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投票很多人似乎都觉得国内经济不行,到底为啥不行呢? -- 胡一刀

共:💬2481 🌺14463 🌵63
  • 投票信息

    单选,参与 249 / 0

    好上加好
    7/0
    稳中向好
    84/0
    不死不活
    64/0
    越来越差
    62/0
    自己晕菜了
    32/0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66
下页 末页
家园 同意政府应该当资本的店小二还是一个社会各阶层利益平衡者

是一个不能回避必须严肃面对的问题。但对你所举的美国直接补贴消费者的例子有两点需要进一步分析:

第一,美国和世界上跟其他国家在全球经济博弈的赌场上的地位相当于庄家,美元霸权决定了它有金融收割全世界的能力,这其中包括它只需印美元就可以换来大量的实物财富,这是它能大量补贴个人的基础,但也不是可以不限度的。毕竟就算中俄伊朗这些被它视为对手威胁的国家都自愿被它收割,可供庄家收割的财富也有上限,庄家能收割的前提是赌场不崩盘,突破了可能的收割上限,崩盘是必然的。

第二点,无论美国还是其他国家,印钱发钱表面上补贴了个人提高了消费,但只要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消费本身什么情况下都是一个增加资本利润加剧产出和购买力不匹配的过程。疫情那几年的印钱发钱,缓解底层生活困难的表象之下则是有统计数据表明同期的TOP5,TOP10的财富增加创记录。美国和其他国家唯一的区别也只是政府印钱发钱的上限是它可以全球的经济规模为理论上限,而别国不能。

中美矛盾的实质就是中国还有一定的抵御被彻底经济殖民的能力且没有放弃抵抗,中国的经济问题也不在于政府不尊重市场不偏爱资本。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批评者不是为了资本私利,特别是买办经济的私利装傻就是真傻

家园 就是三蹦子

短距离带客的

20年前武汉很多,比出租车便宜很多

当时还有摩托带客的,比三蹦子更快,通常我可不敢坐

家园 你从这个角度黑尊尊啊

第一,我并不是消费主义。我只是说,经济要繁荣,大院的样子是不行的。

第二,你从“挣”和“花”这个角度看经济,我承认也是一个正确的角度。但问题在于,在这个角度,尊尊不是“少花多挣”的反面嘛。

家园 麻木 及人力三轮车(有人肉驱动和电力驱动),90年代大下岗时

遍布武汉大街小巷及武昌汉口火车站。记得当时是2元起步。

家园 你可能当作沃尔玛与山姆了

那是廉价店,costco是典型中产店,以中档品牌的减价货源取胜,这些年虽然比较水了,但品质还是很过硬的,比亚马逊沃尔玛那些更得消费者信赖,不但不会有假货担忧,连退货愿望都很低,基本上就是可以闭眼买的商店。

早年的costco还是比较小众的,实际上近十年来costco的火爆正在逐渐蚕食沃尔玛的低端与一些高端消费的原因,甚至偶尔也会出现减价的高端牌子,比如国内costco出现一批茅台就属于类似的现象。但鸡鸭鱼肉日常货也会卖,我现在入口的东西基本不去一般超市了,因为costco的东西新鲜走量。 当然偶尔出现茅台那个档次的货也是亮点,而且同样的名牌货一般不会在别处找到更好的价钱,所以costco的这个消费定位口碑是常年建立起来的,具有一个很懂市场的采购团队。当然更流行的潮流货或新上市的,costco就擅长了。

所以costco的店不可能开的太多,山姆是沃尔玛看到costco的路径之后有样学样办起来的,但有很大沃尔玛的品味,商品种类仍然比较低端,走廉价路线,类似亚马逊最终走到今天的样子,就是一个网上沃尔玛。

有意思的是新出国的国人不论是到了国外还是国内都很追捧costco,几年前国内一来访客总有一个项目是去Costco,我还奇怪一个超市有什么可逛的,而且国内什么没有。后来我有点品出来了,实际上近年火爆的网上带货的背后道理也差不多,就是一个信任。原本的品牌对抗质次廉价货的逻辑,在品牌被冒牌货打败之后,好多人津津乐道的高档货白菜价并没有出现,而是转向了靠售货方的信誉去代替,消费者冲的是店家的信誉或网红的信誉,这是一个品牌从货品上转移到销售方的过程,同时又冲击了名牌精品店等老牌商场。

