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北大清华农村生源仅一成 寒门学子都去了哪》偷换概念的文 -- 大匠

共:💬176 🌺792 🌵1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的确

找遍原文,居然没有找到贫困生三个字,而楼主居然说偷换概念?涉及偷换概念的指责时,最好把原文中的2个概念完整引用或至少要做完整解读,连概念出处都没有就直接指责偷换概念,这真叫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啊。原文第一段直接亮出观点,后面的“农村学生”和“考上清华北大”是“出生底层”和“上的学校”的二个样本,用来论述观点的论据,楼主直接冠以“偷换概念”,真让人情何以堪啊。

原文是寒门学子,在这里我用贫困生是习惯导致,因为文章里对寒门学子的描述,尤其是用来举例说明的陆铭的描述,符合贫困生的标准,我就直接写了。忽略了二者的定义有所不同。这是我的错误。以后会注意严谨性。

还有,贫寒学子就等于农村学生吗?城市里没有贫穷吗?为什么仅仅把农村学生不经过统计就当成贫困生?农村没有富裕的吗?

俺没有看出来原文有任何等号的意思,相反,原文想把农村学生面临的状况升华到所有的贫困学生,而从来没有把两者等同起来。

你和那位meokey老兄说的一样的事,他说文章里提到的是重点大学,而非北大清华,你说文章想把农村学生面临的困境升华到所有贫困学生(应该是寒门学子吧,你犯了和我一样的错误。)

但事实是用数据来说话的,不是讲究升华。

文章中提到数据,都是农村学生的,无论是生源下滑的百分比还是选取的例子。好玩的是,煽情的时候用寒门,提供数据的时候用农村生源。而农村和寒门并不是划等号的。这个你也知道,城市下岗工人的子弟应该也是寒门。但文章里并没有给出可信数据。唯一提到工人的地方,是2004年的数据。而且很奇怪:

2004年,厦门大学教育学院课题组对全国34所高校的生源状况进行调查后发现,普通工人阶级子女考入重点高校与普通高校的比例分别减少了7.9%与5.6%。

比例减少,和什么时候的数据比较的?前边讲的农村生源减少,都是从三成减到一成,现在的数据(2010)和过去某个具体时间段的比较。而这里既没有给出时间段,也没有给出原始的比例,仅仅说是减少了。这个数据根本就无法比较。这个数据是无效的。

那么既然引用的数据都是农村学生的,我不知道该如何升华到所有的寒门学子。除非只有农村学生算寒门。

好,我现在写文章说中国人均收入增加,然后用的数据是全部是公务员工资增加的数据,公务员的工资某年是多少,今年是多少,涨了多少百分比。然后仅仅举2004年的一个统计数字,说工人的工资涨了多少百分比(而且如果这篇文章没有给出城乡比例变化的具体数据一样,不提CPI的变化)。请问你认可这样的文章吗?

其实我知道这文章为什么煽情用寒门学子,数据用农村学生。因为统计起来方便。

统计农村学生太简单了,直接在录取名册上就可以找到,而且是板上钉钉的事。有电子档的直接排序——统计就可以了,更何况统计的还只是北大清华的数据(文章里也提到了重点大学,但数据用的全是清华北大的),工作量很小,只要能拿到录取名册,分分钟搞定。即使是过去的数据,比如1978年的,只要有录取名册有存档,上边也是一目了然,而且数据绝对准确(大家都知道入学的时候要核对这些的)。

寒门学子就不同了,要首先要有个标准,比如我们用建立了贫困生档案的学生来当寒门学子的标准。那么就要去查贫困生档案,而贫困生档案上网是从2008年才开始的。之前的数据只能一张张查对底子,也就是学生开来的贫困证明。这个工作量可不小。更何况,由于地区性的差异,时间上差异,如果有人对于调查数据较真核对的话,能找出不少毛病。比如,贫困的标准,1978年,什么样才能算贫困?我记得前几年贫困生有个重要的标准就是不能有手机。当时还有个学生挂牌子游行呢。现在贫困生就已经取消这个标准了。因为185块就可以买到手机,而没有手机,连打工都成问题。

显然几个搞调查的教授不怎么想麻烦,也不太想花功夫,直接用农村生源数据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