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刀郎新作罗刹海市的作曲溯源 -- 达萨
这几天被刀郎新作刷屏了。
听了一下,挺不错的。歌词有内容,耐人寻味;曲子也不错,有些味道。
不拆穿就难受诺娃听了后觉得曲子有明显的地方民歌小调的味道。我笑笑说:想不想知道是哪里的地方民歌啊?诺娃很惊讶:你知道?
我当然知道。不是我的音乐修养有多高,而是这个曲子落入我的熟悉区了。
这首罗刹海市的曲子来自于东北一种地方戏——拉场戏。
估计知道这个名字的人不多。我输入这个词,输入法里都没有。
很多人不知道,东北民间三大戏,评戏,二人转,拉场戏。
评戏是河北地方戏,但是因为与辽宁交接,口音近似,所以在东北,尤其是在辽宁,评戏的群众基础非常深厚。我的家乡原来仅仅是有个小县城,还有有个很有规模的评剧团以及有个很上档次的评剧院。
二人转就不要说了,在赵本山的大力鼓吹下,全国人民都知道了。
唯独拉场戏,始终局限于东北若干地区,没能够发展壮大。其中原因,不得而知。
我的体会,是拉场戏介于评剧和二人转之间的有个剧种。
它不像二人转那么固定和单调(二人转的曲调非常简单,就是那么几段旋律反复使用;表现形式更简单,两个人,两把扇子货手绢即可),但是比评剧的唱和白更接近口语化。舞台表现形式比评剧简单,比二人转复杂。需要必要的布景设计和服装道具,但是总体而言,演员数量不多,服装要求也不高。
所以拉场戏在东北民间其实非常受欢迎。唯一的限制是,它毕竟还是需要舞台,布景,服装和道具,所以无法做到二人转那么普及,在田间地头都可以表演。所以,我小时候听到的拉场戏很少有现场表演,都是收音机/录音机,或者电视。
很多人不知道,赵本山其实不是二人转演员出身,他是拉场戏演员。他的成名作——摔三弦就是典型的拉场戏。后来他还创作和表演了很多拉场戏,如大观灯,豆腐麻将,送礼等等。
拉场戏的唱腔是上样子呢?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子啊网上搜一下拉场戏回杯记。这出戏在二人转里貌似也有,叫王二姐思夫。听到回杯记的唱腔,你就会发现与罗刹海市非常相似。刀郎有个西北演员,这一次借用了东北的地方戏再创作,成功的收拾了曾经羞辱过他的那些货色。
拉场戏的唱腔比评剧更直白一些,更接近口语化。更值得主义的是它的对白和念白。与评剧的一板一眼的对白和念白不同,拉场戏的白要自由得多,演员发挥的空间大得多。所以很多幽默搞笑以及插科打诨的段子都出自拉场戏的白的部分。
赵本山在成名作里很多神来之笔,都是因为超级幽默的念白和敏捷的现场反应。
据说起源于天津。二人转中大量使用,拉场戏肯定也是。
《序曲》 ︳「广西山歌调」
《花妖》 ︳「时调」
《颠倒歌》 ︳「栽秧号子」
《画壁》 ︳「绣荷包调」
《画皮》 ︳「银纽丝调」
《静听》 ︳「闹五更调」
《路南柯》 ︳「没奈何调」
《罗刹海市》 ︳「靠山调」
《翩翩》 ︳「道情调」
《珠儿》 ︳「河北吹歌」
《未来的底片》 ︳「说书调」
家在东北 庞龙
是类似于词里面的词牌么?
