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2023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情况》发布 -- 思想

共:💬92 🌺835 🌵1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新师母这个就别比了!

不过背叛了奋斗阶段的伙伴而已,你竟然能如此大言不惭,当成成功的一个标志。

科学家就比科研,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钱多生活待遇好都不是成功科学家的必要条件,钱老、郭永怀和邓稼先们回来的时候基本上没有科学研究条件,郭永怀同志和邓稼先同志甚至是生活上都没赶上享受照顾。

你们现在发多少顶刋文章?哪些前沿研究对国家的科学技术进步做了贡献了?

通宝推:氵氵,七天,
家园 了解了吧?

国内的各种圈子里价值观多滥了吧!

竟然能大大方方的当成成功的一个方面说出来!

拿无耻当光荣。

家园 都赶上了,他们是高级军事人员待遇,只不过保密使他们受到了一定

的限制。

当然了,他们本身确实不太关注物质,这个组织确实应该以集体的形式名义冲击他们才好吧。

考虑得应该可以更细致一些。至于80年代,你懂的。

家园 国内的学术圈早就需要一场运动式的反腐!

打倒反动学术权威,清除教师队伍中的流氓!

通宝推:卡路里,
家园 技术贡献能吊打华为的系,两只手数不过来

不过是高校科研,每个系的不同老师们研究方向比较分散,所以没有哪个系去像华为那样形成合力宣传,去吸引群众眼球而已。而这些系里任何一个,国家投入资源跟向华为投入的比,可以忽略。

两弹一星成果当然是巨大的,但是实际创新不多,那么多年过去,除了于敏构型,真拿不出什么可吹的。就算于敏,招得到研究生吗?他们这代人,有点像我们评价外校考进来的研究生,是“调参博士”。修过鸟巢水立方的农民工,不管新闻联播里说得多伟大,但是市场价值还是农民工。

我前面说了,新师母不是老师的奋斗方向,但是是个围观群众可以理解的成功的体现。

通宝推:一腔诗意喂了狗,
家园 花一个,一针见血

这个新师母的例子太给力了。不过这种能力和科研一样,怎么说呢,一靠实力,二靠魄力,三是运气。

其实我也自己见过或听说过这些能力很强的例子,男女都有。这个男博士,在博士期间和几位年轻女小留关系甚密,其中一个还住到了一起,这也非常正常。让大家跌眼镜的是,后来有一天说中国的老婆要来探亲,无奈只好和同居的女友先分开。后来,大家都见到了这个博士的原装中国太太,人很老实本分,形象上稍微差点,但也是普通人吧。大家都没敢说破(或说成人之美)。后来听说,博士在毕业后直接在某东部经济强省的一高校找到一个教授职位,带着原配回国了,看起来能力还是很强的。不知道最近几年有没有换了新的年轻漂亮的太太。我估计,这种海龟大概率能在国内风生水起,这种经历本身就说明的能力,加上中国快速发展的加持,确实能让‘有些’海外华人的心态起波澜的,尤其是那些有些能力和类似想法,但没魄力,更没抓住回国发展这个机遇的,男海华们。

通宝推:梁效,
家园 电视台的中年妇女,是娱乐圈最恶心的一批人

以前有个叫王海林的,给圈外人讲解为什么盛行小鲜肉。就是这些拿着国家钱买片的中年妇女的喜好。她们没事到剧组探班,小鲜肉把她们伺候舒服了,就买。反正电视台播出去,收视率靠造假,口碑靠水军。这些公费嫖娼的大妈导致了一批低素质鲜肉明星。那个加拿大的庞博,为啥进去,不就是为了工作被大妈恶心坏了,在外面操粉找补么。

家园 前置条件和执行过程

人们总是津津乐道一些小机率的事,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理解。但是明明知道人咬狗才是新闻,却去讨论怎么样为人咬狗创造条件,而不是去怎么去消减狗咬人,未免舍本逐末,可以说是举枉措直。

举的几个例子,养生物也好,给老鼠打针也好,去中第医院也好,似乎大家都当选择的前置条件和执行的过程不存在。而正是目前的培养认证体系保证了这个前置条件。

何止科研,我吃个饭都希望有更多的的优良条件。希望更好就是个假命题,做什么不希望更好的条件的呢?要每个人都心想事成,每个人都能把自己最好的一个优点发挥出来,怕是共产主义社会也做不到的。

有没有想过现行条件下做更多的事出来?肯定有人想过并实施,也肯定有人没想过,也肯定有人只想到制约情况而没想到

便利条件。

@Swell 河友说的有道理,选择,愿赌服输。不过我还要多口说句:一路上其实是不断的选择,每个选择都有影响。

家园 社交需求?教授换年轻美貌的艺术生太太给谁看?

以我的经验,学术圈内的同行到了这个层次,彼此面上的咖位、实际的斤两应该清楚,不需要换个年轻美貌的艺术生太太来证明自己牛逼。

难不成是到企业拉项目?

另外,我们那代人换太太,并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在圈子里,尤其是老朋友圈子里负面影响更多一些。

其实我被你说的有点糊涂。我们这代人对于这种现象的排斥,到底是因为道德观念?还是因为嫉妒?还是因为自己无法突破道德观念因此也不希望别人突破?

