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关中农村见闻 -- HAL

共:💬96 🌺801 🌵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关中农村见闻

上月回国三周,其中两周都是踏实地陪父母住在村里.随便聊聊村里见闻

1.年轻人少

基本上15岁到35岁的年轻人看不到,说去县里市里上学或外地打工据,有些过年也不回来.偶尔看到几个10来岁学生,也不在本村上学,是乡里中学校车接送的.一学期850校车费.因为是农忙(收玉米收苹果种小麦),村里还算人多,有些住县里的也回村收种.

2.村里小学明存实亡.才知道我当年上的初中是最后一届,当时初三有两个班,每班有大概40学生.我离开后初中取消了,目前学校1-5年级共6个学生,其中两个还是同一家庭兄弟,学前班有10个学生.教职工3个:校长1老师1保安1.临村小学更少:仅一个学生,教职工3个.小学倒是管午饭中午不用回家,一大进步.村里稍有条件都送孩子去县里读书,县里的去市里,市里的去省会西安读.以前县里的高中我当年是每级8个班,现在12个班.

3.村里干农活的基本是35-65这个群体,50岁左右为主.年轻人以后都可能不会种庄稼了.有些大户种粮食还算有效益,小地块的基本没效益.小麦一季每亩收益500-600,玉米现在比小麦值钱,每亩能收益1000-1500,看产量.人均可能1亩多点.果树(苹果)快砍完了,因为太辛苦卖不上好价投入还很大.对门一家算果树多的批发出1万斤苹果收入1万五,说明年也要砍树.田野里有时看到林子很稀罕,问起来是苗圃树会卖给城市做绿化树.农民也是花了心思的,只是有时候一片林子挺大也没卖出去.

4.农民养老

养老金好像是不到100/月,80岁高龄补贴每月好像是200,90岁以上每月好像300.干不动农活的老人就是这个收入.不敢得病.70-80能动的都不愿闲着,还提着篮子去捡机械收割过压进地里的遗留玉米.农民见不得地里粮食浪费.邻居聊天说谁家媳妇因为有事错过种一料玉米,心疼的整晚睡不着,就是见不得地闲着

5.看病

50-60这个年龄段男性健康不太好,村里好几个都是有毛病,不好细问.知道一个65左右大哥的小学同学,一点重活都干不了,据说是打农药时口咂管子误吸了一口就落下了毛病,真实情况未必.我也小学同学在对门给人理发,一般晚上才过来,有时几个人等着.理发剃须洗头5块.他50多,比我大两岁,头发稀疏,说自己牙掉光了,一口全假牙.家里二女儿残疾(小儿麻痹).对面另一家小学同学的儿子也是腿瘸,30了没媳妇.还有几个这年龄段的有不同怪异病症.村里人抱怨农合每年交钱从10块涨到380,很多人都停缴了.

5.农村生态

村里村外树多了,门前统一栽的柿子看着鸟吃也没人感兴趣.除了麻雀,多了一种小时候没见的鸟像喜鹊但腹白色光鲜漂亮,流量狗好几只每天村里乱转,都认识了,其中一只和狐狸一模一样.家里一大一小两只猫,也是野猫.晚上就在家里木板缝里睡觉,所以家里没老鼠.野猫是不是不像家猫会念经?安静的很.

村里种粮果树大户看起来都不错,有些家里还有小车.基本都有农用三轮,至少也有一辆电单车.有些房子是三间二楼装修不错,极个别人家还是土坯房.明显经济状况不佳.

村里有自来水但还是没有下水,住村里上厕所是大麻烦.咨询了邻居,可以请人打一个10几米20米的渗阱,上面封好加盖,装上坐便马桶,不掏粪,一劳永逸.还有地下埋一种大塑料箱,坐便马桶其上,半年一次请人来掏粪(机器吸上来).农家肥已淘汰,也不能养猪了

据说有统一装化粪沼气池的,响应号召的也不多.

不让烧柴火灶烧炕,全改煤气或电炉.

