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一尊:共和国第一个西方政客型元首 -- 拜吨
这一套可再熟悉不过了。锅全给毛,功全都要,邓江胡现在都成伟光正了。走资走了四十年,终于走不下去了,面对大变局,习刚要把方向往左打一点,马上就成为你笔下的历史罪人了。毛都能被搞得闭目塞听,你却认为习能掌控一切。四十年的积弊啊,党和政府等各种部门行业又换思想又换人,里里外外全是走资派,你却要他一个右中偏左的人解决掉四十年的积弊!非但如此,动作稍微大点就是搞独裁、搞文革、瞎折腾。汉武帝是总瞎折腾的昏君,乾隆竟是文武十全的明君,话语权实在是太重要了。要做大事,就不能太爱惜名声,更不能心慈手软,不然既做不了事,名声也保不住,这就十分考验政治家的水平了。就他目前的作为来说,我认为是良好的。
正如几年前动作和反腐。
肯定是不够的,也不要求扭转,但是确实看不到,尤其是这次可怕的放开。
第二波来了!
他自己就是秘书出身。
秘书 HELP 秘书。
当然,还有出身,这一批各层换届,上来的各级都是有后台,有门路的。
上行下效,莫过于此。
在他之前,真能干事,还有希望上去。
在他之后,能不能上去,全看投胎。
我倒是无所谓,按他的路数,我能顾得了儿子这一辈。
不按他的路走,公平公正,符合个人理想。
想开的话,总能顾得了一头,也就没啥。
以后啊,大家就越来越躺平了,也好,至少不焦虑了。
在我们国家国力和国际地位空前提升的过去10年里 《-------》 也是在他任上?
我们国家的成就是一代代国人努力干出来的,又不是一尊双手搓出来的。
华为真正成为世界消费电子巨头差不多要到18年以后,也就是在一尊的任上,但很明显,华为的建立、技术积累,花了二三十年时间,不是只吃最后一个馒头就吃饱的。那段时间,华为都没有在通信领域之外打出什么名号,直到开始拥抱消费电子。
一尊上台的时候,得到的是一个欣欣向荣、低负债率、人口还年轻的国家,还有一系列可以兑现的政绩,比如空间站、新航母等。只要他把反腐问题搞好,把吏治搞清明,那10年之后,他自然会成为中国人心目中的一个好主席。
可他偏不,他让我国的居民负债几乎追上了欧美水平,为我们带来了畸高的房价,亲手搞出了一个老百姓捂嘴、民粹横行、台上喉舌无耻的舆论环境。
换句话说,他瞎折腾了10年,都没能抵消掉前人和中国老百姓积攒的发展红利。
不过现在也耗得差不多了,老百姓已经真正开始感觉到痛了,而他又要为了开局之年的政绩搞房地产了。
如果他此刻不干了,试问他给后来者还留得下什么红利可言吗?
这类重大政策,不关是看说,而且还看做。
目前就是说说,如果仅仅是说,能从多角度解读。
做是要拿出真金白银的,现在看还不算有,前段时间银行这边的声势很大,落地效果一般,雷声大,雨点小。
所以说,就现在批评这一点,意义还不大。看两会之后,新一届政府班子上台拿出什么具体举措再说。
现在房地产市场一块大肥肉,很多人都蠢蠢欲动,问题是肥肉实在太大了,这么大的盘子,谁也吃不下。但另一方面肥肉不吃,会坏,会腐烂。
如何排雷,不正好显示出新一届政府班子的手段吗?干得好,大家一起喝彩,干得不好,大家一起骂。
房地产政策尤为如此。
很多时候,博弈的多方,对于某个方向渐渐形成新的最大公约数,是需要时机的。
目前的房地产,既有中央的“房住不炒”和严防“系统性风险”要求,又有地方上继续“土地财政”的冲动,同时还有地产商抵死不从的明线,还有被地产财富分化的各阶层民众截然不同的述求,这里面最为被政府看重的就是“保交楼”不要酿成群体性事件。
可以说,目前这种动态的平衡状态是极不稳固的。必然是会被打破的。
个人是认为,深圳及临深板块,政策传导到市场--被打破的契机在今年两会到今年9月之间。而全国性政策转变的契机在于今年底到明年上半年,也就是各方的最大公约数会在这个时间点发生明显偏移。
落地效果肯定不行啊,就像刺激消费一样,本就是大环境的问题。普通人看到过去这半年发生的事,肯定是想着该储蓄了,别浪了。
衷心希望如果到时候就是李强们上位,李强们大手一挥,能搞出什么有益的新增长点,不要竭泽而渔,用比美国更快的速度走美国走过的路。
我不乐观,但衷心希望。
最新一期《求是》11的署名文章,没多少新东西。
口风稍微转变一点的是: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总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
之前的口径是: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现在是:正确认识供给与需求的辩证统一关系,搞好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基本算是回到小强的路子上了。
其它都是老一套,谈了一堆地球人都知道的问题,既要又要的片汤话滴水不漏。
具体怎么做,等两会吧。
千言万语一个字:“钱”。出多少钱,谁出,往哪儿出。这几个问题不明确,说啥都是空的。
试着翻译一下
搞好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统筹扩大内需:把钱从六个钱包里逼出来?
深化供给侧改革:继续涨价,全方位涨价?
上次供给侧改革,煤炭钢铁价格翻了几番,这次是要水电煤米面油一起涨?
房价上涨多种因素。经济发展是个主因。至于老百姓兜里的钱。不是国家刮走就是资本刮走。没啥大区别。
政治人物讲的是盖棺定论。现在评价还早。
比如这段话:
一是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消费日益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力量。要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使消费潜力充分释放出来。消费是收入的函数,要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要提高消费倾向高、但受疫情影响大的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费能力。要合理增加消费信贷,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教育医疗文化体育服务等消费。
从写文章的角度来说,粗体的两句话是一种“平衡”,写得非常漂亮。但问题是,这两句话是为了粉饰而写,还是真有其事?
按正常人理解,如果真的想要以提高居民收入为目标,那这两句话应该写在开头,写成一段话的主标题。
因为提升居民收入是一个非常困难、见效又慢的工程,等居民收入提升足够反应到消费端了,不知道多少个季度、多少年就过去了。你不可能说,我刺激消费的时候,“顺便”帮居民提升一下收入。
不过更重要的是:下面的官员会怎么理解?
这个想必大家都有数。
今年不是一直在吹风,居民存款过高吗?
政策方向肯定要让你花钱。
一提到消费,总说旅游,餐饮,这才几个钱?格局太小。不要以为你不旅游,不餐饮就能保住口袋里的钱了,放弃吧,老乡。该吃吃该喝喝,好歹还能乐呵一下。
目前能确定的是医疗改革,肯定是要推的。但是,已经引发了多起重大群体事件。后边怎么走,再看吧。
对于统治阶级, 抓紧刀把子不是顺理成章的事。既然已经把人民踢开,更要紧紧依靠专政的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