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讨论】总结一下我认为现在该做的抗疫准备 -- 不远攸高

共:💬36 🌺95 🌵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讨论】总结一下我认为现在该做的抗疫准备

1、发文要求有了封控经验的各地总结封控经验教训,形成统一文件要求。

类似《诊疗方案》这样的下发各地政府,当然应该区分不同城市不同范围,由各地政府按自身条件来制定相应的封控应急方案。已经2年多了,不能每次各个城市封城都搞出来类似西安急诊病人得不到救治身亡的事。甚至可以公之于众,让民众也知道该干什么、怎么干,回龙观封小区的时候,居民问居委会啥要求怎么办,居委会说在等上面通知,问街道还是不知道,这种情况不应该再出现了!

这都是技术问题,原因是没有完善的方案

2、大力推进抗原检测+核酸检测有机结合,优化抗原检测结果确认办法。

核酸检测久经考验,假阴性假阳性相对抗原检测都好,但需要专人操作,得到结果耗时长,而且大规模排队密集检测反而会带来传染的风险。抗原检测好处在于可以自己操作,15分钟得到结果。

看新闻已经有医院允许没有近期核酸报告的人员立刻做抗原检测,通过了也可以看医生。严控情况下再增加要求入门后立刻核酸,持核酸报告后才能出门应该可以更降低风险。

以前有发热乏力症状的病人还得打车去发热门诊或核酸检测,也有传染风险,而抗原检测可以降低此类风险。

上海小区检测现在也是采用抗原检测+核酸检测结合的办法来筛查。首轮不确定小区内阳性数量的情况下,先采用抗原检测无排队风险筛一把是个好的选择。

当前需要优先做的,是要把抗原检测结果和个人健康码关联起来,比如利用二维码检验+图像识别,甄别出作弊的(用过的盒子、别人的结果当自己的这种),利用大数据发掘出封闭区内多次不做抗原检测的。现在上海好像是把抗原试剂盒结果截屏发居委会,人工核实?这可不行,当然也许现在已经实现自动化了也未可知!

还可以考虑把抗原检测做得跟身份证抽查一样,街头随机查人人得配合。当天没做过?那现做,做完15分钟出了阴性结果再走!阳性直接拖走隔离流调……

3、想方设法提高老年人接种率,提高第三针接种率。

香港老人新冠疫苗接种率低造成香港这次病死率较高,但我们这里有个死循环将来可能造成我们和香港类似:

我们必须严防死守,因为新冠简直是老人杀手

可是因为现在防得不错,所以老人可以不急着打疫苗

因为老人打疫苗少,所以我们必须要严防死守……

达雅说没关系,解开办法很简单,老人会死的。这么盼望老年人去世居然没被举报,看来他在西西河人缘不错,气人宗KPI完成度不高呀…..

要打破这个死扣也在采取措施,比如:

北京回龙观为老人打针饥饿营销了

另外我还想到一招,找个有分量的人在媒体上放放风:提案疫苗到期没打的治疗费国家不全报。

政协委员人大代表都挺合适,但有一个人尤其合适,因为这事儿吧肯定是招骂,而他早先已经被大家骂够呛了,心理素质应该过硬,嗯我推荐的是高福。

总得有人唱白脸,辛苦他再牺牲一下吧!陈竺的位子留给他……

政府等过几天再来唱红脸解释澄清,吹吹风做下舆论准备也是好的。

4、做好强制辉瑞专利,国内大规模生产的准备

危急关头下强制专利是国际法允许的,辉瑞新冠特效药在国内也花几千万引入了一批。辉瑞还特许了4家国内厂商生产,低价供给给发展中国家,当然国内除外。国内从辉瑞的采购价是2300,特许生产的供货价是500,国内大规模生产应该可以把成本降到300左右至少。

由于国内公知的干扰,这么多年,我国从来没有强制过任何医药专利,这次不开先例更待何时?毕竟在危机状态下,哪怕安慰剂也比啥都没有强,中药+西药安慰剂难道不是更好?

5、开展免费护理专业培训班。

类似当年的师范生,来读书的学生不要学费,还给补贴。学制暂定一年,专门学习新冠护理实操。就一个护士,学那么多理论知识干嘛?

2年前没几个人会觉得这个病毒会搞成这样到现在都阴魂不散,上层我看今天也还是在犹豫观望,所以到现在一有情况就八方支援。如果真是认为要持久战了,为什么还不扩充医疗队伍护理队伍?

培养医生7年未必下来,7年后谁知道啥样,学生也未必敢读,教育资源扩军也费劲。但护士应该要简单一些,而且方舱护士要求更低。

一年学制完成了,我们的新冠严防死守还没有结束,学生怎么办?接着养着,再学一年算加强了,比如战地救护,比如老年人护理,比如新生儿护理。解放台湾也能用,新冠结束了养老院也需要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能想到的政府应该做而做得不够的地方先就这些了,各位还有啥玉的尽管抛!

通宝推:四方城,桥上,普鲁托,
家园 多做点实际调查

3、想方设法提高老年人接种率,提高第三针接种率。

=====================

我身边就没几个老人,特别是亚健康有基础病的老人去打了疫苗,而有基础病的老人是大部分。一个是不知道注射疫苗会对她们的基础病产生什么样的作用,二个的确国内防疫形势比较好,子女觉得没必要让老人去挨一针。

除非国内防疫形势恶化,不然老人去打疫苗的比例是很难提升的

家园 第三针是说普通人的,我没写清楚

老年人接种率低是个隐患,等疫情真来了是根本不可能再接种的,像上海那样封城了也不可能出去就没法接种,即使接种短时间也没最好效果!

