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完颜亮的一生(中)十八、迁都 5:迁都之争 -- 1001n

共:💬9 🌺3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完颜亮的一生(中)十八、迁都 5:迁都之争

 

十八、迁都之争
 

  

  

  如前文所及,完颜亮既然颁发了《议迁都燕京诏》,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咱就是做个舆论总动员,首都那是搬定了——要真是没铁了心搬家,他怎么可能为此专门发道诏书呢?

  

  但是,事情不仅要做,而且还要做好。以这个角度去看,诏书中看似莫名其妙的“两京一体”,正是为此留下的话口!

  

  我们以前反复提到,上京一带的金源之地,正是大金名副其实的起源地。所谓“故土难离”,更何况举家搬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都在这按出虎水两岸居住,这说走就走,难免让人在感情上产生点儿疙瘩。

  

  完颜亮固然想搬,可绝不是每个人都想搬——而预先留好“两京一体”这个话茬,正好用来填那些老顽固的嘴:走了也没啥嘛,“两京一体”,一视同仁,一样地,一样地……

  

  实际上,真要迁过去,这旧都怎么可能还被一视同仁呢?皇帝过去了,朝廷也跟过去了;干部过去了,家属也跟过去了;官吏过去了,百姓也跟过去了;人过去了,东西也跟过去了……最后留个空城在上京这边,再看看那边富丽堂皇的新首都,不管嘴上怎么说,谁还真会的把它们“一视同仁”呢?

  

  如此浅显的逻辑,完颜亮当然心里有数。因此他提出的“两京一体”,也就分外地令人无话可说——官面上,我该说的都说了;私下里,你们难道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吗?

  

  我们上一节说完颜亮“实在是个年轻的老家伙也”,正是因此而发。其实,当我们审视各种公文时,往往都会有个感觉:理由基本是扯淡,但是你还就只能去执行;而且,即便换你来写公文,你也还只能是以扯淡的方式、用扯淡的理由来进行扯淡的论证——这绝不是因为写的人认识不到位,而恰恰是认识到了位以后的表现:醉翁之意不在酒,话外之音才是真啊。

  

  饶是如此,仍然有那坚决不乐意搬的。前文中,我们提到金熙宗时期,有个叫高寿星的人,由于家人不乐意被迁到渤海一带,专门找悼后敲木钟,最终还就真没搬。可是现在,悼后早被金熙宗砍了,金熙宗又早被完颜亮砍了,还能找谁去敲这个木钟呢?

  

  何况,现在天德三年(1151年)三月。

  

  ——就在十一个月前,完颜亮刚借“完颜宗本谋逆”大案,剁掉了一百五十多位完颜宗室子孙;

  

  ——就在五个月前,完颜亮刚借“完颜撒离喝谋逆”大案,又剁掉了一百多位宗室内外涉案人员。

  

  现在,完颜亮说要搬家,谁还敢不同意?

  

  ——换是你我,在当时即便不想搬家,敢说吗?

  

  可还别说,真就有那个别的;而且,这人我们前文还提到过,篇幅不小,算半拉熟人儿呢。

  

  估计大家想不到,他就是那位刀兵之下贪生怕死、为求活命甘作伪证、出卖朋友完颜宗本、从而直接酿成完颜亮即位后第一场宗室大灾的,萧玉。

  

  这时候的萧玉,早已是飞黄腾达;因为作证有功,他自小小令史起跳,一步蹦至礼部尚书(正三品),之后又连连升级,从尚书右丞(从二品)、平章政事(从一品,该职位在后来的正隆官制中被取消)一直跳到右丞相(从一品)。在以后的岁月中,他更是位居三公中的司徒(正一品)了。

  

  按说,他既然因为贪生怕死出卖过朋友,又深得完颜亮的信任,在这个完颜亮最需要支持的时候,“即便不同意也绝不出声”才该是他最符合逻辑的做法。

  

  可是,历史就是历史;它有时不讲逻辑,但是永远只讲事实。在这件事情上,萧玉又以他自己的所作所为,告诉我们了另一大真理——人性,真TMD是个不可琢磨的玩意儿也!

  

  据《大金国志校证》卷十三记载,萧玉对迁都燕京的计划,表示了强烈的反对:

  

    不可!上都之地,我国旺气;况是根本,何可弃之?

  

  ——不成!上京,那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的源头,又是根据地,咋能不要了呢?

  

  还真够旗帜鲜明的——而这套说辞,正如我们刚才所提到的那种公文风格:你明知道这是GP,也明知道别人都知道这是GP,可还是要这么说;说完了,别人还真拿你没辙……

  

  更加令人刮目相看的是,他公开“逆龙鳞”可绝非这一回;以后,我们还会讲到,他下次的批驳更激烈,弄得完颜亮直想剁了他的舌头!

