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凝固的音乐 -- 晨枫
意大利还没有去过呢,下一个目标就是意大利。
我也弄不清楚。达·芬奇纸上谈兵画过一些建筑构思,没有见到过过实际作品。
动手不动嘴的是Donato Bramante。Bramante是画家出身,但他在建筑上的成就要大得多。Bramante最出名的建筑不是宏伟的大作,而是小小的Tempietto。这是圣徒彼得上十字架的地方,位于罗马的一个修道院的院子里。Tempietto的影响与其不大的尺寸一点不相称,被誉为最完美、最和谐的文艺复兴建筑。圆形布局的Tempietto座落在一圈多利亚柱子上,里面的建筑本体上和外围多利亚柱子对应的地方,有多利亚式薄壁柱(pilaster)对应,檐圈(frieze)上按古希腊的风格雕刻有基督教内容的浮雕。Bramante没有在环形柱廊上方像古典形制一样直接盖上一个穹顶,而是将内层的建筑本体向上延伸成鼓座,然后再在上面盖上穹顶。这大大增加了小小的Tempietto的层次,柱廊、鼓座和穹顶形成向上的动势,也增加了体积感。饱满的穹顶在最高点将所有构图元素抓到一起,自然地形成了视觉的焦点,成功地统率了整个构图。圆形的平面和在风格上统一的穹顶打破了古典建筑将建筑作为二维立面的堆积的传统,建筑真正成为一个三维的艺术品了。小小的Tempietto在世界各地留下了足迹,从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到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到巴黎的万圣祠,到华盛顿的国会大厦,都是Tempietto的子孙。
Bramante本想把Tempietto周围的院子改造,用连环拱廊和Tempietto实现风格上的统一,但教皇尤利乌斯二世(Julius II)把Bramante把他调去重建梵蒂冈最重要的圣彼得大教堂。Bramante立誓要将罗马万神庙的穹顶举起来,立到Maxentius的大basilica上,建造最辉煌的大教堂。受文艺复兴讲究完美、和谐、对称的主导,Bramante决定采用大体圆形的带对称短十字的集中式平面布局,四个立面完全相同,鼓座有一圈柱廊,和穹顶在一起,基本就像放大的Tempietto。在教皇尤利乌斯二世的支持下,圣彼得大教堂开工,但不久Bramante和教皇尤利乌斯二世相继去世。
Bramante的方案很像达·芬奇手稿中的一些设想,据说这是受Bramante在米兰时和达·芬奇交流的影响。但教会的“法定”布局是长的basilica十字,集中式布局使祭坛难以安排,唱诗班的地方也没有,神父也将不再面对教徒,而是在三面受教徒“包围”,在礼仪上很难办。Bramante只想建造一座建筑史上的丰碑,但梵蒂冈想建造一座最辉煌的教堂。新教皇列奥十世(Leo X)是美第奇家族的人,在政治上十分保守,他最出名的“壮举”就是开除马丁•路德的教籍,而马丁·路德质疑梵蒂冈的起因恰恰是梵蒂冈为筹款建造圣彼得大教堂而发放的“赎罪券”。列奥十世招来文艺复兴时期三大画家之一的拉斐尔,责令拉斐尔恢复教廷指定的拉丁十字平面布局,继续圣彼得大教堂的工程。觊觎红衣主教位置的拉斐尔唯命是从,但东端Bramante设计的集中式平面已经动工了一段时间,不便返工,拉斐尔只好在西面延伸了一个长达147米的basilica,在西立面设计了相当于三个Pazzi小教堂立面的格局,使Bramante的穹顶变的微不足道。除了计划中的墙面雕刻和装饰外,拉斐尔基本上倒退到将建筑作为二维立面的堆积的老套,实际负责施工的Antonio da Sangallo甚至还在西立面按时兴的哥特式设计了一对尖塔。不过此时教廷忙于扑灭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的烈火,法国和基督教“再征服”后的西班牙应梵蒂冈教廷的要求,入侵意大利“勤王”,梵蒂冈忙于宗教裁判所还忙不过来,圣彼得大教堂的事只得缓一缓,拉斐尔的设计没有多少进展就停下了。
