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整理】我不看好印度的“世界工厂”潜力 -- 五藤高庆
因为技术问题,所以替镭射转帖一下
——————————————————分割线————————————--
自从2003年美籍华裔学者黄亚生提出“龙象之争”以来,关于印度的发展潜力问题,一直是中国国内的热议话题之一。很多人认为,印度以其巨大的人口规模所形成的市场容量和劳动力数量,与若干年前的中国很相似,完全可能成为继中国之后的下一个“世界工厂”。有观点认为,中国发展经验的最大意义,就在于走出了一条超大规模单一经济体切实可行的发展道路。印度作为中国之外的世界上另一个超大规模单一经济体,完全可以借鉴中国走过的这条道路而发展起来。
对于上述观点,我想谈一点不同意见。我不看好印度有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的潜力,理由是除了种姓制度、土地制度、宗教矛盾等经常被人提起的问题之外,还有一个被人忽视的更重要的因素,就是语文。
众所周知,汉族占中国总人口的90%以上,汉语文是中国社会的通用语文。中华文明,就是用汉语文作为载体的文明。从这个角度来说,由中华文化所维系,作为中华文明载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本质上是“汉语共同体”。从19世纪末起,作为中国近代革命的一部分,中国经历了一场大规模的汉语文改革运动。这场改革运动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即白话文运动、汉字简化运动和拼音化运动,其中拼音化又和普通话密不可分,可以视为普通话的书面表达。这三个运动的成果,就是今天的现代白话文、标准简化汉字和普通话/汉语拼音,它们共同组成了现代汉语文。
在近代以前,古典文明的知识精英与绝大多数的平民百姓,这两个群体是分开的,精神上是隔离的。中国自然也不例外。在近代汉语文改革之前,汉语的书面语是文言文,口语则是与作为书面语的文言文相分离的各种方言。掌握文言文的少数知识精英,和绝大部分目不识丁的群众,这两个阶层是分裂的。而知识精英和群众分裂的结果,就是面对近代中国的民族危机,知识精英无法联系群众,群众只能自发斗争。
近代汉语文改革使得大规模的扫盲成为可能,而扫盲的最大意义,就是打破了精英和群众之间的藩篱,让知识精英的各种思想能够传递到群众那里,使其成为一个整体,从而有了大规模发动群众的可能。近代中国革命和作为其成果的新中国的建立,就是中国近代先进知识分子以白话文为工具,深入群众、大规模发动群众所得来的。
我在这里要强调的是,现代汉语文在中国所起到的作用,并不仅仅是动员发动革命。新中国成立后,以1950年1月中国科学院编译局(现在的科学出版社的前身)的成立为标志,新中国以国家力量组建国家翻译机构,用举国之力,大规模、成体系地翻译以苏联为主的国外大学教材和学术资料的大规模工程。更重要的是,他们还组织编写了各个学科的中外对照学术术语词典。由此,新中国构建起了一整套完整的现代学术汉语表述体系。
这套表述体系的成功构建,让新中国可以用作为本土通用语言的汉语作为科技教育的教学语言,从而可以较为低廉的教育成本,构建起大学——中专——技校三级教育体系,培养大量工程师和技术工人。
就这个角度而言,如果说新中国所建立的各个工业部门是工业体系的“硬件”,那么这套现代学术汉语表述体系,以及由它所表述的各类规范、标准、操作守则等等,就是工业体系的“软件”。日前,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表示,我国目前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超过2.18亿。按中国大学毕业生中理工科占64%计,中国拥有1.4亿大学理工科毕业生。可以说,正是这些人所组成的工程师队伍,构成了“中国制造”的骨干力量。
但是,在工业生产中,光有工程师还不够。工程师解决的是系统性问题,但要把设计变成具体产品,还需要实际操作。担任这个任务的,是技术工人。可以说,在制造业中,作为基层生产业务骨干的技术工人与工程师同等重要。而技术工人的来源,靠职业技术教育。相比大学,职业技术学校对学生总体文化水平的要求较低,这就对使用本土通用语言作为教学语言以降低学生学习、包括工人自学的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正是在这个方面,经由几十年时间和几代人努力所构建起来的现代学术汉语表述体系体现出了巨大的价值:根据人社部2020年公布的数据,中国的技术工人超过2亿人,其中高级技工超过5000万。新增技术工人中,有70%以上来自职业技术学校。
