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凹造型 -- 自以为是
建国以后的人均粮食产粮与按乡村人口计算的人均粮食产粮,虽有波动,但并没有因为人口的增长而大幅下降。最大的下降是大跃进之后的大马趴,其次是文革的两次高峰。所以,仅从粮食角度,无法解释上山下乡。政治上不折腾,粮食的产粮是可以持续增长的。
所谓老三届没饭吃,不是没有粮食,而是既不能升学,也不能就业。至于为什么无法就业,那时候正是文革的最高潮,一天到晚搞串联,还有夺权,还有武斗。企业生产所需要的正常运输完全被打乱,生产无法正常开展,所以也无法招收工人。
货物周转量(亿吨公里)
1965 3485
1966 3920
1967 3069
1968 3126
1969 3774
1、
“伟大领袖的孩子不是去下乡,而是去五七干校”
不知道“上山下乡”与“五七干校”的对象?李讷1940年出生,1959年上大学。你这么有知识,不知道那年代大学生都是干部身份?作为干部,她去五七“干”校,有什么特殊?拿这个黑李讷,凸显无聊。
2、
“也不说伟大领袖可以派人去看自己的孩子”
谁告诉你只有“伟大领袖”可以派人去看自己的孩子?邓小平还去干校看望过自己的老秘书王瑞林呢,就是后来替邓监军的那位大秘还推出了徐老虎
我父母都是贫农出身。我母亲当年跟李讷一个干校,我外婆就曾去干校看过我母亲,还带着我大舅。
毛主席作为人父,没有亲自去看自己的孩子,是他不想见自己孩子嘛?明明是出于通盘考虑克制自己,只能委托他人。
拿这个黑毛主席,凸显无人性。
3、
“更不说伟大领袖的孩子有随时回城的可选项”
李讷与我母亲这般普通工农家庭子女们一样,在五七干校体力劳动好几年,期间李讷生病,毛主席都不允许身边人对她搞特殊回北京治。最后李讷回北京的时间,与我母亲她们被分配属于统一分配(这也是为什么我孕育在江西)
你凭空捏造“随时回城”,凸显无品。
毛主席当年安排女儿到干校,凸显的是对二代蜕变为官僚特权阶级的深深担忧,凸显的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深层次思考,凸显的更是自己伟大的私德 。毛主席留下的精神遗产包括个人私德,自然有群众怀念,随着时间,尤其是随着今昔对比,怀念主席的人必然越来越多 ---- 我母亲就经常怀念毛主席,也感染了我家族一代又一代的后辈们:
我相信像我母亲这样的深深为主席私德感动的人民群众,绝不是少数。
没有私德,才会说关私德何事。
采取严格的城市人口管理制度,使之与粮油供给制度、就业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等挂钩,以缓解城市物资供求严重失衡的困境。
从社会发展来说,再崇高再美好的事物,如果斗不赢,就是个屁。人群中天然就有各种“恶势力”,有喜欢奴役他人的,有喜欢不劳而获的,有“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的,等等等等。这些人用嘴炮是干不死的,而且你想连根拔除也是不可能的,他们一样也会“春风吹又生”。但是你要说这些人完全没用?等到天灾人祸,亡国灭种的时候,这类人往往就是村寨互保乃至建国灭(外)族的强人乃至英雄,那些平日良善,只管门前三分地的小民反而可能成为为别人数钱乃至资敌的汉奸。所以这个社会并不存在真理意味的“良善”、“好坏”,合格的社会是需要为各色人等创造一个共生的环境,而不是成天想着从精神或肉体上,把某些人群&思想彻底灭绝,总体上凡是这么想和干的社会,必然是一神教社会。
从国家层面上说,其实也根本不关心人群的良善,好坏,只在乎良善、好坏是否对于国家实力有无影响。河里很多人总想着国家发钱或者国家搞共富,仿佛只要搞了,人人公平了,国家就上天了,就成为天朝上国了。先不论按力量博弈能否实现,真的全民发钱全民共富了,请问你愿意上青藏高原保家卫国吗?你愿意掏粪爬高压塔为人民服务吗?你愿意为国冒死当间谍去颠覆敌对国吗?我想就河里某些人,拿到钱第一个想法大概都是躺平,吃喝嫖赌,一如那些一夜暴富的拆迁户。什么为人民服务、利他主义,全TM有多远滚多远。自己都不愿意干的事,指望别人干?
社会需要各类人群共生,需要各类人群博弈,共生和博弈关系有时候不仅限于民族和国籍,但按河里很多单细胞生物而言,只要。。。就能。。。就是他们的写照。毛公所谓的“六亿神州皆尧舜”在可见的未来都是:尧舜?尧舜关我屁事,你爱当你当去。
想想那杨白劳,欠了一屁股的债躲外面都不敢回家,手上有一,二个钱,不想着怎么还债,居然去买红头绳这种享受的东西,也是够奇葩的。
操心,因为他们要自己操心,这当然是歧视。
国家建设发展有其自身规律,到时候怎么办,人民一起忍一忍确实存在,但是,不是无原则的忍耐。
历史以来正常发展,人民就是太吃亏,所以要做主人,翻身了,做了主人还要牺牲利益,那么这是可行的,上下同欲,目标一致,而且老百姓在上层存在足够多代表,就必然干不出不杯葛下岗的事情!!!!