取暖每家发了两个电暖气(不知道收没收费用)

玉米棒皮村里路边堆的到处都是,下雨乱糟糟还挡路,也不让烧就那么堆着.种地大户村反而没这个,机械收割,但是小麦不好发芽(玉米秸秆打的不够碎)

6.帮老母亲完成了多年一个心愿:参观王宝钏生活的寒窑.遗憾的是那个窑洞修整,没能摸摸王宝钏睡过的炕上的麦秸(据说那个是唐朝的麦秸😂).当年的乱葬岗寒窑,现在是西安曲江高尚住宅区

7烂尾楼

一高中同学在咸阳负责跟进四个保交楼,10分之一.这40个楼盘都是影响比较大的,其他小的烂尾的无数.西交大咸阳新校周围马路绿化都很好,就是没车没人(极少).我县最新的一个高层楼盘8千每平.

想起再补充吧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通宝推:无此人01,strain2,GWA,树上的牛,落木千山,hattie,七天,独立寒秋HK,上帝大叔,老老狐狸,方平,偶卖糕的,chuchong,学菩提,死扛着,外俗内正,西安笨老虎,桥上,qq97,生产队的小鸭子,大眼,秦波仁者,onlookor,翼德,不远攸高,林三,贼不走空,
家园 职工医保好像和城乡居民医保待遇差不多

职工医保每年缴费大几千,和城乡居民医保缴费380的待遇差不多,没仔细了解,好像是报销比例多一成?那也是个大福利啊。

农民养老问题,要么有儿女有钱赡养,要么无儿无女成五保户,都百事不愁,那380块都有人出,五保户月入1500,应该是个全国统一价,就怕儿女自顾不暇,政府也不管。

家园 我们处在一个巨变的年代

东北农村的情况也一样,没人了。现在农村老人去世,帮忙抬着出殡的人都难找。几千年来,传统中乡土中国的生活方式已经分崩离析了,短短20年。

家园 看着不像野猫

有的猫不打呼噜。交大咸阳校区是指创新港吗?还是有新的?

家园 西安交通大学在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的新校区 -- 有补充

地铁都开通了,没啥人

二哥说有时候锻炼骑车都这里,马路绿化都好,马路上随便骑车,没人

老母亲说是野猫,没主人.大猫刚在村里出现时瘦骨嶙峋脏兮兮,她就喂馒头麻花蘸肉汤,大猫就干净胖乎起来,从此把我家当据点了,甚至几个月前带回只小猫,说可能自己生的

我原以为猫都会咕噜咕噜地念经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准确讲,应该叫流浪猫 -- 补充帖
家园 真实就是好贴

我在微信短视频上也看到年轻人回乡务农,大声疾呼村里没有年轻人了。

看光明面,这是中国社会转型中。将来农业人口会越来越少,如西方发达国家一样的过程。农民进入公民福利体系,政府对农村的公民社会医疗保障也会慢慢落实到与城市居民同等水平。当然这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这些农村年轻一代还有农村户口和土地权,境遇会比西方同侪有极大差别。

通宝推:真离,
家园 农村医保方面,我老家的情况和您老家不同

我们皖西农村那都会交的,主要是生病的多,一般人不敢不交,另外,村干和生产队(现在好像叫什么组)也会盯着,要是有不交的生病报销不了会闹事的。

家园 四川通江南江两县被批

起因是两县禁止县城范围私熏腊肉,网上当然一边倒的批评,似乎两县也认错了。只是,是否真错(不考虑工作方法不对),我目前没法判定,原因在于“县城范围内”。不知两县县城范围面积多大,人口多少,建筑密集程度如何,居民熏肉的情况怎么样。

当年乡村小学集中突击撤销,我觉一直觉得得是个错误,以集中办学优化教育整合资源的名义,让农村子弟受教育的情况急剧恶化,正规化了,但学生没得用。当年我们乡开初是只保留中心小学,后来因为路途实在远,改为保留两个。我表哥他们村的人去跟教育局和乡政府的人吵,吵了很多回很激烈。又争到一个,在另一个保留学校的乡村(姑且称之为A村吧)边。中心小学招下河,A村小学招上河(河流上部),我表哥学校招自己村。我始终认为当时县长是他们村的起到关键作用。

HAL河友描述的情况,套在我们一个字都不用改。前几年我跟 @桥上 老师讨论城市化问题时提过一个问题:谁来守土?我一直认为要搞县域工业,把人给引回并留住,不能都跑了,要求也很低,容纳5%的人口就很满意了(桥上老师认为目前已不止,这个他应该不对)。回到开头那段关于熏肉的问题。除了官商勾结外(这个大机率有,同时也有机率商在为官解决问题),从替政府辩护的角度看,一个是否县城的承载能力有限,居民熏肉事实上存在较严重的环保和安全问题?二个是政府是否很想有些本地的工厂?

