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迷信西方(特斯拉)的中国落入新能源产业陷阱 -- 思想的行者
我所佩服诸公的只有一点,就是这样的东西还有勇气发表。
科技发展有自己的限度。
锂电池车这种大量氧化剂和还原剂近距离放置的即使要解决这个问题,也可能涉及到成本过于高昂,以及带来其他危险因素的问题。
科技发展就像解数学题,方向错了就是错了。
就像锂电池车起火,你用液氦来灭火当然是可以的,但是成本呢
因此现在的灭火方法就是用大量的水来冲洗来降温
同用一辆甚至好几辆消防车那么大的水量来降温。
反正油车就简单多了,初起火灾普通灭火器就可以灭掉。
对于新能源科技的发展方向应该在综合权衡的基础上进行严密的论证,也应该有人为这个政策的出台负责。
这个事情不能急
另外我没有看懂你说的AI和新能源的关系,难道AI的发展需要用大量能源,导致能源短缺?
那美国欧洲还制裁中国电动车干嘛?让中国赶快发展到自杀阶段拉倒。
MAGA!!!
然后美国电动车就可以发展了。
请别发这种专门评论人而不是评论事物(这里指国家的新能源产业政策)的帖子到我这里来。
莫名其妙。
你就是喜欢离题万里。
紧扣主题,紧扣逻辑
西方对中国电动车进行贸易封锁(提示只是贸易封锁,不是制裁,封锁和制裁是两码事,请注意准确用词)是因为中国车价格卖得低,成本不合理(恶性价格战,同时导致全行业的工人每小时工资降低以及供应商利益受损),不征收高关税会导致本地竞争秩序被扰乱。
又太大。
哈哈哈,楼下说中国电车成本恶意低,我也是醉了。这屁股都哪里去了。
有余力,则搞科技,孔子说的吧,两千多年了。
视觉识别,机器学习,光子进,行为出。核心在摄像头和算法那里。只要人能开,机器就能开。电反应是快,但是人做决策慢啊。我看速度的瓶颈在视觉到决策这个过程。电车比油车发动机反应快了几个毫秒甚至零点几秒,我认为差别不大。人开油车不也照样安全。
关于视觉的机器学习也需要抓取一定时间的连续影像。比如你不能通过一张照片就判断对面的车是不是要撞我。 你需要比如说零点几秒的连续的照片去对比。目前机器是和人学习。人是需要一点时间去做决策的。所以训练的程序也就是人的平均决策时间。这个时间远远大于电车油车的油门反应速度。
就知道是罗教主写的
他们可不仅仅是在行业上布局,最重要的是各大国的领导人的布局上,他们做的更早更隐秘。比如当年毛主席对着尼克松和基辛格说:这个人可以当总统。这个人就是布什。而我们呢,也是一样的,可以回头看看当年,基辛格到上海了见江核心,也去重庆见了薄二,同时去见薄二的还有德国前总理施洛德、加拿大总理等。
轮到对自个了,就不会了。
什么是技术 ? 成本低难道不是技术呐 ?
谈到“价格卖得低,成本不合理”,,,可笑的是,即便是纯正血统的德国车企大众,在德国卖自个的在中国本土生产的电动车也比在中国的价格贵的多。
日厂从已经很紧张的预算还要拨出一部分钱来搞认知战,看来也真是。。。
“只要发动认知战,一切就会好起来”。
中美的新能源汽车几乎是都是起步的,中国还略早一些,谈何迷信特斯拉?!
比亚迪决定做新能源车,收购秦川汽车是在2003年1月,
半年后的2003年7月,特斯拉公司才成立。
两者的业务路线也截然不同,比亚迪的目标始终是燃油车市场,它推出的第一款新能源车F3DM,是在2008年,走的是混动路线;
而特斯拉的目标始终是城市的精英人群,走的是纯电路线,它推出的第一款纯电量产车也是在2008年,几乎与比亚迪同时。
比亚迪的电池选择的磷酸铁锂,这里综合考虑了安全、成本和全球矿产可获得性,而特斯拉选择的三元电池,其中若干年还带偏了中国的技术路线,片面追求能量密度,几年后中国又还是回归到了磷酸铁锂路线。
现在的结果更是说明问题,比亚迪已经开始颠覆燃油车市场,是中国市场含燃油车之内的市场份额第一,在全球也开始挑战燃油车霸主丰田。
中国的新能源电力系统、可覆盖超远距离到最后一公里的电网配送技术的全产业链已经全球领先,必然与新能源汽车一起出海攻城掠地。
中国高铁虽然也是中国的一张名片,但高铁是2G(政府)业务,受政治影响极大,时间太长,涉及面太广,推进难度大。
但新能源汽车是2C业务,只要产品有竞争力,推进的难度就低多了。
最近因为业务关系,研究了一下一带一路国家,尤其是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国家,发现其极为缺电,电网非常落后。对这些国家,建火力发电、水利发电都要看先天的环境条件,且投资规模巨大,投资时间长,在非洲几乎不可行,而建立光伏微电网只需阳光充足的空地即可,也可以很靠近用电的城镇甚至村庄,投资少,见效快,目前看到国家电力建设公司已经在为非洲做光伏微电网的建设方案论证。
虽然是历史的车轮,但教主心善见不得这些常态随之而来的失业、断供、债务、破产……等灰暗的单词,就想到亮亮和丽君,就角色代入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