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关于4864144帖的后续回应 -- 万年看客

共:💬27 🌺228 🌵2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关于4864144帖的后续回应

4864144“理想这东西,最好还是等到有了独立收入之后再说”回帖,内容轻佻且情绪用事,并不应该出现在相关话题之下。针对该贴的回帖提出了很多我认为有道理的观点。在此向回帖河友道谢以及向其他河友致歉。

以下是我在尽量认真考虑之后关于庐州少年抢夺话筒事件的看法。

庐州事件当中所谓“教育专家”陈某已经公布的言论,包括被网友着力批判的“交配论”,以及在B站评论区给出的反同与物化女性言论,基本上触犯了我能想到的各个键政派别的立场。尽管我个人的立场不够自洽——或者说同时认同很多相互矛盾的主张——但是无论陈某遭到什么人、什么形式的批判,我对于他目前的处境都乐见其成。另一方面,对于具体的批判人与批判形式,我确实抱有保留意见;对于有些河友基于庐州事件的引申主张,我也同样有若干不敢苟同之处。

首先,我认为拔高庐州事件的意义有丧事喜办之嫌。根据新闻描述,陈某并非第一次在该中学发表讲话。倘若此前各次他的言论与本次相同,则该校领导层乃至更高级监管层都长期负有失职责任。在这一前提下,一味歌颂蒋振飞同学等同于转移视线,妨碍追责。

第二,陈某的言论虽然令人反感,但是反感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他本人的粗鄙不文。换句话说,主旨与陈某相同、但是措辞更高明的言论在舆论场上未必会遭到当前这样近乎众口一词的批判。最切近的实例就是2021年衡水中学张锡峰同学的演讲。文本的关键语句“我就是一只来自乡下的土猪也要立志去拱了大城市里的白菜”与陈某“交配论”在主旨上的区别并不很大,陈某甚至可以自诩比张锡峰同学更有“国际视角”。不过张锡峰同学文本的措辞更煽情,事例更贴近中学生实际生活,文字水平更是远高于陈某,因此得到的正面舆论也远超陈某。从B站评论区来看,张锡峰同学的言论虽然也遭到了很多反对,但是远不如陈某这样一边倒。因此我认为蒋振飞同学在意识觉悟方面的代表性并没有达到河友们希望的程度。

第三,陈某虽然占据权威的地位,但是在本次事件当中的身份只是受邀外来人员,并不具备直接干预少年生活的权力。下一次的陈某未必不会是学校校长、任课老师乃至学生家长,这些直接权威对于青少年具有远远更高的处置力,而未来的类似叛逆行为又未必能得到与这次一样的舆论关注。另一方面,正如不如安静河友指出的那样,目前我国社会存在着不同的权威。一方面是央视网、共青团中央为代表的权威,另一方面是南方系和澎湃新闻代表的权威。蒋振飞同学本次叛逆行为实质上是以前一类权威为武器去反对后一类权威,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这是相对安全的叛逆行为。但是假如其他青少年在本次事件的示范作用下做出了以后一种权威为武器去反对前一种权威的叛逆行为,随之而来的舆论恐怕不会以支持为主。不妨想象一下,假如陈某在发表反同言论时另一位庐州同学同样站出来发表了挺同的表态,随之而来的舆论风向很可能与当下大相径庭——如果真到了那个时候,恐怕我的“理想这东西,最好还是等到有了独立收入之后再说”都要算是较为克制的回应了。

第四,即便不考虑以上几点,我依然认为不宜将庐州事件拔高到“青少年引领/彰显社会风气转折”的层次,因为这一说法忽略了我国近未来的人口年龄构成。1964年二普显示14岁以下人口占比40.4%,至2020年七普时14岁以下人口占比则为17.95%。随着生育率的持续走低,青少年群体的人口比重在近几十年内都将远低于文革时期。因此仅仅从物质层面来看,青少年群体在近未来恐怕也难以构成所谓“拍死反动学术权威的洪流”,尤其还要考虑到青少年原本相较于中老年群体在互联网运用方面的优势也将随着社会发展被逐渐抹平。