而且costco的路子似乎很难通过网店实现,亚马逊收购过一家大概十几年前就开始创业的,号称好把亚马逊与精品店结合的,结果最后一事无成。国内的情况不了解,但天猫似乎很成功,国内人似乎很愿意网上购买名牌货吧,不知道天猫是不是那个行情,我没用过。

相反拼多多的廉价网店路线反而在这个疫情后贫富更趋分化是市场上,频频走红,甚至对亚马逊都造成冲击,更不用说一直在苦苦对抗着亚马逊的沃尔玛。

总之找对了自己的定位,市场都会有回报的。嗯。扯远了😂。

家园 教培平均获客成本3000元

教培行业走了极端,广告铺天盖地的,搞得全民沦陷,不是说教培不好,是凡事走极端就不好吧。

教培获客成本很高,你交的培训费,一大半是为他们的广告费买单。

第三,据说上百家教培行业排队赴美上市,这事办完以后这个行业就是外资话事了。这会产生系统性隐患,假设贝莱德成为这100家教培公司的5%持股股东,那大家是听贝莱德的还是听教育部的。。。

家园 只有4有争议

因为教培其实没死,过几个月小教培都复活了,也没人管。

家园 你搞错了

@黑传说 说的是“资本想走就走”,主要针对的是内资。

而老邓是让外资“来去自由”。

这中间的差别,你要是看不懂,还跟我辩什么邓经啊。

家园 一直在要求政府增加债务

这是2010年初的文章,全看 第1页 :【原创】请各位网友思考:我国十大荒谬经济现象 - 淘客熙熙 https://www.talkcc.net/thread/2684414

8、 为什么中国制定的银行法,不能借钱给自己的政府,而能借钱给敌视分裂中国的美国政府?

问题背景:参见1995人大通过的中国银行法第29条规定,禁止央行借钱给自己的政府。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代表政府管理外汇储备的央行却购买美国国债8千多亿,借钱给美国政府。美国人炸中国大使馆、撞中国飞机,卖武器支持台湾分裂,在中国境内搞藏独、疆独动乱,敌视中国是众所周知的。如果和美国发生战争,你会借钱给美国人买枪炮弹药枪杀消灭你?这是西方经济学理论指导下搞出来的荒谬法律。美国政府并不理睬这个理论,更不会立法束缚自己。08年美国危机期间,就大印美元7000亿给其救助的几家美国银行。我们为什么要采用这个荒谬理论来束缚自己?为什么看不到美日均从央行等大量借贷,甚至超过一年国民产值?

家园 要懂的人改啊

靠dd一个人怎么改,他还不一定懂,他可能还是这个教培的受益者,你让他怎么看这个问题!

真正懂的人不是没有,但是动人利益于杀人父母,懂的人估计就是在教育体系内,你不想活了!

教育体系其他的人一起掐死你!

甚至都轮不到教育体系,煽动课外教培体系和部分家长都能捏死你!

做大事者,必须天下为公,视死如归!

像七天说的,拉平蓝领和白领收入,其实现在所谓白领还真的不一定有蓝领的收入高,但是你娃愿意去做蓝领吗,娶得到媳妇吗?大部分大学生不都是做着文字性的工作,拿着养不活自己的工作,看似潇洒,实则自我阉割的生活吗?

至于教师群体,新来者倒是想做一番业绩,但是可能方向就是鸡娃的冲动,把鸡娃当做自己的成绩,大学学的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估计都是白学了!

老板凳估计早就看穿了,一方面要教娃,一方面要应对各方面考核,考核工作量比教育工作量还多,各种花里胡哨的表演!

说教师只是一份工作,他们大部分99%都是这样认为的,为什么,自己也有娃,自己也想过好日子,怎么办!

泥塘中的人,越挣扎越陷越深!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现在的老师群体,估计大部分连孔子的思想都做不到!孔子好歹还维护系统稳定,现在不出反贼都万幸了!