教皇保罗三世上台后,召见米开朗琪罗,要他负责完成圣彼得大教堂的建造。米开朗琪罗把建筑当作放大的雕刻看待,回到了Bramante的更具雕刻性的集中形设计,但放弃了四面相同的完全集中式立面设计,而是增加了西面的门厅,使四面等长的希腊十字变成西面稍长的短拉丁十字,西立面也因此更为突出,但穹顶回到主导格局的中心地位。米开朗琪罗的穹顶比Brunelleschi的佛罗伦萨大教堂穹顶更饱满,平面是真正圆形的,而不是Brunelleschi的八边形。穹顶分内外两层,内层厚达3米。圣彼得大教堂没有完工,米开朗琪罗就去世了。接任的Giacomo della Porta基本按米开朗琪罗的原设计完成了穹顶,另一位文艺复兴建筑大师Giacomo Barozzi da Vignola按米开朗琪罗的设计完成了左右两个小穹顶。然而,教廷最终还是命令Carlo Maderna将西立面延伸,恢复拉丁十字的平面,米开朗琪罗的穹顶在视觉上的统率作用就此受到大大的削弱,今天的游人只有后退到很远才能看到穹顶。
小小的Tempietto,为纪念圣徒彼得上十字架所建
下层建在圆台阶上,提高高度
简朴、端庄的多利亚柱式环绕建筑本体,和本体上的多利亚式薄壁柱呼应
鼓座用壁龛相间,增加体积感
简朴、肃穆的内部
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这是天主教的精神中心,也是罗马最著名的建筑
圣彼得大教堂和广场的鸟瞰
教堂最初由Bramante设计,在教廷和建筑师之间拉锯战几个回合后,最后由米开朗琪罗完成穹顶,广场的两个“手臂”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刻大师Bernini完成的。有意思的是,广场中央的埃及方尖碑在公元前37年就有罗马皇帝Caligula从埃及运到罗马,但直到1586年才由教皇Sixtus V下令迁移到现在的位置,方尖碑和基督教义并不符合,所以关于它一直有阴谋论的说法
教堂前竖立着圣彼得的雕像
最初的Bramante的集中式平面,这是四个等长短臂的希腊十字平面
米开朗琪罗加粗了Bramante的四根主要立柱,简化了东、南、北立面,但延展西立面,使之成为柱廊式的门厅,希腊十字变成短拉丁十字
60年后,在教皇保罗五世的坚持下,Maderno将西立面增加了三进,并加宽正立面,形成今天的拉丁十字平面
为了弥补Maderno新增加的喧宾夺主的西立面,和理顺广场周围的建筑,Bernini受命设计圣彼得广场,于是有了这著名的椭圆形柱廊
米开朗琪罗设计穹顶和西立面的绘图
画家笔下Maderno加建之前的圣彼得大教堂,穹顶要比今天更为突出,至少在近距离上
穹顶近景,容易看到穹顶上横椭圆的窗,窗上的檐口,和鼓座周围的双立柱,这些已经偏离了古典形制,而更多考虑视觉效果
今天穹顶成为游人的最爱
从穹顶上看出去,“永恒之城”尽收眼底,正前左侧就是海德里安为自己建造的Castel San Angelo和前面的Aurelius大桥
隔着泰伯河,愿望夜色中的圣彼得大教堂
黄昏,在泰伯河的桥上远望圣彼得大教堂
金碧辉煌的穹顶提供了高大、宽敞的连续空间,使人回想到索非亚大教堂。穹顶至今42米,比万神庙还是小了1米
屋顶上的雕像默然地注视着芸芸众生
Bernini特意将广场的地势设计成由低而高,好让聚集的教徒们能看见教皇。“手臂”其实不是左右两段,而是左右各两段,前后段之间有一个空隙,好让马车通过
