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从另一个角度看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国庆节快乐 -- 真离

共:💬83 🌺482 🌵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豫东战役的结果,彻底改变了南线的格局 -- 有补充

这个作用怎么评价也不过分的。

我一直觉得,毛的想法、粟的想法、刘邓的想法不能混为一谈。48年刘邓转出大别山后,所谋者甚大,一直是想以刘邓大军为主导,来解决中原问题。拿刘帅的话来说,就是瘦狗拉硬屎。

当时刘邓主力转出大别山后,未经补充时的实力:

  第一纵队15,363人;

  第二纵队11,627人;

  第三纵队15,384人;

  第六纵队14,280人;

除去野战军直属队不计,尚存56,654人。可以说是实力大损,此时不出奇谋妙计,怎么翻得过身来,除非天上掉下个大馅饼。

此后,陈谢和陈唐配合,顺利打下了金刚寺、洛阳,而刘邓在阜阳战役,宛西战役,宛东战役,一直想主导中原战局,可惜都没成功。设想如果宛东大胜,刘邓本部合陈谢、陈唐一举消灭了张珍兵团(三个整编师五万余人),未来的决战,很可能是刘邓主导,合本部、陈谢、陈唐、粟四个兵团,在郑州至武汉一线进行,而山东兵团、苏北兵团会成为牵制、阻击徐州集团的偏师。

这个阶段,陈唐兵团的统兵权成为了焦点。尤其是城南庄后,毛已经下令,陈唐归建粟裕,刘邓配合粟集中兵力打五军之后,刘邓再提出了宛东战役,再争夺陈唐兵团统兵权。结果宛东打糊了,此后陈唐归建粟裕,豫东大胜,战前陈毅一人去了中野。

调陈毅去中野,是刘邓建议中央的,是主导整合大中野的第一步,刘帅喜欢说吃一个,夹一个,看一个,当时吃的一个是陈谢,陈谢已由JW直接指挥转为刘邓指挥;夹一个是陈唐,调陈毅就是夹陈唐;看一个是粟兵团,建议粟暂留中原打大仗就是在看。如此刘邓可手握30万野战军,20万军区武装,一举超过去年的华野,名副其实的中野老大哥,军事第一,举足轻重,如此才能翻过身来。所以说,要的不是陈毅一人,而是陈唐兵团的统兵权。

电文里提到的刘邓六万,陈谢五万,陈唐九万,后者应该是包括的除1、4、6纵以外的华野外线全部了。豫东战役实现了华野外线兵团的集中,随后的济南战役又实现了外线兵团和山东、苏北兵团的集中,决战的主战场也就摆到了以华野为主导的徐蚌一线。刘邓在双堆集再次等来了“陈唐兵团”。

通宝推:南门桥,网海,青青的蓝,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中原的困难 -- 补充帖

是夺取全国胜利最后最大的困难,如何解决这个困难,毛、粟、刘邓三方都有自己的主张,唯独陈毅是个没主张的,所以夹在三方中间被摆来摆去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刘邓所谋很大,不成立,你也说了他们能力不行 -- 有补充

实际上大部分战斗是陈谢打的,可算有声有色。

刘邓大中原构想一直来自中央,从来不是他们自己,他们毫无主动性,抗战两大模范区,晋察冀,山东。

不包括晋冀鲁豫,上党战役打得确实不错,可算是中央的安排和意图,意思是在中原顶住,但是没成型,然后一路南奔,狂奔。

毛主席指示了几个方向,刘邓只选择向南。到大别山。

到了大别山,自称是为了中央,但是,刘伯承先受不了离开了,很快邓小平也离开了,回到了中原河南。

大别山根据地建设失败,这当然是中原局书记邓的问题,因为他是书记兼任政委,根据地建设的绝对责任。

他们的设想是这是红四鄂豫皖的老根据地,应该建设有基础,再加上抗战高敬亭,李先念的努力应该情况好很多,这次回来还有王树声呢,结果是桂系建设的太严密了,他们毫无机会。