  

  说起来,也真够让人晕眩的:又贪生怕死,又怒批龙鳞——这还是同一个人吗?这个萧玉啊……还别说,如他这般,官当得越大越不怕死的,在历史上还真不好找……

  

  不光萧玉,还有别人也反对。其中一位的头衔比较长,全称是:金康宗的孙子、猛将完颜宗雄的二儿子、谭王、世袭猛安、同判大宗正事,也就是完颜按荅海(“荅”音“答”)同志,对完颜亮提出了不同看法:

  

    弃祖宗兴王之地而他徙,非义也!

  

  照现在的观点看,这位宗室可真是有点不嫌命长:完颜亮刚把宗室砍了两茬,现在他一个宗室子弟,就又梗着脖子、多少都可能有点含沙射影地说什么迁都“非义”了——“义”这东西,空口说说也就算了;果真追溯回去,完颜阿骨打这位亲手创建了大金的国之“祖宗”,对大辽,又可够得上这个“义”字么?

  

  典型的“数典忘祖”不说,还“打着红旗反红旗”——要真有一天,大家都老老实实地遵循完颜按荅海所理解的那种“义”,整个民族和社会也就甭进步了……

  

  虽然萧玉和完颜按荅海激烈地反对迁都,弄得完颜亮挺不爽,但却并没有修理他们;尔后,二人的仕途也还不错:

  ——两年后,萧玉以司徒兼御史大夫,再以司徒兼判大兴尹,依然是位高人贵;

  ——原职“同判大宗正事”(从二品)的完颜按荅海,毕竟是惹了完颜亮不高兴,因此被留在了上京,但也没怎么影响到个人进步。后来他被进封为郓王,又改魏王,再被任命为济南尹(正三品)。虽然官品降了,但是府尹作为行政一把手,那可是位列封疆的实权人物,完全就是一方诸侯啊,还真不能说是降职。之后,由于“不堪卑湿”,完颜按荅海在济南病得惨兮兮的,完颜亮得知后,又专门把他改调为西京留守(正三品);怎么说,都是挺够意思的了。

  

  说到这里,还真是要顺便再表扬一下完颜亮。至少,他还真是能允许臣子发表反对意见的,总还是比较有肚量的;这一点,在后文中我们会加进别的一些例子,进行专门的分析。当然也有相反情况,比如由于“进谏”,完颜亮不仅杀掉了自己的嫡母,还杀掉了一位太医;但是其中情况又各有微妙之处,绝非“拒谏”和“没有肚量”那么简单,这里咱们就先不铺开了。

  

  如上所述,在“要不要迁都燕京”的讨论中,确实是有反方的。只不过,也许是在完颜亮刚杀过宫的威压下,也许是大家确实觉得迁都不错,总之,赞成迁都的大臣占了明显多数。其实,物以稀为贵,萧玉和完颜按荅海的反对言论之所以能被记录下来,正是因为这样的意见太稀少了;而且,说来说去都是“意识形态”+“原始迷信”那一套,力度总还是不够。

  

  反方的理由既然多少有点绵软,那么正方也就不客气了——代表人物、兵部侍郎何卜年,马上就端出了更坚硬的理由:

  

    燕京地广土坚,人物蕃息,乃礼义之所,狼主可迁都。北蕃上都(指上京),黄沙之地,非帝居也!

  

  一句话:比起文明的燕京来说,土了吧唧的上京,哪里是有追求的皇帝应该住的地方!

  

  一边是“祖宗旺气所在的老革命根据地”,一边是“更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现在必须要来个二选一。而历史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诉我们,这样的选择,从来就不是一个难题,呵呵……

  

  最后的答案,很快就揭晓了。

  

  就在这个月,完颜亮下令“广燕城,建宫室”,从而以这种大规模翻建燕京的独特方式,为这场“迁都之争”画上了一个彻底的句号。

  

  下面,就让我们近距离地打量一下燕京,仔细看看它的前生今世吧。

  

  

关键词(Tags): #完颜亮#金朝#金代元宝推荐:铁手,无斋主人,海天,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沙发
家园 bandeng!
家园 抢个地板都不容易啊,花
家园 要是当时我在那儿,也会反对迁都的。等灭了南宋再议嘛。
家园 精彩!

光看了,一直也没出个响动。。。夜猫子来也

家园 前面看你、aokrayd、电子赵括的议论就很有意思

在这个主题下

关键是,被牵涉的人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让他们接受,并且明白其中的利弊。

完颜亮对 萧玉 和 完颜按荅海 的态度,正好说明他脑袋里是清楚要做什么事情的。如果反对的人太多,恐怕他就会是另外一种态度了。

家园

越来越妙啊。

接下去,要考证的更多了吧。。。。

家园 非丫头好久没来了,别来无恙?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