作为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雕刻家之一,Bernini当然不会当回廊光着脑袋
回廊采用双层柱,具有强烈的光与影的效果
圣彼得大教堂是无可置疑的文艺复兴建筑的顶峰
Tempietto和圣彼得大教堂的穹顶在世界各地子孙众多,这是新加坡市政厅
这是旧金山市政厅,也是联合国成立的地方,《旧金山和约》就是在这里签的
夜里打上灯光,很有点气派的
这个圆顶不认识的应该不多:美国国会大厦
采用古典的圆顶和柱式不光有19世纪时尚的因素,也有美国建国思想中罗马共和精神的缘故
见鬼,正好超过500字,只好一分为二。
===============================
在受命设计圣彼得大教堂的穹顶之前,米开朗琪罗设计了Campidoglio广场(Piazza del Campidoglio),作为教皇保罗三世迎接神圣罗马帝国查理五世的见面礼
中间的Palazzo Senatorio是旧时罗马的市政厅,米开朗琪罗重新设计了立面,并创造性地用中间的大阶梯打破了沉闷的立面,形成了一个视觉的焦点
本来很小的广场,被前面的长阶梯制造出深远、高大的印象,两侧的雕像也是越往中间越高大,进一步增强这个印象
广场中央的传奇中的古罗马帝王Marcus Aurelius的雕像,为了增强不大的雕像的高度感,米开朗琪罗别出心裁地将底座建成椭圆形的
雕像现在被挪到市内,注意地面的花纹,米开朗琪罗的原设计里就有这个花纹,但教廷认为这个花纹有邪教含义,所以直到20世纪,才在墨索里尼的命令下完成
西面的Palazzo Conservatori是罗马的行会所在,米开朗琪罗用高大的科林斯薄壁柱式分割立面,用所谓“断裂山墙”(也就是下面的横档断开)修饰窗户和门洞,屋顶上的栏杆和雕像是文艺复兴建筑中常见的,东面的Palazzo Nuovo也同样处理
窄小的梯形广场平面本来是无奈之举,但米开朗琪罗巧妙地利用建筑、雕刻和广场规划的协调,开创了广场设计的典范,日后被广泛抄袭,包括路易十四在凡尔赛宫的前广场
Laurenziana图书馆(Biblioteca Mediceo Laurenziana)坐落在佛罗伦萨的圣劳伦佐教堂(Basilica di San Lorenzo)里,以11000卷古版经书著名,内部是米开朗琪罗所设计,从时间上算,这其实是比Piazza Campidoglio还要早的作品
图书馆的内部是米开朗琪罗设计的
米开朗琪罗将室内设计按室外建筑来做,尤其是这个大台阶,日后成为众多文艺复兴建筑模仿的对象
从中间下来的大楼梯,在两侧出其不意地分处侧楼梯,使整个设计的纵深和层次大大增加,构图大大生动
我看比看那些教科书过瘾!哈哈
偶看至少也是丹布朗的水平。
就说达·芬奇秘密把什么好东东交给Bramante,要埋在集中式平面的圣彼得大教堂东堂底下,但被拉斐尔阴谋破坏,米开朗琪罗不明所以,错上加错,千年秘密就此失传,直到有一天萨苏挖坑不小心挖得狠了,一锹挖到梵蒂冈地下,这才真相大白,原来Mary Magdelene是西施的双胞胎妹妹……
教科书一看,我这里的胡说八道就洋相百出了
不谈宗教,呵呵。Mary Magdelene说说问题不大,耶稣的事还是不要乱说的好,惹恼了信教的人就不好了,何况圣诞节刚过。
