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北大清华农村生源仅一成 寒门学子都去了哪》偷换概念的文 -- 大匠
我伯父,1960年读到高二,因为家里面困难(我爷爷去世早,家里就靠我奶奶一个人撑着),死活不肯读了,他的成绩很好、连县一中的校长跑来做家访、动员他继续读,他也不肯。
我父亲更惨,离小学毕业还差俩月,文化大革命爆发,得,书是没得读了,出去当民工吧——所以他的教育履历很特殊,1983年、以小学学历参加成人高考。
我母亲的情况也类似,文化大革命爆发就辍学了,也是出去当了一段时间民工,后来断断续续、有一搭没一搭的读到初二,就彻底不读了,最后也是参加成人高考、完成了半拉子高等教育。(PS: 当年她最大的梦想就是做一名女工程师,可惜,这个愿望一辈子也没实现)
相反,我后来接触到的那些50~60年代上大学的老教授、老先生们,没有任何人“出身寒门”。有一位我很尊敬的女老师,北京地质学院、和影帝差不多是一届的,她的父亲是30年代留英的的博士……我的一个朋友的母亲,1966年清华自控系毕业,她的祖父是晚清进士、外放过盐务道的实缺,辛亥革命前做到了一省学政的官职,父亲是20年代的老清华;当年她可是指着清华工物系考的,最后因为家庭成分太高、政审通不过给转到自控系了。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哦,这个我的确没有考虑到。抱歉。 大匠 字36 2011-08-17 20:07:18
🙂花数据好文 往前走 字342 2011-08-17 11:58:24
🙂支持楼主!只说比例小了,可是如果基数字大了,就算是比例小 8 天天天向上 字928 2011-08-17 01:44:49
🙂过去家庭条件差的人家,孩子上大学也很难
🙂50~60年代特殊,因为那个时点你想上大学,先得上高中, 6 天天天向上 字486 2011-08-17 02:27:02
🙂比例有提高,但是依然占少数 5 Alarm 字285 2011-08-17 02:35:04
🙂同意,反正我爸妈读的也不是清华,北大。不算在比例中。 3 天天天向上 字200 2011-08-17 02:43:49
🙂随着经济发展,高等教育推广普及,寒门学子的受教育机会增加 15 Alarm 字1000 2011-08-17 02:5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