不仅是军人损失一半,而且未来前景也很暗淡,所以他们不得不撤出大别山。归根结底,邓吹牛皮可以,能力不行。

他们不得不回到河南。

大中原构想可算毛主席的思路,一直试图刘邓领导大家,但是,我个人的猜测是这个刘邓是周总确定的指示的,原因是培养自己人。

毛主席意图是谁打得好让谁上,可是刘邓要么龟缩大别山,要么不出力。

所以才有了粟裕城南庄。

至于陈毅,因为战争成绩太差,没法获得大家的信任和认可,共产党也不能为了党指挥枪无原则容忍政治人员吹牛皮。损失大家都受不了。

陈毅就需要离开,之所以去中原是刘邓邀请,哪有这事?这是预备粟裕失败后的继续大中原计划。

因为,在刘陈邓三人中,显然刘伯承才是军事能力最强的,所以只能是陈邓配合刘伯承,而不是反之。

同时,邓建设根据地能力也是完犊子,可以让陈毅帮助他。

再有,假如粟裕失利,可以继续让陈毅领导粟裕开辟所谓豫皖苏东南野解放区。就是个冲击的意思,这大概是毛主席的次选,也算一个方案。

这个里面的核心就是邓始终牛皮,而且实力被强化了,而现实是粟裕打得很好。

承担起了华野的重任。但是,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邓愣是从围歼黄维前委总书记成了淮海战役前委总书记,大言不惭。

陈毅居然还从中野回去了,唉,也是离奇,邓居然还领衔了华东局书记顶了饶漱石一马。

也算是有意思。

这个政治操作以前看不出来,现在怎么也得有点感觉了。

渡江战役本来三路大军,左中右,东中西,粟裕上海,谭震林南京,刘邓西集团,结果还要四野不休整护卫其右翼,这是什么精神。

真是太一言难尽了,这是毛主席的安排吗?根本不是。毛主席只能接受罢了。

陈唐的统兵权是粟裕的,不是陈毅的,安排支援刘邓也是中央和粟裕的安排,他们一直担心刘邓尿裤子。

豫东如此,淮海还是如此。

围歼黄维,刘邓力不能及,只能华野安排。

来了之后,六纵狂妄不出让阵地,陈唐离开,根本没尿刘邓陈,没有解释,没有告知。

然后是邓回追的陈唐,其实,陈唐根本不鸟陈毅。

然后邓找的粟裕,粟裕告知了陈唐,陈唐才又回来的,当然是王近山出让了阵地,然后的说法是所有缴获包括俘虏全归王近山。

这时候的陈唐已经不在乎这些缴获了。

这才皆大欢喜,在这里,王近山的本位主义表现的淋漓尽致,小心眼也是奇高,身为纵队司令级别的高级将领,居然这么小气,也是水平高。

这里面可能还有一种心理,六纵打得很辛苦,似乎是陈唐前来捡便宜的。

实际上六纵根本拿不下来,而且,时间也要很长。中野围歼黄维部分,可算主力,人数对黄维几乎是一比一。所以围困都是勉强的,前面廖运周起义时期,大家(中野)以为可以轻松拿下,但是差距还是很大。

只能不得不依靠华野,这点毛主席,华野粟裕都考虑到了。

所以是这么个关系,由于华野训练又远远高于中野,所以砍瓜切菜。华野不仅用了三个纵队支持围歼黄维,还提供了两个纵队支持阻击刘汝明李延年蚌埠集团。

这些都是惊险设计。

这些部队的行动和刘陈邓没有一毛钱关系。

这才是真相啊。

通宝推:南门桥,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3)
家园 我对你的补充也补充一下,陈毅是贴近刘邓,毛粟裕接近。 -- 补充帖

淮海战役或者之前,基本是毛的消灭敌人有生力量战略构想,粟裕则是贴近,不只是小淮海。陈毅则是大中原,甚至分兵了粟裕兵团和陈唐,当然,豫东战役前就不可行了。他是预备豫东失利后接手东南野作为大中原的二级战略区。当然,没实现。

粟裕是一直按照这条线准备、构思的,饶漱石是支持的,所以战争打起来,后勤很从容。

陈毅是周的小弟,绝对小弟。

家园 说陕北尤为困难是请求刘邓帮助,这事大概不成立,起码可能是 -- 补充帖

你别过来,陕北也没地方。

从道理上来说,彭老总率领西北我军对付的人数都是不少的,而且和毛主席的安全也没啥关系,转移出延安,我想毛主席也早想好了。

因为调兵出陕北这也是必然,剩下的就那些人啊。

还有刘邓出兵不仅是放弃晋冀鲁豫,这是个关键和事实,其实,刘邓到中原和大别山也没啥区别吧,既然可以在中原,你跑啥呢?不合逻辑啊。

家园 核心是如何理解1947年是否有机会逐鹿中原,或者1948年上 -- 补充帖

https://www.cchere.net/article/4931277

上半年是否有机会,大家如何认识?