有一个观点:等农村的老人死光了,集中农村土地的阻力就小了,集约化经营就能实施。那么?然后呢?共产党也该倒了吗?

家园 我老家最近在搞下水管道

我父亲最近回老家小住,一方面也是因为村里修下水管道。说是政府给村里拨款了2000万。水泥路面扒掉放管道,放好后重新铺好路面。新铺路面能扩大的地方都给扩大了。

通宝推:真离,
家园 就是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

戏称“咸阳交大”,从“仙交”变“咸交”了。

还是只认识兴庆老校区,毕竟大多数楼都是文保单位,不能拆,从北门进去,熟悉的中一中二中三,1200/1300等等。

说起校训,个人只认可东一东二间东门正对的照壁上殷红的16个字,现在的校训太文绉绉了,对于粗粝的大西北来讲太咬文嚼字了:)

爱国爱校,追求真理,勤奋踏实,艰苦朴素。

见前补充 4941425
匿名 这个好!

最近老家亲属也告诉我类似的事情。政府给我们村投资将近一千万,改造下水道和危房,完善基础设施。

家园 老大,容我算帐

百分之五是七千万,全国县是一千六百多,只算半数,八百,简单点,算七百,,每个县县城十万人,大多数应该能达到吧,何况我还打了那么多折扣。

我查了下:陕西周至县,城镇人口十六万;广西上林县,城镇人口十二万;江西安远县,城镇人口十六万;这都是相对小的县,应该也不包含县级市,当然,西藏青海甘肃新疆有些县全县人口都不到十万。另外,考虑实际不住在本地外出打工的人,可能会少一些,但相对来说,县城的人出去打工不像农村人那么多,同时还会有一些本地农村人进入县城工作的,我想对整个数据影响不太大。

我总的印象,当城市化达到约百分之八十时,基本就到头了,所以农村以及县城人口都远不会达到只剩百分之五的程度。

另外,我理解,县域工业可以包括两类,一类是服务于本地的,一类是要向外面销售的。前者包括本地农产品加工,当然会留在本地。后者就要看交通状况了,否则没有竞争力。例如长江下游沿岸,问题就不大。

家园 不敢不敢,桥上老师折刹我了

桥上老师好。

我没说清楚,我说的5%,是指某县,这里其实是指中西部特别是西部县域,人口的5%能够在当地从事工业。维修装修建筑不算,基础农产品晒红薯碾米熏腊竹木加工家庭式不算,两家(人)以上协作都算,更进一步的工业品当然更算了。矿产加工算,开山炸石挖矿也算。

这里有个文章:中国县域常住人口排行榜:2县超200万,546县低于20万,我们就拿20万吧,5%是1万。当然不讲绝对平均,有50%能到达就很好了。同样也不能拉东部县域去平均。

我从粤北几个县的情况看,差很远很远。

家园 不能用倒来形容

等到农村老人都死完了,集中土地的阻力基本上忽略不计,集约化经营一定能实施,共产党当年是喊着打土豪分田地上台的,那么土地集中后,并不影响土地是全民的共产,只是意义上的重新定义。

有时间未来的事还是未来的情况决定,不管我们现在预测或者是想像都有用,但都不大。至于共产党倒不倒,华夏民族没有共产党的几千年里,老百姓一样过日子,辉煌的时刻也不少。

如果仅仅是出于生产效率考虑,那么现在的社会生产力是可以实现集约经营的,但为了更多的人有饭吃,有事做,暂时维持目前的状况,这只是一种无奈的取舍,谁让我们以前的欠账太多,现在追赶起来仍然有不少的人拖着后腿,先头部队已经跟美日并进,长长的末尾还有西部人民在吃草。一切都得慢慢来,着急也没有用。

通宝推:王小棉她妈,燕人,潜望镜,桥上,秦波仁者,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