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小包子一个】简介一下子日本对42,43年在华作战的记载 -- 电子赵括

共:💬61 🌺7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小包子一个】简介一下子日本对42,43年在华作战的记载

简介一下子日本方面对42,43年在华作战的记载,以及兵力部署情况。

先列举一下41年初日本陆军建制和部署情况。

日本本土和台湾 12,52,16,54,55,56,7,57共八个师团,另有两个混成旅团;

朝鲜 19,20两个师团;

关东军

第三军 8,9,12 三个师团,另有1个独立守备队和4个国境守备队(旅团编制)

第四军 1, 一个师团,另有另有1个独立守备队和4个国境守备队(旅团编制)

第五军 11,24,25 三个师团, 另有另有1个独立守备队和3个国境守备队

第六军 14,23(就是在诺门坎“大出风头”的那个),两个师团,另有1个国境守备队

关东军总部直属10,28两个师团

中国派遣军(日语原文,支那派遣军)

北支方面军

驻蒙军 第26师团,第2混成旅团

第一军 36,37,41三个师团,3,4,9,16四个混成旅团

第十二军 21,32 两个师团,5,6,10三个混成旅团

北支派遣军直属 27,35,110三个师团,1,7,8,15四个混成旅团

第11军 3,4,6,13,33,34,39,40 八个师团,14,18,20三个混成旅团

第13军 15,17,22,116四个师团,11,12,13,17三个混成旅团

南支方面军 近卫,18,38,48,104 五个师团,19一个混成旅团

另外,大本营直属第5师团,当时布置在华南。关东军总部直属第10师团,当时实际上布置在华北。

41年4月日本预想,全军扩充为50个师团,使用于南方(太平洋战争)的有从本土抽调的4个师团和中国抽调的近卫,4,5,18,21,33,38,45 八个师团。41年11月6日,日方正式下达命令,组建南方军司令部和第14,15,16,25军,进行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准备。各军建制,

第14军 16,48,两个师团,65 一个旅团,其他附属兵力;

第15军 33,55 两个师团,其它附属兵力;

第16军 2 一个师团,混成第56步兵团(旅团建制),其它附属兵力;

第25军 近卫,5,18,56(11月27日追加)四个师团,其他附属兵力;

南方军直属 21 一个师团, 21 一个独立混成旅团

其他兵力调动,我暂无资料。现在整理一下在华兵力,以两个旅团折合一个师团换算,

中国派遣军(日语原文,支那派遣军)

北支方面军(华北) 共9个师团,12个旅团,折算为15个师团;

驻蒙军 第26师团,第2混成旅团

第一军 36,37,41三个师团,3,4,9,16四个混成旅团

第十二军 21,32 两个师团,5,6,10三个混成旅团

北支方面军直属 27,110两个师团,1,7,8,15四个混成旅团

关东军 第10师团

第11军(武汉) 3,4,6,13,34,39,40 七个师团,14,18,20三个混成旅团,折算为7个半师团;

第13军(杭州) 15,17,22,116四个师团,11,12,13,17三个混成旅团,折算为6个师团,

南支方面军(广州 海南方面) 38,104 两个师团,19一个混成旅团 这算为2个半师团

要做一点说明,手上的资料看上去,第38师团似乎空有番号,此后没找到这个师团编制跑什么地方去了。这里先不做太多计较,暂时计入。总之单从番号上计算,这时候中国派遣军共有约30-31个师团,其中华北一半。从抽调的态势看来,南支方面军被削弱得最厉害。其中原因我想有两个,一个是距离近,用起来顺手。更重要的原因,日本进攻广州海南的目的是为了切断中国接受外援的道路。这个目的没有达到的情况下,所谓的南支方面军地位越发尴尬,无足轻重了。

现在来看看42年初开始的日军作战,日方对此的简单记载。

42年初,武汉方面第11军开始第二次长沙战役。顺利攻入长沙后,遭到优势国军反击。经过苦战,终于返回;

42年4月18日,美国轰炸机轰炸日本本土后在中国降落。日本受到刺激,第11军,13军联合发起战役,清除中国东南沿海机场;

43年春,为了迫使重庆投降,日本策划了从山西和宜昌两方面进行大规模进攻,迫使重庆投降的宏大战役计划。不久后因为南太平洋战争状况恶化,不得不考虑从中国抽调兵力增援,计划中止。

华北方面军,以优势兵力压服“共产势力”(日语原文),41,42年连续发起大规模治安强化运动(即扫荡),并强化对共产地区的经济封锁。“共产势力”忍耐了极度的困难,一点点恢复。

42年1月以后,华北全境开始连续不断的,活跃的讨伐。仅1月份方面军大小战斗1682次,平均每天5,60次。

冀东平原是通向满洲国的走廊,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意义。共产势力沿长城东进,甚至渗透到城内。担当这里警备任务的第27师团,一年中连续不断地进行剿共战,在共产势力游击战和秘密工作的抵抗下捕捉(共产势力)的工作极端困难。