如果逐鹿中原,确实中野和华野还是主力。

陈毅应该是不反对,但是未必有意识支持刘邓打中原,而后陈毅到了中原还是支持刘邓军队,未必是打大仗。

在后期,则是意图依托东南野战军挽救大别山的中野。

家园 哥儿们,不是没有陈毅难做,是没有毛主席饶漱石难做

陈毅是哈哈哈,但是有时也实在不行。

所以我让大家看张邓曾电报,那么长的电文不是瞎说话。

张鼎丞邓子恢曾三都是老军头,不是白说话的。

陈老总在能力上真的是不行的,所谓外交指导军事,差距很大的。

所以解放后陈毅进入外交口真是对路。

实际上我认为他和总理都一样适合政协,还得毛主席把关。

至于军事和根据地建设,还是让专业人士搞吧。

咋能说不嫉妒,不可能的,陈毅大度也是相对的,看他儿子陈小鲁就可以知道。

陈毅在南方游战争中处死了李韶九,很有意味。按理说李韶九就是个二级肃反官员,公知在富田事变中把他吹成一级人员就是为了抹黑毛主席。

是项英要处死李韶九的么,没看出来,而且陈毅还是轻描淡写的说这事,也是很有意思。

这意思是不声张,也没让人觉得他是为毛主席揭开谜底,什么谜底,毛主席领导李韶九肃反富田事变,这事情陈毅几十年都没有为毛主席解释,这不奇怪吗?

陈毅市长,明明是饶漱石的功劳,他抢了一个一干二净,而且批斗饶漱石,他是出了大力的。

虽然说,陈毅饶漱石斗争,饶漱石也比较厉害,但是大度的陈毅应该如此吗?

我肯定有疑虑。就战果来看,显然陈毅的离开是对的。

评价体系要客观,错误和失败不是不能说,可以客观,但是不能吹,不能当光荣说事,这就不好了。

陈毅批判饶漱石问题牵扯到潘汉年

2007年08月08日 09:31中国经济网【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0条

相关标签: [陈毅] [饶漱石] [高饶事件] [潘汉年]

陈毅轻蔑地“哼”了一声:“饶漱石同志,你这样对待我,这样对待同志,还大言不惭地说德方面无愧,还有党性吗?还有天理良心吗?当时,我就警告过你:你这次向我发难是你权力欲、名利欲、迫害欲的大爆发。你若一意孤行,必有翻船之日。事实怎么样?”

1953年6月,全国财经会议在北京召开。时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国家计划委员会主席的高岗,伙同中组部部长饶漱石,借批评新税制实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表面上批判财政部部长薄一波,实则把攻击的矛头指向刘少奇、周恩来,妄图窃取党和国家的更高权力。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共中央粉碎了高饶这一分裂党的阴谋。本书对高饶联盟从形成到覆灭的整个过程,作了全景式的再现。本报特摘选其中有关章节,以飨读者。

赖传珠抨击“饶牧师”权势欲膨胀

就在周恩来主持高岗问题座谈会的同时,邓小平、陈毅、谭震林主持了关于饶漱石问题的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是华东的干部,都是当年在新四军、华中局、华东局工作过的人。座谈会由邓小平做第一主持人。他不是华东出身,对许多历史问题不清楚,他在宣布了开会之后,就坐在那里聚精会神地旁听。

谭震林脾气急,以主持人的身份动员说:“大家都是老熟人了,发言不要有顾虑。按照四中全会精神,揭发、批评饶漱石同志的问题。知道什么讲什么,知道多少讲多少,老账新账一起算……谁呀,谁开头一炮?”

曾山首先打破了沉默:“饶漱石同志和高岗同志一起分裂党,破坏党的团结,是有历史根源的。据我了解,新四军时,饶漱石就利用种种手段,在党内,在领导班子内,制造不和,破坏团结。这突出地表现在他和陈毅同志的关系上。”

曾山,皖南事变后任华中局组织部长,七大中央委员,现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他掌握不少饶漱石的情况。

曾山继续说:“关于陈毅饶漱石团结问题,我过去根本不知道。饶漱石到淮南下乡后才开始接触到。我从七师回来,饶已下乡。陈军长召开了一次会议,我才察觉这问题。我觉得赖传珠同志有意见,对陈毅饶漱石都有意见。饶回来后,我把会议情况向他做了汇报。我向他建议:我们离中央这样远,环境又这样困难,应该团结。当时饶漱石告诉我:你参加会议,不要讲什么,陈毅同志讲什么就让他讲……后来中央来电报,陈毅要走。我即向饶漱石讲:陈走了怎么办呢?饶漱石讲:中央要调,有什么办法呢?我一直蒙在鼓里,最近才知道,原来是饶漱石向中央发了电报,‘但望中央速决定物色才德兼全的军事政治负责干部来帮助我们’。明明要挟中央,挤走陈毅同志,却说是中央要调。这不分明是欺骗,搞两面派嘛!”