圣彼得大教堂无疑是文艺复兴建筑的顶峰,但以人文主义为旗帜的文艺复兴毕竟不是为教会所存在,古典建筑语言也进入了寻常百姓家,这里面的佼佼者就是Andrea Palladio。Palladio从做砖瓦匠和石匠学徒开始,最终成为建筑师。Palladio是直到现代以前为数不多但又功成名就的不以大型公共建筑出名、而以中小民居出名的建筑师,他将古希腊和罗马的神庙建筑语言的精华引入乡间民居,受到崇尚古典的英美中产阶级的特别赏识。Palladio的精妙之处在于将古典形制用于乡间民居,取古典形制之典雅、凝练,又不流于奢华、庸俗。他的作品全部在Veneto地区,主要在Vincenza附近,和不远的威尼斯。他的特色在于将希腊、罗马神庙的廊柱和山墙用于民居的立面,采用对称甚至希腊十字平面,用高大的、贯通两层的巨柱式增强气势,并常常将建筑造在高台上,一方面避开Veneto地区很高的地下水位,另一方面进一步增强建筑的气势。成名后的Palladio到威尼斯继续施展,将古典建筑语言的娴熟地运用到府邸、教堂,但他也按古代半圆形剧场的形制,设计了罗马时代后第一个专业剧场Teatro Olympico,而且是欧洲第一个室内剧场。这是所有现代剧场的雏形。Palladio既动手又动口,写就了《建筑四书》(I Quattro Libri dell'Architettura ),其中第二卷毫不谦虚地全部用来把自己的作品详尽地吹嘘一通。有趣的事,Palladio制定了很多建筑规则,但在书中也传播不要墨守成规的思想。Palladio身体力行,自己从来就不大遵守自己的规则,而且创造性地将古典形制打乱、重新组合,是古典建筑语言为我所用,导致所谓mannerism(不知道准确的译名是什么?字典上说是“风格主义”或者“矫饰主义”,觉得译得有点奇奇怪怪的),成为日后巴罗克风格的先声。《建筑四书》成为英国建筑师学习古典建筑的经典,他的思想也随着英国舰队的坚船利炮传播到世界,尤其是美国。美国的开国元老之一杰佛逊崇尚罗马的共和思想,以Palladin的风格设计了Monticello和弗吉尼亚大学,以至于英美很多人只知道Palladio,不知有Alberti、Serlio、Vignola等其他文艺复兴时代的建筑理论大师。有趣的是,文艺复兴之前,建筑大多由工匠所建,没有专门的建筑师统一设计;大多数文艺复兴时代的建筑师都是画家、雕刻家改行客串的,Palladio以专业设计建筑为生的,可算是现代职业建筑师的始祖了。
Villa Rotunda(“圆厅别墅”)是Palladio最著名的作品
但是Villa Rotunda依然不改Veneto地区villa的本色,它本质上依然是一个农舍,有时内部甚至用来堆放谷物和农具,周围自然也就是自然的农田,而不是人工雕琢的花园
将希腊、罗马神庙的廊柱和山墙用于民居的立面,这是Palladio的一个创举,以后特别为英美崇尚古典的中产阶级所赏识
建在高台上的Villa Rotunda愈显高大、端庄,其古典的比例和简单的美一直为人所称道
引向Villa Rotunda的小径
华丽的内部装饰和简朴的外部设计恰成对比,这是Palladio设计的Villa的一个特色
壁画中的栏杆和壁柱给房间以比实际尺寸更大的印象
在建筑语言和内饰的应用上,Palladio已经超过古典形制的约束,而成为所谓矫饰主义(mannerism),这已经是巴罗克风格的先声了
Villa Rotunda的剖面
Villa Rotunda的平面,一个民居中罕见的希腊十字布局,小小的盘旋楼梯隐蔽在中央圆厅的东北角落里,另外三个角落作为装饰用的壁龛
Villa Emo,依然采用廊柱-山墙形式的立面,贯通两层的巨柱式进一步加强了效果
两翼向两侧展开,气势很大,但实际上都是堆放谷物和农具用的,功能和形式两不误
Villa Poiana,较早的一个作品,典雅、端庄依旧,乡野风味凸现。建筑只完成了一半,本来两边应该是对称的
Villa Poiana最特别的地方是门洞上的这五个小圆坑(看得到底,比萨苏的差远了)
Villa Pisani,这家的主一定不仅仅是富农,而是地主了。打倒地主
Villa Barbaro是Palladio的一个重要的villa,以室内华丽的壁画著名
换一个方向看
拉近一点看
后院里还藏了这么个种地用不着的东西
可以想象身上还散落着谷子、裤腿上还沾着马粪,走进这里吗?
