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印尼烤鸡 - Ayam Percik -- 盈盈
对原料的新鲜,材质根本不讲究,无论味道搭配比较精妙点的讲究。
之所以大量使用佐料,是为了杀菌。
因为那种湿热漳痢之地,食物非常容易腐败,病菌滋生太快乐。
而以东南亚华人传统,对大鱼大肉注重,食谱高脂高糖,连倒豆腐都油炸一边,里面塞肉。
所以以他们的国民寿命,国民收入,和国民卫生投入是不成正比的。走了那么多国家,发现中国的普通日常菜还是比较健康科学的。
不过,没有办法,在亚热带,是没有办法种植鲜嫩多汁的蔬菜。所有的东西都长得太快了,早熟易老。
马来高原稍微温度低点,可是种植的蔬菜还是纤维太多,没法下嘴。
比如,在新加坡,吃的大白菜都是北京运过来的,介兰是从云南进口的。一般而言,蔬菜比鱼肉都贵。
就是一道普通的青菜豆腐汤都得不到。那时最怀念鸡毛菜,小青菜,青白萝卜,莴笋,西胡芦,大白菜,茼蒿,荠菜,苋菜,紫菜苔 ,牛蒡,菜心,山药,韭,,,,不用提种种野菜了(这些菜美国也没有,华人超市也很少)
太打击朋友了吧?!
说东南亚菜“色香味俱无“,这个论调真是太新鲜了。
美国大一点点的地方,也是有很多新鲜蔬菜的。不过真到乡下小镇,属于Jesus's land的那些地方,就没办法了。再说,就地取材,做出来的菜有地方特色。象用新鲜椰子椰浆入馔,风味明艳可喜,别处就没有。椰树嫩心,堪比竹笋。西洋菜,
北京那种风沙苦旱之地,蔬菜也是别的地方运去的。只靠北京,冬天只有白菜萝卜,淡出鸟来。时至今日,这下该轮到山东江苏人说嘴了,就我们有菜吃。别家的都不新鲜。
我觉得家常做菜就是要乐于尝试不同的做法,不要死守菜谱配方。有些人一说什么什么菜“一定”要怎么怎么做才好吃,我就不大感冒,尝试一下不同的做法不好吗?!真正会吃的人是宽容的,乐于接受其他不熟悉的菜式和做法。一种做法在一地流行,被广泛接受,必有原因,必有可取之处,能象当地人一样津津乐道才是真正美食家!脑袋里的框框越多,就会错过越多美食。
如果非要国内有的才算菜,那当然是什么都吃不舒服了
所谓入乡随俗,学习接受新事物,要是非要让地球绕着自己转,那肯定是要完蛋啦。
老外还觉得中国菜的刀工阿火工阿破坏营养呢,是吧?呵呵
我今天买了做泡椒牛肉的料来做火锅,看得四川朋友大摇其头,但是最后大家都承认别有风味,很鲜很香——诚然可能不算正宗四川火锅,但是只要吃起来好吃,有何不可?
所谓经验总结就是别人已经试过了,而且不是一两个人的尝试,不那样做那道菜就不好吃,没有什么死守的问题,前人的经验总结首先是好好学习的问题,先学习再创新,否则那不是要先从原始人的烹饪方法尝试起?觉得“死守”那是因为在按照菜谱做菜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菜谱中为什么要那么规定,为什么要那样搭配,什么样的味道配在一起叫“和”,只是机械的按照菜谱做菜当然觉得死守了。
当然作为个人可以尝试别的做法,但是标准有没有?有的,就是所谓的“色”“香”“味”俱全,这“色”“香”“味”俱全也不是用来“死守”的,而是由客观实际决定,色好引起人的愉快心理,香味刺激人的食欲,味好使人嘴巴享受,合起来给人以全方位的享受,如果一道菜做不到这几点的确不能算成功。家常菜并不等于难看和难吃的菜。
盈盈做的菜“色”就没有做到,菜的切法处理也不好,不懂得为什么讲究刀工,不同形状,大小的原料对最后成品味道的影响,肉的处理不懂去腥,只是在“压”腥,作料的使用不明白“君臣佐使”道理的实质,确实不会做菜。
象中土没有或很少用的佐料,罗望子,椰浆,香茅,薄荷叶,指天椒,红葱头,沙姜,我觉得盈盈的君臣佐使才是对的。下油锅一爆,风味全出。
至于颜色,霉干菜烧肉就不怎么好看,乌秃秃的。北方的大锅熬菜,最后也全是一个不黄不白的颜色。靠文人一支笔写它“金黄“也好,“土黄“也好。跟东坡肘子讲刀工,就贻笑大方。
还是汪曾祺说的,口味不妨宽一点,兴趣不妨广一点。别抱着“烹调沙文主义“的心态。
当然不是“要先从原始人的烹饪方法尝试起”了,但是一定要把“前人的经验总结”全都“好好学习”了再“创新”吗?可能吗?
“不那样做那道菜就不好吃”实在不敢苟同,没有哪道菜是“不那样做”就“不好吃”的。一个菜的菜谱可能有成千上万,哪一个是正宗呢?好不好吃按谁的标准呢?
做菜我不认为是技术工作,尤其是家常菜,应时应地应心情,做起菜来才有乐趣。
还有你说“盈盈做的菜“色”就没有做到”,我不这样看。我觉得很好啊,看了很有食欲啊。什么样的“色”是真正的好“色”呢?我觉得看了让人想吃,馋人的“色”就是好“色”!
泡椒牛肉的味道,这个这个……我都能想像到你们吃的大汗淋漓的痛快场面了!
说东南亚菜“色香味俱无“,这个论调真是太新鲜了。
---------------------------------------------
试举一个东南亚菜出来看看
一个开水白菜就把它们全部打倒。
就算那里的最著名的黑胡椒螃蟹,用来炒螃蟹的那些佐料都是牛油,酱油,辣椒,那么好的斯里兰卡螃蟹了就这么被蹂躏了。 觉得螃蟹还是大闸蟹好吃
马来那里去过多次,有很多当地的朋友,当地人(马来或华人)的食谱多食用椰浆、动物油多、油腻的食物, 水果和蔬菜少。椰浆那个东西太油腻,可以和猪油一拼,
就是他们喜欢的榴槤,也是高糖和高胆固醇,加上那种味道,不敢恭维
新加坡天天吃的就是那些海南鸡饭,肉骨茶,酿豆腐 炒粿条,Laksa这些东西,偶然吃几天还行,其实连国内5元的盒饭都比不上,还挺贵的,最后要吐,连国内大学食堂都恋恋不忘了。
至于那些椰浆饭,沙爹, 罗惹马来伙食更是不敢恭维。
那种印度南亚的伙食料理中使用香料太多,盖住食物的本味,
使用的调料亦不太健康。
至于北京是不是有蔬菜,看看老舍的文章就知道了。
其实,我也不觉得北京蔬菜比得上俺家乡,可是出口到新加坡40人民币一颗的大白菜,还是比当地的蔬菜好多了。
呵呵,你非要这样说也没有办法,随你啦,呵呵。
帮别人出头,自己也须有点本事,似你这样信口开河,出口露怯,还是算了吧。
再看看你说的:
这句更加露底,说明你根本不懂刀工的含义和目的,呵呵,真是“贻笑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