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K/R策略的时分复用 -- 骨头龙
K策略和R策略是生态进化中的两种不同生存策略。
K策略,即Kapazitätsgrenze策略,强调的是追求后代的品质而非数量。这种策略下的生物会精心培育一两个后代,确保它们具有高质量和高生存率。
R策略,即Rate策略,侧重于大量繁殖后代,以数量取胜。这种策略下的生物会生产大量的后代,但是生物对后代不投入资源照顾,依靠高数量去弥补较低的生存率。
对于人类的雄性来说, K策略代表“好男人”路线,投入资源,与母亲一起照顾后代,增加后代个体的质量并提高后代的生存率。而R策略则代表“花花公子”,到处留情,生下更多的后代,但是留完种就跑,不参与对后代的照顾。
但是有没有这种可能,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石器时代的人类演化出了同时兼具两种特点的新策略?这种雄性在刚遇到雌性的时候采用的是K策略,专一并且积极投入资源参与照顾后代。但是当后代成长到五六岁的时候,已经有一定的移动能力可以跟上部族迁移的脚步,也具有一定的认知和活动能力照顾自己,不再是婴幼儿那种必须接受非常周密的照顾否则死亡率就非常高的状态了。这个时候雄性转换为R策略,开始到处猎艳留情,当下一波后代产生的时候,他可能又切换回了K策略。。。如此循环
采用混合策略的雄性,既保证了后代的质量和生存率,也增加了后代的数量和基因的多样性,这种策略对比单纯的K策略或者R策略,似乎有自己独到的优势。从整体上看,这个雄性两种策略都采用,但是从某个具体的时间点上看,他要么是K策略,要么是R策略,这个就是我们说的时分复用。
所以进化心理学家们可能称之为“K/R策略的时分复用”,而我们老百姓一般管他叫“七年之痒”
K策略也好,R策略也好,是站在人类整体利益上的考虑。但是作为个人,张三李四Anderson,凭什么为了这个老板去996?
在人类,当年设定的kpi激励,已经不够用了。事实上,个人的集体利益,已经在对抗人类利益了。养老保险就是一例。假设所有的人,老了都没有用,是累赘,那么人类,作为覆盖漫长时间空间的种群,把这些负担干掉就是最大利益。但是作为个体,能多活一天,甚至一个小时都是好的,有用没用,甚至负作用的人,大多也不想死。你会把毕生积蓄用来延长自己的生命,还是给非洲的失学儿童学英语、数学?更不要说年轻人躺平,有碗方便面和原神在,去他妈的女人。就连有钱人,像R策略模范生王思聪这样的,勤勤恳恳当国民老公的都是少数。宁可去吸毒,跳伞,也不把大量精力放到日女人上,更不会以生育为目的日女人。
人类最大的魅力,就在于摆脱了种群魔咒。就像有了工会的工人,把资本家即使没有打倒,也给圈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