也恰是在这一点上,印度和中国有着巨大差异。
印度和中国一样,都是拥有14亿人口的国家。但和中国不同的是,印度的语言状况非常复杂。根据2001年的人口普查,印度有33种“主要语言”,及1599种其他语言、方言。所谓“主要语言”,是指使用人口超过了100万的语言。这其中,印地语是印度本土第一大语言,但以印地语为母语的人口只占印度总人口的约40%,不构成绝对多数。也就是说,在印度,除了印地语,还有几十种语言不能被视为少数语言,而是和印地语一样应被视为主要语言。
这种情况在政策上的体现,就是印度1947年独立时,除了将印地语定为国语外,还规定了22种“法定受保护语言”(ScheduledLanguages)。同时,在没有一个统一的通用本地语言的情况下,印度将作为英国殖民统治遗产的英语也定为与印地语平行的官方语言。可以说,这是一个对印度影响深远的决定。
因为印度没有一个统一的通用本土语言,即便是印地语,使用人口也只占总人口的40%,在此情况下,要强推印地语作为标准,势必会引起各地冲突。何况,印度在独立后沿用了英国殖民者留下的英语作为通用语言,解决了全国范围内的语言沟通问题,导致本土精英缺少推动语文改革的动力。他们的本土语文一直停留在文言文时代,没有建立起本土化的现代学术表述体系,印度的高等教育、特别是理工科教育,采用英语作为教学语言。
那么,在这种以英语作为全国通用语言的情况下,印度人的英语水平又如何呢?我们来看一下数据:
上图是全世界能够熟练使用英语的人口最多的前五个国家,第一列是总人口,第二列是能够使用英语的人口,第三列是能够使用英语的人口比例。可以看到,印度能够使用英语的人口只有1.25亿。考虑到这张图上显示的印度人口是10亿,已经有些年头了,我们再来看一下2011年的情况。根据印度2011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将英语作为第一语言的只有259,678人,占总人口的0.02%,这应该就是通常意义上可以“熟练使用英语”的印度人口的真实规模。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和“第三语言”的人口多一些,分别是83,125,221人和45,993,066人。即使把这三类人加在一起,可以使用英语的人口总共也只有1.29亿,仅占印度总人口的10.67%。
考虑到印度的高等教育完全使用英语作为教学语言,可以认为,在印度,这1.29亿人就是接受高等教育群体的数量上限。如果再考虑到在印度的大学毕业生中,理工科人数只占22%,也就意味着印度的理工科大学毕业生总数大约只有三千万人,还不到中国理工科大学毕业生的零头。而这已经是印度工程师人数的上限了。
更麻烦的是技术工人。如前所述,对于制造业来说,在一线负责具体操作的技术工人和工程师一样重要。用英语作为教学语言可以培养工程师,但在印度这样的非英语母语国家,用英语来规范化培养技术工人几乎是不可能的,也就导致印度技术工人严重匮乏。
有数据显示,印度国内仅有2.3%的劳动者接受过正规技能培训,而在英国该数据为68%,德国为75%,美国为52%,日本为80%。2015年7月,为了实现“印度制造”战略,莫迪提出“技能印度”计划,承诺到2022年,为印度培养4亿技术工人。这个数字比中国现有的技术工人数量还多一倍。但一年之后,该数据仅为1000万人。
技术工人群体的缺失,使得印度的工人一直处于非技术化的“普工”水平;甚至,如果以中国的“普工”水平为标准衡量,可能连中国的“普工”水平都达不到——毕竟中国的普工基本都是初中毕业,而在印度,会用母语文字写自己的名字就算“扫盲”了。我们经常在印度制造业中看到的一些“奇葩”现象,其实都可以从这里找到原因。比如印度著名的“jugaad”,著名的文科糊涂典范 随水文存将其翻译为“凑合主义”,本质上反映的就是这个问题。就技能而言,印度的工人群体其实一直停留在手工业时代,和说英语的工程师群体是互相分离的两张皮。
而根源,就是作为一种外来语言的英语,成为了印度的官方通用语言和学术科技语言。对于这个问题,印度政府其实是清楚的。多年来,印度政府一直企图努力改变这种状况。莫迪曾公开声称,印度现行以英语为主体的教育体系,是当年英国人为了培养“仆人阶层”设计的,必须改变。但要改变,谈何容易?印度是一个联邦制国家,除了由于历史原因导致的英语强势地位之外,还是印度央地关系以及几十年来基础教育投入不足的体现。比如印度曾规定,在非印地语地区的中等教育中采取“三语”政策,即同时学习英语、印地语和当地语言,从而逐步推广印地语,为替代英语打下基础。但这个政策遭到非印地语地区的强烈反对,最后不了了之。
