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三国随章侃(连载) -- 沉睡的天空
刘备撤离樊城时就按照几万兵民估算,几百艘船每艘就要一百人,这在古代是相当的大船了。加上必要的物资,比如战士的武器,最起码的口粮,民众的必要生活物资,平均一艘船载重要达到6,7吨。仓促之间哪里能保证找到的全部是这样的大船。关羽的几百艘船恐怕还是参差不齐的大小船只。
关羽水军的行军速度,要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了。我的看法,有些事实大概没有争议,
1 刘备从樊城南渡,需要船只。可见这个时候刘备手里是有些船的。
2 襄阳到当阳300里,刘备日行十几里,估算渡江后到当阳被追击共走了20天。
3 曹操到了襄阳后,立刻派兵拼命追击刘备,一日一夜赶上并击溃刘备。
那么问题就来了,刘备渡汉水和曹操渡汉水进驻襄阳,有几乎二十天,最少十几天的时差。我的看法,刘备南渡以后才把船只留给关羽,并留下了一些士兵。关羽这时候相对安全,曹操未到手里也有一定的船,单纯逃命总是没问题的。因此他花费一定时间尽量搜集整顿船只,也不排除沿途顺便再多搜集一些的可能。因此到目前为止行动相对缓慢。但是时间花在哪里了,就不是那么简单的问题了。如果按照关羽在曹操到来时才离开樊城计算,在汉津遇到刘备算是相当快的速度了。
至于江陵的船刘琦的兵,都仅仅能够算作刘备计划中的东西,尚不确定。谁都无法过于依赖这种“空中楼阁”。
假如刘备在樊城便叫关羽由水路出发的话,那分兵数量肯定是刚好和关羽的船数相当,总不成刘备特意多分点兵,再叫关羽自己想办法筹集船只吧,这万一不够呢?关羽沿途收集船只的可能性太小了,关羽的目标是江陵并不是船只,所以更可能的只是刘备在襄阳收集到这些船只后交给关羽。假如说江陵的船和刘琦的水军是“空中楼阁”,那希望关羽慢悠悠的收集一些少的可怜还不一定存在的船只而不快些去江陵江夏那水军驻地更脱离计划之外了。
在下未核对史实即发言,为回帖而回帖,孟浪了
我主要认为刘备明知毫无能力保护却坚持携百姓同行,似乎做广告的意味更大一些。“仁义”一直是先主的主打广告诉求和主要产品形象,刘备任百姓与自己一起逃,即使没有坏心,也不大可能有好心。当然,诛心腹诽之论,我也没什么证据,只是猜测而已,经不得推敲的。
《先主传》说在当阳:
似乎说明曹操对跟随刘备的民众和财物并没有忽略。
说曹军混乱,是自演义来的,不是史实,我声明收回。
期待读到天空兄更多好文。
而且我觉得现代人受厚黑学的影响太大,把一些问题过于功利化了,尤其厚黑学还把三国演义这类小说做例子,导致三国人物的变形越发严重,其实可以想想,假如刘备求的这个仁义是为了自己的做广告,那拿自己的军队前途和命来做赌注是不是大了些。
至于曹军的问题,下一章会谈到一些。
欢迎讨论
我也希望人与人交往都能
身在适者生存的江湖讨生活,一失足即罹大祸。奈何?奈何?
人类能够认识博弈论的规律,却无法战胜它。“勘透人情惊破胆,察尽世事寒彻心。”
如能顺利退休,无阿堵之烦恼,那时才算解脱吧。
曰:
刘备携民渡江,日本人只见其仁,中国人只见其奸。
大多数时候我对日本文化带有一点稍稍的看不起,这一次真有点儿无可奈何。
“见其仁”之说,当然是“政治上正确”的说法,让人难以反驳。为什么呢?
龌龊的咚咚,不仅制造龌龊的人龌龊,发现龌龊的人也龌龊,不是你龌龊何以你能认出龌龊?----这是天朝一贯对于“政治上正确”的定义,看来日本人也是这个思路了。
就像有人在公共场合说了个黄段子,我们是笑还是不笑呢?---- This is a question.
那就是财源,那就是兵源。至于土地,天下荒废之所何处没有啊。所以东吴后来还要跑到台湾去抓猪仔
所以刘备舍不下这些人口,相对而言对襄阳的土地却不是那么在乎了。
当时人口只有同土地结合才能产生粮食,曹操在中原四战之地能够生存下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屯田政策对于人口的吸引,然而这必须建立在他有可靠的地盘以及足够的生产工具的基础上。刘备在当阳裹胁的十万人口如果没有足够大的地盘可以立足的话,只会单纯的消耗粮食而不可能产生粮食。
或许自近代以来,国内反英雄的产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