曾山话音刚落,赖传珠就接上了:“曾山同志说他感觉到我有意见,不错,我对陈毅、饶漱石两同志都有意见。大敌当前,为什么不搞好团结?为什么互相指责,都想赢得同情和支持?当然,对陈毅同志,有一些具体的意见,现在看来,纯属工作中的不同认识,是正常的。倒是对饶漱石同志,我的意见更大些,对他的看法也很不好。”

赖传珠是新四军参谋长,对许多问题相当知情,“饶陈的矛盾,实质是饶漱石以小人之心对待陈毅同志,争夺个人权力。刘少奇同志临走时,曾向陈毅、饶漱石、我和黄克诚同志当面交代:新四军的领导中心应是陈毅。但饶漱石就是不宣布由少奇同志传达的党中央的这一决定。饶漱石这是心怀鬼胎,利用我党书记、政治委员是领导中心的一般习惯,故意造成一种假象,他饶漱石是新四军的中心。‘饶牧师’极端个人主义的权势欲,厉害得很哟!”

赖传珠那“饶牧师”的叫法,引起了一点小小的活跃。原来,饶漱石刚到新四军时,留着山羊胡子,穿长袍,活像基督教牧师。因而在领导层中,就给他起了个“牧师”的绰号。

饶漱石受到批判时,陈毅拒绝落井下石,始终不提黄花塘事件

2023年2月6日 时间回到1942年5月,饶漱石正担任华中局代书记,因为要去淮南检查工作,就由陈毅代理华中局书记,主持华中局的工作。4个月后,饶漱石回来了,发现陈毅比自己干得更好,各级干部对陈...

历史客栈

饶漱石受到批判时,陈毅并未落井下石,从未提起过黄花塘事件

2023年2月7日 “黄花塘事件”发生在1942年左右,当时饶漱石是华中局的代书记,有一次他前往淮南进行检查工作,因此让陈毅暂时代理了华中局的书记,帮忙主持工作。不想几个月后饶漱石回来,结果一...

家园 居然看不出你是吹还是弹

前后放在一起,就变味了。

见前补充 4931277
家园 那就算凑巧吧

既然大家的估算都是不可能那么快,苏联就不可能事先部署为中共提供帮助,而中共也不可能根据柏林危机安排战争进城。如果一定要说柏林危机对解放战争有帮助的话,那就是时来天地同运力,土共天命。

见前补充 4931327
家园 任正非的军人背景对美国来说属于“污点”

任正非的军人背景对美国来说属于“污点”,早期就对华为各种限制,“为门户私计”的人才能放心,美国反而觉得这是“亮点”,可以加强合作。到底啥是污点啥是亮点,看立场看观察角度。真的还是装的,看结果。

试想如果当年任正非自污,撇清自己的军方关系(办法很多),那么华为就可以是美国的好朋友了。

家园 评价标准不同,结果双方各自认为都胜(或都败)并不奇怪

比如苏中战役,我军认为是重大胜利,消灭的敌人比自己兵力还多。

国军也认为是重大胜利,只损失了四五万人就把共军从南京对面赶走了。主官李默庵在回忆录里很清楚地说了,国军方面从未对他的指挥有任何指责,都认为实现了基本要求。

家园 根本原因就是美苏冷战的焦点在欧洲 -- 有补充

而欧洲核心问题是柏林为代表的德国问题。美苏只有在德国问题上划清了双方势力范围,才会有心思去非主要战场的亚洲去搞事情。

而情况确实是这样,德国问题以两个德国的形式固化了双方界限,双方关注点立刻回到东亚,朝鲜战争的酝酿几乎是紧挨着柏林危机的解决就开始了。而朝鲜战争也造成了中国失去了快速统一的机会。

所以,可以说冷战对于新中国的影响是一得一失,甚至得失之间就是因果。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解放战争的速胜确实是碰到了极好的机会组合 -- 补充帖

国际上美苏关注欧洲,无暇干预中国。

国内,解放区风调雨顺,东北、华北、中原,甚至西北都出现了多年少见的丰收——很少有人注意到,三大战役是秋收完了开打的。实际上,粟裕在给中央提出决战构想时,就直接指出,因为他在外线出击,不清楚老解放区的经济是否已经恢复到可以支持决战了,最重要的就是粮食是不是够。