山西省,第一军在5月份对全省进行剿共战,打击共产根据地以及残存的国民党军。国共军队为了地盘等互相争夺,日军击败国军后,共军立刻就渗透进去(赵括评论,也就是说日本人得不到原国军的地盘)。在华北,日军国军共军鼎立,但是对日军而言主要对手是共军。

另外,对阎锡山的招抚工作一直在继续。停战协定的签订,彼此互相联络成为公开的秘密。42年5月,第一军司令官和阎锡山直接会见(赵括评论,看到这里我大吃一惊。没想到阎老西还有这么一手)。虽然双方谈判不成,事后短暂对立,43年开始双方又达成妥协,互相物资交流,并得到部分的合作。

山东省第12军地区的共产势力,原本并不强大。我方虽然进行了活跃的讨伐作战,扬子江南方地区的新四军在江苏省地区重建,势力达到陇海线。

42年秋开始,由于南线(太平洋战争)战局恶化,中国派遣军抽调了5个师团用于南方,应付中国战局愈发吃力。因此一部分的警备任务就交给了新政权(汪伪政权)的部队。日军精华部队尽力集中使用。

43年,华北方面军基本上全在剿共。未能剿灭共军,但是迫降了第二十四集团军,司令庞炳勋。但是共产势力立刻就渗入了原二十四集团军的地盘(总之,日本并没有得到什么)。

山东方面的第12军,经过屡次对山东的肃正(扫荡)作战,基本上消灭了一切国军。但是从太行山东进的八路军和江苏北上的新四军,势力却得到了显著发展。

驻蒙军在剿共的同时,积极准备对苏作战。

43年9月到12月,华北方面军对共军根据地进行了长时间的肃正(扫荡)作战。由于共产势力的抬头造成的治安恶化,(华北方面军)不得不开始考虑新的剿共策略,组建了特别行动大队(就是电视剧《八路军》里面描述过的,进行侦察谍报爆破刺杀等特殊任务的部队)。

华中的第11军,42年12月到43年1月对大别山地区(当时应该已经是彭雪枫了?)进行了扫荡。2月中旬到3月下旬,又对汉口,岳州,沙市等地的共产党军队以及国民党军队进行袭击,占领扬子江南岸要地。

5月初到6月中旬,为了强化扬子江的运输能力,对从洞庭湖开始宜昌为止的扬子江沿岸敌军野战部队发起进攻。本次作战后期,出现了敌我轮流掌握制空权的状况。

11月开始到44年1月,对常德附近的国军进行攻击。整体很顺利,唯有在常德遭遇顽强抵抗。

扬子江下游的第13军,43年9月开始对江苏太湖附近的中国军队进行攻击,占领地域后进行扫荡。

从上面的纪录看,对付共产党的军队包括华北的几乎全部(我的80%比例是从另外的资料看来的,吻合得很好),华中的一部,主要是武汉的第11军。仅这几部分加在一起就有一半了。加上共产党的游击队在华南基本上是无处不在的,说共产党抗击了60%的侵华日军,不能说100%地准确,但并不离谱。

以上数据都出自《近代日本战争史 - 第4编 大东亚战争》。顺便说一句,我无意为国共两党争辩谁是抗日主力的问题,仅仅是想介绍日本方面对此的记载。大家不妨结合看看。

通宝推:飒勒青,

本帖一共被 5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38师团是有编制的

下辖228,229,230三个联队,用来进攻香港。攻占香港后调南洋参加印尼作战,后连同第2师团增援瓜岛,再未回到中国战场。

家园 和新四军作战的主要是第13军

新四军7个师,有6个不是在13军的地盘上就是在13军和华北派遣军的结合部,在11军地盘上的只有大别山区的新四军第5师(李先念部)。

家园 38师团不就是增援瓜岛几乎全军喂鱼的那个

家园 花顶尚书好文!

数字有意思。。。

家园 俺不大懂军史,有二个疑问望河中高人能澄清一下

说共产党抗击了60%的侵华日军,不能说100%地准确,但并不离谱。

一、相信日军根据作战对象的不同来对自身军力的划分也不太可能那么泾渭分明,如这60%只打共军而那40%就只跟国军作战,即,有部分日军跟国共双方都有交过手,那么这部分日军占全部驻华日军的比例大概在多少呢?印象中驻武汉的第11军就跟国军也交过手。

二、驻华日军各师团的战斗力的划分又是如何呢?比如甲种师团比例是多少,乙种师团的比例又是多少,还有他们的分布情况,即,我认为在人数的基础之上还要附加一个战斗力的权值,才能更好地说明数字背后的问题。

我对那些国共两党究竟谁才是抗日中流砥柱的争论也是不大以为然的(不过是对那些“扬此抑彼”的说法不太感冒而已。),只是既然楼下有人提到了“数字有意思。。”,所以俺比较好奇想弄明白究竟有些啥意思,呵呵。

btw,虽说原话里只提到了侵华日军,没有包括驻缅甸的日军,但我觉得缅甸战场跟国内战场也是有相当的联系的,毕竟国军在那里作战是为了打通印度至国内的运输线,也是在为抗击侵华日军出力,不知道这能不能算作一些数字背后的意思呢。 

家园 sorry...
家园 谢老赵的豹子。先简单谈点自己的想法

我觉得很多时候政治宣称的功力高下,在于语言游戏能力的高下。

如果说“抗击”或“牵制”了多少日军,这个老赵已经引出有说服力的证据来了,当然是共军抗击牵制的数量更大。

但如果说直接对手的战斗效能哪边更高呢?应该是国军吧?