词牌,我的理解主要是规范歌词的文字格式。想来古代的词,主要是来唱的,无非是文字的东西有更好的机会流传下来,而唱的部分需要代代相传,难度稍微大些。
看你写的这些调名,觉得好奇,也许和以前词的唱法有关联。
我家还有一盘赵本山,潘长江他们的磁带。我要没记错的话就写着二人转选段,里面有大观灯。
旋律有明显的东北味,听着眼前马上浮现出扭秧歌的舞姿,脚下也有点情不自禁。
东北有些曲调确实很有舞曲味道,就像是拉丁街舞里的 Salsa, Bachata, Merengue,还有诸如 West Coast swing, East Coast swing, Lindy hop,
Jive,都是音乐节奏明显,舞蹈动作洽合,相得益彰。
也找了你提到的 拉场戏回杯记 来看了下,故事情节铺垫、延伸都很不错,很能吊胃口。比如开头那丫环又是张二嫂,又是张木匠,最后自白是小姐张相公回来了。这一节里还有几段相当不错的快板,比rap 不差么。这个版本很值得一看,节奏有张有驰,搞笑细节不少,就是不知原来是否应该纯东北味会更有笑点些?感觉上普通话的味多了些。回头多找些地方戏的看看,毕竟这些能够流传下来,当年都是需要花大心思抓住现场观众的注意力,才能活下去。好东西都是逼出来的。
回到刀郎的这首歌,总体感觉不错,也有味道,也有情绪,唯一不足(纯粹个人喜好),大概是吊嗓有些多。偶尔吊嗓,很有味道。印象中不知道是谁唱的,里面有女声吊嗓京剧曲调穿插,味道就很好。
都是各地的特色民歌,类似词牌的感觉是对的。毕竟很多所谓自度曲名,出名后就成为词牌了,后来者同词牌作品如果名气更大,其词里的某几个字就又成了这个词牌的别名了,有的甚至喧宾夺主。绣荷包调、闹五更调啥的,没准就是这么来的吧。
真的找了回杯记来看。
这出戏没有你希望的那种纯东北味,基本就是那种带有东北味的普通话版本。
这出戏李最出彩的是男主张廷秀。这个男演员的喜剧天分很棒,偶尔的插科打诨具有点睛之笔。
因为二人转很多人都知道,拉场戏就没那么多人知道,即使在东北。
所以磁带再销售时就可能采用更容易被接受的二人转这个名字。
大观灯确实不太好界定。他的表现形式更接近拉唱戏,因为里面有大量对白,而且不是传统的男女搭配。但是如果你硬要说这是二人转,也勉强说得过去。毕竟只有两个人在那演。
不过从唱腔来说,大观灯的曲调时拉唱戏,不是传统的二人站唱腔。
梁祝一样宛转凄美,就算穿越了时空几百年,还是找不到你,大话西游的味道。一错过,就是几辈子。
所以珍惜枕边人吧,也许前世无数次磨难,才换来今生再次相拥。
无数没看过聊斋的网友评论:没点中华文化的修养,连首歌都听不懂。。。
这张专辑注定会载入音乐史,成为一个转折点。
尤其佩服刀郎的是,他自己买了版权,听歌不收费,牛。
但是包括他们自己宣传都管自己叫二人转。
小时候都是庙会,一些剧团趁机在山脚下围上一个场子。找几个人在门口唱两句,但是一到关键之处就停下来,让你买票进去听。
确实有布景,不止两个人,有情节。 当年喜剧就是是婆媳之争,邻里之争这些事。 白的地方其实就和普通说话差不多。 还有一些类似动作剧有翻跟头,武打之类的。
后来据说内容上越来越下三路,都快成扫黄对象了。然后就是赵本山的绿色二人转运动了。稍微好了点,但是也不多。
就像京剧里,一说西皮流水,懂的人立刻就能够哼出旋律和节奏一样。
老铁的年龄应该是看过一部很经典的戏剧电影,三笑的。
那部电影就很好玩,介于戏曲和音乐剧之间的一个状态。
它用的不是流行唱法,但是也不是传统戏剧里的那种专业唱腔,而是各类江南民间小调,例如紫竹调等。词是现填写的。
很多所谓的调,应该是这一类,常年再个各个地方流行的民间小调,后人不断填新词。
后来就莫名其妙的消失了。
很多商演都用二人转的名字,其实内容和二人转没啥关系。
更接近带有唱腔的脱口秀加滑稽戏。
白嫖了几十年的歌曲的我觉得听这歌不花点成本我会不安心.......
东西街,南北走,出门看见人咬狗。
拿起狗来打砖头,又怕砖头咬了手。
稀奇稀奇真稀奇,麻雀踩死老母鸡。
蚂蚁身长三尺六,老爷爷坐在摇篮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