希望的光总是在最黑暗的时候出现!

现在还早!

以中医的例子,中医在建国初,清末估计大量假冒伪劣吧,混饭吃的手段而已,建国后一直遭到抛弃打压,一直挣扎在温饱线上,经历过这几十年的淘汰,非真心爱好者,潜心修炼者不能成也,于是大量的聪明人肯定就不会到这个行业来吧!留下的大部分都是愿意干实事的有志者!

这不中医现在看又慢慢起来了!一些不知名的行家开始崭露头角了!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在有利可图的领域,都是一群聪明的逐利着,在行业开始阶段,聪明人的加入可能会推动这个行业的发展,已入教培的学而思,新东方,但是随着大量聪明人的加入,最后这个行业必然变成毒瘤!

毒瘤之下,不是说没有能干的人,但是这些人首先肯定是逐利的,逐利的人帮助的自然是能带来利的人,而不一定是社会需要的人,自然对社会就是害处了!最后利欲熏心,与大道渐行渐远!

通宝推:燕人,
家园 增加基层收入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就是给基层补贴

所有指望涨工资改善收入分配的,全都是不谙世事的书呆子。

中国大概90%的企业是民企,或者说是私营企业,私营企业的老板开公司,不是为了给基层涨工资的,而是为了自己能赚钱。假设企业生意很好,老板赚了不少钱,拿出一部分分给员工,给员工发奖金,这是很可能也很正常的;可是如果企业生意不好,老板不赚钱,指望老板拿自己的钱发给员工,那基本不可能,也是违反资本本性的。

比如现在这么个内卷严重的环境,赚钱艰难,民企老板不关门、不裁员已经算有良心的啦,还想叫他们给员工涨工资,换位思考一下,你当老板,你愿不愿意?

所以,真正容易做、也能做的还是国家出面印钱发给基层,用曲线的办法均贫富。主权货币是国家收税用的,我们大家都欠国家的税,用来自大家的税收倾向基层做分配,这样调整分配的路子才容易走得通。涨工资,特别是叫私营企业涨工资,不管有没有道理,实际上都是不可行的。

通宝推:hwd99,
家园 先分清基本概念

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国家统一安排分配,这种情况下,是可以均贫富的。

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私营为主的分配方式,国家是没有办法均贫富的,否则就不是市场经济了。

先把这两个概念分清,不要拿计划经济的诉求要求市场经济,那就是关公战秦琼了,根本没办法说。

但是在现行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也要不忘共同富裕的初心,照顾基层人民的生活,可以怎么做呢?

类似新加坡那样,国家给基层老百姓提供廉租房,保证基层老百姓的基本生活,让他们也可以安居乐业,然后给以适当的生活补贴,减轻他们生活的压力。然后通过累进税和遗产税来拿走上层的财富,是市场经济下的合理做法。

国家刺激让经济好起来,当然不是为了让上层多赚钱,而是为了基层充分就业、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当然按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经济好大小老板们会比较容易赚钱,可是也会让基层有更多的工作机会、有更好的收入。总不能说,老百姓宁肯没工作,也要让老板没钱赚吧。而且你可以想想,和基层比起来,大小老板的特征就是钱多一些,不干活也有钱买饭吃,基层则一般是手停口停,宁肯不工作也要让老板不赚钱,这种想法纯属损人不利己,没有建设性。

经济好,充分就业,是对基层最好的保障。经济好,资产市场也会改善,那些哪怕是买房自住的人心里也会舒服一些。举个例子,假如一个努力上进、勤勤恳恳的普通人,辛勤工作10年存了个首期,娶妻生子,这样的人应该算是社会的中坚吧,不偷不抢凭自己的努力过更好的生活,国家应该鼓励甚至奖励这种对社会进步有益的正面态度吧。可是,一场政府调控引发的房地产大跌,让他的首期归零,甚至变成负资产,那不就是国家在惩罚那些辛勤工作、存钱买房的人?那不是变相在鼓励躺平?鼓励躺在国家身上吃白食?这对那些辛勤工作、努力上进的人公道吗?