家园 头婚怎样是自由,但为这些理由离婚再娶我是不佩服的

对于名校,特别是清华北大这样顶级名校的教授、学生,我一向是很佩服的。那都是人尖里的人尖。而且当前情况下,高中到大学,女生学习好的比男生多。最后结果是高端的男性在婚恋市场因为稀缺而特别受追捧。所以初婚无论选择年轻漂亮,还是官富二代,还是什么艺术,都是自由选择,这些我都理解,觉得没问题。

但是已经结婚的,没有特别突出的理由,只是为了(外形或者社交)更好的对象就离婚再娶,我佩服。长此下去婚姻岂不是成了儿戏?高校教授还算比较稳定,到社会上工作的得失、升降都是常有的事情。家庭本来是在剧烈变动的社会生活中的一个提供稳定的港湾,如果搞贵易夫,富易妻,那家庭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新换来的年轻漂亮的夫人,会不会天天关注丈夫的公司股票价格,随时准备提桶跑路?

虽然我们农村人娶个媳妇很不容易,但这里我说这个话真不是嫉妒。就是单纯觉得,娶媳妇组建家庭本身是目的,而不该是手段。

通宝推:居陋巷不改其怒,
家园 其实就是价值观不一样

你如果质疑他,他可以说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

从我知道的例子,我不觉得这是国内学术界的主流。当然,也许我的圈子已经太老了。

家园 你也许有点过于善良了

第一,女生普遍比男生早熟,懂事早。

第二,女人吸引和欺骗男人,是本能,天生的技能。年轻姑娘把老男人骗得团团转,所在多有。

第三,结婚本身是一个财产关系。你想着组建家庭,女人想的也许是这段婚姻能够得到多少好处。哪怕你很有钱,但是抠门,女人撒娇也好吵架也好,如果发现实在榨不出油水,说不定就要走人了。对了,如果女人生了孩子,那就是可以要挟你的筹码,跟绑匪一样。

女人的本质,普希金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写得明白,还有冰心的《我们太太的客厅》,写的就是林徽音,你可以看出女人要的是什么。

你理想中跟你组建家庭的媳妇,避风港湾,可能根本不存在。多少贪官要到情妇那里寻找慰籍,不是因为情妇多漂亮,而是因为人家拿了钱,多少有点职业道德。家里老婆可不认为自己有慰籍你的义务,拿你的钱人家觉得天经地义。

家庭不是儿戏,而是利益关系,从古至今都是。下一步家庭是要解体了,正如封建大家族,部落,氏族都消失了一样。

通宝推:向前向前,
家园 现在农民好多了

今年老母亲去世,老家双辽的农民亲戚开车来的,谈到现在的生活一个个都是很有信心,说只要肯干,养牛,种地一年20万不成问题,在没有了小时候看到的乡下亲戚那个贫穷,畏惧,有破衣服拿都很开心的样子。

家园 他的id是梁效!

如果您年龄够大,这是“两校”的谐音。就是top2!

吓人不?顶尖中国大学的老师们就是这个价值观。

通宝推:清风咋地,
家园 人家合理合法结婚,怎么就无耻了? -- 有补充

一起回复你和 @七天 , @收租院 等:

国家法律允许结婚,离婚,人家做什么都是光明正大的,怎么到了你们这里就那么大的负面情绪?我觉得他NB是我的个人看法,不代表任何单位的官方价值观,和我取什么ID没关系。金钱美女是全世界通行的价值观,虽然不是唯一的价值观,但是跨种族跨行业,所有人都懂。包括在里昂总领馆,在北京的一些外国使领馆的一些活动他都带家属去过。我觉得为国争光了,高科技人才获得肉眼可见的社会回报说明我们国家政策好。都跟美国电视里演的那样,科学家被叫做nerd,女人瞧不起,你们就高兴了?

我们老师是道德模范,特别爱惜羽毛。但凡思想放松一点,那些刚回国的女同行,包括女学生,女博后,还不都乌泱乌泱求着他上床。并不是说现在女孩子现实,图什么利益,而是就是图人家优秀。女人都喜欢优秀的男人,有幸跟他这样优秀的人在一起,闺蜜同学同事面前能有面子,走遍天下也是这样。人家正正规规娶了年轻漂亮老婆,还尽量带给大家看,从根源杜绝这些不正当行为发生的可能,难道不值得学习吗?都跟一些会议上的老院士一样,带个年轻女的,没名没分就开一间房住,那样反而好了是吧?有些行业的部属、企属研究院所,用导师师兄弟的话说,日常就是一个皇帝带着一群妃子,和无数太监的生活状态。跟他们比,我们老师洁身自好,爱惜羽毛,不该大加赞扬吗?真不知道你们三观怎么样养成的。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看看这个就知道国内优秀男人有多抢手 -- 补充帖

一个普通医学博士,不知道跟我们老师差了多少,看看女人对他有多渴望: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杨女士公开发文询问上海交通大学在读博士李星玮

文中的渣男无耻下流应该严惩是肯定的。但是各方面条件不错的女生,为什么会这样卑微,还不是优秀男士太紧俏了。这时候哪里有什么彩礼的说法。对比一下,说我们老师是道德圣徒都不为过。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