家园 我军的确是战略撤退,是重庆谈判失利的负面结果

从某种角度来说,的确是如此,粟裕本身也不想离开苏中,但是现实条件和日据时期有很大的不同了,离开保东北和华东还是合理的。

以粟裕的能力,在那里站住脚应该也难度不大,两个结果都可以。

大多数领导应该是基于北方建国思路对粟裕信心不大。

至于国军损失4、5万,这对国军算个事,抗日死亡那么多,他们在乎什么了,根本没有在乎。

所以国民党自然认为胜利了,对于我们来说,消灭多少人,也没有太改善苏中的形势,意义不大,大方向就是北撤。唯一的好处是毛主席看到了粟裕的军事能力确实有可造之材,开始逐渐倾斜粟裕,放弃了陈毅。孟良崮战役还不太明显。基本上大家都认为孟良崮是陈粟联手所做,实际上当然也主要是粟裕的手笔。

见前补充 4932210
家园 在这里借老帖说一下豫东战役之前的事情,有个有意思的事情 -- 有补充

https://www.cchere.net/article/4983422-2240

https://www.cchere.net/article/5005470

在淮海战役之前,粟裕其实是一直盯着辽沈战役的,打下了锦州,粟裕就开始动了,此时刘邓不仅位置没到位,而且也没有准备好作战,因此刘邓参加总前委的日子就落后于了粟裕歼灭黄百韬。

这里面除了没有准备好的问题之外,除了战机之外,就是刘邓对这一块,实际上是疑虑的。

这就造成了两部分人的思路脱节甚至有一些不配合,我个人以为,刘邓对于江北大战实际上一直也是知道的,但是他们俩始终是拒绝的。

而按照官方历史所说,粟裕下江南,分散大别山的注意力,好吧,其实是所谓进攻国民党的核心区云云。

这些当然不是事实,这个话题下的一些讨论多少涉及到了这个问题,即粟裕并不能给核心区带来多少的困扰。

那么问题来了,这是毛泽东的主意吗?

我个人坚持我的意见,尽管毛主席确实出了很多的方案,但是毛主席并不赞成粟裕南下

为此粟裕不仅虚假犹豫,而且做了很多的阻碍性安排,那么他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毛主席从1945年就开始构思的中原大决战。

然后经过城南庄会议,大家多少被粟裕说服了,但是必须要立军令状,歼灭邱清泉,当然了,由于豫东战役打得好,大家也就不在乎了,我个人判断还是毛主席为粟裕说了好话。

在这里军委周总理的决定挽救大别山根据地邓小平,实际上不得不改为了先江北中原大战。

而城南庄支持粟裕的是毛主席和饶漱石,在这里是初步的推出了毛主席的中原大战的构想,由于没有豫东战役,说了周总理他们,包括朱德也听不懂。

所以在这里,经过了豫东战役之后,战争节奏就加快了,毛主席的运筹进入了正规,而毛主席确实要求减少休息,尽快打大战、快仗。

那么,解放军有没有这个承受能力呢,应该说是超出一些的,在这里甚至林彪都判断错误了,我估计是毛主席做了充分的研究和估算,判断自己是有一些冒险,但是非常可行,粟裕是感知到了毛主席的意图,认为可以干,把握是比较大。

林彪的感知稍微差一些,主要是对士兵牺牲和中国革命的考虑过于谨慎,没有想到,中国早解放一年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利益,不是说他不愿意为人民服务,但是他怕失败。

即便从今天的角度来看,就算算清了辽沈的步骤,也不是没有危险性的,比如最简单的长春守敌突围,廖耀湘兵团积极一些,说实话,廖耀湘是一个十纵绝对不可能挡住的,就是因为廖耀湘的贪婪和犹豫,所以才打得犹犹豫豫,这种寄希望于廖耀湘必然犯错,其实是很危险的。

侯镜如西进兵团打得再狠一些,锦州打得再慢一些,会搞得我军初步崩盘,这个损失有一些大。

粟裕一直盯着东北的进行速度,甚至感到了毛主席对林彪的催促,因为大家现在都知道,毛主席确实多次催促了林彪打锦州,就是这个意思。

豫东战役是解放战争中的第一次大规模兵团作战。

亦称开封、睢杞战役。1948年6月17日至7月6日,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及冀鲁豫、豫皖苏军区部队歼灭河南省开封国民党守军,并在睢县、杞县地区与国民党军展开作战。战役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6月17日至22日,攻克开封。第二阶段,6月27日至7月6日,围歼区寿年兵团主力和黄百韬兵团一部。此次战役共歼国民党军9万余人,解放了大片中原地区,使国民党军失去了在中原战场上实施战役进攻的能力。