2014年,莫迪政府上台后,基于印度教民族主义思想提出了一个口号:“一个国家,一种语言,一种文化。”这里的“一种语言”,指的就是印地语。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莫迪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印地语教育,但这些年实践下来,效果并不理想。除了非印地语民族抵制之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那个老问题:印地语没有经历类似中国近代的语文改革,现在的印地语教学所教授的仍然是文言文式的印地语,这种僧侣使用的宗教语文严重脱离口语和实际应用,缺乏实用价值。莫迪要实现“一种语言”的梦想,任重而道远。
综上所述,因为印度缺失了中国这样的近代语文改革,并沿用作为英国殖民遗产英语作为科技语言,使其未能构建起一套本土化的现代学术表述体系;而离开了这样一套表述体系,要大规模规范化培训技术工人,是不可能的。而没有足够数量的技术工人,就不可能建立起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和中国相比,印度缺失了作为“世界工厂”所必备的“软件”。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近代汉语文改革的意义,怎么估计它都不会过高。笔者认为,这其实才是文章开头那个观点所说的中国得以成为“超巨型单一经济体”的基础。
当然,作为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国家,印度的潜力还是不可低估的。即使只算1.29亿英语人口,这个数量相对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也相当可观。而且多语言也不意味着一定不能实现现代化,如瑞士;只是对于印度而言,要发挥人口红利,增加了难度。况且,从技术上来说,语言问题也并非绝对不可解决,只是目前来说短期内不行。这意味着,印度想要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仍需付出更大努力。
这不是历史的进步么?只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吗?不是的。
国庆节要到了,国家真应该好好的歌颂这些事情,这是仁慈之政啊!说新中国物质较为一般,钱用在哪里了?就在这里。
这不是是个国家就能干的事情,不是那样的。可以肯定,蒋介石肯定干不成。
中国从基础上对印度优势这样大:人种,智商,单一民族,文化传承,男女平等,,,,,,可以列出的几乎所有人文指标,中国都对印度有压倒性....还不说中国国土3倍于印度.矿产种类储量也远超印度.....但中国整体发展水平,目前也就领先印度不到20年......印度党派林立,腐败遍地,也没有被中国甩得太远.....印度做的不好,其实也反忖中国发展问题很大.....
有印度这个追兵,是好事,鞭策很多头脑发热的冷静下....
是教员使中国弯道超车打下民族复兴坚实基础,换成现在官媒吹嘘那些一生都是伟光正的人干不成也没有那个眼光。教员使知识下沉每个普通中国人都能接受知识培训,打破那些所谓知识分子对知识垄断,自然造那些人恨
想起来,我跟马云比也就差二十多年。
如发电量、工业化占比等就是相当我们2000年初,为啥不是落后20年?这种看衰印度的文章就像中国崩溃论一样,不值得一读!这都是指望别人有多脆而不是指望自己有多强的思维!
任何国家只要是目标是发展终会起来,何况是印度这种大国!
还是多想想我们的芯片产业总搞不好吧,对岸的都行你不行不是证明我们的制度至少是产业制度有问题。。。
印度还没出秦始皇....但从现实接触及网上看,可能正好反过来....海外中国人有印度人团结?二战后几十年,几个分裂的民族,德韩越也门,一方对另一方种族歧视的,没有....只有港台海华,赤裸裸歧视大陆人,不管你是穷还是富,只因为你是大陆人,,,,这样的民族凝聚力,笑掉人大牙......
2020年,加勒万河谷第一个冲向我军的,可是印度东北邦的黄种人.印度的国族凝聚力短短70年,已经成型....
当然如果印度人可以来中国当兵,那待遇更好,他们可能会更卖命。
如果印度人凝聚力强的话,这冲向中国军队的几百人,不会被几十个中国军人轻易击溃。
印度是无害的?
帮助印度发展制造业是无害的,合理的?
向印度转移技术和资金的合理的?
帮助印度发展基础设施是合理的?
帮助印度建设油气管道是合理的?
在中印边界绥靖是合理的?
最希望中国这样干的是谁?
你想干什么!
