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双武相映成辉-武侯与武穆两相比较兼论用兵奇正虚实 -- 凌云雕龙
上庸之战过程的确是行军、围城、破城、战胜。内间是因为司马懿引诱邓贤及李辅没错,但不是主要破城的原因,否则司马懿大可不必牺牲士兵而猛攻,就等里应外合坐等城陷岂不更妙。如果司马懿再厉害一点,不如直接兵不血刃,使用调略或说得的奇谋,也不必派什么大军,看是要令上庸主动来降,或是要使内间叛杀孟达而献城,此为善兵之善。但是司马懿还是集结大军后急速行军,也许当初也是想以盛名来吓跑孟达也说不定,宛如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之猜想,孟达结果没被吓跑,为何夏侯懋一定会吓跑?上庸之役因为司马懿粮食只带一个月,所以司马懿当然要求属下务必在一个月内攻陷,不惜损失一半兵力也要强攻,否则不是粮尽退兵,就是要求后方补给。
淮南三叛不也以为围城军必会粮尽退兵,结果困守坚城而坐以待毙。孙权若不能供粮支持一年有余,南郡也不能攻下得手,守城的粮藏固然有限,围城的粮藏未必无限。话说回来,因为政府正规军的武器比叛军精良,士兵比叛军多,训谏比叛军好,因为有实力,就算边境被叛军攻陷,缓缓出兵何尝不可。又不是先占先赢,汉将赵充国征先零,缓驱而不迫,还不是照样胜战,闪电战又不是无敌必胜,一切都要视战况而因应。
如果马超没有将才,又是乌合之众,那何需曹操出马,直接下令地方官吏收捕下狱就行。凉州刺史韦康因守冀城不力而被骗受死,正是面临所谓由没有将才的人所率领的乌合之众所产生的围城压力。聚众十万,起兵反抗,若还不在乎而漠不关心,这才是轻敌的骄傲。曹操率领精锐,大举兴兵,重视地方叛变而亲征攻讨,一点也没小看马超。
子午谷奇谋就算成功,也包括孔明的十万大军已推进到长安关中一带,最后仍必须面临曹魏的复仇大军,决一死战。这个情况顶多变成当年马超时的据守潼关,而遭受曹操围剿。换句话说,孔明及魏延就算执行子午谷奇谋得逞,再来就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再下来就是曹魏的反攻,曹魏有多少国力呢?蜀方入侵军若有十余万,曹魏会派多少军队?会不会再重演曹操当年集结大军的手法,关中平原,又利骑兵,东方又有源源不绝的粮秣补给,蜀汉能不能应付狂风暴雨的来袭,关健正是取决于双方的军队实力。
马超当年入侵关中,面临曹操倾国反攻,将在子午谷奇谋成功后重演,此时正是孔明率魏延、马谡等人,面临曹真率司马懿、张合等人反攻。
使用奇正的部队必有实力的话,两支同时具有奇正的部队对战互战的话,不知谁胜谁负?是不是还要比较实力呢?奇袭若必胜,彼此奇袭相遇互争的话,胜负又是如何?总不会鸡蛋挑骨头来批评其中一方不够出奇吧?从孔明北伐会失败,就怪罪不采子午谷奇谋的话,反过来曹魏抵抗蜀汉的胜利原因,全因使用奇兵吗?曹操未能统一天下,就称不会使用奇兵的话,未兔太过。
不管有无出奇,难免必有实战,可以没有出奇而实战取胜,但是出奇却未必保证实战取胜。
岳飞一世英名,正利在实战取胜,孔明兴师用谋,或缺于此。《隆中对》之双钳攻击:从刘备与孙权两线攻曹,则为大钳;益州与荆州双路北伐,则是小钳。当年刘备左攻汉中,关羽右攻襄樊,曹操势必在汉中与襄樊左右难救,而失其一。后来钟会与邓艾伐蜀,沓中与汉中两区,是为大钳;邓艾攻击沓中与诸葛绪截断归路,则为小钳。后来钟会主攻汉中,配合二路分兵攻击沓中,双管齐下,蜀汉势必在沓中与汉中左右难救,而失其一。《隆中对》败于孙权临阵倒戈,北伐功败垂成,在以成败论英雄的势利眼中,不乏注定应败、分兵必败或奇谋为短等点评。其实魏灭蜀之役就是典型的分兵合击,奇谋不亚于后世所谓「间接路线」的伟大战略,这正是《隆中对》所提起之核心精神。
虚招惶论再多,终需真正实战。可惜蜀汉天生国小民弱,巧妇亦难为无米之炊,将帅用兵指挥,顶多为兵卒作战营造优劣环境,真正胜负仍然取决于实战强弱。虽排猛狮之阵,群羊难以力博群狮;纵然疲伤互斗,群狮仍然吃定群羊。因为羊嘴咬不死狮子,狮子却拥利牙猛爪,纵使狮头率领羊群来对抗羊头率领狮群,结果不变。
孔明用奇作战,岳飞勇斗致胜,似乎也说明奇正虚实胜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