林彪:辽沈大战

2008年03月18日 15:05书摘【大 中 小】 【打印】

“中央批准了的就一定不能变?那要我们这些指挥员干什么!”林彪有些恼怒地反问道。他还很少看到平素温文尔雅的搭档如此强硬过。

罗荣桓知道自己的话刺激了林彪。林彪如果真的较真犯倔起来,还真不好办。于是罗荣桓放缓口气,说道:“101,你想过没有,从锦州撤围同样会陷入被动,影响战局。”

“我没有说要从锦州撤围。”林彪争辩道:“我是向军委建议,锦州能迅速攻下还是打锦州,否则打长春。两个方案我正在考虑中,也请军委考虑,指示。”

罗荣桓没有让步,他正色坚持道:“电报中强调打长春有利、打锦州困难,明显表现出了倾向性。我看军委是不会同意的。”

其实这也是林彪担心的问题。他所以要用“林、罗、刘”联名发报,就是想增加说话的重量。现在罗荣桓坚决反对,关键看刘亚楼的态度了。林彪阴沉着脸,在月台上来回踱步,突然停下来,问刘亚楼:“参谋长,你的意见呢?”

“我同意政委的意见,打锦州好。”刘亚楼话虽不多,但干脆利落。

林彪又想了一会,不好再说什么,便叫来参谋,让参谋到机要室追回那份电报。参谋回来说:“机要室已将电报发出。”

“怎么办?”刘亚楼问两位军政首长。

林彪不说话。

罗荣桓说:“不要等军委回电,重新表个态,说明我们仍拟攻打锦州。”

林彪点点头,表示同意。

以往林彪发电报都是他口授,秘书记下后经他看过便签发。这一次他却一言不发。罗荣桓知道他爱面子,就亲自起草了电稿,请他过目。电报稿开头一句写着:“前电作废。”林彪大笔一挥,将这句删去,吩咐秘书:“照发。”电报说:

我们拟仍攻锦州。只要我们经过充分准备,然后发起总攻,仍有歼灭锦敌之可能,至少能攻敌之一部或大部。目前如回头攻长春,则太费时间,即令不攻长春,该敌亦必自动突围,我能收复长春,并能歼敌一部。

再说毛泽东接到林彪欲回师攻打长春的电报后,又气又恼。他马上以直露、犀利的语言,代表中央草拟了一封给林彪的电报。

电报中说:

我们坚持认为你们完全不应该动摇既定方针,丢了锦州不打,去打长春。四五月间,长春本来好打,你们不敢打;七月间,长春同样好打,你们又不敢打。现在攻锦部署业已完毕,锦西、滦县线之八、九两军亦已调走,你们却又因一项并不很大的敌情变化,又不敢打锦州,又想回去打长春。我们认为这是很不妥当的。只要你们十天内打下锦州,你们就有了战役上的主动权,而打下长春并不能帮助你们取得主动,反而将增加你们下一步的困难。(一个桌子来了两拨客人说)

这封电报中一连用了三个“不敢打”,就差把统兵百万的林彪说成是百无一用的“胆小鬼”。电报中措词之严厉,语气之严峻,用语之尖刻,在毛泽东起草的数万份电报中是绝无仅有的。

刘亚楼在机要室看完电报,苦笑一声,双手一摊:“果然挨批了。罗政委的意见还是正确的,幸亏我们又发了一封电报去,不然更糟。”

实际上大家都知道毛主席希望林彪打锦州是1948年一月份。如果考虑这个时间点,毛主席不可能自己真正支持粟裕南下。这样就失去了连续性。

我个人认为三大战役就是一个整体,毛主席已经规划好,三个部分有机的构成了一个整体不可分割,由此,粟裕下江南完全是无厘头之举。

在“夏季攻势”、“秋季攻势”、“冬季攻势”中凶猛如虎、威武如狮的悍将在即将打响的辽沈战役中,却显得过分小心,犹豫不决。这主要表现在他对先打长春还是先打锦州这个问题上拿不定主意,首鼠两端。

1948年4月18日,林彪同罗荣桓、高岗、陈云、李富春、刘亚楼、谭政等人商量后决定,集结九个纵队的兵力担任攻城和打援的任务,进攻长春。他将这一决定报告给中央军委。

