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大家一起上:“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黑传说

共:💬244 🌺1377 🌵30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家园 你还是不懂国家印钱的机制

你以为国家是想印钱就印钱?

现代国家印钱主要有两个渠道,一个是中国的主要方式即央行印钱购买企业手中的外汇。

注意这个时候整个国家的货币量没有增加,只是把外币转变成人民币

一个是央行用货币购买政府债券,这相当于央行借钱给政府花,不是送钱。

除了经济危机时期,避免金融系统的大崩溃,央行可能在某个时间段对某金融企业实施紧急救助,否则一般情况下央行不可能送钱给哪一个机构,更不可能送钱给哪个人,哪个企业

这是经济学的ABC内容,我提了很多回了,你为什么就是转不过弯来呢。

金融的运行机制没有你想象的简单。

家园 理工同学们对金融有一种崇拜

一个河友认为财务报表体现一切,数字是不会说谎的。

或者认为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体现着最高的职业操守,现在只有四大了。

认为央行遵循着印钱的纪律,不知道事急从权,提高债务上限与量化宽松只需要开个会。

认为股市债市波动完全是市场行为,非人力所能左右,我例举几个市场上的大户,巴菲特基金,高盛摩根基金,淡马锡基金,挪威基金,英国养老基金,401K基金,其他资金在他们面前是不是渺小得可以忽略不计,除开中投中金基金不太听话,他们在一起开个会,进行一下窗口指导,是不是能解决几乎所有问题。

家园 2007年开始提准,那不是TG宏观金融管理层直觉超级牛逼?

08年美国金融海啸来之前就开始自己挤泡沫,怎么都算不坏事。看过一篇文章分析TG每次都幸运的在外部泡泡破之前提前挤了自己的泡泡,笑话那运气好得跟神迹一般......

无论你怎么转进到中间环节(原材料,设备),最终消费端的产品过剩就是整体过剩。为什么工业化以后市场经济最终消费端的需求总有一天会赶不上产能过增加?很简单, 只要资本有利润,它贡献的税收+工资就买不下资本所产出的商品。

对一个独立的经济体而言,外部市场的不断增长,或革命性技术的出现才会形成有效增量投资,否则人为的宽松货币供应就是吹泡泡。

对中国而言目前外部需求显然已经到顶,拓展市场需要时间和地缘政治中美博弈等等因素配合,新技术同样需要时间且其什么时候发生跟投多少钱也不是线性正相关,哪里是一个银根松紧那么简单的问题

家园 中国未来就是东北化,民营企业没有增量了

@dudu8972

十多年前,大家调侃的是:投资不过山海关。江浙福建广东,很多年前,男人考公务员被人看不起,没出息。要自己做生意。

现在调侃的是:躺平,考公,进体制。东北才是历史发展的方向。

------

东北化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增量投资,社会固化。

东北的民营企业都围着ZF转,挣各种工程款,没有对外挣钱的能力。

民营企业躺平,不是说放弃了存量。现有的投资,只要还能挣钱,大家放心,老板不会停业的。

民营企业躺平,实际是不再进行面向长期收益的增量投资。当然凡事有特例,进口替代类产品,有预期的市场空间,仍然会有大量的投资。

-----

中国东北化,并非世界的末日。东北人(有编制的)一样日子很好过。全国人民向东北人民学习,学习在一个全国东北化的时代,如何更好的生存下去。

家园 人为控制货币总量这就是搞货币的计划经济

如果真正搞市场经济就会认识到货币量和服装销量粮食产量机器产量等等一样,市场本身会进行调节,去控制货币量与计划经济控制粮食量布匹量机器量一样都是对市场的越俎代庖,是愚蠢的行为。

市场经济不意味政府不要介入 ,政府需要对企业进行战略引导,进行资质审定,进行扶持弱小,对企业间的研发协助进行牵线搭桥等等,但是政府绝不能控制商品总量。

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都不会对货币量进行控制,而是只对货币的价格进行控制,即只调整利率(根据通胀率和GDP增长率调整,即所谓的泰勒规则)。