最后我要回应一下不如安静河友的指责。自从我开始人文主义谈话录项目以来,一直承蒙您的关注,始终没有机会专门向您道谢。4864144回帖确实思虑不周,但是我绝没有冒犯您本人的意思。另一方面,我也不打算为了避免让他人感到冒犯而不发表我认为正确的意见或者不反对我认为错误的说法。正如“自身老朽内心阴暗污浊,世故油滑阴暗污浊,虽然身上披着人皮,但是没有一点人味”的一部分河友刺激到了您的情绪一样,我的情绪同样也会因为某些河友的发言风格而感到疲劳。如果您当真认为我是一个不值得交流的人,当真认为以上的评语理应恰如其分地加在我头上,那么我至少希望您这样判断的依据是我以上更充分整理之后的观点而不是情绪化的发言。再次向您道谢并致歉。

通宝推:偶卖糕的,方平,途人,热河蛮子,南宫长万,
家园 把所谓“教育专家”陈某,和“衡水中学张锡峰”放在一起讨论实在

有欠妥当。

一个是2万元一场讲过400多场,有着广泛社会影响力的“教育专家”;另外一个,不过是个未成年人、中学生。

“乡下的土猪也要立志去拱了大城市里的白菜”论,虽然功利,但是在“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装点下,实在不算什么,更何况描述者还是个孩子呢。对张同学,大家不讨论是因为包容。你连一个孩子都不放过,拿来跟一个影响广泛的“教育专家”做比较讨论,我实在不知道说你什么好。

我就很欣赏任正非的讲话:

男人奋斗的目的是干什么,就是为了女人,为了孩子,为了家庭幸福

主观是为自己,客观上是为公司、社会,因为你努力奋斗过好了,客观上就为社会做贡献了,如果奋斗的成果变大,那你的贡献就变大。

管理员工,首先要从他的现状入手,要引导员工先为了老婆孩子而奋斗,男人首先是对家庭负责任,一个连家庭责任都不负责的男人,他又怎么可能对公司负责呢?

奋斗半天什么叫快乐,我看没有人花你的钱,就不快乐。

你赚了钱给老婆去买包,老婆高高兴兴就是对你奋斗的褒奖,不然你的奋斗又有什么意义呢?男人不要太小气,勤俭节约是美德,可如果你连给老婆花钱都不舍得,非要藏起来,那谁会愿意嫁给你呢?

咱们普通人,努力学习就是为了日后有幸福的生活。什么是幸福的生活,老婆孩子热炕头,“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但是吧,主观是为自己,客观上是为公司、社会。这两者是相向而行的。国家富强、民族崛起的表象,不就是每个小家都幸福美满么。(不要杠,有些人的家庭幸福,与国家富强是相悖而行的,但这是极少数)

说完咱们普通人,那自然有一些不普通的人,他们为了国家,舍小家顾大家,算大账舍小账。这种人,“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他们是民族的英雄,国家的脊梁。就说近代,没有将全家都献身革命的主席,“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总理,没有毅然回国的钱老,没有大家总所周知的两弹元勋,我们普通人的努力学习和努力奋斗,能多大程度改善自身的生活呢?国家铭记他们,歌颂他们,教育、激励下一代学习他们,这才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生生不息的动力啊。说起来,流浪地球系列电影,好就好在这一点:未来的英雄,或许不再是某个个体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这个集体,自小被印入血脉的,就是民族和国家的责任。

说回你的“理想这东西,最好还是等到有了独立收入之后再说”,这就更加大谬了。

理想这东西之所以叫理想,就是因为它还不是现实。有没有独立的收入,不过是多了“现实”这个变量。中国人还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没有独立收入的穷书生就不能谈理想了?

“蒋振飞同学本次叛逆行为实质上是以前一类权威为武器去反对后一类权威”,你将之描述为“叛逆”。可怜蒋振飞同学奋起的适合,所谓的“前一类权威”完全不知情呢。我真正开心的是,蒋振飞同学奋起的时候,视频里一片鼓掌和叫好声。

通宝推:崂山一道士,方平,红军迷,Rusher,金台夕照,唐家山,心远地自偏,陈王奋起,不如安静,
家园 人不轻狂枉少年

所以成年人大可对张锡峰付之一笑。

对陈某不宽容,那多半还是对陈某的社会身份代表的一些东西有所期待。

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其实陈某也好张锡峰也好,这些言辞听多了,抛开他们的身份不谈,多数人也就是付之一笑。

甚至被拿来博人一笑,比如曹云金在春晚的相声:

曹云金:我小的时候我父亲经常的教育我,孩子,想成为一个成功的人,首先得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刘云天:哎。

曹云金:我要的是金钱和美女。(啪)不争气的东西,难道你要的就是这些肤浅的吗?

刘云天:嗯。

曹云金:重说!我要的是事业和爱情。哎,这就对了。

刘云天:这不一样嘛!

