用于理解的工具。
这样说好像更复杂了……
总而言之,数学是我们理解现实或者说客观的基础。
对于实证科学而言,它是不允许被质疑的。也就不具有所谓可证伪性。而且现在,它的对象本质上是第二意向,并非是现实中的客观实在,也无法套用可证伪性/实证主义的标准,即反映现实/反映现实的程度。但他是为了反映客观世界而存在的学科,所以它是科学。
就数学内部而言,非欧几何与欧式几何都是自身相容的公理体系,就这种相容而言,它们都是真的,无法判断所谓真假。就像之前讨论真实世界研究和随机对照试验,可能在它们的体系内是成立的,无法判断谁真谁假。所以整体而言,不具有所谓可证伪性。他们只是工具,现实才是真的标准。
就实证科学而言,近现代科学是以自然数学化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换句话说,我们所讨论的数学(数学化对象),并不只是纯粹的数学,还要考虑到他们在具体实证科学中的应用,因此数学也是科学,因为他反映了客观世界。至少作为工具参与了这种反映。
抱歉,什么都想写进去,于是乱七八糟的。其实只看粗体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