西方国家喜欢怂恿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其战略对手中俄在货币领域搞计划即控制货币总量怂恿中俄高什么存款准备金率并且不断提高存准率 而西方自己存准率几乎为0,而从来不变。

市场放开了,但是货币总量被控制了,结果经济就一塌糊涂,各种破产倒闭,各种资金链崩紧,高利贷,各种三角债,有关系的从银行拿到钱放高利贷,没关系的借高利贷最后成为杨白劳,巧儿即企业最终也被抢走卖掉。

这就是货币的计划经济控制导致的恶果。

另外计划经济也是有经济周期的,59到61年中国经济的大滑坡本来也是供求失衡,特别是农业供求失衡导致的。

马克思以为实施计划经济就能够避免经济危机实际上是一个空想,已经被历史所否定。

再说经济有周期本身并不是坏事,人们需要的是避免经济波谷时期的恐慌带来的恶性循环,日韩台的制造业发展一个经验就是逆周期投资,即在波谷时期进行大投资,这样经济波谷反而成了经济发展的机会。

家园 以前好像写了几句

现在一年毕业1000万大学生,一个学生发一万美元,也就是1000亿美元,我们每年外汇储备的各种股息、利息收入都不止这个数。与其被美国不停地贬值化空,还不如早点花在有用的地方。

接上,每年花1000亿美元,每个大学生给一万美元,毕业后立即给护照帮助办理各国签证给一万美元,全世界各地去旅游,一年内不准回国,就是在国外旅游,当然了一万美元可能不一定够,那些国外表现好的,国家再补助一些,家庭条件好的,可以自己补助。不过以我看,每个人一年一万美元那是足足够了,都是大学生了,都是成人,有一万美元保底,在哪国还能找不着一个糊口的工作?如果找不着,一万美元也不能保证你存活,那还早死早超生吧。

接着,如果政府嫌1000亿美元太多,那可以从100亿美元做起,先试点,弄100万大学生出国旅游,效果好就再增加,我看这样一是解决了就业问题,因为出去旅游的一部分学生,会在当地打工赚钱,如果感觉好,就有可能不回国内卷,这样不是一举几得?

接着,很多国家肯定会不高兴,又是说我们抢了他们的饭碗什么的,但是我们只是旅游啊,一年后就回国了,如果实在不高兴,可以在美国三个月,然后去加拿大三个月,再去欧洲半年,反正让年轻人既长了见识,又开阔了眼界,当然了也给外国带去了生机,大家都好。

家园 不是提准就是挤泡沫,而是搞休克疗法

提准本身是泡沫制造机,导致大量企业在本行赚不到钱,赚到一点钱也是为银行打工,这样大量企业的老板放弃本业跑去炒地皮,地产泡沫就是这样起来的。

2007年以前存准率百分之七还是偏高的,发达国家要么没有这个东东,要么就是0.几

内部需求的增加首先取决于就业率的增加,取决于企业利润的增加。

企业利润的增加就会让企业增加工资,工人工资增加了消费需求就增加了。

企业利润的增加,企业会增加投资,从而增加对钢铁,水泥,各种机械,机床,各种电子产品的需求,即增加了社会的总生产资料需求。

大幅提准,造成企业大面积亏损,或者大面积撤资,就会造成就业率下降,造成工资减少,造成企业投资所需要的水泥钢铁机床等等生产资料卖不出去。

最近中国的失业率已经很高了,特别是应届大学生失业率高达20%以上 就是2007年以来的紧缩货币政策日积月累导致的恶果。

中国的内需不足不是因为所谓新技术没有到来。

资本有利润也不会一定导致生产过剩。

价格等于成本加利润

工业化社会,由于机器化生产,生产单件产品的成本是很低的,因而工业产品的价格即使加上企业利润也不高,不会出现买不起的情况。

2007年中国提准是因为从金融决策层到经济学界到财经舆论界,中国被西方间谍高度渗透.

