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再谈北京烤鸭 -- 燕人

共:💬18 🌺6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你太不注重细节了

1. 宜良烤鸭的明火方式从未失传,只是不能适应竞争而式微。我从来没提过这个专利失传的问题。

你用我从未提供的东西去做推论来否定我,是否细节上太不严谨了?

岑大人灵机一动,想起来的用炭火烤鸭,是最早的明火烤鸭的纪录

在我看到的文章里,是有准确时间,准确地点和准确人物的,我如果没记错的话是在宜良当地的类似县志的资料记载的。我本身不是宜良人,无所谓维护什么,只是多年前吃过此地的烤鸭,比较喜欢,无聊看了一些资料而已。我也无意讨论孤证这个问题,我记得我原来给你的答复就说过,烤鸭这东西古已有之,但是现在能找到准确文字记载就是这个所谓的孤证,这个所谓孤证的准确性我并不可考,只是提出来,让看过你文章的人至少知道,哦,原来还有这种说法。

如果你能提出其他可信的说法,自然就无所谓了,但是不管是这篇文章还是上一篇文章,你并没有拿出准确的证据,更多还是一种间接推断。这样子又怎么能达到你自己要求的

因为你下结论的时候,非常可能还有很多你不知道的资料。所以妥当的方法,是多看,用不同来源的资料互相佐证。

在我看来你恰恰不符合这个条件,你写烤鸭是先有自己的体验,再按自己的体验去收集材料来撰写文章,其实一般人写文章都如此,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但是在我看来你正好落入了你自己提倡的孤证了。对南鸭你缺乏了解,你原文的不足是我当时给你回复的最主要原因,而且你也可以回顾一下你的文章,你并没有什么地方描述这个明炉烤鸭的起源。

我知道现代烤鸭的方式其实应该有三种,明炉,闷炉,叉烧。 叉烧这种方式现在绝少使用了。如果你真要一篇详细的,有说服力的文章,你至少要都涉及一下相关细节。

2. 见我引用的你自己写的东西,你自己特意用红字标示出来的,然后下面说由此可以确定烤鸭是从山东过来的。但是原文红字中可是清楚的写着是从金陵迁过来的,实在想不通如何得出源自山东的根据? 难道此处的金陵说的不是南京么?

你的几篇帖子,我都看不到你找出明炉烤鸭是来自山东的证据。我觉得你写东西细节上不够严谨,或者因为写得太快,把有些东西漏掉了。

2. 引用的古文资料本来就不能简单的看字面意思。所以更多要看上下文,看逻辑和其他材料。

比如这个烧字,在明代的其他小说里同样提到的一些烹调食物也是用烧X,基本等同于我们现在的锅烧或者油滚,就算金瓶梅里,描述一顿饭也提到烧肉一碟,烧鸡一碟云云,难道都是拷出来的? 再说北方流行的驴肉火烧,这个烧字作何解?是现代人的意思么?而所谓的烧鸡,其实是油滚,熏干再锅蒸,并非真的拿到火上去烧(这种古人多半叫炙),比如著名的山东德州烧鸡。烧鸡的历史可不短了,你不会说我又拿现代人的词汇去套这个吧。

比如我对炉烧鸭存疑,就是因为从上下文看一个普通人家的小娘子,不太可能在家做这么复杂工艺的食物。这样的炉烧鸭多半不是我们说的烤鸭。

至于你说的烤鸭作为孔府贡品从山东送到北京,我已经从常识分析这是不太可能了,你看到字面就咬定了,这显然是反逻辑的呀。你只要能找的到合理的解释,我自然信服。

现在曲阜到北京高速还要600多公里。 古代从山东到北京以普通马队的速度差不多要10天,就算快马也至少要4-5日,一只烤好的烤鸭,如何能千里迢迢的送过去,即不臭,还能入的慈禧御嘴?就算慈禧生日是冬天,这4-5日如何能吃?你自己弄只烤鸭扔冰箱5天以后看你有兴趣吃不,而且此时有记载的北京烤鸭都已经出现了,还要从山东运干嘛?出了名挑剔的老佛爷会肯吃这种东西?拍马匹没有这样拍的呀。

我觉得此处烤鸭,应该是类似湖南的板鸭熏鸭之类的半成品才说的过去。

我对烤鸭从何处起源并没有专门考察过,也没有多少兴趣研究,只不过我碰巧知道这个著名的烤鸭之乡,提一个说法给你参考而已,你的那些考证至少在我看来都还是不够严谨的,至少细节以我这样的水平都一推敲就有错。其实反正大家就是凑个热闹,写出来长长见识, 合必这么认真较劲么。

另外你说文人搞怪,后面那本书据我所知是相当有分量的,而且人家的全篇文章,我觉得还是比较严谨的,你可以自己google看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