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万事翻覆如浮云 -- 龙飞雪舞
昨日穷极无聊,看马景涛版封神榜,恰好看到西伯侯姬昌被囚十年后准备归国,老纣依然不放心,派了费仲尤诨俩谗臣去打探虚实,看姬昌被监管十年后,有没有什么牢骚。
本来仨人小酒喝得不错,可能都喝多了,费尤俩人让素有神算之名的姬昌算算他俩的归宿。
姬昌居然算了!
姬昌居然说实话了!
说你俩会被冻死的......
这话搁谁都不信,费尤二人当时位极人臣,至少也是副部级待遇,你说他俩将来会在同一天被冻死...
换谁都得急。
俩人强忍怒气,又让姬昌算他自己,姬昌说自己还能寿终正寝。
俩人更来气,又糊弄姬昌算国运。
这姬昌可能酒喝得太多了,史书上说文王千杯不醉,我猜就是因为这事儿之后,姬昌受刺激了,回西岐苦练酒量练出来的。
姬昌说商朝必亡于纣。
这下子费尤俩人高兴了,屁颠儿跑回去向纣王汇报了。
由此引出姬昌几乎掉脑袋,如丧家的小狗急急逃亡,雷震子搭救,渭水访姜尚......
洋洋一部封神榜,周家八百年天下,从一篇酒话开始。
费尤二人果然在商王朝征讨西岐的战役中,被大巫师姜尚施法冰封于岐山。
纣王更成了与桀齐名的暴君、昏君、亡国之君。
众所周知,历史由胜利者书写,所谓成王拜寇,概莫如是。
有时想,是不是文王早就图谋不轨,所以收罗江湖草莽的亡命之徒(例如姜子牙:))起兵造反,推翻了仁政爱民的纣王,费尤也是忠君爱国之辈......
金庸《倚天》第二十四回,写张三丰长声吟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文天祥的两句诗,文天祥慷慨就义之时,张三丰年纪尚轻,对这位英雄丞相极是钦仰,后来常叹其时武功未成,否则必当舍命去救他出难,此刻面临生死关头,自然而然的吟了出来。他顿了一顿,又道:"说来文丞相也不免有所拘执,但求我自丹心一片,管他日后史书如何书写!"
万事翻覆如浮云,但求此时行事无愧我心,管他日后史书如何书写!
如题。
历史大家都在写,看后人如何读了。。。
当然,如果谁能把大家嘴都堵住了,又当别论,不过实在不易。大约几千年前有可能?
历史并不总由胜利者书写,只是后人读史却常只记得住胜利者而已。
姬昌 是能算,而且也算对了。算对了,说出来虽然可能会对自己不利,但是他还是说了实话。
这正是姬昌的远见和为人之本啊。
周朝特别强调礼仪,在中国的历史上,也是少有的。特别是在那么久远以前,简直就是理想王国,怪不得孔子后来总是很向往,总是很仰慕,而且化了不少时间和精力来回复和继承周朝礼仪。
这样的周朝,不是姬昌这样的人又怎么能够让他实现呢?
周,地处偏远,最初是没礼的,特别是,刚兴起的时候,还是蛮族一样。打败了商后,继承了商的一些礼仪文化制度。这很像野蛮的罗马征服了希腊,而希腊的文化征服了罗马。
提倡礼的孔子,鲁人,就是殷人的后代,保留了大量殷的礼仪文化,而周作为统治,所谓君子,开始却没有礼,周代殷,就有所谓“礼失于野”,<<论语>>先进里也说,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仪乐,君子也。
殷人的知识人物,贞人,太祝,多士等等,掌握着复杂的祭祀,占卜,宗教包括衣帽等礼的仪式,在周的统治下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个特别的群体,就是后来的儒。
但原著中可是姬昌因谏言反对杀姜皇后,而被斥令回国。于是费尤二人存心要去送行,找茬子杀姬昌,这也是得到纣王批准的,然后才是那一段著名对话。在算出太庙火灾之后,姬昌才被免死,改为囚禁十年。
其实按小说的意思,纣王早存心要杀人,只是碍于面子,不好下手,就同意了费仲的计策,诱导出一个借口来。中国百姓怎么看待历史,那且不论;但从这段情节看来,国人对官场把戏的认识早已经很透彻了。
恭喜: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况且,孔子他的六世祖是郑国人,和殷人都没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