而由于金融理论的专业性,这种理论间谍国家安全部门难以判断。

西方国家一贯以来就是把怂恿中俄和发展中国家紧缩货币作为国策,例如东南亚金融危机,IMF提出救援的前提条件是金融紧缩。

俄罗斯休克疗法在货币政策层面也是严厉的货币紧缩。

你要提高警惕。

当然前提是对经济规律 金融规律多多思考,不要太想当然。

家园 当年国企改革时,社会舆论对国企也没好话

穷,僵化,低效,腐败。。。这都还算是好听的。。。

而私企,上上下下舆论无不充满溢美之辞。。。

其实太多事情说穿了,就是国企给钱少,私企给钱多。至于僵化,低效,腐败之类的,私企只多不少。

现在私企给不出钱了,未来社会舆论对私企也不会有什么好话。

通宝推:亮子,
家园 东北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未来

这就是全国东北化.

东北人在全国买房,旅游, 不代表东北经济有希望.

有编制的,能在全国买房,旅游的东北人,跟没编制的东北人, 比跟香港人台湾人的差异还要大.

全国人民东北化, 到处旅游,买买买, 中国的未来跟东北一样,充满了希望.

东北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未来

家园 虽然我是金融外行但也觉你似乎说得非常离谱,准备金只是调节

准备金只是央行用来调节商业银行能够用来放贷资金比例的,它的高低跟货币量,经常说的M0,M2等等一点关系都没有。

你也并没有论证调准为什么是计划经济,调整利率就是市场经济,而是张嘴就说。万能的市场既然能够自我调节任何一种商品(包括货币)的价格(利率),为什么就不能自我调节其供应量 ?资本家足够聪明既然可以根据市场定价为什么不能根据市场定产能?说不通嘛!

你自己也曾经说过央行的投放货币的机制,虽然不怎么准确但也知道货币是要投放的,既然要投放就应该有一个投放时机和数量的事情,别跟我说你心目中的完美市场经济是看心情,既然如此不如说钱可以根据需求随时用大风吹来哈。

退一万步,你说的都对。那么发达国家的经济危机哪里来的呢?那一次不比中国的经济波动更惨烈(企业倒闭,失业,美债一再突破上限,政府关门,乃至长短期利率倒挂,甚至战争)?

难道真的是美联储的扩表缩表加息减息一再的要求中国和其他国家买美债搞脱钩逆全球化......都是没事闲的,本来政府啥也不干市场就自我平衡了?

你这段回复就一条还行,逆周期投资搞得好对抵御经济周期性下行有效,但也不是全行业的逆周期扩张都好,比如已经饱和的行业,让流动资金充裕的企业正常运转满足市场需求即可,经营不好需要大量借贷才能维持的自然淘汰就好,不然就是继续吹大那个一定会破的泡。需要逆周期投资的是芯片这些我们落后容易被卡脖子的关键技术,重大装备,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车......甚至基础设施,扶贫,乡村建设,环境整治,农田改造水利设施都可以理解为中国现在正在做的逆周期投资。

家园 一点思考:东北市场经济时代的衰落和全国的考公热事实

东北是计划经济时代特别是建国初期中国工业化的领头羊,原因很简单,背靠苏联。市场化以后的衰落跟他崛起的原因一样,市场化背靠的是港澳台,东北太远且应该是中国计划经济惯性最重的地区, 没什么可奇怪的。

工业化充分了以后,14亿人并不需要每一个地区都像珠三角长三角那样都过度发展工业。工业化的典型特征就是不用太多的产业人口就可以满足本国的市场需求,需要开拓海量的外部市场,不然为什么会有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侵略和掠夺......

