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官僚的僵化与民间的活力(1) -- fullerene
共:💬57 🌺255
你用最新的设备,做个普通的零件,不仅体现不出什么优势,反倒增加了设备的成本。1896年的设备,做几个零件,未必有多差。别一听设备老,就认为是不好。
高中时组织到某棉纺厂参观,见到的古董纺机中,最老的一台是张之洞留下来的。当然已经技术革新过了:动力换电机了,锭子也换高支了,机械部分估计也小改了点。参观过后写作文的时候碰巧看过一篇吹嘘该厂如何挖潜技改更新老旧设备的文章。里面两个数据印象深刻。一是平均到每个纺锭的维护费用每年只有一毛多钱。二是这一毛多钱中能用于更新的只有两分钱不到。这还是80年代末棉纺企业利润不错的时候。
现在看来,设备更新缺钱的原因一方面是当时是卖方市场,棉纺企业不愁销路,对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的兴趣和动力不大。另一方面则是负担太重。内部的负担是冗员众多,外部是税和费(那个棉纺厂很长时间都是纳税大户),就是有心要更新设备,也拿不出多少钱。不知道现在那个棉纺厂还活着不,估计挺不过朱江时代的棉纺企业破产浪潮。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我也觉得儒家是不适应工业社会的 莫问前程 字50 2010-06-18 01:47:52
🙂上汽用的设备都是他们爷爷辈用的东西 3 笨笨猪 字522 2010-06-17 08:25:11
🙂爷爷辈的设备未必不能用 kernelh 字362 2010-06-17 21:29:50
🙂没钱更新才不得不让老设备继续贡献余热
🙂但1896年未免离谱了一点 fullerene 字32 2010-06-18 00:42:02
🙂在德国,瑞士和日本都见过有老设备的企业 kernelh 字112 2010-06-18 02:25:24
🙂买办企业嘛...能造能赚钱就行了..去奇瑞看看... 空衣架 字26 2010-06-17 08:35:49
🙂比较客观 辣椒 字90 2010-06-17 05: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