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鱼杂 -- 燕人
食材和做法都是家常菜。
那几家本地老字号与其说小资,不如说怀旧。非要说和小资有关,那就是本帮菜的形成就是早期融合菜系的路子。
所以在90年代,餐馆开始百花齐放时,本帮菜是没什么声音的。
鲍参翅肚是粤港澳——现在叫做大湾区的地方用来形容珍馐美味的代名词。鲍鱼,海参,鱼翅,花胶。可惜我对市面常见的花胶过敏,无福消受,吃了就会偏头痛会呕。但鱼肚有很多种,其中有一种鱼肚,比较小的,用来煲胡椒,超级一流,如下图所示,这种鱼,好像叫做敏鱼。网上找的图很多是放辣椒爆炒的,不是我的口味。
我一直不知道我那袋敏鱼胶去哪了。还些阿胶杜仲高丽参之类的,似乎就是进家门时见过一下,然后就渺无踪影了。我身子这么弱呢。
至于辣椒,现在的菜式推芥,好象辣椒比盐还必不可少。无视吧,怕腥放姜就好了。一条蒸鱼,我觉鱼鳔最好吃,现在菜市场鱼档的鱼鳔,五六十一斤呢。
@燕人 本家大哥,鱼白是不是清蒸更好?煎不是不好,只是我觉得有点浪费。鱼卵鱼白含大量卵磷脂,对心脑血管应该多少有点保健作用,不妨多吃,只是注意不要一次过多,会腻。你那个煎法,如果更进一步,煎后晒干,会怎么样呢?
一条鱼,除了鳃胆骨屎,都可吃。鱼肠很嫩滑的,至于腥还是鲜,则可能不同人有不同观点。鱼肠蒸/煎蛋,也是一个常见好菜。鱼肠一定要新鲜才好,进过冰箱就差很远了。
以前抓到青蛙,一般是优先供老人小孩吃的。蛤蟆很少抓,毒。如果发了狠,抓来处理好皮和内脏,超级鲜。只是蟾酥毒能耐点温,搞不好的话有中毒风险。吃得麻烦,就没啥人去弄。
早七八年这里流行了一阵吃蛤蟆,当然是大排档,那个蛤蟆肯定是养殖场淘汰出来的,吃起来就差远了。二十年前还流行过一段时间吃老鼠,我吃田鼠的,很怀疑这个老鼠的来源,一直看人家吃,自己不吃。
mhymark河友你说的林蛤,现在应该不准抓了吧?养殖?
让你这么一总结顿时对粤港澳的食品失去了兴趣。说句得罪的话,搞一堆黏糊的东西放嘴里要口感没口感要新鲜味道也没有,没有嚼头没有清爽这是吃的什么啊。
偶尔还会有老家亲戚带一点给尝尝,也不知道是合法还是非法的
现在主要吃牛蛙,香辣,水煮啥的
我不是很喜欢那种滑腻腻的口感😜。
干煎至水分全无才好。
维基说“哈士蟆”是北京话,我觉得是满洲或者被满洲的游牧民族的词汇。满洲吃这个习惯了,带到汉人中间,成了中药和补品。
学名中国林蛙,主产吉林长白山森林地区。中药用的是这个小蛙的雌性个体的输卵管旁边的脂肪,叫哈士蟆油,粤港叫雪蛤。
北京同仁堂以前的网页上特别介绍这个哈士蟆油,说是2005年中国药典只认可中国林蛙可以入药。其他的林蛙都仅是补品。
蛤蟆是北佬口语说的蟾蜍。莫非广佬也这末叫?
-------------------------------------------------------------------------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中国人内卷,连带着小小林蛙也被卷进来了。
原文链接 没有一只林蛙能活着蹦出东北
一碗银耳雪蛤一般3-500吧。只能是养殖的,不然得坐牢。
可以找机会试一下花胶猪肚鸡,味道还不错的。
当然,我得承认,花胶好吃,其实是汤或者汁的调味的功劳,跟海参,鱼翅类似。
@冬晓 河友发的菜式要口感有口感要味道有味道要嚼头有嚼头要色彩有色彩,很高兴河友你怎么想到
搞一堆黏糊的东西放嘴里
?
倒是 @懒厨 兄想坑人,本来挺好的一个胡椒猪肚鸡,他非要搞成花胶猪肚煲鸡,女人之宝,的确就是黏糊了。
懒厨兄,请问为什么女人喜欢
搞一堆黏糊的东西放嘴里
说什么鱼胶补这补那。
不然谁去吃鱼胶这玩意?直接喝汤便宜很多😄😄😄
审度兄莫怪。我的印象里的广东菜有佛跳墙,鲍鱼羹,艇仔粥,猪手饭,鱼胶等等,这类似乎都是黏黏糊糊的啊。偶尔网友贴出炒敏鱼肚,虽然不粘糊但是让我联想到炒大肠--这个也是我无法接受的一道菜。
广东菜不粘糊才是大多数。有空不妨试试。
@懒厨 兄,你这是“万事不决老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