毛泽东巨眼如炬,他断定东北战场的关键是锦州,多次明示和暗示林彪南下北宁线。在接到东北局的电报后,毛泽东有保留地批准了他们的作战方案,并在回电中委婉地指出:

同意你们先打长春的意见。……理由是先打长春比较先打他处要有利一些。不是因为先打他处特别不利,或有不可克服之困难。你们说打沈阳附近之困难,打锦州附近之困难,打榆锦段之困难,以及入关作战之困难等,有些只是设想的困难,事实上不一定有的。(很明显就是此时毛主席已经不同意林打长春)

5月中旬,林彪决定集中两个纵队试攻长春。由于兵力和火力部署没有形成绝对优势,攻城时也没有采用迫近作业和坑道爆破,主要指挥员林彪又没有亲临前线,在对地形、敌情都不很清楚的情况下就下令发起进攻,结果只是在外围作战中歼敌五千人,占领了西郊飞机场。我方付出了伤亡三千人的代价。作战方针亦由强攻改为长围久困。

1948年7月,东北局鉴于攻打长春一举歼敌没有把握,提出以大部兵力南下作战。毛泽东闻讯大喜,辽沈大战的作战蓝图,终于进入了他预设的轨道之中。

1947年9月至11月,林彪又指挥发起了“秋季攻势”,歼敌六万九千八百人,攻克城市十五座,扩大解放区面积三万八千平方公里、人口二百六十万,又一次打到四平前沿。迫使敌军龟缩于北自吉林、长春,南至鞍山、营口,东至抚顺,西到阜新、锦州这样一个狭小的区域内。

随后,林彪挟“秋季攻势”的余威,又发动了“冬季攻势”。在持续九十天的作战中,东北民主联军沿四平至大石桥的中长路和山海关至沈阳的北宁线展开攻势,一举攻克敌军坚固设防的战略要地四平和其他十八座中小城市,歼敌十五万六千人,使敌军龟缩到长春、沈阳、锦州这三座孤城中。

9月12日,当西柏坡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还在进行中,东北野战军根据毛泽东和党中央的统一部署,集中了主力12个纵队和1个炮兵纵队,连同地方武装共53个师,七十余万人,在东北广大人民的支援下,对收缩在长春、沈阳、锦州三个孤立地区的国民党军队的14个军共44个师,发起了声势浩大的辽沈战役,意在全歼东北境内的国民党守军,不使其南下入关或向东从海上逃窜,以迅速解放整个东北。与此同时,华东野战军在粟裕和谭震林指挥下发起的济南战役,也正在紧张激烈地进行当中。

9月25日,毛泽东批准了粟裕提出的进行淮海战役的建议。

在接下来6天时间里,毛泽东吃了两次红烧肉,还吃了李银桥他们打来的炒斑鸠肉。二十多封电报指示林彪攻打锦州1948年10月3日,毛泽东发电报批评和纠正了林彪在辽沈战役中攻锦打援上的犹豫和动摇,一再向其阐明了必须攻打锦州的战略意义。

部署辽沈战役,毛泽东的战略决策是首先强攻锦州。这个决心是不好下的。打锦州就是摆出了关门打狗的态势,就是下决心用差不多相同的兵力一举吃掉敌人的四十多万大军;毛泽东面对的不单是国民党的这四十多万大军,还必须考虑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的意见。

林彪一开始就不想打锦州。他顾虑打锦州会受到锦西和沈阳的敌人合围攻击,使其骑虎难下;他更多的考虑是从东北这个战略区出发,而不是从全国的整个战势出发,他强调仗怎么好打就怎么打,意在从北往南追着敌人打,这样仗打起来容易得多,取胜的把握也大得多。

但毛泽东是从全国考虑问题。他需要的不是一般的胜利,而是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他需要的也不是东北一个战场上的胜利,而是不使敌军入关而增加华北或淮海战场上的压力,是要全歼东北之敌进而围歼华北之敌和夺取淮海战役的全面胜利!

为此,毛泽东先后发了二十多封电报,一再说服林彪,严令其暂撤对长春的重兵围困,除留以1个纵队和7个独立师继续围困长春之敌外,以6个纵队和1个炮兵纵队、1个坦克营围攻锦州,另以2个纵队配置于锦州西南的塔山、高桥地区,3个纵队配置于黑山、大虎山、彰武地区,分别阻击由锦西、葫芦岛方向和沈阳方向救援锦州的敌军,务必全歼锦州之敌!

