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好消息:深圳航空公司签署购买100架ARJ21 -- 晨枫

共:💬58 🌺6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其实,有些问题也很难说谁对谁错

老大居然还在线啊?

比如航空对于美国人来说,是从后院车库里出来的玩具,本来就是个玩儿的东西,不想玩儿大了,但是从本质上还是有一种人支配机器的态度.而对于中国来讲,航空是完全的舶来品,是神秘的,是庄严的,是神圣的,就如同汽车之二十年前还是官员的象征一样,而汽车走入中国百姓家庭才多少年,更别说航空了.再扯远一点,恐怕还是得提提"赛先生".比如山东当年宣传出来的什么"要屁股上冒烟儿,不要头上划圈儿",就是典型的无知长官论调 + 混蛋媒体造谣.而这种远离"赛先生"体现在普通群众身上例子就更多了----他可以抱怨737太窄,SAAB340太吵,但是我估计用一辆敞篷BMW去拉他跑180公里(比737窄,比SAAB340吵得更多),他下来反而面有得色.

对于民航产业而言,事实上,现在的航空公司对效益是非常看重的,然而,在不同的环境下,对效益的认识是不同的,甚至是有非常大局限性的,表现在操作上就是唯波音论,唯空客论,唯手册论.比如航空公司习惯了波音的完整的技术资料,就非常不愿意再抄起电话找西飞去讨论个部件,波音二十四小时AOG ON WING SUPPORT,不一定来得就比西飞派辆卡车连人带件一起过来更有效率.

FAA的帮助,体现在对生产者和使用者的双重指导身份---当然,FAA的官僚架子大了去了,不比中国任何一个政府部门架子小.而长久以来形成的中国民航,尤其是CAAC,实际上真正勉强理解的是航线的运行和保障,对于航空产业的认识一知半解.比如对于PMA件的理解和认识,还非常非常初级.

实际上,在民用航空生产领域,有一些公司已经作出了显著的成绩,比如襄樊的某所.只是在政策层面上,大家还有太多的不理解,不支持,不信任,所以我希望的是能有一个融合,彼此解决思想上,或者是知识结构上的欠缺,真正的航空产业才能发展.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