香港那样就是90%死者为未接种的老年人

疫苗接种不可能百分之百不出一例恶性事件,无非是现在冒百万分之一的险(接种)还是真疫情了去冒千分之一的险(被感染)。

所以政府得想更多办法,家属应该多做工作!

--------

当前12亿人接种了2针,但加强针只打了6亿。香港数据显示国产疫苗3针保护率92%,2针只有50%

家园 1.3.5好像一直是在推的
家园 不是有误必要挨一针,是挨一针的反应老人承受力如何?

大部分人认为不必经历这个反应,而且还要去人群聚集区,也是麻烦。

家园 12亿人接种完2针了,最大年龄106岁

国内国外都是

国内老人接种率50%,又不是没有老人接种过

疫情没来不用种,疫情来了没法种

再继续下去,只怕香港不接种老人的悲剧会再重演

家园 免费护理专业培训班,是招高中毕业生还是社会人士?

是按PLA的方式来管理,还是按地方卫校的方式来管理?

如果说还要在解放台湾的时候派上用场,恐怕不按PLA的方式来管理没戏。但这样可涉及得更多了,国防经费军队员额

还是老老实实按地方卫校,招收高中毕业生吧

有个问题是现在医院里的护士收入水平似乎也一般,年龄大点就都没法在医院里面呆了

当前欧美倒是缺护士,但人口输出政治也不正确呀

在各地铺开培养一批短平快的护理人员,这个真得顶层设计了,很容易就搞成《是,首相》里面的4个阶段:最后分析觉得是应该,但已经来不及了.....

家园 各地疫情最惊人的就是无准备

已经两年多了,各地零星爆发也多少次了,但每一次都证明方方面面对疫情实际上并无充分准备,或者说准备方案就是疫情刚爆发时应急的那一套,根本不像是准备长期清零的样子。

首先是入口,主要口岸城市应该按入境人数和隔离时间建立相应规模的健康驿站,并依靠经过专业培训人员进行管理。如上海,假设每月10万人入境、每人隔离14天就需要5万人容量的健康驿站。现在各地隔离除了广州建有5000人容量的国际健康驿站,其他口岸城市都靠硬件条件、管理水平和位置都存在风险的酒店来隔离,不时有名为“超长潜伏”实际是交叉感染的病例爆出。

其次是托底,具体说就是对高风险人群必须普及三针疫苗。有数据说60岁以上人群的完成疫苗注射的比例只有20%,即有几千万高风险人群几乎在裸奔。一旦清零局部失败,如此大量的高风险且无保护人群必然击穿当地医疗,造成灾难性后果。

家园 外向型经济,难免的

国内确实自己乐观。

家园 侥幸心理+地方力量有限

老百姓可能有过于乐观的情绪,但地方政府更多的是侥幸心理,加上地方政府直接掌握的人力物力确实有限。人力方面,很多地方的基层在疫情前就忙于应付各种表面文章,能真正投入社区工作的人力有限,而且越是人口快速增长的地方,当地的基层人力不足越严重,因为街道社区设置和人员编制滞后于当地实际人口增长。物力方面,政府大规模退出生产生活领域后实际不掌握这些领域的物质资源,在封城保障民生必须的食品供应方面尤其明显。人力物力有限,所以预案哪怕制定得再好也没有力量实现,何况因为侥幸心理(反正爆了也有国家动员兜底)连预案都没怎么准备的也绝对不少。

家园 不能犯错误不敢担责任

你去年的一个帖子

零容忍vs与病毒共存已经不止是抗疫策略的问题了,这是意识形态之争

已经是意识形态的斗争,老大决心一下,下面哪敢瞎逼逼,既怕犯错误又怕担责任。对于执行者来说,准备一个预案还行,多个预案就不好说,灵活性的东西太复杂,不好操作,一刀切最干脆最公平。

家园 从一开始就认为这病毒一两年内就会消失

后来又认为打了疫苗就会不怕病毒,再后来是等国外出了特效药后,生活就会恢复往日平静。长期与病毒共存所需要的大规模准备,并未认真对待过。毕竟如果造一个只能用2-3年且能容纳几万人的方舱医院以及紧急状态下的独立后勤体系是要花很多钱的。

家园 还是轻敌啊

从武汉战役胜利后,全国建起几十个大型方舱医院,境外来的直接隔离,不分黑白黄,航班不断,去国外不用码不用检测,有毒无毒都放出去。一下子就把敌人投毒的心思搞死。

还有,口罩,呼吸机啥的就不应该出口

家园 清零预案并没有做好

我的看法是清零预案并没有做好,至少长期清零的准备非常不充分,浪费了武汉一役用巨大损失和牺牲争取来的2年时间。即便一刀切,与其爆了以后搞代价巨大的封城,为什么不在爆前一刀切打疫苗,为什么不一刀切搞入境健康驿站?说到底还是心存侥幸,没有足够重视起来。既然是意识形态之争、路线之争,甚至是低烈度的战争,那更要有足够的态度足够的资源把事情做好。否则每次代价都这么大,支持这条路线的人只会越来越少,直到主观上客观上都滑落到无准备放开的最差结局。

家园 绝对同意

可能反贼太多。

不说别的,封城不是为了保护老年人基础病么,那可以把有基础病的情况搞清楚,给个特别通行码啥的,到时候看病方便。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