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 人品 -- 住在乡下
本来以为假期没什么事,结果值班的错开了,山海间都有了安排,很好。
熟人说到了很好的腊肉,是真正的土猪,年猪农家自制的,忍不住了,开车带着父母,进山了,路上居然接了护士长的电话,她孩子和亲戚的孩子玩,提到山里能看到野兔子,问能看到吗?这时间段,桑葚也没了,蘑菇也不敢吃,有点难办,只好说,我也不知道,但马和羊鹅肯定能看到,而且还能坐马车,她们很想,那就山里见,有康复病区护士长,我走山路也安心了。
在山里碰头了,本来没想看到野兔子,不过我人品众所周知,居然爆发了。看到了2只,小朋友们为了不惊动,把手都塞到嘴里了。
玩的很好,我山路十八弯也走的很好!小孩们疯跑,饿坏了,平时叫吃都要求的,居然主动要添饭。
假期有了愉快的开始,我打算过几天去沙滩行走练习手动对焦。
山里的菜看上去就很美味,现在的沙滩 风一吹开始凉了吧?
小时候村里还是有人养的。但是后来不知道为啥没人养了,家禽主要是鸡,养鸭就算到头。
另外养猪的越来越少,养狗的却越来越多。这个原因我知道,新媳妇怕臭怕脏不让养猪,老人子女在外怕贼要养狗。
现在住在城里,好多年不回村了,教孩子现逮一只鸡,杀了吃的快感都快忘了。兔子肉不好吃,但是年轻的时候好摆弄枪,似乎也就打打兔子。
现在也不少,看家鹅。
兔子,肉用的很多,熏兔最好吃。
如果市场不够大,一般不划算。
在广东地区就不同了,广式的有烧鹅,潮式的有卤水鹅,甚至客家(顺德?)的有碌鹅(斩件用砂锅焖那种),市场够大,有规模效应,养鹅的就多了。
记得农村家里以前养鸡也有养鹅。
养鸡就是放养,随便乱走,到晚上喂一把归笼就行。
养鹅就不那么容易,得赶出去吃草,得到河沟里玩水洗澡搞半天,而且多数脾气特别大,动动就“嘶”人,有时候还追着别人啄。
所以一般情况下很少看到有鹅没人管的,没人管的很多时候也是在水里。
鸭子也是类似情况,也得象赶羊一样去“放牧”。经过的水田什么的,清水马上变成浑水,都是鸭子在水下的泥地里翻找东西吃给搅的。
鹅虽然吃草的时候多,但是似乎也需要在水地下象鸭子一样的翻,估计也是需要里面的一些食物。
适合养鹅的地方少。其实鸭子也是。北京鸭正好靠着运河一带的水面,所以能形成规模。
但是我也要说个但是,顺便问一下 @大秦猛士 江南一带不缺水吧?何以鸭子远比鹅出名?例如南京的板鸭,江浙的酱鸭?印象中,我只在扬州吃过盐水鹅翅。
我就问你,除了凉菜,东北有啥是不能用铁锅炖的?
在北方鹅的市场就是小。很少有吃的。既无消费传统,又无消费动力。鹅体型大,整体价位也高。一家几口人才能吃完一只大鹅。
我估计南方两广那边也是商业市场第一的。饭店里做好后斩件出售,为家庭所不能。
以前养的时候有看家护院的作用,不图吃。可能和 @大秦猛士 说的水面少也有关系。现在大部分河经常干涸。村里的大坑大部分时间也没水了。有水的村子,水面都搞了网箱养鱼。
我忘记是不是河里看的了,有人曾经计算,在土地上种植苜蓿等固氮作物,然后用来喂肉用兔子,再蚯蚓等虫子喂鸡,蛋白质和热量算下来比直接种粮食更合算。但是可能比较消耗劳动力。
杀鹅和煮鹤大概是类似的有点煞风景,不过这可能是文人的看法,农村可能更看重的是经济价值。
我的印象里,养鸭子容易些,特别是大量时。几百只鸭子在一起,一个人就可以赶的了,就象羊群一样。另外鸭子比鹅更杂食一些,不象鹅吃草为多。
第一,如下面河友所言,鹅的食性比较单一,而且个体较大,对于饲料类型、数量要求都更高,大量养殖的条件不如鸭子。而且鹅的攻击性比鸭高多了,大鹅能赶人,鸭子只能被人赶😅同等条件下肯定更喜欢养鸭。
第二,肉质差异。我觉得鹅肉更清淡,脂肪含量少,比较适合我的口味;大概是因为鸭子吃鱼,鸭肉有股我不太喜欢的味道,有点类似鱼腥。但是在古代,鹅肉脂肪含量低其实是很大的劣势,因为古代人缺油水啊,吱吱冒油的鸭肉要比鹅的瘦肉吸引力大多了。
第三,鸭蛋的产量大,能够大量制作咸蛋皮蛋;鹅蛋产量很低。所以养鸭要比养鹅合算。
江南的知名鹅也是有的,比如茅山老鹅(就是茅山道士那个茅山)。不过鸭子的根据地南京名气大多了,所以南京板鸭盐水鸭酱鸭知名度就大多了。
顺便说一句,不知是不是我的错觉,我觉得在明清著名小说里,鹅的存在感更强点,比如大家都知道的:水浒里,武松被陷害发配,施恩送行,给的是两只鹅。红楼梦里贾母说不吃油腻的,可还是吃了松瓤鹅油卷;芳官挑食,酒酿鸭子不吃,吃了胭脂鹅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