1947年12月中共中央根据战略形势作出分兵南进的战略决策,决定从中原战场上抽出一部分兵力渡江南下,以调动中原战场上的国民党主力部队。对此,粟裕通过对中原战场敌我双方军事、政治、经济、社会、地理等得失利弊的认真分析,三次向毛泽东和中央军委斗胆直陈应在中原战场上集中兵力打大仗的建议。

1948年1月22日,他向中央军委发出“子养电”,31日又向中央军委发电重申“子养电”的观点,4月18日再次向中央军委建议我军集中兵力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几个大规模的歼灭战。粟裕的三次“斗胆直陈”引起了毛泽东的高度重视。经过党中央研究决定,这个建议构成了淮海战役的最初蓝图。

这是官方主流历史叙述,看着时间点就别扭。

在三大战役第一战——辽沈战役准备和进行期间,中央、毛泽东和林彪又在战役的具体部署上,发生了一场长达7个月的争论。

1948年2月还在陕北的时候,毛泽东收到东北野战军攻克辽阳、连续取得几次大胜的报告,根据东北战场的情势,就曾经致电东北野战军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和在西柏坡的刘少奇、朱德,提出“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即首先攻占锦州的大胆设想

但当时还是在征求意见,并没有下最后决断。林彪则对主力从北满远道南下打国民党军队坚固设防、并对周围有若干据点的锦州顾虑重重,担心久攻不下,敌人从华北和海上增援,将会陷解放军于被动地位,再三提议先打长春,并在4月18日报告军委,强调进攻长春的有利条件,“计划在十天半个月的时间内全部结束战斗”。

无可否认,在军事指挥方面,林彪的思虑是很深刻的,他的这个报告,未始全无道理;而且,毛泽东在4月22日复电同意了他们先打长春的计划。但5月下旬,东北野战军以两个纵队等部共13个师试攻,发现攻占长春并不像预期的那样容易,乃改用严密围困的办法。

如果这个成立的话,显然,就和粟裕下江南的战略构思矛盾了。

@ccceee

@镐梓

@桥上

@杰瑞

https://www.cchere.net/article/4931223

@南门桥

通宝推:桥上,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回一下回车河友关于豫东的思考,粟裕下江南不可能是吸引中原敌人 -- 补充帖

越琢磨粟裕越觉得南渡长江有问题。

粟裕认为,毛主席的战略意图很明确,就是吸引中原战场的敌人回防江南。

东野要入关(锦州),中间隔个傅作义,粟裕南下,那么谁打中原,当时刘邓拒绝中原战役是明显的,刘邓部实力还极差。

那么粟下江南会吸引邱等吗?不可能,不说别的,白肯定也不愿意。那么是吸引白吗?也不可能啊,不吸引邱南下,粟南下还有啥意义呢?

所以毛主席粟裕的意图一定就是在中原面对邱黄。这个和淮海是一致的。

见前补充 5005826
家园 的两段话

《粟裕战争回忆录》第十六章 《豫东之战》中有两段话,初看没留意,后面再看,颇有意思。

第一段,是个注释

一九四八年三月,华野奉中央命令,将所属野战部队编组为四个兵团,即以外线兵团的第一、第四和第六纵队组成第一兵团(亦称粟裕兵团),粟裕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叶飞任副司令员兼第一副政治委员;第三、第八和第十纵队组成第三兵团(亦称陈唐兵团),陈士架兼司令员,唐亮兼政治委员;以内线兵团的第七、第九和第十三纵队组成第二兵团(亦称山东兵团),许世友任司令员,谭震林兼政治委员;第二纵队及华中第十一和第十二纵队组成第四兵团(亦称苏北兵团),韦国清任司令员,陈丕显任政治委员。

当时的粟裕,名义上是华野的军事指挥员,但实际上只是兵团司令兼政委。

第二段,收到中央要粟裕带领三个纵队南下的电报后,粟裕的想法

我看了这个指示,立即意识到,中央军委采取这一重大的战略决策,显然是为了进一步把战争引向敌人的深远后方,以配合正面战场,主要是配合中原战场我军作战,发展战略进攻。

当时粟裕的角色还是配角。到了城南庄会议之后,明确华野由粟裕负责,但许世友还是听调不听宣,配合度不高;以华野为主经略中原,中野退居配合,也不够坚决。经豫东一战,粟裕主导华野,中野配合华野,才基本确立,然后就是中原战场的突然加速。

所以,豫东战役,在很大程度上,也确定了共军中原决战的指挥体系。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