通宝推:燕人,
家园 如果走阴谋论大棋路线 -- 补充帖

国人实在太强,走资走社都会翻天覆地。保守者看来,哪个都不好。上上下下的“选择”和“困难”,本身就是为了增加和熨平内外波动。物质和精神两手工具皆硬的阶段,中庸挺好。

家园 教育产业化就是这个结果

教育产业化或者说教育资本化就是这个结果,教培、私校、出国中介这是一整条收割韭菜的流水线。如你所言教培不是不好,但是资本化了就不好。反过来说,刀砍教育资本化不是不好,但把教培连着资本一起砍了就是过犹不及,把孩子连着洗澡水一起倒了。这种一刀切很难不让人联想到官僚和利益集团勾结的各种阳奉阴违的过度操作。教培行业没了,但是驱使家长学生内卷的高考中考还在那放着没动,你猜猜家长们现在会骂谁。

家园 Costco和山姆在国内发展的一些原因

这很可能不是高端低端可以概括的,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因素

国内的超市其实在二十年前就搞过会员店,当时的会员店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超市搞会员店,这种比较普遍,一度是各种大卖场都在搞;另一种是和今天的Costco山姆比较像的,印象里只有一个例子,麦德龙,且当年麦德龙的会员门槛非常高,远不是现在两百多块能搞定的状况。

之后麦德龙可以说是发展得一般,单店生意不错但也不好扩张。大卖场类的超市却逐渐主动放弃了会员要求,而是开启了“比价”之类传统的促销模式。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来说,这种化繁为简的改变应该是一种体验的提升。

再看近期costco和山姆的兴起。

在我看来,这两家踩中了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一个节点是汽车普及率的大幅上升——和传统大卖场相比,这两家超市对汽车的友好程度是相当高的。汽车的普及意味着超市的位置不那么重要了,但车库的水平要求是难以改变的硬件,传统商场和大卖场的车库往往就比较糟心。

另一个节点是疫情时代,人们开始愿意大量少次地买东西,并且把东西搬到车里减少接触。很多传统大卖场就是在疫情之后突然不行了的,人群中可能出现了某种微小但普遍的心态改变。

除此之外,它们两家还做对了一些事。

去Costco和山姆最开始的诱因之一经常是便宜披萨——倒也不是说专门去吃,就是:听说costco很流行》要不要去看看》去吃个披萨/卷吧。还有我知道一些人是办了会员卡去蹭免费试吃的,在国外就碰到过,在国内也有。有趣的是我碰到的这些人都不是吃不起饭的穷人,反而其实挺有消费力。

去这两家还有一个重要的动机,就是牛肉。这两家在美澳牛肉货源上的优势还挺大,他们会大量卖非冷冻状态的牛肉牛排,给人一种新鲜方便的感觉。国内其他会员店,包括盒马X,似乎都不具备这种流动性,我去过几个盒马X看起来牛肉都不太能走量。

上述两者的重点都在于消费者服务,会员店不是为了门槛而会员,也不只是价格高低。

-

除了上述这些因素,还有一个不是那么令人愉快的问题,但的确客观存在,我知道有的人就是喜欢美国人和美式风而去这两家超市。之所以要提这一点,是因为我国作为生产大国,货源按道理也很充分,但却在会员商店上落后了,这是很不寻常的一件事。

想当年盒马鲜生(非会员店)刚刚出现的时候,我一度感叹,这简直是太棒了!盒马模糊了超市与餐饮的边界,我可以吃个饭然后马上起身走两步就开始购物,也可以很方便吃从超市刚买的东西,还能很方便网上下单。

那时候应该说是吃到了国内消费升级的红利的——盒马妥妥是消费升级的产物,是国产品牌崛起的体现。

Costco和山姆就像两杯打包的“美式”,如果是在错误的时间出现或者发力,很可能不会有现在这种效果。

山姆在96年就进入中国了,我很多年前第一次去山姆,还奇怪这是个啥,怎么从来没听说过,可见山姆比麦德龙也太特殊。但这两年它却火了,显然有不小“美式品牌力”的因素。

宣传存在的问题,是会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6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