但是这样美丽的环境,怎么舍得窝在室内?
Villa Foscari是一个比较奇特的建筑
精彩的一面在背面,希腊神庙式的立面是典型的Palladio,但不是Palladio常用的中央大楼梯下来,而是两边小楼梯盘下来
最有意思的是,这里有河通过来,客人从船上看过来,建筑显得格外壮观
Palladio的第一个公共建筑作品是Vicenza的Basilica,这是Vincenza统治家族聚会的地方,本来有一个老建筑,Palladio为原建筑套上一个更光鲜的外壳,在这里,Palladio用大立柱将很长的水平立面分割成一个个开间,每个开间内则创造性地用两对小的双立柱进一步分割,形成两个“两平一拱”的三个次开间的所谓“帕拉迪奥母题”(Palladio motif),大大生动了立面,避免了一味单柱连续拱容易造成的过度的水平感,也可以通过调整“两平”的宽度来适应不同开间大小的需要,而不丧失整体的统一性和节律。事实上,建筑两端的开间比中间的要小,侧面的短立面的开间也小,但视觉上的统一感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墙角用一束大柱处理,完美地为水平的乐句划下了句号,也掩饰了墙角其实不是直角的难处。拱的两肩上的圆窗使立面虚虚实实,进一步减轻了视觉上的重量
双立柱和连续拱使立面具有强烈的光与影效应,具有强烈的韵律感,而拱顶上的小雕刻则是这韵律中的一个小小的调皮的滑音。尽管拱和柱式都是古典的,但这种组合不是。这是mannerism的一个典范
柱廊后的建筑是原建筑,楼梯引向二层
Palazzo Chiericati是Palladio不多的公共建筑中的又一个杰作
晨霭中的San Giorgio Maggiore教堂,San Giorgio Maggiore教堂是Palladio最大的教堂建筑
正面立面“中高旁低”的三段式是两个山墙的叠加,但在形制上和常规反一反,较大、较低的山墙反而缩在较小、较高的山墙后面,具有很强的立体感和进深感,这种正面日后成为Veneto地区很多教堂的样式
San Giorgio Maggiore和Gondola,这是威尼斯味道最足的一幅图画
尽管San Giorgio Maggiore的平面依然是拉丁十字,Palladio还是将立面处理成加长进深的罗马万神庙形制。事实上,教堂正面的山字形立面是意大利教堂的特色,从比萨、佛罗伦萨、锡耶纳、米兰到San Giorgio Maggiore,都是山字形立面,和Durham、夏特、科隆到巴黎圣母院的H形立面恰成对照
白色大理石的立面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穹顶、尖塔和一水之隔的圣马可广场上的圣马可教堂、圣马可图书馆相呼应
室内反而素雅,只有白色和灰色,不用壁画,地面也是简单图案。这次Palladio按照自己定下的规矩做了,Palladio反对在教堂内用很多壁画或装饰,那样会使教徒的注意力被俗念所分散
San Giorgio Maggiore教堂和圣马可广场遥相呼应,这是日落时遥望San Giorgio Maggiore教堂和圣马可图书馆
Il redontore是Palladio在威尼斯的另一个教堂,同样刻意模仿罗马万神庙,拉长成拉丁十字而已
这个角度更像万神庙
Palladio设计的Teatro Olimpico是第一个市内剧场,舞台的三个门供演员进出,后景画上城市街景,采用透视原理来达到深远感
观众席做成逐步上升的椭圆形,这是根据维特鲁威的叙述设计的,但从室外改成室内
即使是观众席的背面也不放过,Palladio设计了一个带栏杆、雕像和廊柱的古典立面
Palladio在英国有很大的影响,伦敦的Chiswick House就是深受Villa Rotunda的影响
Palladio参加威尼斯著名的Realto桥的设计竞赛,但是落选了。他把设计方案画进《建筑四书》里,英国人在Stowe按图样建了这样一座桥,也算圆了Palladio的心愿
这是入选的Realto桥,比比哪个更好?
