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美国:电脑程序员职业滨临灭绝 -- 山而王

共:💬74 🌺48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纽约可能跟硅谷不同

硅谷现在的最新浪潮是往回搬。

家园 没错,门槛很低

但要找一个不算最好,只算是良好的开发人员,也不是太容易。

试过维护垃圾代码,一边骂前一手笨蛋,一边感谢他,不然我怎么混饭吃啊!

再有,制造业很容易标准化。软件开发最多只能做到规范化,再加上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合格,高效率的软件外包其实成本也不低的

家园 In Sillicon Valley

90%+ are hired by small employers.

It might be different from other areas.

Surely out-sourcing happens every day, however a lot new companies are started up every day as well.And some of them turn to be next INTEL, CISCO, maybe recent successful one like GOOG and Youtube.

People here actually do give up employment in large established companies to join small startups.

IMHO, here is the right place that has the whole environment. All these facts of venture capital, technologies, talented engineers and market that is willing to accept new technologies, are come together and ready here. You can outsourcing jobs, but you can't outsourcing the whole environment.

Just recently, the job market in bay area becomes almost as hot as the boom time.

家园 agree!

相信自己这辈子吃饭没大问题了……

家园 As long as

we can repeat those stories like M$, Intel, Cisco, Google, periodically, the engineer always will have jobs some place, cuz there will be enough capital willing to put in US job market.

家园 不是很赞同

你的这种预测,实际上是建立在对制造业转移的类比基础上的。

但是,软件真的是(传统的)制造业么??

我不这么认为,现在的软件工程虽然在规范上有了很大进步。不过离制造业那种大量、规范生产还有很大的距离。

我还没有见过不修改的软件需求呢。有些变动之大,就好像要你在修好的地下室中再来两个3成小楼

在这种情况下,外包会是一种有益的补充,但肯定不会完全取代本地工作的。

家园 我没说完全取代。顶级高手会存活下来。

但是数量上占大多数的中层开发人员,会逐渐被替代。就象现在美国很多产品的核心技术以及设计在本土,但大规模制造在国外。

我认为,目前中层开发人员的80%以上将失业,或面临工资降低的压力。

家园 往回搬是暂时的,包括ATT、IBM都有过回锅肉现象

但最终,竞争压力摆在哪儿呢,成本摆在哪儿呢,还得外包。但是吃一堑长一智,下次外包就会聪明一些,理智一些。

如果你是企业总裁,如果你是投资人,你不外包吗?

家园 我国贸易逆差最大的就是电子元器件,哪里转移了多少过来!

http://www.tianya.cn/New/PublicForum/Content.asp?flag=1&idWriter=0&Key=0&idArticle=121595&strItem=worldlook

中国基本所有类别的产品都是顺差,即使有逆差,也是“小额”

  的,哪怕飞机的逆差和电子元器件相比,也只能算是小弟弟的

  小弟弟。

  

  2005年,中国电器元器件进出口总额1460亿美元,其中出口

  344.4亿美元,进口1115.5亿美元,哈,逆差超过770亿美元,

  770亿美元啊,这是个恐怖的数字,这个数字是2005韩国贸易

  顺差的2倍,远远超过法国2005年264.59亿欧元的逆差,远远

  超过印度396亿美元的逆差,远远超过绝大多数国家的进出口

  总额,甚至,超过了以新西兰(2005年gdp762.56亿美元,世

  界银行数据)开始,世界2005年gdp排名46名以后的所有国家,

  而这个数字,仅仅只是中国2005年某类产品的贸易逆差而已。

  

  2001年电子元器件的负增长结束后,连续四年这个行业的进出

  口以平均36.5%的速度增长(2002年增长40.2%,2003年33.6%

  ,2004年45%,2005年增长放缓,25.4%),最终,在2005年达

  到1460亿美元的进出口规模。

  

  电子元器件最大的进口来源于--台湾,是的,我们2005年从台

  湾进口电子元器件242亿美元,第二大来源地是--韩国,177亿

  美元,第三是日本164亿美元,回头还有几个有趣的数据和这三个

  国家地区有关。可以说,离开了中国市场,这三个国家和地区的

  经济就会出大麻烦,这个问题以后再说。

这个软肋实在是软肋中的软肋,在这个行业,

  是彻底的对外技术依存。这个行业中,独资企业占据65%,合资

  占据18%,国有企业个体企业占据15%,虽然从企业数量上看我

  们自己的企业并非完全举手投降,但是从出口金额上,我们确实

  处于绝对的下风,尽管连续几年个体企业的增幅都在不断扩大,

  不过令人惊叹的差距依然客观存在。

这个行业和IC行业(ic行业的贸易逆差仅仅比电子元器件行业小

  一点点,达到了676亿美元),一起构成我们制造业转型的最大

  障碍,而解决这个差距不仅仅牵涉到制造业,而是牵涉整个产学

  研的方方面面,没有一个国家整体的科技水平的提升,就很难在

  这两个行业上取得进展和突破。

  这个行业和ic一起关系到整个转型的成败,也是政府十一五规划

  的重中之重,相信能够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后取得全方位的进展,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这一块产业能够在10年以后被中国占据一块

  的话,对整个国际贸易的现状会起到一个颠覆的作用,将出现很

  最美妙图景。

  

  这两个行业,是欧美日在技术竞争阶段的绝对优势之所在,而且

  他们拥有我们不具备的制度体系上的优势,我们只能够利用手头

  的资本优势强力推动发展,同时对教育科研体系进行根本制度上

  的调整,而这两者只有同时强硬的坚决推行下去才有可能取得成

  功。

家园 ON SITE开发的优势正在被现代通讯技术

所取代。

如今我和印度同事讨论问题,动不动就NET MEETING,他边说边演示,有了问题我们一起讨论。印度方面为了凑美国时间,工作从中午12点开始,基本上和我们有一个上午的时间重合。

感觉和隔壁同事差不多。

对于说印度软件人员素质差的说法我不敢苟同。

去年,我帮助培训和建立了印度一个开发组,现在运行良好。有几个人我要是老板,一定会把他们招来。24岁刚从学校出来,能力强,肯加班,三个月把系统CODE通读一遍。

也遇到很糟糕的。但是我感觉和美国、中国同事没有区别,有很棒的、也有很差的。关健看面试的人。

家园 好学校恐怕困难

我一个同学在美国TOP10牛校读了PHD,出来想教书,连地区学校都去试了,竞争很激烈。另一个TOP5 PHD,不想降格以求,只好去了香港。

目前很多PHD去GOOGLE。嘿嘿。很好的薪水,起价14万哟。

家园 不管有没有外包,程序员本来就是吃青春饭

难以作为一辈子的事业。不止美国,到处都差不多。四五十岁还做程序员差不多就是等着被裁了。

还记得那个流传很广的把程序员和鸡对比的笑话吗?

家园 那我就说具体点,和电讯有关的元件。

全世界几大电讯公司,再新的设备,COMPONENT基本都是中国制造。

还有你所说的,很多可能是来料加工或者两头在外。看你怎么算了。

咱们国家出口净增长、特别是机械电子增长这么快,如果每年电子元件上是负的1000亿美金,钱是怎么赚进来的?

家园 八十年代至今,大部分出国人员恐怕都是干这行的

这些人四、五十岁之后干什么呢?

回国?换职业?全成大牛?

堪忧阿。

家园 如果企业纯粹靠成本竞争,那当然外包

不过企业成本不是唯一的考虑,中国印度的技术能力跟美国最高的相差还是很远,不是20年内能追上的。既然留在美国,就要做顶尖的技术人员,要不然还不如海龟,对不对?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