保值角度上,也不会单一投注。
全世界各种资本都一样,安全保值是第一位的,为此需要武力保障,这叫资本主义
印度跟中国历史轨迹差不多,差别在于等级制度下,中国选择了新的文化(洋务不算,君主立宪也不算),辛亥五四都算,然后毛吸收马主义赋予了中国除个人自由外的一切平等。这个平等,本质上就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基础。印度没土改,没废除种姓制,这两大理念不血流漂橹不人头滚滚实现不了。
它就是个大号清朝。
我是农村人,旁观了八十年代末到现在皖西农村到沿海打工的整个过程,以我的观察印度的主要问题还是政策束缚了工业发展,印度人在性格上固然有其劣势,但这在合适的政策下都可以被工业化的潮流一扫而空,工业化资本增值的狂潮能让羊吃人能让骨肉相残,什么样的劣根性都抵挡不住。我记得八十年中期以后我们老家就有人出去打工,回来传达的信息是干活不能想歇就歇要到时间才能停,大家普遍认为这不是人干的活。而且第一批出去的人特别喜欢拿人家东西,有用的东西往家里拿,没用的东西也往家里拿,如游标卡尺等拿回来完全无用,我怀疑小偷小摸数安徽这句话就是因此而来,从这些例子可见第一批打工人素质其实并不高,文化程度一般也就是小学毕业,初中毕业的都不多,我自己也到沿海工厂看过,基本就是一帮初中生带一帮小学生搞生产,主要是模仿,产品直接命名为仿西门子某某型号,工业化初期,这种单纯的模仿生产真不需要什么高素质的工人,只要工人服从管理就行,所以工厂都喜欢招小女孩,心灵手巧又服从管理,我觉得印度的女孩也具有中国女孩一样的优点,只要政策改变仅靠勤劳的女性印度也能发展出大规模的装配和加工工业,不至于许多初级家用工业品还要靠进口,穆迪这人应该是知道这一点的,也努力在改变政策,但好像不太顺利,假以时日如果印度的政策真能顺应工业发展,印度变成大号越南也不是不可能。
海外中国人之所以不抱团,是因为每个人虽然离开本土,但或多或少都受到中国本土这种向心力的影响,导致他们相互之间的吸引力下降。
换言之,如果,中国本土对海外华人的向心力为0,那么,海外华人相互之间基于共同文化而产生的吸引力,就没有任何干扰,就会容易抱团。
三哥在海外抱团,恰恰说明他们没有受到印度本土向心力的影响。世界上不仅三哥如此,可以说,除了中国以外的所有民族,都是如此,他们在海外抱着抱着,就抱成一个与本土还无瓜葛的国家,因为本土对他们不施加向心力。
这种中国独有的特点,观察周代的分封制和古希腊城邦制,便可知其渊源。
所谓的古希腊城邦制是怎么形成的呢?很简单,就是出走希腊本岛的人,殖民地中海的各个岛屿。
为什么要出走?因为希腊本岛的资源,随着人口的增加,养活不了那么多人了,于是一些人因为各种原因,被迫离开本岛,他们划着船,要么来到无人岛屿,生活下来,要么碰到有人岛屿,便征服当地土著,鸠占鹊巢,这些个岛屿人口满了之后,于是,又继续出走,去找新的地方,最终形成一个个独立的城邦,美其名曰地中海项链。
所以,希腊城邦制的形成,简单说,就是细胞分裂的过程,本岛对于海外没有任何向心力,也没有约束力。
我们周代的分封制不是这样的。
周天子的分封对象主要以自家直系亲属和老丈人家的为主,虽然也封了一些前代遗民,但通过结亲的方式,也让这些前代遗民成为自家亲戚,比如我们知道孔子是鲁国人,鲁国是周武王弟弟周公旦的封国,其实孔子祖上是宋国人,而宋国是商代遗民的封国,但是,我们读《左传》,就会发现鲁国国君娶的都是宋国国君的女儿,因为,周代有项制度,叫姬姓不同婚。总之,搞来搞去,最终是天下一家亲,都是亲戚。
不仅有亲戚这层关系,在物质上,周天子对于封国也是有实质义务的,不是一封了之,诸侯建立封国,周天子要给人给物,封国遇到麻烦,周天子会派兵援助。
最重要的是,在精神上,周天子处于绝对垄断地位,他垄断了祖宗牌位。
通过甲骨文,我们知道商代特别信神,什么事都是占卜一下,问问神的意见。周代没有继承商代的搞法,而是建立了信祖宗的观念,老天保佑没有祖宗保佑管用,不然,我们怎么能灭商呢。
这个观念的说服力是很强大的,即使到今天,谁谁成功了,人们还会说他们家祖坟冒青烟,是他们家老祖宗保佑的结果。
其实,周代发明这套信祖宗的意识形态,是为分封制服务配套的。你们的老祖宗都在我这儿(当然,也是我的老祖宗),都得到我这儿来祭拜。
总之,通过以上这些种种手段,周天子对天下各国形成了向心力和约束力,此后经过数百年的浸润,深入人心,孔子在此基础上,建立儒家学说,使得家国一体的思想,成为后世中国人不可改变的文化传统。
说实话,很多华人看印度就像老外看中国还是大清朝留辫子一样。
到油管、哔哩哔哩等网站看几十上百个最近三年的视频可能要好点。
如马努、长江等人拍的小城市街景、基建,人民的吃穿用度等等。
海印是。。。一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