托马斯·杰佛逊的Monticello也是受Villa Rotunda的影响,这是杰佛逊为自己设计的家
佛吉尼亚州议会是另一个杰佛逊深受Palladio影响的作品
还有的当然就是佛吉尼亚大学
在杰佛逊诞辰200周年的时候,按Monticello的样子在华盛顿建造杰佛逊纪念堂也就顺理成章了
华盛顿另一个深受Palladio影响的建筑,当然就是白宫的北立面
Giulio Romano是又一个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他的专长是壁画,曾被聘为圣彼得大教堂作壁画,可惜没有开工就去世了。他也涉足建筑,Villa Del Te是他传世不多的作品之一
大门的四柱(两根柱子看的清除,另外两根不容易看清除)处理也属于mannerism,视觉效果多于功能和古典形制的需要。有趣的是,他是唯一被莎士比亚提到的文艺复兴艺术家,莎士比亚在The Winter’s Tale里提到他的雕刻大作,其实Romano倒从来不是雕刻家
Joboco Sansovino的雕刻和建筑生涯很是成功,以至于被聘为威尼斯的市政官(procurator)之一,专管圣马可广场的建筑。作为建筑师,他最出名的建筑是圣马可图书馆
水平展开的圣马可图书馆和近旁的方塔(Companile)相映成趣,成为威尼斯的地标之一
圣马可图书馆的立面用爱奥尼亚式立柱分割,每一开间内用一对细小的爱奥尼亚式柱子支起一个拱,作为落地窗的开口,而实际的落地窗后退到更深的深处,立体感很强,具有强烈的光与影的效果。屋顶栏杆的转角处,用一个小方尖柱作为“句号”
圣马可图书馆如此成功,以至于相邻的威尼斯新市政厅也采用相同风格的下两层,以在风格上统一。不过Sansovino的下场有点惨,图书馆中厅的天花板坍塌,他被丢进监狱,他的位置也被转交给Palladio了
图书馆旁方塔底的看台也是Sansovino的作品,在风格上和图书馆是统一的,用来给威尼斯贵族在狂欢节时观看之用,现在成为游客登塔的入口
Giacomo Vignola(念成维尼奥拉)是另一个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大师,著有Regole delli cinque ordini d'architettura(五种建筑形制的规范)和Due regole della prospettiva pratica(透视的两个实用规则),和Palladio的《建筑四书》共列为古典建筑经典,Villa Farnese是他的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由于地形限制,建筑坐落在一个不规则的地块上,建筑平面呈五边形
螺旋形楼梯成为文艺复兴的时尚
Villa Farnese的花园也很有名
清泉喷涌而出,沿台阶欢快地跌落,很有情趣
Villa Giulia是Vignola为教皇Julius III设计的
Villa Giulia鸟瞰
教皇的气势和土财主就是不一样
Vignola巧妙地用四个女神像作为凭水平台的支撑
Vignola另一个重要作品就是Chiesa del Gesu,这是天主教耶稣会(Jesuits)的总堂
内部已经接近巴洛克风格了。难怪,mannerism本来就是巴洛克的先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