如果再说“毙伤”多少日军呢?还是国军明显为多吧?

我们很多朋友都表示反感比较国共双方在抗战期间对国家民族的贡献高下。其实我倒是不反对,甚至很支持。我所厌恶的是那些继续使用政治感情去贬低羞辱另一政治阵营人物的行为,看到那种帖子我只会感到中国人依然是丑陋的狭隘的。同样是抵御外侮 卫国抗战,两个阵营只存在能力不同、战法不同,但都应得到尊重。比较其能力与贡献时只要充分尊重双方人格就是完全正当的。

论毙伤日军 保护国土,国军无疑比共军贡献要大。但国军的资本也比共军雄厚很多。共军在敌后选择有利时机进行作战的战法 以及图存发展能力 都很优秀,战斗效率比国军高 (指投入产出比)。

家园 赞一个,我们争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必须把握一个原则

既然它是历史我们就没什么不能说的,正如我们研究纳粹战史并不是为了美化纳粹一样,更何况我们为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不过必须把握一个原则:

我们的目的是还历史一个真相,而不是给两大阵营提供对骂的论据。

说到非白即黑非此即彼,我们像傻子一样被愚昧了多少年,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在这两句话上吃了多少亏了!拼凑材料来为某一阵营的说法进行辩护,从而达到贬低甚至于诋毁另一阵营的目的,这是我们坚决反对的!

我们很多朋友都表示反感比较国共双方在抗战期间对国家民族的贡献高下。其实我倒是不反对,甚至很支持。我所厌恶的是那些继续使用政治感情去贬低羞辱另一政治阵营人物的行为,看到那种帖子我只会感到中国人依然是丑陋的狭隘的。同样是抵御外侮 卫国抗战,两个阵营只存在能力不同、战法不同,但都应得到尊重。比较其能力与贡献时只要充分尊重双方人格就是完全正当的。

煮酒兄的这段话,葱深表赞同!

花!

家园 想请教一个问题?

我大清朝也一样抵御外侮,卫国抗战,既然只存在能力不同、战法不同,都应得到尊重,为什么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反而被骂作买国,无能?

家园 李先念部后期也把收伸到了武汉附近
家园 清朝之无能是全方位的,卖国是证据确凿的!您拿前清来比国民

您拿前清来比国民党政府??

有可比性么??

前清的无能,在军事上表现在百战一胜(越南抗法)。国军与日军大规模会战近30场,至少半数以上都是获胜或战平。当然严格来说国民党政府让日寇打进来 也可以算是无能,那么既然你可以把无能与否这条线划这么高,我为什么不可以把它再划高一些 定到不在世界当老大就是无能呢??要那么算,当今世界除了老美其他所有国家都无能。

在军事作为上,前清与国民党政府有可比性么??

除了前清军事上的无能之外,还有政治外交上的懦弱。这表现在几个方面,一个是慈僖曾全额挪用海军军备巨款修缮宫廷。

国民党政府大员们在抗战期间还远远没有腐败到那个程度吧?两者有可比性么??

另外,前清是无论打胜打败外交永远被动,外交人员居然无能到无法利用军事上的胜利的地步。洋务外交的泰山北斗李鸿章直接坦承“换别人去也是卖国,我来卖还能卖得少一点”...

请问:国民党政府何曾有过这样的表现??两者有可比性么??

家园 没有可比性

晚清那是外来爆发户的心态,所以甲午战争时宁可割地赔款也不肯持久战(打了败仗签订不平等条约本也正常,只是马关条约的不平等程度远远超过了当时双方实际的力量对比),只要能保住朝廷一方的富贵即可。

而七七事变后的老蒋是一个地主的心态,被人动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当然要拼命,只是能力差些,同时,来自外部的危机感消除后跟其内部对手一样也动了些小九九的心思,所以抗战中后期的表现比较差。

所以俺觉得老蒋该骂,只是对一些扬此抑彼的说法不太感冒而已,呵呵。

家园 仅仅是能力不同、战法不同而已

一样抵御外侮,卫国抗战,您何必要厚此薄彼呢?

家园 还有实力对比的大大不同

仅仅是能力不同、战法不同而已 [一击既溃] 2006-08-27 11:12:21

一样抵御外侮,卫国抗战,您何必要厚此薄彼呢?

甲午战争结束时中日力量的对比,跟七七事变前后中日力量的对比,有可比性吗?老蒋若处在晚清的位置,您认为他会拿着那两万万两银子去签那个马关条约吗?

当然,抗战时期共军和所对抗的日军力量的对比,跟国军和所对抗的日军力量的对比,这两者之间也没有完全的可比性,应该说共军抗战的条件更差(即,所谓的产出/投入比更高),但两者之间的差别没有足够大到有质的区别,以致于我们可以得出一方在积极作战而另一方在消极作战的结论。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