中国的不同区域由于历史和其他先天因素的差异发展出各自的优势行业经济特色并互补循环是好事不是坏事。

至于考公热,可以想想为什么热。既然这个世界上除了大大小小的的老版绝大多数都是体制内外的打工人,为什么会体制内的一头热?大家很容易想到特权腐败等等。

我不这么想,体制内的绝大多数一般公务员,教师,医院的普通医护包括不拿红包回扣的名医,国企一线职工.....本质上谈不上什么特权腐败吧,不外乎就是工资福利高于平均水平(其实也非常有限,体制外的大量白领金领收入远高于一般体制内的普通员工),此外就是稳定。那么问题来了,党妈能不能立法强制要求民企提高其雇员待遇到跟公务员相当的水平?

想都不用想,本贴里面的聪明鸟们第一个会不答应,会喊迫害民企。

那么怎么办?我也没办法,总不能政府掏腰包比照公务员标准补足民企雇员差额部分吧。毕竟政府只能收税又不能公然下场跟民企竞争捞钱。

一笑。

家园 越说越离谱了,休克疗法是一个全面私有化为目标的彻底的社会转型

其中涉及到的金融政策只是整个转型的千头万绪的一个方面,准备金更是金融政策里面普通的一项,到你这里就成了休克疗法的主要手段了。

口口声声懂经济懂金融还以思想行者自诩,也不至于如此吓唬外行吧。

准备金就是一个开钱庄都明白的道理,不能把款全放出去以备储户取现避免挤兑导致自己破产,准备金多少钱庄自己根据面对的大的经济环境和自己储户放款的回款情况随时调整,现代金融只不过是国家把这个权力上收了,因为银行放的贷绝大部分是储户的钱,银行大面积挤兑造成的恶果最终是政府也就是全社会承担,银行最多破产了事。

口口声声懂经济懂金融还以思想行者自诩,也不至于如此吓唬外行吧。

家园 不管如何,央行不会随便印钱发给去用

你说定量宽松,那与网友一般理解的印钱差别很大,那是央行购买政府债券,即央行借钱给政府,不少发钱给政府。

借钱给政府,和你平常借钱给人一样,都是为了增加对方的资金的周转,而不是增加对方的财富。

增加资金周转,学术一点就叫做增加流动性。

你说的股市债市波动等等问题,确实不是完全的市场行为,里面水很深,也有昧国对世界的理论欺骗在里面,例如当年吓唬香港当局,说他们下场去管索罗斯他们违反市场经济原则等等,这就是昧国对香港对世界的理论欺骗,本质上他们把控着市场经济的定义权,依据自己的利益随时调整尺度。

这是另一个问题 ,不展开。

包括几大会计师事务所,其实造假也非常严重。

在2003年以前,昧国的会计师事务所曾经接连曝出造假问题,有人认为昧国发达伊拉克战争就有转移注意力的因素在里面。

家园 融资总量被央行卡住,融资渠道再多也没用

所以问题主要在央行,28次提准把融资总量死死卡住。

而这个央行的政策又给商业银行增加对企业特别是私企的吃拿卡要制造了温床。

因为融资总量被央行卡住,意味着陷入资金困境的私企更多,更多很多,所谓肉少狼多,这样商业银行就可以变着法子玩弄私人资本,可以提出很多附加要求,例如要求各种“过桥”,很多商业银行的实权人物甚至操作私人金库,或者搞账外资金,去放高利贷,大赚特赚,高利贷盛行。

所以当年有一个新闻一个商业银行行长在两会上公开说连他都为民营企业叫屈,银行拿了太多了,结果引发包括李克强在内的哄堂大笑。

家园 市场不足不是因为人口太少

14亿人口还少吗?

问题在于这14亿人口的平均收入多少。

而这个平均收入就取决于就业率,企业利润率。

当企业大面积的陷入资金困境,企业就会减工资,裁人,甚至企业倒闭所有的人失业,这样总需求就下降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