送个花先。我一向对你言之有物的帖子意气相投😜。
毛主席对国际形势的判断是国策的基础之一,我认为你说得对。
另外一个基础应该是国家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根本性的问题。他锐利地发现传统文化的结构性问题,因而不惜动摇政府,发动自下而上的民主化运动,就是人类历史上唯一的“文化革命。”
毛主席的失败在于真正的民主化必然建立在个人利益的诉求基础上。在一个传统的农业文化中,个人利益的诉求必然被集体利益所压制,因而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民主。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当时的一个末节。安定的社会中,经济发展导致的人口爆炸,在“手搓工业”(借用同学的词汇)环境下的就业问题不可解决。见招拆招而已。
毛主席有教育下一代的愿望,希望城市居民不要忘记农民的辛苦。早在1955年代他就号召知识青年下乡施展才智。城市青年下乡也是实现社会平等理想,缩小“三大差别”(工农差别、城乡差别、体力与脑力劳动差别)的一个途径。
【上山下乡运动最早可以追溯到1955年。1955年,河南省郏县一批中学生回乡参加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同年在为《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的《在一个乡里进行合作化规划的经验》所写的按语中为此写道:[9]
“ 这也是一篇好文章,可作各地参考。其中提到组织中学生和高小毕业生参加合作化的工作,值得特别注意。一切可以到农村中去工作的这样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
毛泽东的这段话,此后被广泛用于动员知识青年离开城市。1955年上半年,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北京市委召开第三次团代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书记胡耀邦到会并做报告,号召“青年人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开发边疆,建设边疆,到那里安家落户。”胡耀邦责成团中央办公厅物色垦荒发起人。8月20日前后,着手组建垦荒队,从数百个报名青年中选定60名成员。8月28日,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正式成立,杨华任队长,庞淑英、李连成、李炳恒、张生任副队长。1955年8月30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北京团市委在北京市工人俱乐部礼堂为他们举行了盛大的欢送会,胡耀邦作了题为《向荒地进军》的著名讲话,并在欢送会上把“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的队旗授予这批青年。随后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开赴黑龙江省萝北县垦荒。1956年5月4日,北京青年集体农庄在萝北县建立。6月8日,胡耀邦来到北京青年集体农庄视察。[10][11]1957年,刘少奇写成了《关于中小学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问题》,并于当年4月8日在《人民日报》发表。他指出从事农业是中小学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方向。[12]】
【真正有组织、大规模地把大批城镇青年送到农村去,则是在文革期间,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决定给红卫兵运动踩刹车的时候。
1968年,红卫兵运动已经持续两年多,尽管毛泽东等领导人已经一再呼吁“复课闹革命”,要年轻人回归正常生活,但覆水难收,社会震荡和混乱仍然无法制止。到1968年暑期,大学仍不招生,工厂仍不招工,1966到1968年的三届高中毕业生共400多万人留在城中,失学、无业,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毛泽东在夏天也训斥了北京的五名红卫兵代表聂元梓、蒯大富、韩爱晶、谭厚兰和王大宾,“上山下乡”被再度提起。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文章引述了毛泽东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随即开展了全国范围大规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活动,1968年当年在校的初中和高中生(1966、1967、1968年三届学生,后来被称为“老三届”)几乎全部前往农村。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总人数达到1,600多万人,共有十分之一的城市人口来到了乡村。这是人类一次反都市化的行动,工业化期间发生从城市到乡村的人口大迁移,此类非正常的行为乃是现代历史上所罕见的。全国城市居民家庭中,几乎没有一家不和“知青”下乡联系在一起。】
科学家很多海外归来建设祖国,放弃优渥的待遇,毅然奔向新中国的怀抱,为祖国呕心沥血,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会对他们心怀仇恨,赶尽杀绝,斗倒批臭?批斗他们的人难道不知道这些人人国家的财富么?
给志愿军的物资里面怎么会有那么多假冒伪劣的产品?
给脸不要脸,那怎么能怪当年搞三反五反。
这也能和困难时期强行挂钩???
2架给空军,4架给民航。这飞机挺省油的。
正是对战争的充分准备,才阻止了战争的到来……你要不人认真准备,说不定人家就真打过来了。
就像当年的张伯伦,嘴上要和平,又不去准备战争,结果希特勒就打过来了。
真正厉害的是邓小平,说五十年内大战打不起来,然后就裁军。
这是非常危险的,你要敢裁军把自己搞弱,人家说不定就真打过来了……你那个打不起来的判断就破产了。
毛和邓都懂得动态的博弈,毛是以战止战,邓是空手套白狼……厉害
那时的后勤人员都已经如此厉害了,当然后来想改革开放,去大捞一场。
据河北老刘老张喊冤时说:“钱都被省委书记拿去了,捞钱是他的指示和要求。”中央下来查的干部跟人家省委书记一伙,所以先让二人顶罪,以后想办法平反。没想到最后决定毙了,尽管知道二人有冤那也得杀一儆百,否则省委书记都这么搞,咋处理呢?
逆臣也!
文革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违反规律,从农村招工到城市工作按你的逻辑就是符合规律,既然政府能做符合规律的事做些有情怀却不合规律的事又有啥可批评的呢?矛盾的做法肯定在于选择!难道政府不知道学生毕业就地分配工作是个容易的选择?干嘛非要从农村招工脱裤子放屁。但我觉政府在调农村青年进城工作的选择无可非议。
从实际安排就业上看,北京市并不是把所有中学毕业生送到农村,至少有一届全都安排城市就业。用他们的话是自己幸运,而不是啥规律。
那十年,在北京从中央到地方的机关、事业、企业各类单位并未关上大门,依然根据实际用干用教用医用工用演员的需要安排来自国家四面八方的人包括北京青年进到各种各样的单位。就工人来说,从农村招工是主渠道,尤其保留了工人退休子女接班的制度,让不少农村青年来到各地的工厂、铁路、公路、矿山成为吃公粮的人;对于那些新兴的西部工业新城,从农村招工也是主渠道,甚至爱招城里下乡的知青,毕竟他们的文化和操作能力是不错的,是优质劳工。
事实被恶意掩盖,所以表现得都是莫名其妙的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