家园 其实更多的不是理想问题,是诚信问题

说假话没有任何成本。一个年轻人为了女人读书,但是说是为了中华崛起,没有任何成本,但是有可能有收益。

家园 我相信也愿意相信当事人是真诚的

但是我不认为真诚与否应该成为讨论的重点

家园 东坡居士和佛印大师相对而坐,佛印看到了如来,东坡看到了狗屎

所以苏小妹说得好:你心底是狗屎,所以看到的是狗屎。

骚年啊,你心里满满的利益,看什么都是利益。

通宝推:心远地自偏,
家园 便宜话谁都会说

是不是便宜话,读者心里自然知道。我身边是什么样的人我比你们清楚。好像你也不是海华,既然都在中国生活,你们身边是什么样的人,你们也不傻,自然明白。就像电视上喊着反腐的官员有多诚信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因为腐败被抓的官员,100%都喊过不腐败,没有例外。

苏东坡在历史上赫赫有名。而对于多数人,那个和尚唯一的亮点就是认识苏东坡,和这句便宜话。这个差距说明,说便宜话或许能带来短期利益,但不会对你人生有什么决定性影响。在这件事情的争论上,我不介意处于苏东坡的位置。

家园 履虎那个帖子,

是河里认知大分裂的开端。

其实分裂早就开始,这根子还是在增长模式穷尽后的内卷。但现在分裂程度已经到了,之前表面上还是一个派的,对不同问题已经无法统一认知,所以传统的左派,右派,大棋,民族主义等等都已经失去了意义,如果不能在一系列问题上统一认知,一个问题一套看法,叫什么派不就是空谈吗?

民族主义本来是最有希望的那块皮,毕竟兼容性最强。奈何被最近几年来河里的新民族主义者搞坏了口碑,对于现实问题屡屡做出错误判断,对理想和未来又屡屡做出过高不切实际的预测,结果不断落空,透支信用。履虎去年就开始不断鼓吹要打台湾了,美帝要崩了,结果无一兑现。现在出来捧某个热血青年,我认为跟B站拍什么《后浪》一样,谄媚加寄托,即“我们这些人不行了,看你们的了。”

可问题在于,老的不行,不意味着新的就一定行,更差也同样有可能。但这样不是坏事,年轻人试错是需要成本的。所以认知崩盘也不是什么坏事,崩了,才能更好地走向真正的重建。

通宝推:热河蛮子,
家园 马超还打着工业化基本完成,要靠公知挑毛病,正经走公知路线呢

一个油腻中年为了女人和恰饭当公知,但是说是为了中华崛起,没有任何成本,但是有可能有收益。要诛心,大家都会。

家园 他这代人唱着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歌子长大的,有几个真当了?

突然把一个力捧大权威打击小权威的人,不知道怎么想的。那个反对教授的人,根本没有任何风险和成本,因为站在他后面的是最大的权威。明明是向权贵献媚,却要打扮成反权威的形象,但是能骗得了谁呢?其实那个教授才是弱势群体,虽然弱势群体不总是对的。

说到所谓预测,那个神棍几乎总是反向指标。

家园 所以你见到过夸他志存高远的么?

他的长处是对新闻的分析,然后靠分析完的预测来给自己立棍。多件事情他的预测超过其他媒体自媒体,所以赢得了名声。他可不是说我是为了人民,然后就火了的。

就比如河里那个叫履虎的,是因为无数次预测失败才丧失信誉的,而不是因为捧这个疑似中学生失去信誉的。

志存高远,基本不值钱,因为成本太低了。

家园 人家上台抢话筒可是有被退学,网暴的风险

你说不值钱,你被退学,网暴过吗?

家园 关于庐州中学这事,有一个看问题的方法

少看一个人说了什么,多看一个人做了什么。

具体到学生(有人怀疑他不是学生?):

这个学生做了什么?他敢于质疑老师,他的做法很牛逼,要点赞。至于学生说了什么,根本就没必要在意。因为还要观察他随后、以后还会做什么。

具体到老师:

这个老师做了什么?身份是个老师,不论他说了什么,都算他的作为。他把课讲砸了,是个笨蛋、蠢货。

家园 说说看,讲新闻联播上天天说的东西谁会被退学?

你举个例子,中国大陆境内,改开以来的。这个教授说的不符合新闻联播价值观,这样的被欺负的例子很多,比如刘晓波等等等。谁对谁错不说,哪个危险是显而易见的。

家园 你爷爷不就是这样被下岗的吗?还是你已经忘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